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腿上皮膚表層里起硬結塊~
你好!首先祝你姑姑身體健康!根據你的陳述,考慮為「脂肪瘤」的問題。
脂肪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多發生於皮下。瘤周有一層薄的結締組織包囊,內有被結締組織束分成葉狀成群的正常脂肪細胞。有的脂肪瘤在結構上除大量脂肪組織外,還含有較多結締組織或血管,即形成復雜的脂肪瘤。
1)致病原因
瘤周有一層薄的結締組織包囊,內有被結締組織束分成葉狀成群的正常脂肪細胞。有的脂肪瘤在結構上除大量脂肪組織外,還含有較多結締組織或血管,即形成復雜的脂肪瘤。
2)症狀表現
此類腫瘤好發於肩、背、臀部及大腿內側,頭部發病也常見。位於皮下組織內的脂肪瘤大小不一,大多呈扁圓形或分葉,分界清楚;邊界分不清者要提防惡性脂肪瘤的可能。腫瘤質軟有彈性(注意與較大的囊腫區別),有的可有假性波動感。腫瘤不與表皮粘連,皮膚表面完全正常,基部較廣泛。檢查時以手緊壓脂肪瘤基部,可見分葉形態。皮膚可出現「桔皮」狀。腫瘤發展甚緩慢,大多對機體無嚴重不良影響,惡性變者甚少。
此外另有一類多發性圓形或卵圓形結節狀脂肪瘤,常見於四肢、腰、腹部皮下。腫瘤大小及數目不定,較一般脂肪瘤略硬,壓迫時疼痛,因而稱為痛性脂肪瘤或多發性脂肪瘤。
3)臨床檢查
常規物理檢查。
4)治療方法
較小脂肪瘤,發展緩慢,無臨床症狀者一般無需處理。激光手術治療脂肪瘤有多種方法,但對小的脂肪瘤採用微切口激光切除分葉取出。較大脂肪瘤根據部位按外科要求選擇切口摘除,激光摘除脂肪瘤極方便。
愛心提示:如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便對症下葯。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❷ 如圖,腿上起了一塊好像是皮癬的東西,皮膚有點發硬,撓會掉皮屑,求助該怎麼辦,多謝🙏
和我一樣......打算去醫院看看
❸ 5個月寶寶大腿上有一小塊皮膚很粗糙很乾和正常皮膚顏色一樣就一塊是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你好,寶寶這個症狀考慮是乾性濕疹。 指導意見: 我建議你可以給他外用地奈德乳膏,平時多用保濕乳膏。
❹ 腿上這一塊皮膚,變得灰灰的,硬硬的。還很癢。有一年的時間了。請問有誰知道這是什麼皮膚病
過敏引起的可以用一些外用葯,如息斯敏和百多邦等葯物,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如辣椒、蔥蒜等少吃,不要熬夜。希望對你有幫助.
❺ 我兒子八歲,兩個手腕處都有一塊皮膚摸起來硬,孩子老說乾巴巴的,不知那位朋友知道,萬分感謝!
如果孩子手腕處有塊皮膚很硬,建議你還是帶著孩子到醫院皮膚科,找大夫看看,確診了才知道該怎麼治,不要耽誤。
❻ 寶寶兩周歲,腿上有一塊一塊皮膚很粗糙,硬硬得是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根據描述來看,這種情況要注意患處的皮炎、濕疹等原因造成的可能 意見建議:應該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進行診治,在有經驗經治醫師的親自診斷下確定具體的治療措施。
❼ 腿上有一塊地方硬硬的地方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什麼皮膚病
你這個就是皮膚病,去醫院檢查看看早些治療吧,這個好像會傳染的感覺,現在地方不多好治療,時間長了傳多了就難治了,你也可以用艾灸試試,一般這種都是真菌感染,艾灸的不容易復發,祝你健康!
❽ 寶寶腿上有一塊紅,表皮發硬,滲水 腿也腫了是怎麼回事
小孩子大腿的皮膚上有一大塊又紅又腫又硬,去醫院看過了,醫生給打了針,也給了葯膏,但都是抗過敏的,現在都過去好幾天了還是沒有好轉
❾ 腿上一塊皮膚像個硬殼一樣
還是去看下醫生吧
❿ 四個月得寶寶身上一塊一塊發硬是什麼原因
神經性皮炎 傳統治療方法 (一)中醫: 1、中葯治療。 2、針灸治療。 (二)西醫: 1、鎮靜葯及抗組織胺葯物。 2、封閉療法。 3、局部用葯。 本病為慢性經過,症狀時輕時重,治癒後容易復發。 最新治療方案 神經性皮炎應及早修復皮膚耐受性,徹底擺脫對脂溢分泌差異免疫排斥,切忌修修補補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神經性皮炎四重消炎組合在神經性皮炎治療領域首次成功解決皮膚對神經傳導障礙差異的敏感性免疫排斥,為徹底治療神經性皮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一代抗復發神經性皮炎四重消炎組合,突破了傳統葯物僅僅可以達到表皮層,無法穿透真皮層徹底治療神經性皮炎的局限。 神經性皮炎食療方 神經性皮炎易發生於頸部、項背的衣領摩擦部位,古稱「攝領瘡」。它以皮膚苔蘚樣變和陣發性劇癢為特徵。因其頑固難治,故中醫稱為頑癬;又因其皮損如牛皮厚而堅固,故又稱「牛皮癬」。嚴重者可影響睡眠,甚至徹夜難眠,影響日常生活起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本病病因尚未明了,可能與精神因素有很大的關系,飲食也為其發病的主要誘因。中醫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肺胃蘊熱、熱毒熾盛、正氣虧虛三個證型。 【花生赤豆棗蒜湯】 配方: 帶衣花生米90克,赤小豆、紅棗各60克;大蒜30克。 製法: 以上諸物加水共煮湯。 功效: 益氣養血,除濕解毒。 用法: 早晚分服。 【金針瓜絡蚌肉湯】 配方: 蚌肉30克,金針菜15克,絲瓜絡10克。 製法: 以上三物,加水適量煎湯,加鹽調味。 功效: 益氣養陰,清熱通絡。 用法: 飲湯吃肉,每日1次,連用10日。 【魚腥豆帶湯】 配方: 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 製法: 以上三味加水煎湯,去魚腥草,加白糖適量調味。 功效: 清熱解毒。 用法: 飲湯食豆和海帶。每日1次,連服7日。 【綠豆百合薏米粥】 配方: 薏米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 製法: 將百合掰成瓣,去內膜,綠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後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調味。 功效: 養陰清熱,除濕解毒。 用法: 每日1~2次。 【莧菜蕹菜湯】 配方: 馬齒莧、生蕹菜各30克。 製法: 上二味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 清熱除濕,涼血解毒。 用法: 飲服,每日1次。 【土茯苓大棗煎】 配方: 大棗、土茯苓各30克。 製法: 以上二味加水煎湯。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 用法: 飲湯,每日2次。 【荷葉粥】 配方: 鮮荷葉20克,粳米200克。 製法: 將荷葉先煮20分鍾,去渣後放入粳米煮粥。 功效: 清熱泄濁。 用法: 早晚隨量服食。 【藕節湯】 配方: 藕節30克。 製法: 藕節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 清瀉肺熱,涼血化瘀。 用法: 飲湯,每日2次,可連用7~10日。 【芹菜豆腐】 配方: 芹菜20克,豆腐30克。 製法: 把芹菜洗凈切碎,與豆腐共同煮熟,加食鹽調味服食。 功效: 清熱解毒。 用法: 每日1劑,服食次數視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