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红磷无毒,白磷为什么有剧毒
白磷:属高毒类,主要损害肝脏和骨骼,也可累及其它脏器,如肾脏、心脏。
吸入:回吸入蒸答汽后数小时出现头昏、乏力、恶心、血压偏低等,2—3日上肢疼痛及急性肝损害,肾功能损害。
皮肤:灼伤后创面有蒜样臭气烟雾,呈棕褐色或黑色,可深达骨骼,于暗处可见荧光,创面处理不及时,可与—10天内引起中毒。
口服:误服半小时后,口腔及胃部有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吐物及大便内有蒜臭味,数日内可出现黄疸、肝、肾等损害或死亡。
白磷进入身体以后会变为膦之类的有机磷化物
有机磷试剂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抑制了胆碱酯酶所致,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成为磷酰化胆碱酯酶,使得胆碱酶失活,失去了催化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了体内乙酰胆碱的大量聚集从而导致了中枢神经中毒
红磷无毒因为分子不同,化性不同
② 红磷的保存
红磷的保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红磷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光磷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80℃以上着火。与卤素、硫反应时皆为还原剂。用于生产安全火柴、有机磷农药、制磷青铜等。
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5位,元素符号P,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之一。红磷是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g/cm3,加热升华,但在4300KPa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汽化后再凝华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无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注:白烟为五氧化二磷),烟有毒。
(2)红磷皮肤病扩展阅读:
磷的同素异形体有许多种,其中白磷和红磷最为常见。另外还存在紫磷和黑磷。气态磷单质中有P2分子与磷原子。
白磷弹是手榴弹、炮弹、炸弹的一种,利用了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的性质。利用白磷本身毒性的化学武器也曾被研制。 起初白磷弹曾被当作燃烧弹使用,但后来由于对交战国士兵造成的巨大身体及心理创伤而逐渐被各国弃用,转而作为目标指示弹及烟雾弹使用。
将白磷加热至400℃以下或用紫外光照射白磷即可获得红磷,在硫、碘或钨丝的催化下加热可以加快转化速率。红磷的结构属多分子不规则排列。在俄罗斯和前苏联地区,红磷是一种监控物质,因为红磷可用作非法生产安非他命类的兴奋剂。
③ 红磷是什么
中文名称 红磷
国标编号 41001
CAS号 7723-14-0
英文名称 Phosphorus red
别 名 赤磷
分子式 P4 外观与性状 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具有金属光泽,暗处不 发光
分子量 123.90 蒸汽压 4357kPa(590℃)
熔 点 590℃(4357kPa) 溶解性 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微溶于无水乙醇,溶于碱液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20;相对密度(空气=1)4.77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火柴、农药,及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经常吸入此种粉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可致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化学反应活性较高,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陈安之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3mg/m3(黄磷)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倒至空旷的地方,干燥后即自行燃烧。如果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佩带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
④ 白磷和红磷有什么不同
1、着火点不一样:白磷着火点低于红磷,白磷一般会在40℃左右燃烧,而红磷要在240℃左右才能燃烧。
2、毒性不一样:白磷有剧毒,而红磷几乎无毒。
3、转换不一样:白磷在隔绝空气时加热至273℃转化为红磷,红磷在隔绝空气时加热至416℃升华凝结转换为白磷。
4、化学活动性不一样:红磷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光磷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
5、分子结构不一样:白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而红磷分子为链状结构。
(4)红磷皮肤病扩展阅读:
1、白磷危险性
白磷是一种易自燃的物质,其着火点为40 ℃,但因摩擦或缓慢氧化而产生的热量有可能使局部温度达到40 ℃而燃烧。因此,不能说气温在40 ℃以下白磷不会自燃。
白磷有毒。人的中毒剂量为15mg,致死量为50mg。误服白磷后很快产生严重的胃肠道刺激腐蚀症状。大量摄入可因全身出血、呕血、便血和循环系统衰竭而死。
若病人暂时得以存活,亦可由于肝、肾、心血管功能不全而慢慢死去。皮肤被磷灼伤面积达7%以上时,可引起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贫血,以至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吸入磷蒸气,可导致气管炎、肺炎及严重的骨骼损害。
2、红磷危险性
健康危害:如制品不纯时可含少量黄磷,可致黄磷中毒。经常吸入红磷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⑤ 红磷的主要用途
红磷
红磷(赤磷)为磷单质,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科学家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一个红磷分子的确切构成,只是知道是无数P原子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像这种只知道组成元素还不清楚构成的分子的原子数目的单质的化学式一律用元素符号表示。于是红磷的化学式就写作P。
红磷(P)
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克/厘米3,加热升华,但在43千帕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汽化后再凝华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有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烟有毒。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磷光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200℃以上着火(约260℃)。与卤素、硫反应时皆为还原剂。用于生产安全火柴、有机磷农药、制磷青铜等。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1001
CAS号 7723-14-0
中文名称 红磷
英文名称 Phosphorus red
别 名 赤磷
分子式 较复杂,一般直接用P表示 外观与性状 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具有金属光泽,暗处不发光
分子量 123.90 蒸汽压 4357kPa(590℃)
熔 点 590℃(4357kPa) 溶解性 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微溶于无水乙醇,溶于碱液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20;相对密度(空气=1)4.77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火柴、农药,及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经常吸入此种粉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可致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化学反应活性较高,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陈安之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3mg/m3(黄磷)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倒至空旷的地方,干燥后即自行燃烧。如果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佩带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
三、红磷燃烧
红磷燃烧时消耗氧气:4P+5O2=2P2O5
所以可以用红磷测试氧气占空气中的比例
过程:在密封的集气瓶内用燃烧匙燃烧大量红磷同时连接另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待红磷燃烧后,冷却到室温,接通两个瓶子(移开止水夹),集气瓶内会流进水,最后正好五分之一(如果超过或不足五分之一,则实验过程操作有问题)
如果不足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有三:1.红磷量不足,不足以消耗尽氧气
2.集气瓶没有密封,漏气
3.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⑥ 红磷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健康危害:如制品不纯时可含少量黄磷,可致黄磷中毒。经常吸入红磷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溴混合能发生燃烧。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锰酸盐等组成爆炸性能十分敏感的化合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小火可用干燥砂土闷熄。大火用水灭火。待火熄灭后,须用湿沙土覆盖,以防复燃。清理时须注意防范,以免灼伤。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倒至空旷的地方,干燥后即自行燃烧。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⑦ 红磷 着火点 到底是多少
红磷80℃以上着火。
红磷是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因呈红色而得名。“红磷”一词可以指代所有带红色的磷,故其具有多种晶型,它们的密度介于2.0-2.4g/cm3之间,熔点介于585-610℃之间。红磷在许多溶剂中都很难溶解,不能自燃,也基本没有毒性。
将白磷加热至400℃以下或用紫外光照射白磷即可获得红磷,在硫、碘或钨丝的催化下加热可以加快转化速率。红磷的结构属多分子不规则排列。
(7)红磷皮肤病扩展阅读:
磷系列阻燃剂中可能红磷的阻燃效果最好、阻燃效率也最高。因为红磷理论来说是完全的磷单质,磷含量可达100%,虽然包覆后磷含量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远远高于其它磷的化合物。
加之包覆后的红磷吸潮性和加工热稳定性均便于存储和运输,所以红磷目前作为磷系列阻燃剂在热塑性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
红磷,又名赤磷(英文名:Phosphorus red),是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之一。密度2.34g/cm3,加热升华,但在4300KPa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汽化后再凝华则得白磷。
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无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注:白烟为五氧化二磷),烟有毒。
中国是世界磷资源大国,资源储藏较为丰富,红磷属于无机物,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由于红磷的阻燃效率较高、成本低廉且不含卤素,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得到了一定应用,广泛用于多种树脂、不饱和树脂、热熔胶、橡胶、涂料等产品的阻燃。
近年来, 无卤、低烟、低毒的环保型阻燃剂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全球一些阻燃剂供应和应用商对阻燃无卤化表现出较高热情,对无卤阻燃剂及阻燃材料的开发也 投入了很大的力量。
据分析, 无卤阻燃剂主要品种为磷系阻燃剂及无机水合物,磷系阻燃剂中主要就包含了上面说的红磷阻燃剂。
红磷作为非卤阻燃剂,应用在多种塑料、橡胶等材料中(如电子器材、电视机壳等),具有添加量低、阻燃性能好、燃烧无烟、价格低等优点。红磷还用于制造火柴、农药、有机合成甚至森林灭火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红磷阻燃剂仍存在不少缺点,比如:红磷极易吸潮和氧化,表面慢慢形成磷的氧化物或酸,同时放出剧毒的磷化氢。
红磷与大多数塑料基体聚合物相容性不好,影响材料性能,加工困难;红磷的着火点为240~250 ℃,且对热、摩擦和冲击相当敏感,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红磷的本身带有很深的紫红色,易使被其阻燃的制品着色;
红磷可经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经常摄入红磷粉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长期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红磷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红磷
⑧ 红磷是什么物质
红磷(赤磷)为磷单质,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克/厘米3,加热升华,但在43千帕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气化后再冷凝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有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烟有毒。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磷光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200℃以上着火(约260℃)。与卤素、硫反应时皆为还原剂。用于生产安全火柴、有机磷农药、制磷青铜等。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1001
CAS号 7723-14-0
中文名称 红磷
英文名称 Phosphorus red
别 名 赤磷
分子式 P4 外观与性状 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具有金属光泽,暗处不发光
分子量 123.90 蒸汽压 4357kPa(590℃)
熔 点 590℃(4357kPa) 溶解性 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微溶于无水乙醇,溶于碱液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20;相对密度(空气=1)4.77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火柴、农药,及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经常吸入此种粉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可致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化学反应活性较高,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陈安之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3mg/m3(黄磷)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倒至空旷的地方,干燥后即自行燃烧。如果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佩带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
⑨ 红磷为什么不稳定
红磷不比白磷稳定
红磷80℃以上着火。
红磷是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因呈红色而得名。“红磷”一词可以指代所有带红色的磷,故其具有多种晶型,它们的密度介于2.0-2.4g/cm3 之间,熔点介于585-610℃之间。红磷在许多溶剂中都很难溶解,不能自燃,也基本没有毒性。
将白磷加热至400℃以下或用紫外光照射白磷即可获得红磷,在硫、碘或钨丝的催化下加热可以加快转化速率。红磷的结构属多分子不规则排列。
(9)红磷皮肤病扩展阅读:
磷系列阻燃剂中可能红磷的阻燃效果最好、阻燃效率也最高。因为红磷理论来说是完全的磷单质,磷含量可达100%,虽然包覆后磷含量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远远高于其它磷的化合物。
加之包覆后的红磷吸潮性和加工热稳定性均便于存储和运输,所以红磷目前作为磷系列阻燃剂在热塑性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
红磷,又名赤磷(英文名:Phosphorus red),是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之一。密度2.34g/cm3,加热升华,但在4300KPa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汽化后再凝华则得白磷。
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无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注:白烟为五氧化二磷),烟有毒。
中国是世界磷资源大国,资源储藏较为丰富,红磷属于无机物,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由于红磷的阻燃效率较高、成本低廉且不含卤素,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得到了一定应用,广泛用于多种树脂、不饱和树脂、热熔胶、橡胶、涂料等产品的阻燃。
近年来, 无卤、低烟、低毒的环保型阻燃剂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全球一些阻燃剂供应和应用商对阻燃无卤化表现出较高热情,对无卤阻燃剂及阻燃材料的开发也 投入了很大的力量。
据分析, 无卤阻燃剂主要品种为磷系阻燃剂及无机水合物,磷系阻燃剂中主要就包含了上面说的红磷阻燃剂。
红磷作为非卤阻燃剂,应用在多种塑料、橡胶等材料中(如电子器材、电视机壳等),具有添加量低、阻燃性能好、燃烧无烟、价格低等优点。红磷还用于制造火柴、农药、有机合成甚至森林灭火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红磷阻燃剂仍存在不少缺点,比如:红磷极易吸潮和氧化,表面慢慢形成磷的氧化物或酸,同时放出剧毒的磷化氢。
红磷与大多数塑料基体聚合物相容性不好,影响材料性能,加工困难;红磷的着火点为240~250 ℃,且对热、摩擦和冲击相当敏感,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红磷的本身带有很深的紫红色,易使被其阻燃的制品着色;
红磷可经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经常摄入红磷粉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长期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红磷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红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