导航:首页 > 水泡水痘 > 聚集性水痘

聚集性水痘

发布时间:2021-02-28 02:58:07

『壹』 蛇盘苍的带状疱疹的中成药疗法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急性皮肤病,该病毒通常潜伏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可导致病毒活动,引起皮肤及神经症状。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丹毒”,“串腰龙”,俗称“蛇丹”,“蜘蛛疮”。常突然发生,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成群聚集性小水疱,常伴神经痛;以皮肤红斑,灼热刺痛,簇集水疱为主要特征。近年来临床报道应用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云南白药
郭华 [1] 用云南白药加食醋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显著。方法:先用3%过氧化氢及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带状疱疹区域,再用无菌针头刺破水疱使疱内液体流出,并用棉签将破溃的坏死组织轻轻擦去,直至露出新鲜组织且有少量渗血为止,然后用消毒的压舌板将云南白药与食醋调成均匀的糊状物涂于创面(厚约1mm),直至创面愈合。结果:治疗30例,8~10d内创面均愈合。
2 甘草甜素
王日云报道 [2] ,治疗组38例,予甘草甜素8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d;对照组30例,肌注维生素B 1 100mg及维生素B 12 250μg,1次/d,口服病毒灵0.3g,3次/d,两组均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两组均100%治愈,但止疱、结痂、治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3 板蓝根注射液
王岩红等报道 [3] ,用板蓝根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疗效。方法:在疱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板蓝根液4~6ml,维生素B 12 500μg,混合注射液。由疱疹周围向内进行皮下注射,边进针边推药,如果病灶较大,可在内部适量增加注射点,使药液均匀地散布于病灶皮下,1次/d,3d为一疗程。结果:20例患者治愈18例,显效1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
4 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王晓丽 [4] 采用口服龙胆泻肝丸9g,2次/d;防风通圣丸6g,2次/d。同时应用综合皮肤治疗仪(上海医大皮肤病研究所与常州武进医疗用品厂联合研制的SG901型皮肤治疗仪)中紫外负氧离子,配合局部外用中药酊剂(黄芩、栀子、川芎、蒲公英、野菊花、大黄、天花粉、甘草),照射治疗0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28例,痊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
5 六神丸
含中药牛黄、麝香、珍珠、蟾酥、雄黄、冰片、百草霜,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之功。何爱凤等 [5] 对治疗组内服六神丸30粒/d,分3次口服;同时取60粒研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擦皮损,4~6次/d;肌注聚肌胞2ml,1次/d。对照组内服病毒灵0.2g,3次/d;肌注维生素B 1 100mg,1次/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疼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无后遗神经痛。
6 西瓜霜喷剂
李义 [6] 依据皮损面积大小,取适量西瓜霜喷剂, 如患处疱疹未破溃,可用适量香油将药粉调和成稀糊状,涂敷3次/d;若疱疹已破溃,可将药粉直接喷敷于皮损处,3次/d。1周为一疗程。结果:30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用药20min即可止痛,3~7天痊愈。
7 清开灵注射液
陈红等 [7] 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6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年龄≤14岁者用20ml,>14岁者30ml;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按15mg?kg -1 ?d -1 ,均加入NS250ml静滴,1次/d,共5天。并同时肌注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 12 0.25mg,1次/d,共5天。结果:两组结痂、疼痛减轻及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8 独一味
藏药独一味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抗菌、止血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龚磊 [8] 用独一味治疗30例带状疱疹病人,3粒/次,3次/d,疗程为2周。治疗期间未用其它药物,结果:痊愈12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9 双黄连粉针剂
王广林 [9] 用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的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NS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用双黄连粉针剂1.2g加95%酒精100ml配成酊剂,用于外擦皮损及疼痛区域,4~5次/d,直至痊愈。结果:在止痛时间、皮疹干涸时间、痊愈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只使用西药的对照组,是一种疗效可靠、预后理想、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0 季德胜蛇药片
孙代红 [10] 用季德胜蛇药片糊剂外用治疗眼部带状疱疹23例,并与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21例作对照,方法:无环鸟苷0.5g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U+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 12 500μg肌注。外用季德胜蛇药片粉糊剂涂患处,4~5次/d,次日早晨清洗干净再重复上述方法。结果:在显效时间、痊愈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蛇药具有很好的消炎、消水肿及止痛作用,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味很好的中成药。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因肝气郁结化火,脾经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成;或外感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致。如能及时诊治可大大缩短疗程,若病情延误,治疗时间延长,愈后可留下后遗神经痛。上述中成药取其清热泻火、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等功效,采用外敷、内服、内外兼用,或中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快、治愈率高,既缩短了病程,又减少疱疹后神经痛,值得临床推广。

『贰』 幼儿园一周连续出现10列水痘属散发。聚集。还是爆发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疾控中心获悉,由于手足口病在穗处于全年散发状态,个别幼儿园出现聚集性病例的风险确实存在。

『叁』 蛇缠腰这病会传染吗

蛇缠腰这病会传染。

水痘和带状疱疹(即蛇缠腰)都是由同一种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如果一名成人患上带状疱疹,从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以及婴儿、孕妇、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与带状疱疹患者密切接触后是有可能被传染的。但带状疱疹患者的皮损若已结痂,一般就不具有传染性了。

虽然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低,但家中一旦有大人患上带状疱疹,还是应当避免与婴幼儿密切接触,做好隔离,分房而睡,白天也尽量减少接触。此外,家里有孕妇、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也要注意。

(3)聚集性水痘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神经和皮肤所造成的,表现为沿所侵犯的神经走行分布的聚集性疱疹,并伴有神经痛。虽说带状疱疹是因病毒感染,有一定自限性,但临床上不少患者在治愈后,仍然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痛,持续时间可长达半年以上,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尽早治疗带状疱疹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西医主要是采取抗病毒、营养神经的治疗,中医认为带状疱疹虽然生于皮肤,但多与肝胆热盛和脾虚湿困有关,可采用中药泻肝火、利湿热,以及针灸等外治法,以快速缓解症状,并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肆』 今年开春之际,部分学校发生了风疹、水痘等聚集性痊例疫情,为有效防止学校呼吸道等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1)引起风疹、水痘等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专化,是一种体属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宿舍、教室和餐厅及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从免疫角度讲,注射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但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抗生素药物可以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所以对于患有这种风疹、水痘病的同学注射抗生素并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故答案为:(1)病毒;
(2)切断传播途径;抗体;特异性;
(3)细菌;

『伍』 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部分学校发生了风疹、水痘等聚集性病例疫情,为有效防止我市学校呼吸道等传染病的暴发

(4分)(1)病毒(2)切断传播途径抗体特异性

『陆』 各类传染病遗传病资料

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造成的疾病。遗传病在上、下代之间按一定方式传递,同时,遗传病的发病也需要一定的环境因素。现在已被认识的遗传病有5000多种,包括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化病、血友病、白化病等等。遗传病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也严重影响人口素质。随着医学的发展,一些遗传病已经能够治疗,特别是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促使了分子医学的诞生,开始应用基因疗法治疗遗传病。预防遗传病患儿的生出,是极为重要的。现在应用羊膜穿刺等胚胎检测技术,在怀孕的初期,就可以确定胚胎是否有遗传缺陷。如果有缺陷,就采取堕胎。禁止近亲结婚,是减少遗传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遗传病主要特点
遗传病是因遗传基因或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的疾病。遗传物质只能在有血缘关系的成员中传递,并且受累个体可能在受精卵时期即已获得了致病基因,保持到终身。因此遗传病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有多个成员患病,或者一对夫妇反复生育患同样病的病孩。

②垂直传递性。遗传病只在血缘亲属中自上代往下代传递,无血缘的家族成员不受影响。血缘亲属中也不能横向传递,如哥哥不能传给弟弟。

③先天性。这些基因大多可能在胚胎期已经发挥了致畸的作用。遗传病患者大多在母体内即已患病,很多遗传病患者在出生前或出生之时就有明显症状或畸型。

④终身性。终身性意味着两点:

其一,对大多数遗传病还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一旦病情发生,很难彻底纠正或根治;

其二,主要是指无法改正患者的致病基因。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内外科技术及当今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
技术,在某种程序上可以改善甚至完全纠正临床症状,但是其致病基因仍保持终身,并通过生殖传给子女。

冬春季节是各种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近两年来,非典型肺炎(包括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都在此季节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给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但是专家认为,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勤于锻炼身体,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本报记者特邀沪上权威感染病学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缪晓辉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卢洪洲博士,就冬春季节常见的麻疹、风疹、流脑、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结核和非典型肺炎等传染性疾病为读者一一解析。

专家认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来传播,因此,日常生活中是有对策来避免它的。以下八大对策供参考。

1、避免受凉

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和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

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

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3、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气候干燥,空气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注意多喝水。

4、生活规律

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6、个人防护

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出门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尽量少到拥挤的场所。

7、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及早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别不当回事,更不要胡乱吃药。

盘点8种冬春常见传染病
[麻疹病毒]袭击5岁以下幼儿

麻疹俗称“出麻”,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颊粘膜有麻疹粘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等为主要表现。多见于8个月以上到5岁的婴幼儿。自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总发病率已经显著下降了。

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麻疹病毒存活在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内,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可随空气进行传染,不过麻疹病毒比较脆弱,在空气中不能存活很长的时间。该病毒在公共场所的传染性很强,建议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少带婴幼儿到公共场所去。

■预防麻疹的方法:

1、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8个月龄时初种,7岁时再加强接种一次。

2、体弱多病或有慢性病的儿童,可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可制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3、冬春季节,用马蹄(荸荠)、红萝卜煎水服,每周1-2次,亦有预防作用。

[风疹病毒]早期感染可致胎儿畸形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儿童集体机构发生流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的上呼吸道炎症状和麻疹样皮疹,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孕妇如果在妊娠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严重的全身感染并致畸形,称之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预防风疹的方法:

1、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主要对象应是15个月以上的小儿及儿童、易感育龄妇女。

2、妊娠早期孕妇应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如已接触并经风疹病毒抗体测定阳性者,应终止妊娠;阴性者可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一般的丙种球蛋白无预防作用。

[流脑]起病最急及时就医

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寄生在人的鼻咽部侵入血液循环,再进到脑膜及脑脊髓膜,引起脑膜及脊髓膜发炎。它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是一种较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15岁以下的儿童。在流脑流行期间,绝大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他们是主要的传播者。

流脑的主要症状是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呕吐,严重时出现颈项发硬,头后仰、抽搐、昏睡等症状,在胸、背部皮肤上一般可见到瘀点。因此,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近就医,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48小时危及生命。

■预防流脑方法:

1、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被褥勤洗、勤晒,流脑流行时不要带小孩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病家串门。

2、预防流脑最好的办法是接种流脑多糖体疫苗,一般接种后5-7天抗体水平就上升,注射一次疫苗有效免疫力至少可维持3-4年;如在流脑流行的季节前一个月,对6个月至15岁的儿童普遍进行一次流通脑多糖体疫苗注射,可预防流脑的发生和流行。

3、流脑是儿童中多发传染病,小学、幼儿园、托儿所要做好晨检,发现可疑病儿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并做好隔离和其他儿童的预防工作。

[猩红热]可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猩红热为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5-15岁的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后出现咽峡炎及全身皮肤细小皮疹,疹退后皮肤出现片状脱落,少数患者于发病后2-3周发生非化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等。

■预防猩红热的方法:

1、隔离患者,特别是要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执行。

2、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尤其是体弱及免疫力功能低下者,可服用磺胺类药或注射青霉素。

[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易流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广泛,传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流感是通过飞沫传播的。

流感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弱,在56℃30分钟条件下易被灭活,在室温下传染性很快丧失,100℃1分钟即被灭活,但在0~4℃能存活数周,在-20℃真空干燥条件下可长期保存。对紫外线和化学消毒剂敏感。

■流感的预防方法:

1.管理传染源:病人就地隔离,隔离至退热后2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天。

2.切断传播途径: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和污染物要用漂白粉、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室内通风,流行期间禁止大型聚会。

3.保护易感人群:有条件时疫苗接种和流行期间药物预防。

[水痘]常在儿童中集体流行

水痘是一种小儿最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另一种是接触传染,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多见于1~6岁的小儿,水痘传染性很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体中流行。

■水痘的预防:

患了水痘的病儿一经确诊,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水痘虽然症状较轻,一般都能顺利恢复,但它的传染性很强,而且水痘在目前还未普遍施行自动免疫,因此预防水痘主要靠隔离好病儿,尽可能避免健康儿童与患水痘的病儿接触。

[肺结核]易感人群在增加

肺结核是传染病中的常见病,又称“白色瘟疫”,曾经在80年代被认为人类已经基本征服的疾病之一。但在90年代又卷土重来,易感人群的数量也在增加。它对机体的侵袭,以及对人体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有了传染源,结核菌还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才能传染给别人。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内父母或祖父母等长辈有结核病,儿童较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肺结核的预防: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在烈日下暴晒4-6小时,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2小时,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时。除此之外还可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因而隔数年后对结素试验转阴者还需复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护人员是高危人群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高于38摄氏度)、头痛、乏力和咳嗽,部分病人有呼吸加速、气促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影像学显示肺炎性改变。该病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医护人员是本病高危人群。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2)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稳定情绪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保持办公室和居所的空气畅通,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

(4)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5)结合自身情况,可适当服用一些抗病毒和预防流行性感冒类药物。

(6)尽量不到医院探视高烧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视时必须戴医用口罩。

(7)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导致传染病流行有三大环节

环节一: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即出现症状的患者)只占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环节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等途径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环节三: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为何传染性疾病多发在冬春

专家指出,因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人们多集中在室内活动,互相接触机会较多。由于门窗关得较严,空气不流通,室内温度较高,给存在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据实验室研究,在污染严重的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就存在着数以百计的各种微生物。另外,由于病人或带菌(毒)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播散出大量的病菌和病毒,使集居于室内的人们易于互相传播;流感、腮腺炎、白喉等亦可通过食具、用具、玩具等传播。再就是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当从温暖的室内外出时,骤然吸入大量冷空气,冷空气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少,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及吞噬细胞功能也随之降低,这时潜伏在呼吸道内的各种病菌也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与聚集性水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整形医师严新 浏览:466
水泡茶花 浏览:53
下巴整形手术后 浏览:171
激素皮炎的红血丝 浏览:564
舒淇皮肤过敏照片 浏览:13
专科整形整容医院 浏览:352
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图片 浏览:193
大连皮肤病医院招聘信息 浏览:661
美容院解压 浏览:26
武汉整形医院艺星 浏览:208
男性生殖疱疹吃什么药 浏览:355
神经性皮炎偏方不复发 浏览: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浏览:674
肛门边疱疹 浏览:177
美容院怎么弄芦荟鲜汁 浏览:497
大都会美容美发民生大街店 浏览:894
生完宝宝皮肤特别黑 浏览:252
1祛黄褐斑的方法 浏览:977
闭口粉刺和螨虫的区别 浏览:661
水泡边框 浏览:122
© Arrange www.szpfmr.com 2020-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