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需要編一個關於八榮八恥的小品,請大家幫個忙,幫我編個.急啊!
人物:蘇振興——男,湖南師大附中教師
黃永旺——男,湖南師大附中教師
楊 柳——女,湖南師大附中高一年級學生
曉 霞——女,湖南師大附中高一年級學生
張學成——男,瀏陽市白溪鄉農民
張 娟——女,瀏陽市十一中高一年級學生,張學成的大女兒
張 琳——女,瀏陽市營前中學初二年級學生,張學成的二女兒
地點:瀏陽市白溪鄉農民張學成家
時間:下午4點
[幕啟:張學成家破舊、陰暗的堂屋內,擺著一張八仙桌,幾條凳子和幾樣農具。桌上有茶杯、熱水瓶。靠舞台後方的牆壁上掛有張琳的畫作和曉霞來瀏陽體驗農村生活時畫的寫生畫。下面是兩張低矮的小桌子,一張是用來做鞭炮的工作台,另一張桌子上有一台復讀機。張琳正在做作業。]
[蘇振興(後台):大爺,請問張學成家住哪兒?大爺(後台):哦,就那家。蘇振興、黃永旺:大爺,謝謝您!蘇振興、黃永旺上。]
蘇振興 請問張學成在家嗎?
張 琳 叔叔您好!我爸爸剛下地去了,等會兒就回來,您請坐!
黃永旺 你們家住了師大附中的兩個學生,是嗎?
張 琳 是的。她們和我姐姐一起買菜去了。
蘇振興 嘿,看樣子她們表現得不錯。我們是她們的老師,專程來看看她們。
張 琳 她們確實表現得好。住在我奶奶家裡。
黃永旺 住在奶奶家裡?
張 琳 就在旁邊,您瞧,(手指)就是那棟紅磚房。
蘇振興 哦。奶奶那邊條件好些,是吧。
張 琳 是的。
黃永旺 那太謝謝你們啦,你們想得真周到。
[張琳忙著給客人倒茶。蘇振興、黃永旺打量著屋子裡的陳設。]
張 琳 老師請喝茶!
蘇振興 謝謝!
[黃永旺拿起張琳放在桌上的作文本看了起來。]
蘇振興 (拿起復讀機問張琳)這復讀機是你的?
張 琳 不是。是楊柳姐姐的,她們在幫我補習英語。
[張琳邊說邊端茶走了過來。]
張 琳 老師請喝茶!
黃永旺 謝謝!你真懂事!很有禮貌!
張 琳 老師過獎了。
蘇振興 是呀,知書達理,很不簡單呀!
黃永旺 (看看作文本上的名字)你叫張琳?
張 琳 對。
黃永旺 這個名字好聽。字也寫得漂亮。文章肯定也不錯。我來介紹一下,這位 蘇老師現在是國內知名的作文研究專家,請他來點評一下你的作文吧。如果寫得好還可以請蘇老師向報刊推薦推薦。
張 琳 那太好了,謝謝老師!
[張琳拿過作文本,遞給蘇振興。蘇振興和張琳一起看作文。]
蘇振興 (念)今天,我家來了兩位尊貴的客人,湖南師大附中高一年級的兩位姐姐。她們學校是我們省里實施素質教育的示範學校,拿到過好多奧賽金牌哩。這次她們來到我們瀏陽的文家市,和姐姐她們年級的同學結成對子,吃住在農家,體驗農村生活。她們來這里後,幫我們干各種活,還幫我和姐姐復習功課,給我們講城市裡的故事,我好羨慕她們,真心喜歡她們。
黃永旺 語言非常流利,感情十分真摯。
蘇振興 是啊,寫得相當好。你念初中幾年級?
張 琳 初二。楊柳姐姐的作文那才叫寫得好哩。我拿一篇寫小豬仔給您看吧。(隨即翻出作文本翻出遞上。)
蘇振興 (念)《可愛的小豬》
吸著潮濕清涼的空氣,踏著溢滿稻香的鄉間小道,看道旁還未燦爛成像陽光一樣的金色的稻子,聽附近農家中傳來的家畜的叫聲。
或許這就是真正恬淡的生活吧。
有朴實的農屋,憨厚的主人,熱情的招待,美味的菜餚,還有後院里一圈可愛的小豬。
以前印象中的豬圈總是很臟並且臭氣沖天的,豬也總是膘肥體壯又滿身淤泥的,而今天眼前的景象卻讓我吃驚不小。除了電影中可愛的動畫小豬麥兜,我還從未看過這樣可愛的小豬。豬圈裡一共有十一隻小豬,還有一隻老母豬。涉世未深的小豬和歷盡滄桑的老豬,在干凈的豬圈裡過愜意的生活,有風沙星辰日夜相伴。小豬的身上很乾凈,粉嫩粉嫩的,皮膚很柔軟,粉紅色的鼻子一抽一抽的,還不時的發出「哼哼」的聲音,在豬圈裡活蹦亂跳,樣子十分可愛。而那隻老母豬雖然周身早已布滿歲月無情的痕跡,拖著肥胖的身軀,搖搖晃晃地行走,但從她慈愛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對小豬的關愛和生活的幸福。至少她有安定的生活,沒有被人宰殺,而且還有個溫暖的家。
[張娟、楊柳、曉霞有說有笑上。]
張 琳 (走出大門)姐姐,老師看你們來了。
[楊柳、曉霞急忙走進屋。]
楊 柳 (撲到蘇振興的懷里)蘇老師好!(向黃永旺)黃老師好!
曉 霞 (拉著黃永旺的手)黃老師好!(向蘇振興)蘇老師好!
蘇振興 你們好!
黃永旺 你們好!
黃永旺 (對張娟)這位就是張娟吧。
張 娟 兩位老師好!
黃永旺
你好!
蘇振興
張 娟 (對張琳)張琳,你快去叫爸爸回來呀!
黃永旺 不用。
蘇振興 對,不用。我們只看望、了解一下她們兩個人的情況就行了。
[張琳下。張娟遲疑了一下,追了出去。]
蘇振興 剛才我們正欣賞你寫的作文呢。不錯。生活氣息非常濃郁,描寫相當的細膩,好文章還是得來源於生活啊。
楊 柳 謝謝蘇老師的鼓勵。
黃永旺 真的得到了鍛煉,還學會了買菜。我來檢查一下,看買了些什麼菜。(翻看買的菜)哦,有葷有素,搭配得很好。還買了洋辣椒,這菜好吃,瀏陽的特產。(對蘇振興)蘇老師你說怪不怪,這種洋辣椒名為「辣椒」卻一點不辣,可只我們瀏陽有,別的地方沒有。
蘇振興 一方水土的不同吧。哎,曉霞你們下學期可以請生物學老師指導指導,搞一個研究性課題呀。
黃永旺 是的,這個點子很好。
蘇振興 (對楊柳)楊柳呀,到這里有三天了,想家了吧。
楊 柳 沒有。
蘇振興 (拿出手機,翻開簡訊,念)「蘇老師,您真的不夠意思,還不來看楊柳。」這簡訊說明什麼?
楊 柳 您不是說先來看我們嗎。
黃永旺 是這樣的,蘇老師原本要來,是我打破了他的計劃。你們想想,瀏陽十一中的同學剛帶你們走,我們就跟著來看,那有什麼懸念嘛?就是要讓你們過幾天見不到父母,也見不到老師的日子,才能讓你們體會到什麼是關愛呀。再說,張伯伯待你們不好么?
楊 柳
不,不!可好啦。我們給的餐費他都不肯要呢。
曉 霞
蘇振興 那你們要耐心向他們解釋,說60元伙食費一定得交,這是學校的規定呀。
楊 柳 我們是這樣說的。
曉 霞 對。我們看到他們家實在太困難了,每人多給了40元的生活費。
蘇振興 那你們做得好。
黃永旺 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蘇振興 聽說你們皮膚有點不適,長了一點紅砣砣,我們特地給你們帶來了一點葯,有塗的,也有吃的。
楊 柳
謝謝老師!
曉 霞
[張學成提著一個大西瓜,張娟、張琳提著香瓜、蘋果一齊上。]
張學成 老師,對不起,我到地里去了一下。
黃永旺
(起身)老張,你好!
蘇振興
張學成 你們老師太負責了。這么大熱的天還來看望學生。(將西瓜交與張娟)
[張娟、張琳忙著洗瓜果]
黃永旺 這是應該的。
張學成 昨天就有老師來看過她們。
楊 柳 是3班的張老師和肖老師,他們到附近看望李小龍和王建軍時,順便看望了一下我們。
黃永旺 那你們真幸福!有這么多老師在關心你們。
楊 柳
是的。
曉 霞
蘇振興 (對張學成)我們這兩位學生的到來給你們添麻煩了。
張學成 哪裡哪裡,請都請不到呢。只是我們農村條件不好,讓她們受苦了。
[張娟遞西瓜,師生及張學成邊吃西瓜邊聊。]
黃永旺: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瀏陽是革命老區,我們剛才就是從紅軍橋上過來的。我們學校開設這種實踐型課程,就是要培養學生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蘇振興 謝謝你們啦!把我們的學生安排在條件最好的房間。
黃永旺 是啊。想得很周到,紗門紗窗都有。
張學成 跟城裡比就差多了。
蘇振興 太感謝您了。
黃永旺 老張,(向楊柳、曉霞努努嘴)她們兩個在這里表現怎麼樣?下田幹了活沒有?
張學成 哎喲,表現相當好。做完作業後,她們便輔導張琳的功課。(指牆上張琳畫的畫)你們看,這些都是曉霞輔導張琳畫的。(蘇振興、黃永旺看畫)我們家沒有什麼活干,我們這里都是種的一季稻,不存在「雙搶」的問題。
蘇振興 是啊,畫得非常精彩。
黃永旺 我看張琳在繪畫方面很有悟性,可以好好培養呀。
蘇振興 對,我也覺得很有培養前途。(打量了一下屋頂)老張。這房子是什麼時候蓋的。
張學成 五幾年。我們這個鄉比較窮,我家又是最困難的,蓋不起新房啊。
蘇振興 你愛人呢?
張學成 在深圳打工。
黃永旺 為什麼不在附近的鞭炮廠做點事呢?
張學成 收入不高。深圳賺得大一點。
蘇振興 那她多久回來一趟?
張學成 一兩年回來一次。
蘇振興 那你不簡單。一個人帶著一雙女兒。
黃永旺 難怪你們的女兒都那麼懂事。
蘇振興 是啊,這就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楊柳、曉霞)楊柳、曉霞,你們可要向張娟、張琳她們姐妹倆學習啊。
楊 柳 是啊。她們除了上學,回到家裡還要做甩炮。
黃永旺 你們看多不簡單。剛才我們到了李小聰、劉明強寄住的同學家裡,那個十一中的學生就在他叔叔的廠里干軋鋼筋的活掙錢。城裡學生的家長,誰會讓自己的孩子暑假在外邊幹活呀。
曉 霞 黃老師,我們倆都學會了做甩炮,但就是速度快不起來。
蘇振興 (頗感興趣地)小時候我也玩過甩炮,讓我也來學習一下怎麼做吧。
楊 柳 好啊。張娟,快來教教這兩位「大學生」吧。
[張娟坐到工作桌前,開始麻利地做起甩炮來,大夥圍成團觀看。]
蘇振興 哎呀,手腳真麻利。
黃永旺 這工錢怎樣算呀?
曉 霞 做一千個才3塊錢。
黃永旺 真不容易。
蘇振興 是啊,賺錢難啊。所以我們不要大手大腳,要珍惜每一分錢。(拿起一粒甩炮)我來甩一下。(甩,沒響。)
楊 柳 剛做的甩不響。要讓葯水幹了以後才能甩響。
蘇振興 喲,原來小小甩炮里還隱藏著不少學問啊。看來,我們把課堂延伸到田野,延伸到農家,很有必要啊。
黃永旺 (拿起一個已乾的往地上甩,「叭」。)響了,驗收合格。
[大夥笑。]
蘇振興 (指指做甩炮的材料)這沙子里的葯水是你們自己配的?
張 娟 是廠里配好了的,我們只去領就行了。
蘇振興 哦。
[黃永旺拉過張琳]
黃永旺:張琳,你們小姐妹都是很懂事的姑娘。家裡這么困難,你姐姐還志願承擔了接待我們兩個同學的任務,我們非常的感激。下學期你就要升入初三了,黃老師和蘇老師希望你能夠考入瀏陽市一中念高中。進重點中學學習,說不定能夠改變你一生的命運。這是400元錢,送給你買些必要的參考書或文具吧。
張 琳 我不要。
蘇振興 張琳,你就別不好意思了。我們是衷心喜歡你,但一時想不出特別的辦法關心你、幫助你,希望你能給我們倆一個面子,收下這點錢。我們返校後,還將發動我們學校的同學踴躍捐款捐書,幫助像你們一樣生活困難的同學。
黃永旺 是啊。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嘛。你就收下吧。
張 琳 (接過400元錢)我一定不辜負兩位老師的希望。
蘇振興
好!我們就是要這樣的回答!
黃永旺
黃永旺 (對張學成)老張,打擾了。我們也該走了。
張學成 打擾什麼?吃過晚飯再走吧。
蘇振興 不了。我們還要再走一戶。(對楊柳、曉霞)你們要記得後天早點起,趕到瀏陽市十一中,我們還要參觀胡耀邦故居以後再回長沙。
楊 柳
老師放心吧,我們記得,不會遲到的。
曉 霞
[張學成、張琳送老師出門。]
張 琳 (含著眼淚)黃老師、蘇老師,謝謝你們啦。你們明年還來看我好嗎?
黃永旺 好的,我和蘇老師明年再來看你。
張 琳 一定得來哦。
蘇振興 一定,一定。老師一定會來的,你放心好了。
[四人從右邊走出舞台。]
楊 柳 張娟,放下這活吧,你該教我們做飯了。
曉 霞 對呀。今晚做個什麼新鮮菜呢?
張 娟 教你們做瀏陽「一屋香」,好嗎?
楊 柳
太好了!
曉 霞
[三人從左邊走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