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水泡水痘 > 發燒後腳上長水泡

發燒後腳上長水泡

發布時間:2021-03-22 02:22:46

① 前兩天發燒發到40度,這兩天都在喝中葯,今天好的差不多了,可是腳上好像長了好多的水泡,為什麼明明

問題分析:
發燒你首先是進行體溫控制,注意檢測體溫,可用物理降溫配合葯物一起治療。服用葯物如布洛芬、白加黑等 進行降溫,

意見建議:
同時 配合清開靈膠囊或者雙黃連口服液,用於清熱解毒,降低體溫

② 發燒後身上起水泡!

你可能得了帶狀皰疹,沒關系,過幾天就好了,用干擾素治療會有一些不舒服,停葯後很快就消失了,祝健康

③ 寶寶發燒打完針後腳腫腳上起水泡是怎麼回事

指導意見: 你好 導致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著涼等。用葯要注意選擇副作用小的葯物。在不超過38.5以上的情況下以 喝水為主的 。超過的話 那是要積極進行用退熱葯物 並且積極進行物理降溫才行的。同時間要多喝水,在必要的時候積極進行血液檢查確定情況。

④ 發燒完第二天手上腳上起紅點好癢還有水泡

您好,發燒的話如果是高燒37度5以上可以服用布洛芬退燒處理的,同時要多喝點水的

⑤ 腳發熱,起水泡

你好,腳氣可能大來,目前較好的源方法是內用和外用葯相結合.內服葯有蘭美抒、斯皮仁諾,灰黃黴素等,外用葯種類相對較多,如達克寧,珊瑚癬凈,一般葯店都有售。口服一般一周,較嚴重的服用二周。一般的患者這樣可治癒,但日後是否再發與你平時的護理有關。本身患腳氣的人對真菌就有一種易感性,若治好後不注意仍較易發。平時注意每天換鞋,最好是兩雙輪流穿,注意鞋的乾燥,每天回來後放置通風處,隔天再穿。

⑥ 小孩6歲發燒後手上和腳上有水泡和紅點

你好,發燒,手和腳都會起皮疹,並且有的還有液體,這是手足口病,但是像川崎病,傳染性單核細胞病也是發燒起紅疹,還得再觀察

⑦ 發高燒後腳背上起水泡是怎麼回事

腳氣~

⑧ 小孩發燒後腳起水泡是不是口足手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症。個別重症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疾病症狀 (一)普通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癒,預後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凶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1.神經系統表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陽性。 手足口病 2.呼吸系統表現: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啰音或痰鳴音。 3.循環系統表現: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 累。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狀.醫生通常能根據病人的年齡、病人或家長的訴說的症狀,及檢查皮疹和潰瘍來鑒別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可將咽拭子或糞便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測病毒,但病毒檢測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因此醫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項檢查。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數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侵犯5歲以下的寶寶。手足口病常常表現為: 患兒口腔內頰部、舌、軟齶、硬齶、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陰等部位,出現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葯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手足口病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後即出現潰瘍,常常流口水,不能吃東西。 臨床上不癢、不痛、不結痂、不結疤。 患兒尿黃。 重疹患兒可伴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內可康復,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傳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強度大、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復雜等特點。病毒可以通過唾液飛沫或帶有病毒之蒼蠅叮爬過的食物,經鼻腔、口腔傳染給健康兒童,也可因直接接觸而傳染。 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病,潛伏期一般3-7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多數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由於口腔潰瘍疼痛,患兒流涎拒食。口 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後消退;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凸起,內有渾濁液體,長徑與皮紋走向一致,如黃豆大小不等,一般無疼痛及癢感,癒合後不留痕跡。手、足、口病發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現。水皰及皮疹通常會在一周內消退。 檢查診斷根據上述臨床特徵,在大規模流行時,診斷不困難。但散在發生時,須與口蹄疫、皰疹性咽頰炎、風疹等鑒別: 手足口病 (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個血清型、65個亞型。主要侵犯豬、牛、馬等家畜。對人雖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發生於畜牧區,成人牧民多見,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較大潰瘍,手背及指、趾間有疹子,有癢痛感。 (2)皰疹性口炎四季均可發病,以散在為主。一般無皮疹,偶爾在下腹部可出現皰疹。 (3)皰疹性咽頰炎,可由CoxA組病毒引起,病變在口腔後部;如扁桃體、軟齶、懸雍垂,很少累及頰粘膜、舌、齦。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難與出疹發熱性疾病鑒別,須做病原學及血清檢查。 醫生通常能根據病人的年齡、病人或家長的訴說的症狀,及檢查皮疹和潰瘍來鑒別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可將咽拭子或糞便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測病毒,但病毒檢測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因此醫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項檢查。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 手足口病與口蹄疫的區別 口蹄疫與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傳染病,主要有以下區別: (一)疾病名稱與疾病分類不同 口蹄疫(AphthaeEpizootic),在《國際疾病分類》(ICD)中,列為ICD-10B08.80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在《國際疾病分類》(ICD)中,列為ICD-9074.3和ICD-10B08.401。 (二)病原體不同 口蹄疫的病原體為口蹄疫病毒,屬人畜共患病原體。 手足口病是由數種腸道病毒感染所致,各地流行中常見病原是柯薩奇病毒A組16型(即CoxAl6)等。 (三)傳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類動物如牛、羊、豬、鹿、駱駝等發生,成為人患口蹄疫的傳染源。只有先出現獸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屬於人類疾病。 (四)傳播途徑不同 口蹄疫是通過接觸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潰瘍爛瘢,經皮膚黏膜感染的;偶爾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熱(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極為散在發生的。 手足口病是由於接觸病人,通過日常生活用品、食具、不潔牛奶·玩具的污染經口感染的,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因此,可出現不同規模的流行。 手足口病 (五)發病人群不同 人患口蹄疫決定於與病畜的接觸,發病人群的年齡廣泛; 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兒和兒童傳染病,3歲以下患兒占絕大多數。 (六)症狀體征不同 口蹄疫、手足口病雖患病部位均在口腔、手指間、足趾端,有相似之處,但症狀體征各有不同。口蹄疫起病後主要表現為發熱等全身中毒症狀和局部皰疹損害兩大特徵。 手足口病大多無發熱或低熱,僅有呼吸道感染和口腔黏膜皰疹及手指、足部、臀部、膝部丘疹。 (七)診斷依據不同 口蹄疫需先有當地牲畜口蹄疫發生或流行,並有與病畜接觸機會,或飲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熱的奶等感染關系。 手足口病,患兒傳染性明顯,呈流行性傳播,且臨床表現有區別。口蹄疫、手足口病都可在臨床基礎上診斷,必要時分離病毒做出病原學確診。

閱讀全文

與發燒後腳上長水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