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芝卿的漆艺技法
“罩漆”、“研磨”实际上是漆艺装饰中的两道工序,制作时利用漆刮、滚珠、树叶、画笔等“起纹”工具,沾色漆在中涂漆板上形成高低、厚薄的肌理纹样。由于磨显的程度不同,形成或隐或显,更为丰富的色彩、肌理效果。李老的“磨显的赤宝砂属此类手法制成,其具体制法经历了两个阶段。
原始制法是在中涂漆板上髹道厚漆,均匀地洒上碎荷叶片。碎荷叶翘曲不平,入荫干固后被碎荷叶掩住。由于荷叶的隔绝关系,漆仍未干。这时把荷叶揭除,用煤油洗净未干之漆,遂呈现不规则的凹凸纹样。再用头发丝沾瓦灰全面擦洗,然后髹金底漆、贴银箔、罩红色透明漆,研磨、推光、揩青而成。得到隐在漆层下的自然肌理,它犹如红色的宝石之光彩,称“赤宝砂”(若罩绿色透明漆则为“绿宝砂”)。
原始制法对研磨的要求相当严格和苛刻,因为纹样的肌理效果,完全是依靠漆层下银箔的反射得以呈现。一旦过度,磨穿漆层,水浸入银箔和漆层之间,银箔发生变形,像湿了的纸一样膨胀起来——就只能全部磨掉,重新开始。后来李老对原始制法进行改进。首先,“起纹”方法更加多样,只要能引起凹凸不平的纹样的方法皆可采用;其次,改银箔为银粉,增强了银底与漆面的附着力;最后,采取主动磨显的方法,增强纹样的空间层次感。此时磨显的纹样是最亮的部分,其次是漆层磨得较薄处的纹样,最深的是隐在漆层深处的纹样。在这里,“罩漆”、“研磨”已经不是漆艺中的一道普通的工序,而是主动表现对象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描漆彩绘”是传统漆画中最常规的表现手法,在楚汉漆艺装饰中被大量使用。一般有先勾勒线条,再平涂色块;以及先平涂色块,再勾勒线条两种方法。“描漆彩绘”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描金绘、漆画绘、描油绘等多种形式。《髹饰录-坤集》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描金“其文各物备色,粉泽烂然如锦绣。细钩皱理以黑漆,或划理。又有彤质者,先以黑漆描出多为巧”。
漆画“即古昔之文饰,而多是纯色画也。又有施蛋清而如画家所谓没骨者”。描油“既油色绘饰也。其文飞禽、走兽、昆虫、百花.云霞、人物,一一无不备天真之色。”《髹饰录·坤集》特专门辟“斓”、“复饰”、“纹间”对在“描漆彩绘”基础上采用多种装饰综合运用的手法进行了归纳分析。
李老的“描漆彩绘”融入了国画的表现手法。在白推光漆面上(以推光漆加钛自粉细碾后,髹涂中涂漆面,干固后,磨平.推光、擦揩),以黑漆(黑推光漆加乌烟)当焦墨进行勾勒,干固后,以蓝色漆(推光漆加透明蓝)晕染(用大拇子球弹染),产生类似国画花青渲染的效果,画面淡雅.古朴。李老常用此法表现山水,后人称之为“彩墨山水”漆画。代表作品有《鼓山万松湾》(1961)、《山溪秋色图》(1954)。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已很难再看到这两幅原作,但李老的“技法样板”中就有“彩墨山水”制法,可窥此画法之原貌:画面上绘耸立的山峰,山腰烟云弥漫,山脚是临水浅坡,左下角画几株松树,枝叶茂盛。全幅皴染兼备、层次分明、笔力遒劲。笔法虽效仿“清初四王”追求法度,但苍笔破墨、定青设色却有独到之处,颇见功力。黄宾虹先生曾评李老的“墨彩山水”日:“古朴清丽,集古人之长,尽趋笔意”。
李老的传统国画山水功底颇深(诚如沈柔坚先生所赞:“用笔细挺、功力甚深、澹岩空灵、别具一格。,但并未食古不化。在创作中,他非常蓖视“师法自然”,强调写牛,到生活中去引发创作的灵感.到大自然中去收集山水画的素材。无论是南的武夷、福州的鼓山还是仙游的九鲤湖,在他的笔下都有精彩的表现。
如果“彩墨山水”只是李老力图通过绘画性的语言来试图改造传统“描漆彩绘”中过于僵化的程式化模式的话,那么他的《武夷夕照》漆屏风,则让我们看到李老将漆艺特有的语言融人“传统漆画”的探索和努力。 “仿占堆塑”是指在堆起的纹样表面,进行仿古的装饰,“仿占”手法有仿铜、仿唐三彩、仿玉、仿玛瑙等。它以得模仿对象之风采,又不失漆艺装饰之特色者为停品。而“堆塑”的手法就更加#富,从形式上看有面型平堆.线形堆、浅浮雕、高浮雕等;从材料上看则分漆堆、灰堆,粉堆等。
李老的“仿古堆塑”法在1957年为南京博物馆复制《司母戌大方鼎时一炮走红。其关键性技术是逼真地表现出铜鼎因年代久远,在鼎的表面形成的“铁锈铜斑”。他创造性地以瓦灰作为消光剂,住表面绿漆将干之时,用瓦灰轻刷而去其光泽;再局部敷洒些黄士,以仿青铜因或“埋”或“露”所形成的斑驳锈色;最后,用手指蘸古铜色漆轻抹鼎的局部(鼎表面纹样的最高处,鼎的转折处等),仿佛这些部位,因观赏者时常以手触摸,而显得特别的光亮。李老一生运用“仿古堆塑”法创作过许多作品,如《当代世界伟人胸像》(1938年)、毛主席浮雕》(1950年)、((打麻雀)(1959年)、《鲁迅浮雕》(1963年)等。李老还将此手法运用F漆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孔子杏增设教图》(1930年)和《海之鹰(1959年)。
漆画《海之鹰表现的是屹立于海崖之上的雄鹰的英姿,背景是浪沫飞溅的大海。李老用粘土塑}I{雄鹰和岩崖,用石膏翻出印锦模;用生漆(70%)、推漆(30%,目的是增加硬度)加白土、壳灰(使之不出油,易干)搅拌,制成印锦料;再用印锦模印出纹样(雄鹰和海崖),用刀刃薄劈,粘于中涂漆面上。用枯笔蘸瓦灰,画出大海和飞溅的海浪;再通体髹古铜色漆,用瓦灰轻刷一遍,去其表面光泽。最后做局部调整,太亮的部分,用瓦灰消光;需要提亮的部分,用古铜色漆轻抹而成。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李老漆画创作的大家风范——雄鹰和海崖的塑造粗犷有力、生动自然;背景的海浪处理自由奔放,可称是溶雕塑与绘画为一体的杰作。 “嵌银刻花”存福州漆艺界的工艺术语叫“台花”,它的雏形是汉代“金银箔片镶嵌”即先在漆面上嵌以金银箔片,然后镂刻纹样。“金银箔片镶嵌”在唐代发展演变为“金银平脱”,即先镶嵌金银片,然后髹漆,干后磨显纹样。它广泛运用于唐代铜镜被面、琴体表面以及车马具的装饰上,由于金银昂贵,在国力衰落的中晚唐的肃宗(李亨)、武宗(李炎)两帝时,明令禁止使用“金银平脱”器,使一度盛行的“金银平脱”逐渐销声匿迹。李老受传统技艺的启发,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研制出“台花”技法,极大地丰富了福州漆艺的装饰技法。
“台花”技法的工艺,具体有贴箔(关键要使锡箔平整地嵌于漆面上,用骨愀从箔片的中心部分向外平刮,排除多余漆液使之平整)、置稿、刻镂(刻时须将,刀锋微徽向外倾斜,并使刀锋镂穿箔片,剔除多余之锡片)、髹漆、磨显,推光(磨、擦、推,揩)六道工序。艺术效果明亮悦目,与嵌银无异。后人又根据装饰的形式手段,把“台花”技法细分为“台彩”、“台填”、“台银”三大类。
李老“台花”技法的成功实施,关键取决于两项技术性的突破。其一是以锡代银,无论从艺术效果还是操作的可行性(平展性、柔软性)方面,锡箔皆优于银箔。其二是采用鱼胶为粘合剂(用鱼鳔熬煮后以提庄漆及水胶调和而成,三者比例为10%、70%、20%)。它的优点是与金属粘合的效果极佳,是传统木工艺的粘合剂。它相对于生漆慢干,且干固后又十分牢固。保证了贴上锡箔,入刀镂刻时,锡箔不会随刀的运行而移动,影响操作;并能利用其慢干的性能,顺利地剔去多余的锡箔。而生漆与金属粘合的性能不佳,漆不千时,入刀镂刻,刀行箔随,无法操作;一旦干固,根本无法入刀镂刻,更不用说剔除多余的银箔了。
李老所制的“台花”漆器,后经“沈绍安兰记”的推广,逐渐成为福州漆艺的品牌产品。 “漂漆流彩”是指在漆液中加入汽油或樟脑油之类的稀释剂,让其色在漆面上自然漂流,形成纹样。是李老在继承传统“彰髹”方法的基础上,吸收日本“变涂”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表现手法。由于以此手法制成的纹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可预知性”,所以其效果往往“人天参半,妙趣天戍”。
李老最初使用此手法是为了在漆器表面仿制陶瓷的“窑变”效果。具体做法是:取两色推光漆加入汽油等稀释剂制戍漂流漆,先在漆面上髹涂一色推光漆,接着马上刷上另一色漂流漆,再采用“漂漏”、“刷丝”、“抽刮”、“点散”等工艺手法,使漆色形成自由流动、互相渗化的效果,然后入荫干固后,磨显而成。李老的漆画《武夷夕照》中的水纹就是采用“漂漆流彩”手法表现的。
② 挖掘机修山路的技巧
挖掘机修山路注意事项:
1、做好排险
把坡上感觉能挖下来的尽量挖下来,排险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图省事。挖掘机驾驶员招聘求职,就上专猎驾驶员市场。
2、要留后路
导向轮一定要放在前方,方便后退。太陡地方先做平台把上面土给刷坡下来,这一步需要注意就是平台一定要宽一定要留后路给自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山路一定要平要宽陡坡一定要修坡哪怕是再丑的坡都没关系。做事得留后路,做人也一样,不留后就是自掘坟墓
3、下雨就不要干活了
工地管理不要为了一点施工进度,就把生命危险丢到旁边而不顾,下雨修山路施工是很危险的。挖掘机驾驶员招聘求职,就上专猎驾驶员市场。
3、没经验的活不要做
做不了的事,经验不到位。千万别去做,高工资没那么好拿的,半桶水的好好练练,同时为了老板着想,也是为了自己着想。新手干活没太多经验,还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不能大意,新手选择活计还是要慎重,不然一出事,轻则伤筋动骨,重则丢了性命,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希望兄弟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实际行动,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工程方一般都只管进度不会管你死活,没法协商就不要做安全第一。
强开强过要么一路成名,要么别放在盒子里过另一种生活,老婆跟别人睡,自己小孩被别人欺负,强开强过,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③ 木雕有哪些技法
选材:
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
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
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处理:
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有损木质。
(3)山松整形技法扩展阅读:
起源
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④ 云南老山松的种植技巧
这么贵啊,不用要老山浮水3000多一公斤,沉水4000-5000一公斤,我们做雕刻手串的,对行情价很了解!你说1万一公斤的话,换算下来就是10块一克!
⑤ 木炭条使用技法(详细)
由于木炭条是用柳枝烧制的,方法是用纸卷,因而色黑,尤其是有山有专树的风景以及水属景:可以大面积涂磨。由于木炭条是用柳枝烧制的。另外,有易于修改,质地疏松而软。当然也可以画近景。空间关系易于拉开,利于充分表现对象,色相丰富,建筑物等。
西方画家多喜欢用木炭条速写为风景油画创作搜集资料 ,木炭条画风景的优点,适合画大幅作品,就能保存,由于附着力不高,轻轻拍打。但是可以喷一层固定胶,附着力较差木炭条最适合画远景。
⑥ 10个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下文试以技法理论结合对实际辩例的分析,介绍几种反客为主的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
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友!(热烈掌声)
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扭转了被动局势。
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是很难。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借反方狭隘、低位定义的"知易"和"行难…的攻击之力,有效地回击了反方,使反方构建在"知"和"行"表浅层面上的立论框架崩溃了。
(二)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
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反方的例证看似有板有眼,实际上有些牵强附会: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正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从"孙悟空"这一面着手,以"悟"就是"知"反诘对方,使对方提出关于"孙大圣"的引证成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不是随时都有"孙行者""孙悟空"这样现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比如,在关于"治贫比治愚更重要"的论辩中,正方有这样一段陈词:"…对方辩友以迫切性来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诉您,我现在肚子饿得很,十万火急地需要食物来充饥,但我还是要辩下去,因为我意识到论辩比充饥更重要。"话音一落,掌声四起。这时反方从容辩道:"对方辩友,我认为’有饭不吃’和’无饭可吃’是两码事……"反方的答辩激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正方以"有饭不吃"来论证贫困不足以畏惧和治愚的相对重要性,反方立即从己方观点中归纳出"无饭可吃"的旨要,鲜明地比较出了两者本质上的天差地别,有效地扼制了对方偷换概念的倾向。
(三)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例如,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的论辩中:
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辨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应该?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见,搬家姑且可以考虑,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
神话故事都是夸大其事以显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绝对不能让反方迂旋于就事论事之上,否则,反方符合现代价值取向的"方法论"必占上手。从上面的辩词来看,反方的就事论事,理据充分,根基扎实,正方先顺势肯定"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而均人"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这一条件,自然而然地导出"家又怎么搬"的诘问,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后搬家"的结论。如此一系列理论环环相扣。节节贯穿,以势不可当的攻击力把对方的就事论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谓精彩绝伦!
(四)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论辩中,有这样一节辩词:
正方:张勇,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就是从江苏跳槽到陕西,对方辩友还说他没有为陕西人民作出贡献,真叫人心寒啊!(掌声)
反方:请问到体工队可能是跳槽去的吗?这恰恰是我们这里提倡的合理流动啊!(掌声)对方辨友戴着跳槽眼镜看问题,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流动都是跳槽了。(掌声)
正方举张勇为例,他从江苏到陕西后,获得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空间,这是事实。反方马上指出对方具体例证引用失误:张勇到体工队,不可能是通过"跳槽"这种不规范的人才流动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合理流动"去的,可信度高、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反客为主的效果。
(五)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付这种提问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论辩中,有如下一轮交锋:
反方:…我问雷锋精神到底是无私奉献精神还是等价交换精神?
正方:…对方辨友这里错误地理解了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是说,所有的交换都要等价,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换,雷锋还没有想到交换,当然雷锋精神谈不上等价了。(全场掌声)
既然谈不上等价,那么自然不可能是等价精神,反方应该立即打蛇随棍上,指出这一点,并将问题展开深入
反方:那我还要请问对方辩友,我们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掌声)
正方的回答其实很不恰当,而此时反方的知识储备或者应变能力严重不足,如果反问一句“难道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么”,则立刻将正方推至风口浪尖,迫使其选择回避。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请君人瓮"之意,有备而来。显然,如果以定势思维被动答问,就难以处理反方预设的"二难":选择前者,则刚好证明了反方"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的观点;选择后者,则有背事实,更是谬之千里。但是,正方辩手却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设定,反过来单刀直入,从两个预设选项抽出"等价交换",以倒树寻根之势彻彻底底地推翻了它作为预设选项的正确性,语气从容,语锋犀利,其应变之灵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 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 :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 ,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 。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 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七)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 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 ,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 ,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八)“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在我方和悉尼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对方死守着“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的见解,不为所动。于是,我方采取了“引蛇出洞” 的战术,我方二辩突然发问:“请问对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四位辩手面面相觑,为不致于在场上失分太多,对方一辩站起来乱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纠正,指出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就等于在对方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瓦解了对方的坚固的阵线。
(九)“李代桃僵”
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比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这一辩题就是很难辩的,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看,是很难把这两个问题然分开的。因此,按照我方预先的设想,如果让我方来辩正方的话,我们就会引入“社会影 响”这一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地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难攻进来。后来,我们在抽签中得到了辩题的反方,即“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也会于理太悖,因此,我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这一概念,强调要用“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解决艾滋病,而在这一工程中,“医学途径”则是必要的部分之一 。这样一来,我方的周旋余地就大了,对方得花很大力气纠缠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地弱化了。 “李代桃僵”这一战术之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我方立论中 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珠联璧合,才可能在辩论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十)缓兵之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正确地说明情况。又如,两口子争吵,一方气急败坏,一方不焦不躁,结果后者反而占了上风。再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常常采用“冷处理”的方法,缓慢地处理棘手的问题。这些情况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慢”也是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好办法。论辩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论辩局势下,快攻速战是不利的,缓进慢动反而能制胜。
例如,1940年,丘吉尔在张伯伦内阁中担任海军大臣,由于他力主对德国宣战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当时,舆论欢迎丘吉尔取代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认为自己是最恰当的人选。但丘吉尔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以慢制胜”的策略。他多次公开表示在战争爆发的非常时期,他将准备在任何人领导下为自己的祖国服务。
当时,张伯伦和保守党其他领袖决定推举拥护绥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勋爵作为首相候选人。然而主战的英国民众公认在政坛上只有丘吉尔才具备领导这场战争的才能。在讨论首相人选的会议上,张伯伦问:“丘吉尔先生是否同意参加哈利法克斯领导的政府?”能言善辩的丘吉尔却一言不发,足足沉默了两分钟之久。哈利法克斯和其他人明白,沉默意味着反对。一旦丘吉尔拒绝入阁,新政府就会被愤怒的民众推翻。哈利法克斯只好首先打破沉默,说自己不宜组织政府。丘吉尔的等待终于换来了英国国王授权他组织新政府。
再举一例,在某商店里,一位顾客气势汹汹找上门来,喋喋不休地说:“这双鞋鞋跟太高了,样式也不好……”商店营业员一声不吭,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一直没打断他。等这位顾客不再说了,营业员才冷静地说:“您的意见很直爽,我很欣赏您的个性。这样吧,我到里面去,再另行挑选一双,好让您称心。”“如果您不满意的话,我愿再为您服务。”这位顾客的不满情绪发泄完了,也觉得自己有些太过分了,又见营业员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问题,也很不好意思。结果他来了个180°的大转弯,称赞营业员给他新换的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的鞋,说:“嘿,这双鞋好,就像是为我订做的一样。”营业员以慢对快,以冷对热,让顾客把怒气宣泄出来,达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这一场纠纷。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在论辩中要正确使用“以慢制胜”法,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以慢待机 后发制人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时机不成熟时仓促行事,往往达不到目的。论辩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须的。“以慢制胜”法实际上是论辩中的缓兵之计,缓兵之计是延缓对方进兵的谋略。当论辩局势不宜速战速决,或时机尚不成熟时,应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交锋,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后发制人,战胜论敌。如第一例中,丘吉尔在时机不成熟时,不急于成功,以慢待机。在讨论首相人选的关键时刻,以沉默表示反对,最终赢得了胜利。
其二,以慢施谋 以弱克强
“以慢制胜”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慢”中有计谋,缓动要巧妙。这里的“慢”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追问,装聋作哑,拖延时间,实际上是假痴不癫的缓兵之计。在这一种韧性的相持中,张伯伦一方终于沉不住气了,丘吉尔以慢施谋终于取得了胜利。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对热
“慢”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他才能顺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营业员,就是以冷静的态度、和缓的语气,平息了对方的怒气,化解了矛盾。
总之,论辩中的“快”与“慢”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兵贵神速,“快”当然好。可是,有时“慢”也有“慢”的妙处。“慢”可待机,“慢”可施谋,“慢” 可制怒。“慢”是一种韧性的战术,“慢”是一场持久战,“慢”是舌战中的缓兵之计。缓动慢进花的时间虽长,绕的弯子虽大,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捷径.
还要注意时间
2005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比赛制
1.正方任意辩手开篇陈词三分钟
2.反方任意辩手开篇陈词三分钟
3.正方任意未发言辩手论述三分钟
4.反方任意未发言辩手论述三分钟
5.正方任意未发言辩手选择对方任意两名辩手攻辩3分钟
6.反方任意未发言辩手选择对方任意两名辩手攻辩3分钟
7.正方未发言辩手选择对方未发言的两名辩手攻辩3分钟
8.反方未发言辩手选择对方未发言的两名辩手攻辩3分钟
9.自由辩论双方各累计时四分钟
10.总结陈词,双方各三分钟,由反方开始。
11.双方不管结果如何,上下场都要互相握手。
可参考比赛流程
(一)本届辩论赛分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轮比赛。通过比赛选出优胜队参加下一轮比赛。比赛采用投票表决的办法。所有比赛时间相同,具体程序如下:
1、主席致开场词,介绍该场参赛队员、评判团成员和比赛规则。
2、开篇立论开始,正反两方一辩依次进行,时间各二分三十秒。
3、攻辩时间6分钟,每队各3分钟。
4、攻辩小结,每队各一分三十秒
5、自由辩论8分钟,每队各4分钟。
6、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3分钟。
7、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3分钟。
8、评判团进行评判,工作人员计分作统分工作。
9、请本场的评判代表分析赛情。
10、主席宣布本场比赛各队的得分情况及最后结果。
11、本场比赛结束,退场。
注:每位辩手发言时间剩30秒时,将有一次笛声提示,当辩论时间用完时,有两次笛声提示,辩手应立刻停止发言。
辩论三要素
1.辩论中存在着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有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存在才能实现思想交锋。一个人不可能自己同自己辩论,一个人头脑中几种方案或做法的权衡和比较,那是思考或思辨而不是辩论。
2.辩论必须针对同事事物或同一问题,即存在着同一论题。如果各方谈论的论题不同,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辩论。例如,一个人说“法律是有阶级性的”,一个人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由于两人所认识的对象不同,因此两个观点不能构成辩论。只有当一个人说“法律是有阶级性的”,另一个人说“法律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样两个判断才构成辩论。因为这两个判断所认识的对象相同,又是相互对立的思想,而这两个判断至多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都真。这样就有了谁是谁非的问题,就必然要引起辩论。
3.辩论的诸方有或多或少的共同认识或共同承认的前提,如思维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以及正确推理的方法等,以及如社会公理、科学规律等是非真伪标准和价值取向。没有这些共同承认的东西,辩论只会是一场混战,不可能得出结论。总之,辩论诸方有共同的话题,而又有不同意见。从哲学观点看,辩论的诸方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⑦ 山楂树怎么修剪 山楂树的修剪方法
山楂树修剪工作主要以整形为主,培养好骨干枝,调整骨干枝的生长方向与角度,内为结果奠定基础,生容长期3年内的幼树要重短截,截枝不疏;
促使山楂树多生健壮枝条,扩大树冠,提高开花率,达到早结果的目的,将主侧枝条适当短截,长势适中的中庸枝条要留出生长空间,增加果树分枝数量与坐果量,适当疏除过密和会与骨干枝抢夺养分的枝条。
冬季修剪主要是将外围的枝条剪去,同时还要修剪一下老枝。外围的枝条太茂密,容易使内部得不到阳光,从而导致其枯死,所以要进行疏剪。而老枝往往是一些冗长枝和下垂枝,它们的产量较少,需要更新一下。
生长环境
山楂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即耐寒又耐高温,在-36~43℃之间均能生长。喜光也能耐荫,分布于荒山秃岭 、阳坡、半阳坡、山谷,坡度以15~25度为好。
耐旱,水分过多时,枝叶容易徒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层深厚、质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生长良好。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⑧ 龙柏盆景怎样整形
松柏类盆景的制作技法
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五岳之首泰山上,有对松山和后石坞千姿百态的古松;在徂徕山的中军账古庙中有几百年的古松;在泰安贷庙有人称“古柏凌寒”的汉柏;在灵岩寺、曲阜孔林更有许多老干虬枝历尽仓桑的古柏。在这些地方,迎客松偃郁如盖,姊妹松巍峨苍劲,枯顶松老气横秋,还有一本多干的边理论,逆风向阳偏性的“旗松”,而崖顶山巅的松林郁郁葱葱,雄伟刚直。 造型时根据上述人文景观的特点并结合山东山地松柏粗壮矮化特色,将老干粗枝蔬剪以压低树干,缩小树冠;然后采取粗扎细整的方法,因势利导,使树冠顺其自然形、层次之间相接交错。每一个大的层次之间又有小的变化,既有整体感,又不零乱,存天然成形之妙,并且充分利用矮化野桩资源,用黑松树桩采用*接和高枝腹接法、芽接法等嫁接手段换冠成五针松。利用丰富的侧柏树桩资源采用*接法换冠成龙柏、翠柏等柏类树木盆景,形成独有的山东松柏盆景风格。 在原在技法的基础上还吸取外地的长处,用金属丝绑扎整形法,根据枝条的粗细选用相应粗细的金属丝,将不当角度位置的枝条缠绕扭曲、吊扎,以符合整形的需要。 在整形前要反复审其树势,视干的曲直、主枝的位置而因势利导,要立意在先,可由下至上依次整形。层次间的垂直面不可重叠太多,以利生长透光,不然天长地久,被遮光部分会自然枯死一发不可收拾。 自然山野名刹寺中的松柏一般过了壮龄期,即停止向高处生长。枝条的横向生长量增加,枝条密生延伸长度,由于重量及雨雪的原因枝下垂,枝条上的小枝横生。故在整形时,立枝和枝条应保持在水平或下垂的角度,角度的大小视其需要而定,枝条可有横向的弯曲。结顶部枝条如能下垂则更显苍老。由于造型的原因不排除下枝与上扬枝并存,但要符合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规律。 上下枝的长度一般下长上短,从欣赏的正面来看前枝短后枝长,主干、主枝要显露出来。主干最下面的主枝比例要协调。 用金属丝和吊扎法不易拿弯的主干和粗枝,可用经多年试验成功的手指对插法来弯曲。如是大粗枝,可用刀将需要弯曲的部位上方深切至直径的一半深度,长度视需要而定。这样切数条,并将间隔一条的头上横向切断,另一端则反之。如用力弯之,则横向断头会翘起,如同两手斜对插一样。等主枝或干固定好以后,就可将翘起部分嵌入槽内并用胶布缠住,这样等二三年以后就可愈合好。 柏类造型由于叶片与松不同,故层次不宜太清楚。柏的木质耐腐朽,可创作枯枝,枯干的形状,枯干可用剥皮法,枯枝可用活枝整型,定型后剥皮。柏类盆景多用侧柏树种,但侧柏的枝叶粗乱,一般造型单调,成型后给人以零乱的感觉,影响观赏价值,这是它的缺点。侧柏枝干苍老多变,大枝易造型,这是侧柏的长处。在侧柏盆景创作中,如能扬长避短、返朴归真,采用曲阜、灵岩寺的古柏天然形态为蓝木,突出主干苍老。在培养主枝分枝上,采用散片式造型,使干枝比例协调,虬曲多变,减少凌乱细枝及叶片量,就可克服叶片粗乱之弊,提高侧柏的欣赏价值。 山野挖桩要选取地表根粗壮、分布均匀、树干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和变化,枝条的粗度,尤其是主枝粗度与主干粗度要协调。 挖取野桩,不可散根移植,栽植时最好用原山土。栽好后置通风向阳处,勤喷叶面水,盆土表面欠干时再浇水,松树的新桩当年切勿施肥。 松柏类盆景管理。 1、浇水:松性喜阳光高燥,不耐水湿,宜见干而浇,多喷叶面水。柏类浇水可粗放一些。 2、施肥:松类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柏类如要旺盛,可多施一些肥料。 3、摘芽:在生长旺盛的情况下摘芽,摘叶可使枝短叶密。油松、赤松,在夏季摘除新生枝的一部分,可于年内生出新芽来。黑松,在春季摘芽后,当年又可生出多个新芽来,翌年生长枝短叶密。 侧柏应置通风向阳处,庭院培养的侧柏不可置向阳的墙根太近,以免遭红蜘蛛危害。
⑨ 常见的隆鼻有什么方法
隆鼻的五种方式:假体隆鼻(硅胶隆鼻、膨体隆鼻)、自体软骨隆鼻专(耳软骨隆鼻、肋软骨隆鼻、鼻中隔隆属鼻)、鼻综合整形、注射隆鼻(玻尿酸隆鼻、自体脂肪隆鼻)、线雕隆鼻。每种隆鼻方式都有各自个的优缺点,建议求美者根据自身鼻部条件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假体隆鼻
优点:排异率很低,方便取出,术后的鼻部形态自然。
缺点:硅胶假体隆鼻材料可能会出现透光和鼻尖发红现象,
自体软骨隆鼻
优点:不排异,质地硬,支撑性好,容易雕刻。
缺点:恢复期长,具有一定的吸收率。
鼻综合整形
优点:强调个性化量身定制,一台手术解决多种鼻部问题。
缺点:手术难度大,对于医生技术要求高,价格相比其他隆鼻方法要贵一些。
玻尿酸隆鼻
优点:材料安全、手术用时仅几分钟,效果即刻显现,术后几乎没有恢复期,能维持6-12个月左右。
缺点:维持的时间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医生注射技术高,打多次后,山根变宽。
线雕隆鼻
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午餐式美容。
缺点:适合鼻部条件基础好一些的求美者,维持时间具有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