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判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乳腺上出现的肿块,分为良性、恶性。 良性的包括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瘤。恶性的肿块就是俗称的乳腺癌。 良性与恶性可从以下9个方面来区分: 1、年龄因素。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年轻人中基本全是良性的。到40-50岁,恶性的发病率就较高了;绝经后,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六七十岁的人,只要乳...腺中出现肿块,基本就是恶性的。 2、形状。良性的形状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但恶性的是七突八拐的不规则的形状。 3、表面的光滑度。良性的肿块摸着感觉其表面是光滑的,比如如鸡蛋壳;恶性的表面是粗糙不平的,比如像核桃皮。 4、边界。良性的肿块有明显的边缘,也就是说肿块与周围的肌肉有明显的分界,使得肿块显得很独立很明显;恶性肿块的四周与周围的肌肉连在一起,使肿块没有明显的边界。 5、皮肤的改变。良性的肿块相对应乳房的皮肤无改变;恶性的有的人的乳房的皮肤呈橘皮状改变。 6、活动性。良性肿块用手捏着它推它,它的活动性很好;恶性的是这个肿块与外面的皮肤及里面的肌肉粘连在一起,有的恶性的,甚至是肿块当中生有根,这个根从底盘扎出与身体相连,所以说,推它的话,它的活动性不大,或者,要动的话,肿块是与周围一起动。 7、痛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疼;恶性的一般不疼,恶性的等疼的时候就晚了。(除外:良性的乳腺纤维瘤也是不痛的) 8、跟经期的关系。良性的乳腺增生是经前疼得厉害,经后痛得轻或不痛;恶性的则跟经期关系不大,它的疼痛程度变化不大。(除外:良性的乳腺纤维瘤也是跟月经没有关系的。) 9、恶性的即使是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 等等。 这只是从症状上来分析判断,是不够准确的。最准确的是要仪器检查。什么程序检查呢? 一是建议去做个彩超,彩超未发现恶性可疑现象的话,那就行了不必做别的了。 二是如果彩超发现了恶性可疑现象的话,再做个钼靶。钼靶是乳腺“影像”检查的金标准,比彩超准确、权威多了,基本就可确定是良性恶性(但钼靶只适应于35岁以上的人)。这两个检查简单快捷,也便宜。二者结合互补,综合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基本八九不离十。如果钼靶排除了疑点,就可诊断为良性,就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其它的检查了。 三是如果钼靶发现了恶性可疑症状,就要做进一步检查了:要最终确定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癌),最权威的就是穿刺或病理切片活检,这就可以一锤定音得到确诊了:穿刺就是用专用针管穿刺进去,取一点实体组织出来化验,是目前准确的判断良性恶性的方法。但有的时候无法穿刺活检(体积太小,等因素)。第二个,就是做手术,在手术之后,把切除的组织拿去做病理切片活检。上述第二个比第一个还要确切,病理切片是诊断占位性疾病性质的“金标准”。但缺点是虽然得到了确定,但患者已先挨刀了。 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的病因相同: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高。中医认为是易躁易怒易忧、思想压力大、多愁善感、焦虑上火、肝火太盛、肝脾之气淤结而成。肝火太盛必影响内分泌等。 别吃蜂王浆、激素喂养的动物肉,内含雌激素成分。不吃避孕药,不人流,否则会导致雌激素紊乱。 多吃豆制品。因大豆中含有异黄酮,异黄酮既能代替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蛋白的结合从而发挥雌激素作用,又能干扰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蛋白的结合,发挥抗雌激素作用。 有中药良药可治。目睹了大量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以及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中药治得很典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如果只单纯手术割掉乳腺当中的肿块,它会接茬继续生长,复发率非常高。
❷ 乳房长了很大的硬块 硬块像卵圆形,但表面不光滑,长8cm左右 我才20岁怎么有这个,已经长了好久了
才20岁就更应该去看,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健康最重要。
❸ 乳房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怎么判断
良性肿瘤一般表面平滑,肿瘤境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虽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无自发痛及触痛.恶性肿瘤常表现为肿块表面凹凸不平,界限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无疼痛,生长迅速.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即“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增厚等“桔皮样变”与皮肤粘连现象,此症多见于肿瘤位置较浅者.肥胖或悬垂乳病人,乳房下方常出现水肿,继之肿瘤周围又可出现皮下小结节,即所谓“卫星结节”,癌瘤继续发展侵蚀皮肤便可发生破溃.
2,B超:①边缘及轮廓:良性多整齐,光滑,有侧方声影.恶性多不规整,粗糙,侧方声影罕见;②包膜:良性有,恶性无.③内部回声:良性为均质低回声,恶性分布不均.④后壁回声:良性整齐,增强,清晰,恶性不整,不清晰,减弱或消失.⑤肿物后回声:良性增强或正常,恶性有衰减.⑥皮肤浸润:良性无,恶性有.⑦组织浸润:良性无,恶性有.
3,钼靶X摄片:(1)有明显块影:为不规则形,内部密度较高,多不均匀;(2)块影大小比触诊小:因癌肿外围有一圈水肿带,平片上表现为一圈低密度影,可以与肿瘤组织分开,而触诊时与肿瘤组织的触感一样包围在肿块外围,故感觉较大,此点鉴别良恶性肿瘤很重要;(3)肿块的边缘:有毛刺,尖角,慧尾征等;(4)肿块内成堆分布的钙化灶,单侧乳腺导管扩张或致密等.
4,如还不能明确肿块性质,可行穿刺学检查,送检病理可明确诊断.
❹ 左边乳房摸起来有肿块,表面不是光滑的,好像有棱角的,一年多了,是不是乳腺癌
问题分析: 你好,乳房内有肿块不一定是乳腺癌,这一点无需担心紧张,多考虑的是乳腺小叶增生的现象,导致乳房内有肿块,多与内分泌紊乱导致,另外就是考虑的是乳腺肿瘤, 意见建议: 去医院做个乳腺彩超明确下,必要时做个穿刺术取肿块组织做个病理检测,了解是不是癌变现象,日常注意个人卫生清洁,生活饮食规律些,
❺ 哺乳期两侧乳房有硬块,可滑动,表面不光滑,按压会痛,全身时冷时热
你好!乳房有硬块,按压会痛,而且全身时冷时热,应该是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建议马上去医院就诊,及时治疗
❻ 孕妇右侧乳房乳头及乳晕区域很大的硬块,表面不光滑,硬块皮肤表面隆起,伴有乳头溢乳汁,偶感针刺样疼痛
病情分析: 这情况应该积极选择热敷的情况较好的,考虑还是有乳腺炎的情况导致不适的可能大,注意休息的同时 意见建议: 建议应该产后的情况积极排空乳房的情况,配合乳腺彩超等情况检查判断是否正常较好的,但是避免着凉的情况,平时的情况避免挤压,注意哺乳期的卫生较好,营养均衡
❼ 乳房表面肿块
乳腺增生的三大表现 :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接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国内3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为38、6%-49、3%,40-49岁为发病高峰,其癌变率大约为20%左右,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1)乳房疼痛:一般或两侧...乳房胀痛,刺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可触摸、行走,疼痛以乳房肿快为主,可向腋窝、胸胁、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瘙痒,疼痛随着情绪与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常于月经前或生气时,郁闷时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块状,结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边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CM。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 (3)伴随症状:病人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可兼见痛经,月经前后不定期等,少数患者乳头溢出棕色或淡黄色液体。 乳腺增生的病原
❽ 如何判断乳房肿块良恶性
乳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是患者往往会出现乳房肿块。乳腺癌初期的患者,往往能在乳房部位摸到肿块,学会判断乳房肿块的良性和恶性,不仅可以争取治疗时间,也能让患者对疾病有个初步的认识。 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往往边缘界限、软硬程度、出血及坏死程度、转移程度均有差异。 边缘界限:乳房良性肿瘤外面有一层包膜,与正常组...织隔开,往往边缘界限清楚,用手去推时能移动。恶性肿瘤则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组织境界不清,固定不动,用手去推也不会移动。 软硬程度:乳房良性肿瘤摸上去较软,恶性肿瘤则摸上去较硬。 出血、坏死程度:乳房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出血,恶性肿瘤则由于血管丰富,组织较脆,肿瘤细胞之间粘液较正常细胞之间差,稍有外力影响,即易脱落出血。 转移程度:乳房良性肿块不会发生转移,如果乳腺上有一较硬肿块,与皮肤粘住不动,且同侧的腋窝有肿大较硬的淋巴结,那可能就是乳腺癌向腋下淋巴结转移。
❾ 乳房肿块取出以后边缘不是很光滑,是不是就是癌
不是肿块不光滑就是癌症的,要根据病理化验结果决定的。
❿ 朋友乳腺有一个硬块,切下后白色,表面不光滑,没有包膜,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吗,做彩超没有血流显示三级
从彩超上看。理论上一般三级没有血流,有极大可能是良性,既然已经切下来说明已经做了病理检查了,病理报告上应该能清楚的写明,只看外观是无法做出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