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皮肤病症 > 皮肤病的分型

皮肤病的分型

发布时间:2021-02-07 19:43:53

皮肤病

毛越苹副主任医师参与编审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性病科
简介

皮肤病是发生于皮版肤及皮肤附属器官如毛权发、汗腺、皮脂腺和指甲等疾病的总称。

就诊科室

皮肤科

临床症状

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两种。自觉症状指患者的主观感觉如瘙痒、疼痛、灼热等;他觉症状指医生检查所见的各种皮肤损害如皮肤丘疹、糜烂等。

治疗原则

治疗关键为去除病因。不同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对应的治疗方法不同。

传播途径

只有感染性皮肤病才会传播。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皮肤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动物的皮肤、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如痰、粪便、唾液、尿液、分泌物等)传播。间接接触是通过患者的受污染设备传播的,如患者穿过的衣服等。

严重性

影响美观,抓挠后皮肤破损易引起感染,部分严重的皮肤病可致人死亡。

是否医保

门诊及住院治疗者,均可以医保报销。

重要提醒

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可造成喉头水肿,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由悦健康365联合权威专家认证通过

悦健康365 提供权威疾病信息
文章(1)

㈡ 牛皮癣在临床上如何分型的

先检查病因再对症治疗,不管你去哪里治疗,都要查出发病诱因,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因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终达控制止发展,逐渐恢复正常皮肤的治疗效果。

㈢ 皮肤病医院十大排名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医院,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全国文明单位,是国内最著名、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医教研中心之一,也是全国首家通过JCI认证的部属公立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2、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研究所)

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12号

未定级专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研究所)(以下简称“院所”)1954年创建于北京,始名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1984年迁南京现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从事皮肤病、性病、麻风病,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唯一国家级专业机构,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承担国家性病、麻风病防治任务。

3、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127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西京医院前身是1939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央医院,1954年原第四、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其附属医院也相应合并为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4年对外称“西京医院”,地处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127号。经过7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保障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整体实力位居全国第五。

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位于北京老皇城内,是距离中南海最近的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央保健基地医院。北大医院创建于1915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国立医院,也是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

5、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中路139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位于历史名城,湖南省会长沙,脱胎于1906年美国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院之一——雅礼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教育部重点高校——中南大学附属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学科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医院之一,素有“南湘雅”美誉。

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55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医院。 中国医大一院诞生于二十世纪初,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同时创建于1908年10月的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原亚盛顿医馆)和沈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医院早期成长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进程紧密相连,1933年福音医院被改编为中央红色医院,继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后在延安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693张(实际开放2100余张),全院职工3776人,其中医师996余人(正副教授及各类高级科技人员396人)。

8、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北大街53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也是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海内外。在2009-2015年度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连续七年名列榜首。 医院建成于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

9、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学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为国家卫生应急医疗移动救治中心和安徽省紧急医疗救治基地。医院前身为上海东南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创办于1926年。1949年内迁至安徽怀远县,1952年迁至合肥市。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连续六年入围中国最佳医院百强排行榜。

1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起源于1914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科,是由美、加、英等国教会按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的医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是时,华西坝大师云集、名家汇萃、盛况空前。1938年,有医学院的华大、中大、齐大组...

㈣ 皮肤疾病

疱疹

湿疹的一种.用醋酸铅泡手,再用去炎松尿素软膏几日即可。

㈤ 鱼鳞病的几种类型有哪些

郑州华柱鱼鳞病说;鱼鳞病分型
鱼鳞病是一组以皮肤干燥伴片状鱼鳞状黏着性鳞屑为特征的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皮肤病。
主要分为以下五种:

1、寻常型鱼鳞病:最常见,一般冬重夏轻。婴幼儿即可发病,多累及下肢伸侧,尤以小腿最为显著,四肢屈侧及皱褶部位多不累及。病情轻者仅表现为冬季皮肤干燥,表皮有细小鳞屑;典型皮损是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者多角形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如鱼鳞状;臀部及四肢伸侧可有毛囊角化性丘疹,掌跖常见线状皲裂和掌纹加深。

2、性连锁隐患性鱼鳞病:较少见,婴儿早期发病,多见于男性,女性多为携带者,一般不患病。可累及全身,以四肢伸侧及躯干下部、胫前明显,面颈部常常受累。表现与寻常型鱼鳞病相似,但病情较重,皮肤干燥粗糙,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掌跖无角化过度;患者可伴隐睾,角膜可有点状浑浊。病情不随年龄增大而减轻。

3、先天性大疱鱼鳞病样红皮病:出生时即有皮肤潮红、湿润和表皮剥脱,收到轻微创伤或者摩擦后在红斑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薄壁松弛型水疱,易破溃。一般数日后红斑消退,出现广泛鳞屑及局限性角化性疣状丘疹,皮肤皱褶处更明显,呈豪猪样外观。

4、板层状鱼鳞病:出生时即出现皮损,表现为黄棕色四方形鳞屑(板层状),遍及全身,严重者可似铠甲状,以肢体屈侧和外阴等处明显。1/3科伴有眼睑和口唇外翻,掌跖常伴有角化过度。

5、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出生时全身皮肤紧张、潮红,覆盖有细小鳞屑,面部可累及,但眼睑、口唇外翻少见。随着年龄增长病情逐渐减轻。
还有一些少见类型:火棉胶婴儿、胎儿鱼鳞病、kid综合征、northerton综合征、siemens大疱性鱼鳞病等
希望你采纳

㈥ 一种皮肤病,专业进

风疹是由外感风热时邪所引起的一种较轻的发疹性传染病,又名“风痧”、“风瘾”。 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轻微的全身症状、低热、枕后淋巴结肿大及红色斑丘疹为特征。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有传染性。患者口、鼻、咽分泌物及血中均有病毒。空气飞沫为传染途径。本病潜伏期14~21天。前驱期约1天,患者有低热、咽炎、结膜炎等症状,耳后、后颈部、枕后淋巴结肿大,并有轻度压痛。发热1~2天后出疹,最先见于面部,24小时内遍及全身,为稀疏、红色斑丘疹,持续2~3天,疹退后体温降至正常,淋巴结肿大可持续3~4周,风疹很少有并发症。
病理:

病毒以呼吸侵入患儿呼吸道粘膜、颈淋巴结,在此繁殖后侵入血流导致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浅淋巴结肿大及皮疹。除皮疹、呼吸道轻度炎症及淋巴肿胀外,不见其它病理改变。 孕妇在妊娠期感染风疹,胎儿可感染先天性风疹,并导致各种先天性畸形,其发生与风疹感染的早晚有关,一般在妊娠期初3个月,正在胎儿各种器官形成期,患风疹发生先天性畸形可达40%以上。先天性风疹患儿体内可长期带病毒,排病毒时间可达12-16个月。

请问这种病会有后遗症吗?
风疹致畸。孕妇感染风疹大多为隐性感染,母亲症状很轻,但病毒可侵犯胎儿,引起死胎、流产或多种畸形,常见的有先天性白内障、神经性耳聋、脑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越是妊娠早期,病毒越易感染胎儿,8周前胎儿感染率为50%,8周后为30%。
并发脑炎。脑炎是风疹并发症中最多的,多发生在出疹后1~7天,严重者可昏迷数小时至数天,一般可完全恢复,少数留有后遗症或慢性进行性全脑炎。
并发心肌炎。可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异常,一般在4~8周内恢复。
合并肝炎。转氨酶异常,多在10天内恢复。
并发关节炎。在发病的2~3天可出现膝、肘、踝、腕、指等关节炎,可有局部红肿、疼痛,同时会再次发热,于5~10天自行消退。
出血倾向。风疹导致血小板减少所致,比较少见,常在出疹后3~4天出现皮肤粘膜瘀点、瘀斑,齿龈出血、呕血、便血等。3~7天后自行缓解,个别病人可因大量出血而死亡。
有那些症状?
皮疹,低热(通常低于华氏101度),身体和关节疼痛、头痛、流涕、红眼睛。颈后淋巴结肿痛常先於皮疹。皮疹常从脸部开始,然后从头至到脚,一般持续不多于3天。半数患者并不发疹。许多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
症状何时出现?
通常在感染病毒后16-18天,也可在14-23天出现症状。
传染期有多长?
发疹前后7天都可有传染性。
是否会再感染?
不会。患病后产生免疫力。
有否预防疫苗?
有。风疹疫苗是由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之组成之一。1岁左右应注射此疫苗。
如未注射会有哪些后果?
如孕妇在怀孕的头3个月感染风疹,这是很严重的,可引起胎儿并发症。包括耳聋、眼疾(特别是白内障)、心脏缺陷、肝、脾受损,智力障碍甚至死亡。由风疹感染引起的胎儿异常叫做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在怀孕的前3个月胎儿受感染,发病率为四分之一。孕妇如对免疫状态无把握,应向医生咨询。
是否需要隔离?
是。患者在出疹后7天应从学校或工作岗位隔离。
如何预防?
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接受疫苗注射。
所有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应接种疫苗。
患者在传染期间应被隔离。
多久才会好?

潜伏期:14-21日。
前驱期:前驱期约半日至2日,症状轻,可补忽略,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度咽炎或结膜炎,或有呕吐、腹泻,耳后、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待皮疹出透后,逐渐缩小。可在软腭及咽门见到红色出血性、针头大小粘膜疹,舌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发疹期:发热后1-2日出疹,首先见于面部,24小时内波及全身,但较稀疏,手掌、足趾多无疹。皮疹为麻疹样斑丘疹。部分患儿背部可呈一片红色,有猩红热样皮疹。皮疹3日退净,曾称“3日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发疹期淋巴结肿大达高峰,可持续3-4周才消退,肝、脾轻度肿大,舌质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疗:
本病预后良好,主要为休息与对症治疗。有高热者用小剂量退热剂。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1. 邪郁肺卫型:
症状:初起咳嗽流涕,发热恶风,1-2天后全身出现疹点,始见于头面,继则躯体、四肢,皮疹于1天内启遍及全身,唯手足心无皮疹,疹色淡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可有痒感,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鲜红。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透疹。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黄芩、牛蒡子、大青叶、薄荷、桔梗、甘草、蝉蜕、僵蚕。加减:若皮疹痒甚,加防风、白鲜皮以祛风止痒;若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川贝母宣肺止咳;若头痛者,加白蔟藜、菊花疏风清热止痛;若烦躁不安,尤其是夜寐不安者,加白芍、钩藤、竹叶清心宁神。
2. 邪热炽盛型:
症状:周身散在斑丘疹,疹色鲜红或暗紫,壮热口渴,烦躁易惊,小便短赤,唇干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指纹紫。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透疹。方药: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薄荷、银花、连翘、大青叶、牛蒡子、蝉蜕、紫草、赤芍、丹皮、生地。 加减:若壮热口渴较甚者,加生石膏、天花粉以清热生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泄热通便;头痛较著,加菊花、钩藤祛风止痛;枕部淋巴结肿痛者,加元参、浙贝母、夏枯草散结止痛;若邪热内舍心营,伤及气阴,症见胸闷,乏力,心悸,烦躁不宁,舌红脉细者,加用紫雪散、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等。
验方单方:
风疹轻症:
1.板兰根10克,水煎分3次服。 2.芦根30-60克,竹叶心30克,煎水代茶,频服。 3.银花10克,甘草3克,板兰根30克,僵蚕10克,煎汤代茶饮。 4.菊花15克,蝉蜕、甘草各5克,煎水代茶饮。
风疹初起发热恶寒:
散疹茶:生地9克,苍术3-6克,茶叶1-3克。将苍术、生地加水煎,并以沸药汗冲泡茶叶于杯内,每日1剂,不拘时慢慢饮服。至全身汗出为止。
风疹皮疹作痒,烦躁不宁:
银蝉散:金银花3克,蝉蜕3克,甘草1克,竹叶1克。为散,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饮服。
外治法:
1.取枯矾适量,研为细末,投入热酒中和匀,用棉球蘸酒搽患处。适用于小儿风疹作痒。 2.鲜地肤子、鲜苍耳子适量,加水煎汤,搽洗患处。适用于风疹作痒。
针灸疗法:
1.体针:
取穴:肺俞、列缺、曲池、合谷、大椎。操作:肺俞向阳花脊柱斜刺1寸,施捻转泻法;列缺逆经斜刺0.5-0.8寸;合谷、曲池直刺1寸;大椎直刺0.5寸,均用捻转提插泻法。
2.耳针:
取穴:神门、肺、枕、屏间、下屏尖。每次选2-3穴,局部消毒,用毫针强刺激,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上述穴位。

经常性预防措施:
(1)在我国风疹疫苗尚未推广使用时。应加强宣传教育,使孕妇了解有关先天性风疹方面的知识。在冬春季或风疹流行季节少串门,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防止感染。
(2)妊娠三个月内的孕妇避免与病人接触,如果有接触 史者,可接种丙种球蛋白0.25-0.45/k8但效果不肯定。
(3)如果有风疹疫苗供应可按接种程序为育龄妇女接种。
治疗及预后:风疹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期间给予清热解毒的中药,适当休息,多饮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头痛发热者酌用解热镇痛剂,咳嗽者使用止咳剂。后天性风疹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㈦ 牛皮癣的分型

一、牛皮癣(银屑病)分型与临床特征
临床一般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四种类型。
(一)寻常型牛皮癣(银屑病)牛皮癣图谱
寻常型牛皮癣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形成边界清楚的斑片,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后显露光滑的薄膜,再刮后可出现多个细小出血点。上述鳞屑,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该病的三大临床特征。该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膝、肘关节伸侧和头部,少数病人的指(趾)甲呈点状(顶针状)凹陷。临床上有急性进展期、静止期和消退期。
进展期:特点为皮疹多呈点滴状,色泽鲜红而发展迅速,鳞屑较多,易脱落,多有瘙痒感觉。正常皮肤如受到外伤等刺激后,可继发为牛皮癣皮损,医学称之为同形反应。
静止期:病情保持于静止阶段,无新疹出现,旧疹也不见消退。
退行期:皮疹缩小,逐渐消失。皮疹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或沉着斑。
(二)脓疱型牛皮癣(银屑病),分为泛发性、限局性两型。
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少见。本型发病急剧,有全身不适并伴有弛张性高热等全身症状及白细胞增多。皮损初发为急性炎性红斑,表面有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黄白色无菌浅在性小脓疱。脓疱可扩大融合形成“脓糊”状。常累及广大皮面,甚至可扩延全身。其病原因多与寻常性银屑病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剂后,骤然停药而发病,或与感染、药物刺激有关。本病病情较重,常呈周期性复发,预后较差。
2.局限性脓疱牛皮癣(银屑病),又称掌跖脓疱病,多限于掌跖,常在大小鱼际或足跖部成批发生多数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基底潮红。约经1~2周脓疱破裂,结痂,脱屑。以后又在鳞屑下出现小脓疱,时轻时重。自觉痒或疼痛。可累及指甲,呈混浊肥厚,有嵴状隆起。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常可见有银屑病皮损。亦有先发于掌跖,经多次反复发作后转变为泛发性者。
3. 肢端脓疱病是银屑病的少见类型,其特点是好发于手指和脚趾的远端,肢端脓疱病经常继发于局部皮肤的外伤和感染。患者有疼痛感和功能障碍,指趾甲可以出现变形,在严重病例有骨质破坏。对这种类型银屑病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煤焦油制剂、口服视黄醛等药物有时候对肢端脓疱病有效。
(三)关节病型牛皮癣(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性关节炎,常继发于寻常型牛皮癣或牛皮癣多次反复恶化后,亦可先出现关节症状或与脓疱性牛皮癣及红皮病性牛皮癣并发。关节症状与牛皮癣皮损有平行关系,本病多见于男性。临床主要特征为有银屑病史或与牛皮癣并发的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累及远心端小关节,伴有指(趾)甲损害

㈧ 这个是怎么了,刚看见是什么皮肤病

癣是发生在表皮来、毛源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一直是皮肤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本病发生部位不同,名称各异。临床常见的癣病有发于头部的白秃疮、肥疮;发于手部的鹅掌风;发于足部的脚湿气;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的圆癣、紫白癜风等。本节只讨论浅在的常见皮肤真菌病,如头癣、手足癣、体癣等。

㈨ 皮肤的分型如何,各型皮肤有何特点

皮肤基本常识和分类
一.表皮
《表皮墙学说》
1.表皮主要是由各层次形状不同的角质形成细胞组成
2.细胞间的吻合和重叠较为致密,排列也多形成板状结构,不易为外界物质渗入、扩散和溶混。
3.尤其是最外层的角质层,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基质组成。细胞非常扁平,板状结构更致密,似砖墙结构中的砖块,脂质似填充在砖块间的灰浆,在细胞间呈高度有序排列的中间为水相的脂质双层分子层。
4.表皮,尤其是角质层的砖墙结构决定了其是物质经皮渗透的主要屏障。其中脂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表皮细胞的致密结构,能防止真皮内和表皮水分的逸出和丢失,保持正常皮肤的湿度,起到良好的皮肤屏障作用。
6.表皮的最上层有双层脂质。[见表:表皮双层脂质组分]
7.角质形成细胞间的脂质中含有天然保湿因子。它在角质形成细胞与间质中占干重的10%,可见它占有一定的比例,NMF(天然保湿因子)是一种复合物,它含有氨基酸,PCA(吡咯烷酮羧酸)等等。[见表:NMF(天然保湿因子)组分]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间的脂质组分(脂质基质)
组分 重量%
二酸甘油脂 41.0
三酸甘油脂 2.2
脂肪酸 16.4
角鲨烯 12.0
磷脂 25.0
胆固醇 1.4
胆固醇脂 2.1

角质形成细胞间的脂质中含有的NMF(天然保湿因子)组分
组分 重量%
氨基酸(22种) 40.0
吡咯烷酮羧酸(PCA) 12.0
乳酸盐 12.0
尿素 7.0
尿酸、铵、葡糖胺、肌酸 1.5
钠 5.0
钙 1.5
钾 4.0
磷酸盐 0.5
镁 1.5
氯化物 6.0
枸椽酸盐 0.5
糖、有机酸、肽等 8.5

.表皮最上层的双层脂质(脂质双分子层)组分
组分 重量%
神经酰胺 40.0
胆固醇 25.0
胆固醇硫酸脂 10.0
脂肪酸 25.0

二.真皮
1.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粘多糖(氨基多糖类、透明质酸是含量比重较多的一种,可吸收水分是自身重量的1000倍)及结构蛋白等结缔组织,及处于各纤维间的不定形基质组成,除支持神经、血管和淋巴外,还有保护作用。
2.真皮间各种纤维束排列比较稀疏,一些毛根、汗腺导管、皮脂腺、丰富的血管、游离感觉神经末梢、淋巴管分布其间,从而形成一种疏松的结构。基质又含有少量的细胞、电解质和组织液,有利于物质的扩散和溶混。
3.在真皮和表皮相接处,有大量乳头突入基底膜(生发层),在乳头层里分布有长椭圆形的神经感受器,叫触觉小体,它能感受触觉。由乳头层往里是网状层,在网状层里有按同心圆排列的椭圆形的神经感受器,叫环层体,能感受压觉,乳头层又含有丰富的血管,这些都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4.色素沉着产生和形成的根本所在。由于外部创伤(毛细血管损伤,淤血和透明质酸酶使透明质酸降解,产生炎性反应,有促进黑色素沉着作用)及人体内分泌(如脂代谢异常、坏胆固醇)的影响,色素沉着大部分在此发生。

三.皮下组织
1.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脂肪为主要部分,故又称“皮下脂肪组织”。
2.功能:防止全身体热流散,保持人体一定的体温。
3.因皮下组织疏松。故当化脓菌侵入后遇到机械力较小,容易扩散引起广泛的炎症,如痤疮感染、蜂窝性组织炎等。
4.在皮下组织里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毛囊和汗腺分泌部等。

四.皮肤类型
干性皮肤(包括毛发)----角鲨烯分泌正常,三酸甘油脂分泌少
1.皮脂分泌少,皮肤没有油腻感。看上去皮肤洁白、细嫩、姣美。
2.经不起风吹日晒,稍有刺激易出现皮肤干燥、发红甚至皴裂。
3.头发干燥而细,色淡少光泽,头屑为粉末状,搔之易落。
油性皮肤-----角鲨烯分泌正常,三酸甘油脂分泌多
1.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油腻发亮、毛孔粗大、肤色较深,易患脂溢性皮炎
2.对外界刺激、日晒耐受性好,不易出现皮肤早衰
3.头发乌亮而粗,滑腻,头屑为油痂样
中性皮肤-----角鲨烯分泌正常,三酸甘油脂分泌正常
皮脂分泌适中,皮肤不干不油,色洁白透红有光泽,细腻嫩滑,不易过早衰老
五.问题性皮肤
敏感皮肤
简介:皮肤功能性障碍,角质层变薄,脂质双分子层受损,造成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加大,皮肤完完整性被破坏,从而对外界环境各种理化、微生物的刺激反应及免疫反应易于发生。皮肤屏障功能下降还会导致神经末梢受到的保护减少,使其更易接受刺激信号而增强神经传导——敏感性增高。
敏感皮肤的护理.
敏感皮肤产生的原因:种族、年龄、性别、个体遗传基因、环境,部位等都有关系。
(A)屏障功能被破
1.敏感皮肤屏障功能不完整, 角质层变薄、脂质双分子层受损 ,造成角质形成细胞间隙松散,引起皮肤对外界各种理化因素微生物的刺激——反应敏感。
2.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导致刺激物及抗原吸收量增加,且易到达血管及抗原呈递细胞,从而使刺激反应及免疫反应易于发生。皮肤屏障功能下降还会使神经末梢受到的保护减少,更易接受刺激信号,而增强神经传导。
3.敏感皮肤的基础表皮含水量,较正常皮肤的含水量低,且差异显著。经皮失水率取决于皮肤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经皮失水率值升高。
4.敏感皮肤不宜去角质、不宜频繁做面膜,根本原因亦因皮肤屏障功能不完整。
结论:养护以修复脂质双分子层机理为主,舒缓抗炎为辅,成功率较高。
(B)自由基异
自由基直接氧化人体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胺,产生过敏反应。
(C)免疫反应和神经传导功能异常灵敏
敏感皮肤神经传导功能增强,皮肤受到较小的刺激都会产生较强烈的感觉——产生于敏感者的末梢神经结构的改变、神经递质释放增多及特殊的神经中枢信息加工过程。
敏感皮肤与血管扩张及炎性介质释放有关。敏感皮肤血管扩张明显,受外界刺激反应较正常人高,免疫反应增强时,少量抗原即会使皮肤产生较强的变态反应。
由于敏感皮肤免疫灵敏,初次使用化妆品应进行适应性试验;如无反应,方可使用。
敏感皮肤的护理
(A)敏感皮肤和过敏是两个概念
1.敏感皮肤——是皮肤的一种特殊状态。皮肤脆弱,抵抗力弱,受到外界刺激后,易出现红斑、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容易搔痒、次痛、灼热、紧绷等感觉。
2.皮肤过敏——是皮肤受到各种过敏源刺激后产生的红、肿、热、痛、搔痒的现象,是一种病理反应症状。
3.出现皮肤过敏不一定是敏感皮肤,只是敏感皮肤容易过敏而已。
(B)敏感皮肤的外观
1.季节转换、温度、湿度、风、日光、辐射等因素,导致皮肤容易泛红、搔痒、刺痛和灼热感,甚至出现小红疹(冬季痒)。
2.使用护肤品(包括洁面、保湿、化妆水、彩妆、防晒品等),会引发潮红、痒或刺痛、灼 热、搔痒、脱屑等。洗脸后常感到皮肤微红,有刺痛感。
3.中强度运动,情绪波动时,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发红。
4.食用辛辣食品、酒精和过热的饮食,都会造成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发红。
5.曾被诊断为过敏皮肤或有过过敏史: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护肤品过敏、金属饰品过敏等。
6.皮肤曾经有过损伤史:如暴晒,接触性皮炎等。
7.患有某种皮肤病,包括异位性皮炎,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鱼鳞病等。
8.家族性过敏史,皮肤先天性遗传性脆弱。
干燥皮肤
细胞间隙加大,真皮、表皮细胞间的间质松散,脱落,粘结性丧失,角质形成细胞排列紊乱,错位,细胞与间质间出现裂隙,真皮和表皮内水分大量流失。表皮棘细胞层变薄,真皮内胶原纤维减少,毛细血管萎缩,透明质酸和天然保湿因子减少,皮肤缺少水分滋养,干燥,萎瘪,皮下组织变薄,出现松散失去弹性,出现皱纹,皮肤灰暗,色素沉着和发生各种老年疣等衰老现象。
痘痘粉刺肌肤
痘痘粉刺肌肤的成因,主要是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真皮层透明质酸炎性,皮下组织广泛性炎性造成。另外与皮肤外层的微生物菌群微生态失衡有关,皮肤正常菌群改变,细菌之间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干扰现象减弱,皮肤定植抗力降低,造成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葡萄球菌等大量繁殖。
色斑肌肤
天生雀斑
在表皮基底细胞层,每隔十个细胞就有一个黑色素细胞。当黑色素细胞分布或分泌异常时,就形成了天生雀斑。黑色素细胞浆液(酪氨酸)为无色透明,在活性酶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逐渐转化为浅褐色(3、4多巴)、深褐色(5、6、多巴)、黑色素,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只要抑制酪氨酸酶的生成或活性,就可使其无色透明。
黄褐斑
a)色素斑:
黑色素在表皮局部过量沉积。
b)微生物菌群失调斑:
在皮肤表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菌群形成一个类似生态圈的微生态系,不同菌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皮肤表层的微生物屏障。当微生物菌群失调,尤其是产生褐色、橘黄色的微球菌增加显著,并与表皮黏附、结合,它们产生的色素超过皮肤局部的自净能力,而被皮肤吸收沉积于表皮内,另一方面其代谢产物也刺激了酪氨酸酶的活性,而导致色素沉着。产色素微球菌制造色素量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色素产量高;温度低,色素产量下降。黄褐斑在春季明显加深,冬季明显减轻。
淤血斑:
血液微循环障碍,造成局部微血管通透性增强,部分淤血渗出血管外,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血红蛋白变性,形成淤血斑。老人斑属于淤血斑的一种。
真皮层炎性斑:
真皮层透明质酸炎性,造成透明质酸酶活性增强,刺激黑色素分泌,形成色素斑。
化学斑:
长期使用铅汞超标的化妆品,铅汞进入人体后与皮肤组织液、血液结合后形成金属盐,沉积在皮肤内形成化学斑,并可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㈩ 看一下这是什么皮肤病

没有照片来不能盲目判断的,皮肤病的源类型有很多华海专家建议您及时到当地的皮肤科医院检查确诊,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辨证分型,制定适合您的治疗方案的,平时少吃辛辣刺激以及油腻的食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饮食一定要合理,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

阅读全文

与皮肤病的分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整形医师严新 浏览:466
水泡茶花 浏览:53
下巴整形手术后 浏览:171
激素皮炎的红血丝 浏览:564
舒淇皮肤过敏照片 浏览:13
专科整形整容医院 浏览:352
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图片 浏览:193
大连皮肤病医院招聘信息 浏览:661
美容院解压 浏览:26
武汉整形医院艺星 浏览:208
男性生殖疱疹吃什么药 浏览:355
神经性皮炎偏方不复发 浏览: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浏览:674
肛门边疱疹 浏览:177
美容院怎么弄芦荟鲜汁 浏览:497
大都会美容美发民生大街店 浏览:894
生完宝宝皮肤特别黑 浏览:252
1祛黄褐斑的方法 浏览:977
闭口粉刺和螨虫的区别 浏览:661
水泡边框 浏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