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对植物整形修剪
一、整形修剪时期
对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工作,随时都可以进行。但有些植物因伤流等原因,应在伤流最少的时期进行。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因此多以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整形修剪。
(一)休眠期修剪(又称冬剪)
树木落叶后至第二年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前,这段时间的修剪称为休眠期修剪或称为冬剪(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这段时间因树木生长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树体内的养料大部分回归根部,修剪后营养损失量最少,且修剪后的伤口不易被病菌感染,对树木生长影响最小。因此,大部分木本植物及多量的修剪工作在此时间内进行。休眠期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骨架和树形。有些在生长期修剪后易产生伤流的树种,例如,核桃、葡萄、槭类、猕猴桃、樱花、四照花等宜在冬季修剪。
(二)生长期修剪(又称夏剪)
自萌芽后至新梢或副梢生长停止前,这段时间的修剪称为生长期修剪或称为夏剪(一般在4~9月)。这段时间因处于生长季节树体消耗的养分大,贮藏的养分较少,修剪时又剪去了带叶的枝条,减少了光合产物,对树体生长抑制作用较大,所以一般修剪强度要从轻,以免妨碍树木整体的生长。夏季修剪的目的是控制竞争枝、内膛枝、直立枝、徒长枝的发生和长势,以集中营养供给主要骨干枝的旺盛生长之需。对于夏秋季进行花芽分化的树木以集中营养供花芽分化之需。
修剪时期的确定,除受地区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及劳动力的制约外,主要着眼于营养基础和器官情况及修剪目的而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修剪时期和方法,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二、修剪方法
由于修剪时期和修剪部位不同,采用的修剪方法也不一样。归纳起来,无论是休眠季修剪,还是生长季修剪,采用的方法概括为五个字:“截、疏、放、伤、变”。
(一)休眠期的修剪方法
1.截
(1)截又称短截(如图3-2所示),即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的作用是刺激侧芽萌发,分枝数加多,增加枝叶密度,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促进花芽分化,调节枝势的平衡,控制树冠的大小和枝梢的长短;有利于营养生长和更新复壮。短截程度影响枝条的生长,短截程度越重,对单枝的生长刺激量越大。根据短接的程度可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极重短截。
1)轻短截:剪去枝条的1/5~1/4。
2)中短截:剪去枝条的1/3~1/2。
3)重短截:剪去枝条的2/3~3/4。
4)极重短截:剪去枝条绝大部分,仅剩基部2~3个“瘪芽”。
短截应注意留下的芽,特别是剪口芽的质量、位置等因素,以正确调整树势的平衡。
(2)缩剪又称回缩。缩剪与短截相似,将一个枝条的上部剪除,以缩短大枝的长度,故又称回缩(如图3-2所示)。主要发生在两年生以上枝条上。缩剪有双重作用,一是减少树体的总生长量,二是缩剪后,使养分和水分集中供应剪枝部位后部的枝条,刺激后部芽的萌发,重新调整树势。特别是重回缩,对复壮更新有利,又称更新修剪。
图3-5扭梢
7.环剥将枝干的皮层和韧皮部剥去一圈的措施,称为环状剥皮,简称环剥。环剥可以中断了有机物质向下运输,增加环剥以上部位糖分的积累,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坐果率的提高。环剥时不宜过深或过浅,以深达木质部为宜。宽度以一个月伤口愈合为限,一般为枝粗的1/10。有伤流的植物不宜采用此方法。
三、修剪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修剪程序概括起来就是“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处理、六保护”。
一知:参加修剪工作的人员,必须知道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必须知道修剪目标植物的生长习性、枝芽发育特点、开花习性等以及一些特殊的要求。
二看:树木修剪切忌上来就修,修剪前应绕树仔细观察,做到了解树形及树木周边的环境。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以及枝条的生长情况,有无枯死枝、病虫枝、折枝,有无需去除的大枝等。对剪法做到心中有数,因树制宜合理修剪。
三剪:一知二看以后,根据因地制宜,因树修剪的原则,做到合理修剪。一般来讲若必须去除大枝,应先进行,然后在对小枝进行修剪。自下而上,从里到外,顺序修剪。
四拿:修剪后挂在树上的断枝,应随时拿下,集中在一起。特别是大树挂住的枝条应及时取下,以免对树下的人员造成危险。
五处理:剪下的枝条应及时集中处理,不可拖放过久,以免影响市(园)容和引起病虫扩大蔓延。可进行粉碎沤肥,或掩埋。
六保护:即对修剪后的伤口进行保护。为防止伤口因病菌的侵入而腐烂,可使用桐油、桐油合剂、保护蜡、疏理剂涂抹伤口进行保护。
(二)修剪的技术要点
(1)剪口的位置和形状:
1)短截时,应在叶芽的上方0.5~1cm处斜剪成马蹄形,芽的正上方略高,背离芽的一面略低,呈30°左右。若需要扩大树冠,应在外向芽上方短截;若需枝条向内生长,则应在内向芽上方短截。留芽方向应根据树体具体的需要而定。
2)疏枝时,细弱枝条可在分枝点处基部剪掉。较粗(直径0.5~2cm)枝条应在皮脊(枝条基部突起部分)上方2~3mm处剪除,以便伤口早日愈合。
(2)大枝的剪除:在对大枝剪(5cm以上)剪除时,为防止枝条劈裂,可采取分布作业。首先应在剪口的上方20cm左右处,从枝条下方锯一切口,深度到达枝粗的一半,然后从上方锯断。其次,将余下的残桩锯掉。
(3)修剪时剪口不应过大,要平滑,疏剪不留桩。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三)修剪注意事项
(1)操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说笑打闹;上树前不准饮酒。
(2)每个作业组,都要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担任安全质量检查员,负责安全、质量的监督、检查、技术指导及宣传教育工作。
(3)劳保用具是保证工人操作安全的必需品,工作中必须要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安全绳等劳保用具和用品。
(4)攀登高大树木需使用梯子时,必须选用坚固的梯子,并要立稳。单面梯应用绳子将上顶横档和树身捆住,人字梯的中腰,应拴绳并注意开张合适角度。
(5)上树后,应系好安全带,手锯一定要拴绳套在手腕上。
(6)刮四级以上大风时,不可上树操作。
(7)截除大枝时,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指挥安全操作。
(8)在行道树上修剪作业时,必须选派专人维护现场。树上、树下要相互配合联系,以免砸伤过往行人和来往车辆。
(9)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准上树。
(10)修剪用的操作工具必须坚固好用。木把要光滑,不要因工具不合格而影响操作,甚至误伤人员。
(11)一棵树修完后,不准攀跳到另一树上,而应下树重上。
(12)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必要时应请供电部门配合。
(13)几个人同在一棵树上操作时,应有专人指挥,注意协怍,避免误伤同伴。
(14)便用高车上树修剪前,要检查好高车的各个部件,一定要支放平稳。操作过程中要派专人随时检查高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上树后必须系好安全绳,安全绳要拴在不影响操作的牢固的大树枝上,随时注意收、放。
2. 园林树木修剪整形的意义是什么
修剪是对植株抄的某些器官,如茎、袭枝、叶、花、果、芽、根等进行剪截或删除的措施。整形是对树木施行一定的修剪措施而形成某种树体结构形态而言。整形是通过一定的修剪手段来完成的,而修剪又是在一定的整形基础上、根据某种目的要求而实施的。因此,两者是紧密相关的。修剪整形能调节树势,创造和保持合理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可以构成有一定特色的园景,还可以解决城市街道绿化中地上、地下电缆和管道与树木之间的矛盾,能使具有生产作用的观赏树种保持丰产、优质。在有台风侵扰的地区,通过修剪、整形措施,还能减少风害,防止倒伏,提高树木的观赏价值。
3. 花卉的整形有哪几种形式
花卉整形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单干式、多干式、丛生式、垂枝式等,在整版形时应根据需要和爱好通过权艺术加工处理,细心琢磨,精心养护,以达到预想的目的。
(1)单干式:只留主干,不留侧枝,使顶端开花1朵。这种整枝方法为充分表现品种特性,将所有侧蕾全部摘除,使养分集中供给顶蕾。此种形式仅用于菊花和大丽花标本栽培。
(2)多干式:留主枝数个,每枝顶端开1朵花。如大丽花留2~4个主枝,菊花留3、5、7、9枝,其余的侧枝全部除去。
(3)丛生式:生长期间进行多次摘心,促使发生多数枝条,全株呈低矮丛生状,开出多数花朵。适于此种整形的花卉较多,如矮牵牛、一串红、金鱼草、美女樱、百日草、霍香蓟等。菊花中的大丽菊,亦为此种形式。
(4)悬崖式:全株枝条向一个方向伸展下垂,多用于小菊类品种的整形,如悬崖菊整形。
(5)攀缘式:多用于蔓性花卉,如牵牛、茑萝、红花菜豆、旱金莲、观赏葫芦等,使枝条蔓在一定形式的支架上,如圆柱形、棚架及篱垣等形式。
(6)匍匐式:利用枝条自然匍匐地面的特性,使其覆盖在地面。如美女樱、旋花及多种地被植物。
4. 花卉植物为什么要修剪整形
修剪与整形是花卉植物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广义地讲,“修”是指专修整树姿,“剪属”是指剪截枝条。修剪就是整形和剪枝。通过修剪整形,可以剪除病枝、弱枝、过密枝叶,使株形整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高低适中,形态优美,提高观赏价值,而且,及时剪掉不必要的枝条,可以节省养分,调整树势,改善透光条件,借以调剂与控制花木生长发育,促使生长健壮,花多果硕,减少病虫害。
观叶植物经修剪后,有利萌发新技,多生新叶,增强观赏效果。如果年久不进行修剪整形,一是花木基部萌生枝条成丛生长,营养分散,枝干比例失调,并常易出现顶端枝叶茂盛,下部“光腿”现象,十分难看;二是放任其自然生长,不但枝条长得杂乱无章,而且会越长越高,一些室内种植的花木,就会影响室内采光,出现开花部位上移,花量大减的现象,大大降低观赏效果。
因此,修剪和整形是种植花卉植物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也是花卉植物整形造型的有力手段。“七分靠管,三分靠剪”的花谚,是有科学道理的,也是一条重要的养花经验。修剪整形对于生长枝条细而密(如扶桑,盆栽葡萄),叶片多而小(如六月雪,盆栽石榴,米兰),耐伤愈合能力强的花卉,尤为适用。
5. 园艺植物整形修剪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是达到理想的造形,目的是为了美观,手段(方法)是用人为结合自然生长.
6. 园林树木的整形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园林树木中修剪多采用疏删,短截和辅助性修剪。
1、疏删。是指把枝条从基部剪除。疏删可去除病虫枝、干枯枝、无用徒长枝、过密交叉枝及与市政设施矛盾的枝条等。疏删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叶片光合效能,增加养分积累,有利于生长及花芽分化。
疏删对全树起削弱生长势作用,伤口以上枝条生长势相对削弱,但伤口以下枝条生长势相对增强,这就是所谓的“抑上促下”作用。疏去大枝要分年逐步进行,否则伤口会过多,而削弱树势。疏枝要掌握从基部剪除,不留残桩且伤口面尽量小的原则。
园林中绿篱和球形树短截修剪后,会造成枝条密生,树冠内枯死枝、光杆枝过多,所以要与疏删相结合。
2、短截。将一年生枝条去除一部分的修剪方法叫短截。短截能刺激剪口下的侧芽萌发,按轻重程度分为:
(1)轻短截。即剪去一年生枝条顶端一部分(即1/5至1/4)。多用于花果树强壮枝修剪。轻短截刺激剪口下部多数半饱满芽萌发,形成中、短枝多。
(2)中短截。即剪掉枝条中部或中上部饱芽处。剪后形成中、长枝多,成枝力高,有利于生长和扩大树冠。一般多用于培养骨干枝、大枝组和延长枝等。
(3)重短截。剪去枝条大部分(剪除枝的全长2/3至3/4),这样原枝留芽少,营养集中,在剪口下能抽1个至2个旺枝。此法多用于衰老树更新,弱枝复壮。
(4)极重短截。在枝基部留1个至2个瘪芽短截。一般只抽生2个至3个短枝或细弱枝,能降低枝位,为了缓和生长势的树木采用此法。
辅助性修剪:
1、缩剪。就是将多年生枝短截到分枝处,可降低顶端优势位置,促多年生基部更新复壮。 2、摘心。生长季节中将新梢剪除嫩梢顶尖的技术措施(如:蜡梅夏季生长时摘心,可促进养分积累,冬季多开花)。
3、剪梢。在生长季节中,将生长过旺枝条的一般木质化新梢先端剪除,主要是调整树木主枝和侧枝关系。
4、刻伤。在芽附近横着用刀切至枝条木质部。伤口长为枝条周长的1/3。此法可阻止养分供应,使下位芽受到刺激或生长。
5、除芽。剪除无用或有碍主干枝生长的芽。如:月季、牡丹、花石榴等脚芽
7. 植物怎么修剪整形
室内观赏植物通常不需要修剪。只有生长得过大或不匀称时,为了调整株形才要进行修剪整形。主要环节包括摘心、疏剪、抹头等。
摘心也叫打尖,是将植株顶端细小的生长点部分去掉,破坏其顶端优势,促使下部芽萌发成新的枝条(见图示)。通过扦插或播种繁殖的小苗,大多采用摘心的方法,可使其多分枝和产生多个花头,形成优美的株形。有时可连续摘心2~3次,使一个顶尖能萌发出6~8个分枝。摘心通常用于草本花卉或小灌木状植物。另外,可通过摘心抑制植物的过快生长,促进枝条生长得充实,开花和果实更大。
摘心
8. 什么是植物整形素
通用名称整形素、Chlorflurenol-methyl其他名称形态素、氯甲丹、绿甲丹、氯芴醇化学名称2氯9羟基芴9羟酸甲酯分子式C15H11ClO3分子量274.71化学结构HOOOCl理化性质白色无味结晶固体,熔点152℃,与火焰或热源靠近或超过54℃时会燃烧。微溶于水,20℃的溶解度,水中为18毫克/升,丙酮26克/100毫升,苯7克/100毫升,异丙醇中为240毫克/升,乙醇中为8克/升,室温下稳定。对紫外光光解敏感。强酸、强碱易分解。毒性低毒。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5000毫克/千克,狗>6400毫克/千克,对蜜蜂安全。对动物毒性很低,在植物体内数天至数周就代谢分解。生理作用与功效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至全身,阻碍内源激素从顶芽向下转运,提高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使生长素含量下降。在植物内易代谢分解,最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能抑制细胞分裂与伸长。大多数积累在茎顶端分生组织,所以能抑制顶端分生组织、植株矮化,促进侧芽生长;能抑制次生根生长,促进不定根形成;抑制有花植物向地性和向光性;延缓植物生长,对开花、结果及衰老都有延缓作用;可诱导一些植物单性结实。对赤霉素有拮抗作用,可使经过春化的鳞茎植株不能抽薹。既可延缓植株营养体生长和衰老,又可延缓其开花、结果和成熟。剂型2.5%水剂,10%、12.5%乳油。
附表
1.使用方式
涂抹、浸泡、喷洒。
2.适用作物
可用于促进水稻分蘖,阻止椰子落果,增加黄瓜坐果率和生长无籽果实,延缓或阻止莴苣抽薹。在蔬菜上主要用于花椰菜、萝卜、菠菜等提早成熟,提高品质等。
9. 植物有哪些整形方式
(一)自然式整形
各种植物本身都有各自的自然形态,这种自然形态能体现园林的自然美。在植物本身特有的自然树形基础上稍加人工调整和干预,使之生长良好,发育健壮,充分发挥出该植物的观赏特性,这种整形称为自然式整形。常见园林植物自然整形树形如图3-1所示。
庭荫树、园景树或有些行道树多采用自然式整形。主要自然树形一般有扁圆形(槐树、桃)、圆柱形(塔柏、杜松)、塔形(雪松、水杉)、圆锥形(落叶松、毛白杨)、卵圆形(苹果、紫叶李、加扬)、长圆形(玉兰、海棠)、圆球形(黄刺玫、榆叶梅)、倒卵形(千头柏、刺槐)、伞形(龙爪槐、垂枝榆)、馒头形(馒头柳)、不规则形(连翘、迎春)。
图3-1常见园林植物自然整形树形A—尖塔形;B—圆锥形;C—圆柱形;D—椭圆形;E—垂枝形;F—伞形;G—匍匐形;H—圆球形(馒头形)
(二)人工式整形
依据园林中观赏特性的需要,有时将树木修剪成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正方形、长方形、球形、多边形等),或修剪成非规则式的各种形体(鸟、兽等动物图案)以及亭、门和绿雕塑等。此种整形的方式称为人工式整形。
这类整形违背树木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抑制强度较大;所采用的植物材料要求萌芽力和成枝力均较强,在植株出现枯死枝或死树时应及时剪除或替换掉。故而常给人以整齐美观,郁郁葱葱的感觉。
(1)几何形体式整形:这类树形的修剪必须遵照几何形体构成规律进行,如果要把树冠整剪成圆球形、椭圆球形、梯形、方形、长方形、波状型等。
(2)非几何式的整形:这类树形主要以动物造型、各种雕塑形式为主。依靠绑扎、修剪等技术措施来完成。
(三)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
在自然式树形的基础上加以人工干预,修剪成特定树形的整形方式,称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这类整形方式在观赏花灌木中应用最多。分为无中央主干形和有中央主干形的修剪形式。
(1)无中央主干形:主要包括杯状形、自然开心形、多主干形、灌丛型、圆球形、棚架形。
(2)有中心主干形:主要包括分层型、疏散形。
总之,树木整形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树而宜、因地点而宜、因需要而宜,进行整形。
四、整形修剪常用术语
整形修剪: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长成特定形状的技术措施。
夏季修剪:在夏季植物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
冬季修剪:自秋冬至早春植物休眠期内进行的修剪。
修剪强度:剪掉树木枝条数量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三种强度。
短截:在枝条上选留几个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达到减少枝条,刺激侧芽萌发新梢的目的。
疏剪:将树木的枝条贴近着生部或地面剪除的修剪方法。
回缩:在树木两年以上生枝条上剪接去一部分枝条的修剪方法。
伤流:树木因修剪或其他创伤,造成伤口处流出大量树液的现象。
花芽:形状较肥大,略呈圆形,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叶芽:形状较瘦小,先端尖,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不定芽:在枝条上没有固定位置,重剪或受刺激后会大量萌发的芽。
主干: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枝点之间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分枝点:乔木主干上开始出现分枝的部位。
主枝: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侧枝:自主枝生出的较小枝条。
小侧枝:自侧枝上生出的较小枝条。
直立枝:凡直立生长垂直地面的枝条。
斜生枝:和水平线成一定角度的枝条。
水平枝:和水平线平行即水平生长的枝条。
下垂枝:先端向下生长的枝条。
逆行枝:倒逆姿势的枝条。
内向枝:向树冠内生长的枝条。
重叠枝:两枝同在一个垂直面上,上下相互重叠的枝条。
平行枝:两个枝同在一个水平面上,互相平行,生长的枝条。
轮生枝:多个枝的着生点相距很近,好似多个枝从一点抽生,并向四周呈放射性伸展的枝条。
交叉枝:两个枝条相互交叉。
并生枝:自节位的某一点或一个芽并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枝条。
摘心、剪梢:将树木枝条剪去顶尖幼嫩部分的修剪方法。
当年生枝条:春季发芽后,由叶芽抽生的新枝条,又称新梢。
一年生枝条:经过一年的生长完全木质化的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