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风疹的问题
小时候打的应该是麻疹,麻疹属于国家计划免疫,所以小孩都会接种,而风疹不专是,所以学校一般不会属免费接种风疹。
风疹是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和出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常见。风疹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
后天感染:皮肤出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多数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容易被人们忽视。
先天感染是妇女在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侵犯胎儿,导致自发流产、死产或胎儿感染从而引起严重的出生缺陷,包括白内障、耳聋、心脏病或智力低下,即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这是风疹最大的危害。
风疹呈世界性分布,周期性流行,一般间隔5-7年。
风疹在中国列入丙类传染病,未列入计划免疫。在中国5-7年就有一次风疹流行,1993-1994年,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都有风疹流行的报告,流行年份发病率达到100/10万-200/10万。1999-2001中国风疹又出现了一个高峰。
2. 风疹和皮疹的区别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但很少见。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民间所传: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数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年龄大的、体质弱的及患有肿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会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还常见到一种不全型带状疱疹,病人除自觉发病部位剧烈疼痛外,水疱不出现或出现得很少,很容易被误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免贻误治疗,发现严重后果。
带状疱疹的患者,在未出现部位疼痛时,应及早请医生确诊,积极治疗。
【治疗】
一、主要是一般和对症治疗。原则:抗病毒、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①神经痛:可给止痛剂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疱疹后神经痛需止痛剂和镇静剂合用,如多虑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赛庚啶2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肤护理治疗;酞丁胺擦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1日3-5次。糜烂者涂2%龙胆紫溶液或涂新霉素糠馏油糊剂。或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扩束照射),TDP频谱照射等。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疱疹净或无环鸟苷液滴眼,为防止角膜粘连用阿托品扩瞳;
二、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临床提示:阿昔洛韦对治疗后遗神经痛无效)外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涂患处。可口服抗菌药或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皮质类固醇激素:短期应用,千万要慎重!
三、对正在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或代谢拮抗剂的患者,因易产生病毒扩散,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
四、可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和针刺疗法。推荐中成药如肝火炽盛者,口服龙胆泻肝丸;脾虚湿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参苓白术丸;气血淤滞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水痘-带状疱疹是一种DNA病毒,体积210~250nm。可经呼吸道传播,但传染性很小。 皮疹是各类皮肤损害的统称,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 斑疹 是与皮肤齐平、具有界限性的皮肤色泽改变。如斑疹的发生是由于发炎 充血的结果则呈红色、压之退色,见于伤寒、麻疹、药疹等。如由于出血所引起, 虽也为红色,但压之不退色,见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 流行性出血热、白血病等。
(2) 丘疹 是高于皮肤的界限性隆起。丘疹的大小、形状、颜色、硬度均不一致, 其顶面或平、或尖、或呈脐形。丘疹可发展为水泡、脓疱或溃疮,见于天花、水 痘发展的一个阶段或多种皮肤病。
(3) 水疱 是高于皮面,内有空隙,具有界限性的隆起,内含清晰或混浊的浆液, 见于水痘、冻伤、烧伤或某些皮肤病。
(4) 脓疱 是含有脓液的水疱,多由水疱并发感染所致。
(5) 荨麻疹(风团) 是暂时性水肿性皮肤隆起,顶面齐同,常伴有瘙痒和灼热感。 通常突然发生,经过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即迅速消失。可见于荨麻疹、急性血吸 虫病及其他过敏反应。
(6) 结节 结节是位于皮下组织的硬结性损害。初起时仅能触及,而未能看见。 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高于皮面,小如黄豆,大可如胡桃,其颜色、硬度、形态也不 完全一致,可以发展为溃疡,也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可以为炎症性(如梅毒瘤、 结节性红斑),也可为非炎症性(如亚性网状细胞病)。
3. 风疹和出疹子是一回事吗大神们帮帮忙
不全是一回事。 1.风疹 概述风疹(rubella,German measles)又称“风痧”,痧子等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患。 中医《备急千金要方》指出风疹又名风痧。多由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或加味消毒饮风疹应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2.疹子,疹子是一种老百姓的通称,其实在医学上它有很多名字 ,比如说麻疹,荨麻疹等等. 一般出疹子都需要避风,特别是风疹。介绍两篇文章 (1)、如何分辨孩子疹子的类型? 常见的小儿皮肤出疹子的类型有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和水痘等。 全身症状麻疹发热较高,咳嗽流涕症状较明显,出疹前颊粘膜处多有麻疹粘膜斑; 风疹一般发热不高,少有咳嗽,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幼儿急疹发热较高,2—3天后即自行退热; 猩红热初起恶寒发热,咽喉红肿溃烂,出现“杨梅”样舌;水痘一般症状较轻,发热不高。 疹形: 麻疹疹子稍隆起,形状大小不一,先稀后密,无痒感;风疹疹形细小,稀疏均匀,有痒感;幼儿急疹疹形比风疹细碎而较稠密,无痒感。猩红热疹子大小不等,有细碎的,也有片状的,稠密无隙;水痘起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继为疱疹,大者如豌豆,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痒感。 疹子的分布:麻疹先耳后颈部,次及而额,再及躯干、四肢,手足心可见疹子;风疹由面部及躯干,手足心无疹子;幼儿急疹由颈、面部及躯干、四肢,手足心无疹子;猩红热由颈部、面部及躯干、四肢,全身难以分清健康皮肤,但口唇周围呈苍白圈;水痘由头面及躯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出疹时间麻疹疹子逐渐出现,通常3天左右出齐;风疹出疹快,通常24小时内出齐;幼儿急疹发热消退后才出现,一般24小时内出齐;猩红热皮疹出现快,24小时内蔓延全身;水痘疹子分批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疹色麻疹暗红色,风疹淡红色,幼儿急疹玫瑰色,猩红热鲜红色,水痘初起为淡红色,成泡疹后根基周围有红晕。参考: http://www.zhjtjyw.com/u/xx8877/archives/2007/2007341926.html 2、常见的皮疹疾病加以介绍。什么样的疹子是危险的? 皮疹的形状是千变万化的,很难单看形状去诊断出引起皮疹的原因及其潜在的危险性。主要的原则就是注意小朋友的生理状况及精神状态,是否和平常有何不一样之处。 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红色的皮疹,只要是小朋友的活力和平常没什么两样,一般而言,多数是所谓的病毒疹,就比较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合并有高烧、扁桃腺及化脓红肿,就必须要小心是不是感染了猩红热。其实,疹子本身并不危险,但是引起疹子的原因,是有可能会造成危险的! 少数的疹子,因为深具特色使人一看就知道。而在平日门诊最常见引起的疹子的原因,不外乎是水痘、玫瑰疹、猩红热、手足口病、荨麻疹、川崎症等,本期先就水痘、玫瑰疹、猩红热作介绍,下一期再介绍手足口病、荨麻疹与川崎症。 水痘是由水痘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但任何年纪都有可能会被感染,包括新生儿。它通常是传染皮肤、口腔及喉咙,潜伏期为7~21天。 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烧药 水痘的症状包括: 1.水痘的特征是会很痒,且全身会有红色丘疹并伴有透明水泡,一般的疹子比较不会长到头皮黏膜处及口腔内、甚至是生殖器上,但若是水痘,这些地方则会有皮疹的发生。 2.3~4天内小水泡变为脓泡,并干涸成黑色痂皮。但是陆续会有新的皮疹出现,整个病程须约一星期。痂皮脱落后会有痕迹留下,但是会在几个月内逐渐消退。嘴巴、眼睛或生殖器四周的疹子会特别痛。 小心水痘的并发症 1.一般会有轻微发烧、倦怠,约7~10天就会恢复。若持续发烧或有胸痛、头痛,要小心有并发症发生。 2.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烧药,因为可能造成雷氏Reye's症候群,对生命造成危险。 玫瑰疹是由人类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s6;HHV-6)所引起,约有75%的玫瑰疹是由此病毒所致,其余25%则可能由其它常见之病毒感染引起。其传染方式可能是经由飞沫、唾液等口腔分泌物所传染。是一种婴幼儿非常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三至十八个月大的幼儿,尤以六到十二个月大的孩子为多。此病一年四季都可见,不过流行季节为春、秋两季。 玫瑰疹的症状包括: 1.感染玫瑰疹时最主要的症状便是发高烧(摄氏39度以上),偶有食欲不振、呕吐、惊厥、不安、昏睡,高烧时有点倦怠,一般持续3~5天,烧退后,恢复活力,潜伏期约为5至15天。 2.除了典型的发高烧及烧退才出疹等症状外,也可能有一些其它的症状,如拉肚子、咳嗽、哭闹不安、厌食、眼皮浮肿、头部淋巴结肿大等。还有约四分之一的婴幼儿头顶上的前囱门会鼓起来,某些会因发高烧而引起热性痉挛,须予血液常规检查、小便检查、血液培养等,和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以免将严重的疾病视为玫瑰疹。 3.当高烧减退时则进入发疹期,疹子(约2~3mm)最先出现在躯干及脸部,再慢慢向四周扩散,手脚末端的疹子最少。至于疹子的形状,从小红丘疹到较大斑疹都有可能。但疹子不会痒,且无着色或脱皮现象,约二到三天后就消退。 猩红热是法定传染病之一,经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发之全身性反应症状,主要经由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感染发病。一般最常见的便是链球菌咽炎。而猩红热则是在咽部感染后,细菌本身制造出的毒素引发全身性反应如发烧、倦怠、恶心、呕吐、头痛、淋巴腺肿大以及全身性皮疹。此病好发于二至十岁的小孩,潜伏期短,感染后二至四天内便会有发烧及咽痛的症状,全身性反应也会陆续出现。 猩红热的急性病程多于一周内消失,而且,引起并发症者亦不多。如能及早诊断并给予盘尼西林类的抗生素治疗,病程还会缩短更多。 猩红热疹子粗糙 猩红热症状包括: 1.突然发高烧、呕吐、喉痛、腹痛与头痛,并会畏寒。 2.扁桃腺肿大有分泌物,口腔内可见咽部潮红、扁桃腺肿大,并有分泌物,而舌头表层乳突会变红变大,如草莓般泛红并突起有如草莓舌。 3.通常皮疹会在发烧后一至二天内出现,并在三十六小时内由脖子迅速扩散到躯干、四肢,其特征是全身泛红,并伴有许多的细小丘疹;摸起来有如砂纸一般粗糙(脸上及手、脚掌例外)。 4.皮肤的红斑与丘疹多半在四、五天内会消失,但是较轻微的病患可能皮疹不明显而且很快便消失。不过猩红热的皮疹有一特色,便是在红斑退去时会有持续性一至二星期的大量脱皮现象,足以与其它皮疹作鉴别诊断。 有人担心猩红热会并发急性肾丝球炎,事实上,任何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皆有可能会引起此并发症,猩红热引起的比例并不特别高。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__^*) 参考资料: http://bbs2.iyaya.com/talk/t-1-705722-0.html
希望采纳
4. 风疹病毒是水痘吗
从网络的具体答案,请咨询您当地的医院,它应该是不收费的答案,以供参考:最良好的祝愿。 B型肝炎疫苗---孕前注射液是安全 107肝病专家介绍说,各种疫苗都是有效的病毒生物制剂各种病毒生物制剂对孕妇是不是很清楚,因此,防止胎儿感染,通过母体病毒,B型肝炎疫苗,各种疫苗是安全的或孕前注射。 107肝...病专家说,妇女在怀孕期间,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减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各种病毒。妊娠除了B型肝炎病毒,风疹病毒,A型肝炎病毒,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主要是容易感染病毒。风疹病毒,流感病毒,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很容易导致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和出生缺陷的B型肝炎病毒和A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他们不采取措施拦截受感染的儿童从85 %?90%会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注射---在计划怀孕前至少3个月 最好的办法是怀孕前接种疫苗预防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疫苗接种是也适合于在一定时间。肝病专家说,风疹,水痘,流感,A型肝炎疫苗在计划怀孕前,一般应在三个月内注射,因为通常需要三个月对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因此有孕在身的疫苗病毒完全消失,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乙肝疫苗通常是在至少9个月在计划怀孕注入之前,因为B型肝炎疫苗注射三针,三针时间跨度为半年,也拨出3个月的时间使身体产生抗体。各种疫苗接种后2?3个月,最好是检查是否怀孕后的抗体的生产,没有产生抗体或抗体的少数,需要加强注射,所以最好的预防接种比平常的时候一对夫妇的保留个月。 有效的---不是所有的疫苗是终身免疫是有效的终身免疫力这些疫苗注射后?专家说,终身风疹疫苗接种后免疫力;流感疫苗是一种短效疫苗,发病时间只有1年,效果长达10年的水痘疫苗,A型肝炎疫苗在三年后接种疫苗强化免疫;乙肝疫苗的有效期为5至9岁,5至6年后接种疫苗加强注射。
5. 麻疹和风疹,水痘是一样吗
麻疹是一片一片的,全身通红,包包多小,密密麻麻的、水痘比麻疹大多了、有的水痘有脓水而且无比的痒
6. 麻疹和水痘有什么区别
麻疹是皮疹,水痘是水泡。都可以发热,麻疹发的高些,水痘轻点。都是传染病。
7. 湿症 风症 麻症 水痘 天花 有什么区别吗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表皮炎症,临床上具有明显的渗出倾向和多种形态的皮疹,在剧烈的搔痒,易向慢性转化,反复发作。
风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病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鼻炎,结膜炎,颊或唇粘膜出现粘膜疹和皮肤散在的斑丘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前驱期和出疹早期病人鼻,咽,口的飞沫传染,也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核传播。通过未感染的人或物品间接传染少见。传染期从出疹前2~4日持续到出疹后2~5日.皮疹消退时病毒已从鼻咽部分泌物中消失.在疹后出现轻度脱屑时,已不再具有传染性.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急性发疹性疾病。经由空气中飞沫或和人密切接触而传染。感染儿多为学龄前幼儿,尤其过团体生活小朋友更常见,水痘感染后约二星期发病。发病初期会有发烧及身体有红疹及似露珠的小水疱。皮疹的分布是先由躯干发生,再逐渐扩散到四肢。皮疹很痒,小朋友常用手去搔抓。水疱在无并发症下7~10天内会逐渐结痂愈合。
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天花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惊人。带病毒者在感染后1周内最具传染性,因其唾液中含有最大量的天花病毒。但是直到病人结疤剥离后,天花还是可能透过病人传染给他人。感染天花病毒后的潜伏期平均约为12天(7-17天)。感染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疲累、头疼及背痛。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病灶在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慢慢剥落。大多数的天花患者会痊愈。
风疹、麻疹、水痘、天花基本都是一生只出一次,很少再发。只要经过空气传播的一般一生都会得一次然后产生终身免疫。
8. 怎样区别水痘和寻麻疹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病因
(一)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症状
潜伏期14~16日:
(一)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二)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1.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4.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5.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治疗
(一)一般处理与对症治。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防止庖疹破溃感染。皮疹已破溃可涂以龙胆紫或新霉素软膏。继发感染者应及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并发肺炎、脑炎按肺炎和脑炎治疗 。激素一般禁用,当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时,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
(二)抗病毒疗法。
干扰素,10~20万μ/日,连用3~5天 ;其他如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也可选用。
寻麻疹
寻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形成的局部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寻麻疹的病因复杂,尤其是慢性寻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种致敏原有关外,与个人的敏感性素质及遗传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诱因有:
(一)食物以鱼、虾、蟹、蛋、牛奶、肉类等动物性蛋白质最常见,尤其是在一次大量进食蛋白质饮食和酗酒后,发生的蛋白胨性寻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
(二)药物如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可由变态反应引起,另一些药物如吗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为组胺释放剂,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寻麻疹。
(三)吸入物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某些气体及真菌孢子等。
(四)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这些感染可能通过传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变了机体的应激状态,引起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
(五)昆虫叮咬如虱、跳蚤叮咬皮肤及黄蜂、蜜蜂、毛虫的毒刺刺入皮肤,引起变态反应。
(六)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和机械性刺激、摩擦压迫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寻麻疹。
(七)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尤其是慢性寻麻疹。
(八)内脏疾病如红斑性狼疮、淋巴瘤及某些肿瘤、风湿热等可为寻麻疹的病因。
(九)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寒冷性寻麻疹、遗传性家族性寻麻疹综合症和遗传因素有关。
(十)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感情冲动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血管通透性而发生寻麻疹。
寻麻疹的发病机理可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前者主要是由于I型变态反应引起,少数是II型或III型反应,此型的抗体IgE和血管周围肥大细胞、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当抗原再次侵入后,在这些细胞表面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膜本身及其一系列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的变化,促使胞浆中的颗粒脱出,同时释放出各种药理性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肝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溶酶体酶、纤维蛋白溶酶、补体、各种激肽和慢性反应物质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产生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各种症状。
非变态反应性寻麻疹是由于某些物质如细菌酶素、蛇毒、蛋白胨、某些药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红斑、风团。
【临床表现】常突然发病,先感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风团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但新风团又陆续出现,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头及支气管受累可发生喉头水肿,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症状在数日至2~3周内消退者称为急性寻麻疹;若反复发作,病程达1~2月,大多找不出原因,顽固性难治者称为慢性寻麻疹。
除以上两型外,还有几种特殊型寻麻疹:
(一)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寻麻疹,手抓或钝器划其皮肤后,该处出现暂时性红色条状隆起。
(二)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性寻麻疹。发生在眼睑、口唇、包皮、外阴等组织松弛部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胀,边缘不清,持续1~2日自行消退,常反复发作。
(三)压迫性寻麻疹皮肤受压4~6小时后,局部发生深在性肿胀,8~12小时后消退,多发生在臀部、腰部、足背等受压部位。
(四)日光性寻麻疹暴晒日光或紫外线后,在照光部位出现风团,并有瘙痒和针刺感。
(五)寒冷性寻麻疹分家族性和获得性两型。前者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婴儿开始持续终生。后者开始于儿童或成人,在气温骤降或接触冷水冷风时,在皮肤露出部位出现风团,持续半小时至3~4小时,冰块试验和被动转移试验阳性,多见于女性青年。
(六)胆碱能性寻麻疹在运动、重劳动、受热、饮酒或情绪紧张时,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直径2~3mm小风团,不融合,半小时至1小时内消退,除掌拓外,皮疹可泛发全身,以青年人多见。
(七)血清病性寻麻疹注射血清、疫苗或药物后除皮肤出现风团外,可有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有的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
治疗
组方: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风散寒,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化瘀消肿、益气固表、养血和营、去痒止痒。
疗效:轻者1个疗程即风团消、瘙痒止;重者2~3个疗程疹块及瘙痒消失,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血常规复查嗜酸性粒细胞降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