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黑色素瘤晚期能活多久 黑色素瘤多久可以治愈
临床上将恶性黑色素瘤按其症状表现主要分为四型,其中以浅表扩展性黑素瘤和结节性黑素瘤最常见,分别占所有皮肤恶性黑素瘤的70%及15%;肢端雀斑痣样黑素瘤占8%;恶性雀斑痣样黑素瘤占5%;未分类黑素瘤占20%。而这些恶性黑色素瘤分期却不大相同,随着光子嫩肤技术的成熟,黑色素瘤虽得以遏制,但仍然是人类的第一号杀手,具体这些恶性黑色素瘤分期如何,还请大家耐心品读下文。 有几种分类方法用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分期。浸润深度是预后的最好预告因素。一种分类法把原发的恶性黑色素瘤分成病理学者在显微镜下能够容易辨别的5个侵犯级别(clark标准)。 一期恶性黑色素瘤位于处,在真皮的基底层,表皮真皮的交汇处,在此处皮肤的外层和下面的一层相汇。 二期扩展到真皮层的上1/3,即真皮乳突。 三期恶性黑色素瘤扩展到真皮乳突和网状层边界。 四期侵及网状层。 五期侵及皮下组织,如脂肪。 一期恶性黑色素瘤几乎可通过病变切除而治愈。4级和5级复发炳例在85%以上。3级恶性黑色素瘤的复发约占60%。 另外一种分类法(Breslow标准)使用显微镜下准确的肿瘤组织厚度测量,最近被介绍并与其他分类法一起使用。 小于0.75mm的恶性黑色素瘤通常认为仅仅通过外科切除就可高度治愈,尽管一些如此薄的病变过去已经复发。0.76-1.5mm的肿瘤认为存在一定深度的浸润,预后比薄的病变差。超过1.6mm厚的恶性黑色素瘤浸润非常深,特别是那些超过4mm者。 虽然两个分类方案之间不存在确切的联系,但级别与厚度之间有近似的相互关系。 认为任何深于O.75mm,特别是1.5mm的病变存在潜在复发危险慎重。在随访几年里,有必要与外科医生或医学肿瘤学家密切接触进行随访和扫描。 原发肿瘤引流区域局部淋巴结存在如引流前臂恶性黑色素瘤的腋窝淋巴结是预后较差的另一个征象。淋巴结通常是一种对抗肿瘤的免疫屏障。当其被肿瘤细胞充满时,它们就明显的失去战斗力,癌细胞通常超越它们而进入血循环并扩散到远处器官。80%以上有淋巴结侵犯的患者在其他地方有复发。 以上就是黑色素瘤晚期能活多久的基本介绍,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对该病症有个基本的了解。尽量避免发生该疾病。
② 肢端黑色素瘤会通过皮肤真皮乳头层转移吗
黑色素瘤
,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大多见于30岁以上成年人,发生于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黑色素瘤的预后多数较差,晚期可有淋巴道及血液转移。60%的
恶性黑色素瘤
是由
色素痣
恶变而来。
③ 恶性黑色素瘤
肾虚之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宜吃具有补肾壮腰、强筋健骨作用的食品;偏于肾阳虚者,又宜服食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品;偏于肾阴虚者,又当进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肾虚兼有遗泄之症者
④ 各位,我拜托了,我手掌上有个类似与肢端着色斑性黑素瘤的东西,可我才14岁,这东西在我手上已有2、3年了
暂时不用管它,
⑤ 肢端黑色素瘤能转移到眼睛吗现在眼睛模糊看不清是转移了吗
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在我国最常见的事发生在手足的肢端黑色素瘤,但不管发生于内哪里的黑色素瘤容,都有可能进入血液,随着血液转移到任何地方。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肝,骨,脑等。 黑色素瘤细胞一旦侵入到血管,可以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脏器,定居并潜伏下来,在某些条件成熟的时候,就会不断增殖变大,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转移灶。
⑥ 回复:我的症状有没有可能是黑色素瘤
首先楼主不必多虑,黑素瘤白种人发病率高,与紫外照射关系密切。而在我们亚洲人群中也是肢端雀斑样黑素瘤多见。
要真是黑素瘤单凭外表也不能明确,需去医院做病理检查才行。
⑦ 有会医学的么 这个是什么情况 指甲长出一条黑色的线
您的情况就是甲下恶性黑色素瘤的初起表现,跟肛门瘙痒没有直接联系.您的情况属于肢端雀斑痣样黑素瘤,为我国常见类型,占亚洲人黑素瘤的50%.多由肢端雀斑样痣发展而来,好发于掌跖,甲及甲周区.皮损表现为色素不均匀,边界不规则的斑片;若位于甲母质,甲板及甲床可呈纵行带状色素条纹.此型进展快,常在短期内增大,发生溃疡和转移,存活率仅11%~15%.手术切除为治疗原发性恶黑的理想疗法,附近肿大淋巴结应一并清除.已转移患者可采用化疗或联合化疗,肢端恶黑可采用局部灌注化疗.放射疗法对缓解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灶的压迫症状有一定疗效,亦可缓解骨转移所致的疼痛.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常在体虚主要是气血双亏或肾气不足基础上发生黑痣恶变.大病后,或手术治疗后,化学药物治疗后,体质更加虚弱.因此调理饮食,加强营养,显得尤为重要.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欲气血双补,必先健脾开胃,以益气养血.从表面看,本病发生以外因为主,但摩擦,日光,外伤等外部条件(故应尽量避免),还必须通过"正虚"之内因而起作用.导致"正虚"之因有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和热毒内蕴.从临床看,热毒内蕴表现较多,若进一步分析,则气血痰湿异常为顺,而热毒内蕴为果.故在治疗上,应首先扶持虚弱之气,或补气温阳,或养血滋阴,务求改变机体的失衡状态,调动机体的防卫能力,再视临床见症,或行气导滞,或化瘀活血,或消痰散结,或败毒消瘤,方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⑧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症状有哪些
1.原位性恶性黑瘤又称表皮内恶黑,指恶黑病变仅局限于表皮内,处于原位阶段。
(1)恶性雀斑样痣:又名Hutchinson雀斑,常发生于年龄较大者。几乎均见于暴露部位,尤以面部最常见,极少数也可发生于非暴露部位。本病开始为一色素不均匀的斑点,一般不隆起,边缘不规则,逐渐向周围扩大,直径可达数厘米,往往一边扩大,而另一边自行消退。损害呈淡褐色、褐色,其中可伴有暗褐色至黑色小斑点。据统计,一般恶性雀斑存在10~15年,而面积达4~6cm。以后才发生侵袭性生长,因此在很多病例,尤其是面部的损害发生侵袭性生长者往往很慢,常常在发生侵袭性生长前,患者即因其他原因而死亡。
(2)浅表扩散性原位恶黑:又称Paget样原位恶黑。以中老年患者为多,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非暴露部位。损害较恶性雀斑样痣为小,直径很少超过2.5cm,常误诊为痣细胞痣。通常皮损稍隆起,外形不规则或边缘呈锯齿状。有的部分呈弧形。其特点是色调多变而不一致,黄褐色、褐色、黑色,同时混有灰白。如发生侵袭性生长时,其速度较恶性雀斑样痣迅速得多,往往在1~2年即出现浸润、结节、溃疡或出血。
(3)肢端雀斑样原位黑素瘤:发病可能与外伤有关。其特点是发病于掌、跖、甲床和甲床周围无毛部位,特别好发于足跖。此瘤在原位生长时间较短,很快发生侵袭性生长。早期表现为深浅不一的色素沉着斑,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如病变位于爪甲和甲床,则表现为纵行色素带。
2.侵袭性皮肤恶性黑瘤
(1)雀斑型黑瘤(freckle-likemelanoma):由恶性雀斑样痣发生侵袭性生长而来,故常见于老年人,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尤其是面部,约占头颈部黑瘤的50%。病变大体上呈圆形,直径通常在3~6cm或更大,轮廓不规则,扁平状。颜色可由浅棕色至黑色,或黑色病变中夹杂有灰白色或淡蓝色区域。随着病程进展,病变中出现单个或多个黑色结节如图1所示。该型黑瘤,初期呈辐射性生长,最终才进入垂直生长期,有些根本不进入垂直生长期。故较晚发生转移,转移多倾向于局部淋巴结。其5年存活率可达80%~90%。
(2)表浅扩散型恶性黑瘤()由Paget样原位恶黑发展而来。此时在原有稍隆起的斑片基础上。出现局部浸润、结节、溃疡、出血如图2所示。该型黑瘤较雀斑型发展快,经过一段辐射生长期后即转入垂直生长期。其5年存活率约70%。
(3)结节型恶性黑瘤(nolarmalignantmelanoma):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最常见于足底。开始为隆起的斑色,呈暗黑、蓝黑或灰色结节,有时呈粉红色,周围可见散在的棕色黑瘤踪迹。以后很快增大,可发生溃疡,或隆起如草状或菜花样如图3所示。该型黑瘤进展快,常无辐射生长期,直接进入垂直生长期。5年存活率为50%~60%。
(4)特殊类型的黑瘤:
①肢端雀斑样痣型黑瘤(acromelicfreckle-likenevoidmelonoma):发病可能与外伤有关。其特点是发病于掌、跖、甲床和甲床周围无毛部位,特别好发于足跖。临床上类似于雀斑样痣型黑瘤,但侵袭性更强。以黑人和东方人较为常见。早期表现为深浅不一的色素沉着斑,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如病变位于爪甲和甲床,则表现为纵行色素带(图4)。
②无色素性黑瘤(non-pigmentedmelanoma):较为少见,在Giuliano等(1982)报道的2881例黑瘤中约占1.8%。病变通常呈结节状,缺乏色素,常被延误诊断,预后较差。
③恶性蓝痣(malignantbluenevus):更为罕见。由蓝痣细胞恶变而成。常见于女性臀部。其明显的特征是,即使已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仍可生存多年。
④巨毛痣中的恶性黑瘤():30%~40%的儿童黑瘤源于巨毛痣。表现为巨毛痣中出现结节和溃疡,并有颜色改变。因此,对先天性巨毛痣应密切观察或做预防性切除。
⑤纤维增生性黑瘤(fibrousproliferatedmelanoma):好发于头颈部,呈结节状生长,约2/3病例无色素沉着。其特征是,少数黑瘤细胞位于大量的纤维组织之中,预后较差。
⑥原发病灶不明的黑瘤():该型黑瘤找不到原发病灶,黑瘤仅在区域淋巴结或其他器官被发现。其预后与原发灶明确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无显著差别。
1.病史与症状详细的病史与体检对诊断十分重要。体表任何色素性皮损,若突然增长加速,周围出现色素晕或色素脱失、表面出现鳞屑、渗出、破溃、出血、脱毛、附近出现卫星结节、局部痒痛等情况,均应考虑黑瘤的发生。
2.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通常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无大帮助,但当黑瘤已发生广泛转移时,尿中可出现大量黑素原及其代谢物而呈黑尿。
(2)组织病理检查:应对黑瘤的定性、肿瘤的类型、侵袭深度、最大垂直厚度、细胞分裂相、表面有否溃疡、基底血管和淋巴管的侵犯情况及有无细胞性炎症反应等作出诊断描述。
对已确诊为黑瘤的病人,尚应详细检查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这些对制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临床上通过触诊发现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较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时镜下发现有淋巴结微转移(micrometastasis)或称亚临床转移(subclinialmetastasis)者长期生存的几率减少20%~50%。因此,早期确定是否有淋巴结微转移,对提高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⑨ 身体上面莫名长黑斑,怎么回事~~~~~~~~~~~~~
您好!希望我能够帮助到您!
因为皮肤病的症状大多都相同,所以介绍几个给您
一、如何自我诊断黑素瘤?
不同类型的恶黑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现介绍最常见的四种:
(1)表浅蔓延型 最多见,约占70%。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发于肢体,男性好发于躯干。其恶性程度介于雀斑型和结节型之间。早期表现为棕黄色、棕色、蓝色或黑色,大多数可呈玫瑰红或桃红色,其边缘呈锯齿状,并使皮肤纹理消失。辐射生长期持续1~12年,此期内发生淋巴结转移者不到5%。
(2)雀斑型 占10%~15%,为四型中恶性程度最低的一种。好发于头、颈、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见于60~70岁,女性多见。临床上表现为较大的、平的或略高出皮面的棕黄色或棕色病灶。当辐射生长伴有垂直生长时,局部呈灶性隆起,颜色仍为棕黄色,淋巴结转移率为25%左右。
(3)结节型 为四型中恶性度最高的一型,占12%左右,好发于50岁左右,男女之比为2∶1,好发于背部。临床为灰色带有桃红色彩的结节,当病灶继续生长时其颜色变成蓝黑色,呈紫黑果酱样圆顶形或息肉样块物,垂直生长为其唯一生长方式,病程进展迅速,一般持续数月至1 年,并较早发生溃疡和淋巴结转移。本型预后较差。
(4)肢端色斑样黑素瘤 主要发于手掌、脚底及甲下,辐射生长期皮损为棕黄、棕褐或黑色,不高出皮面,若在甲下可见不规则的棕黄或棕褐色条纹由甲床向近端扩展,辐射生长期持续1年左右,不及时处理则进入垂直生长期,病灶呈结节状隆起,淋巴结转移率亦随之增加,预后亦差。
总体上,若色素性皮损有下列改变者常提示有早期恶黑的可能:
(1)颜色 杂色为恶性病变的信号。雀斑型和表浅蔓延型常在棕色或黑色中参杂红色、白色或蓝色,其中尤以蓝色更为不好。
(2)边缘 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为肿瘤向四周蔓延扩展或自行性退变所致。
(3)表面 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鳞形片状脱屑,时有渗血、渗液,可高出皮面。
(4)病灶周围皮肤 可出现水肿或丧失原有皮肤光泽或变成白色、灰色。
(5)感觉异常 局部发痒、灼痛或压痛。
二、黑斑通常在25岁以后容易出现,是后天性的。黑斑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使用劣质化妆品,其所含色素防腐剂,与汗水相混合,侵入皮肤内层,加速了黑斑的产生。
2.人体长期劳累,皮肤会紧张疲倦,血液偏酸,新陈代谢减缓,皮肤将无法取得充足的养分;角质层因缺乏水分而导致皮肤黯然无光。
3.怀孕时母体为了保护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全,大量分泌黄体素,有部分孕妇面部可出现黑斑,但一般在分娩后逐渐消失。如果在怀孕期间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及豆浆、牛奶,每天定时排便,并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也可使黑斑及时消退。
4.用脑过度,日晒过多都是黑斑增多的原因。随年龄的增长,皮肤的老化,黑色素细胞过多地分泌,也会使皮肤变黑。
二、预防的方法:避免过长时间的日晒,在日晒前于脸上搽防晒膏。服用维生素C,它具有退色作用。选择营养性食物,注意适量的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心胸开朗,都能起到预防黑斑和使黑斑减退的作用。
某些疾病是诱因。不少疾病可以改变正常肤色,使其变黑。其中最常见的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等。这些病可使皮肤变成褐色或暗褐色,分布于脸、手背、关节等暴露部位或受压摩擦等部位尤为明显。再如慢性肝病,可引起面部黄褐斑或眼眶周围变黑。此外,黑变病患者的黑色素也大多堆积于面部,特别是前额、脸颊、耳后及颈部,非常明显。还有一类疾病是皮肤病,特别是某些食物过敏引发的皮肤病,如生葱、生蒜、辣椒、花椒、韭菜、酒、鱼、虾、海带、鸡肉、鸭肉、猪蹄、猪头肉等食物,也可诱发皮肤变态反应,以致疹块丛生,最后留下色素而使皮肤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