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足口病與水痘怎麼區別
建議: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冬春季常見。
水痘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染,經空氣傳播,傳染性很強,一次患病後可終身免疫。人體感染病毒後經過10~24天的潛伏期而發病。病兒從出疹前24小時到出疹後7~10天內均有傳染性,在這段時間里盡量不要與發病兒接觸,否則極易感染。
水痘的護理:
患兒大都能很快自愈,可適當的服用中葯,如:化毒散、板藍根等,當有繼發皮膚細菌感染時,應選用抗生素類葯物治療。護理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患兒宜單獨隔離,居室要通風,光線充足,發熱時應卧床休息
·飲食宜給予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發熱時要多休息
·衣被不宜過厚過多,太熱了出汗會使皮疹發癢。保持衣服、被褥清潔,以免繼發感染
·剪短患兒指甲,保持雙手清潔,以減少抓破水痘,引起感染的可能。嬰幼兒雙手可用紗布包裹或戴手套。已被抓破的水痘,可塗以1%龍膽紫葯水。
·注意病情變化,如出現疹後持續高熱不退,伴有嘔吐、驚厥時,應立即就醫
手足口病是受腸道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疾病。
症狀: 先表現為咳嗽、流鼻涕、煩躁、哭鬧,多數不發燒或有低燒,發病1~3天後,當紅疹轉為水皰後會傳染給別人。
生長於手足的紅疹較不易影響寶寶的情緒,但口中水皰破裂則會使寶寶因劇痛而不肯進食。寶寶會經常流口水,並有發燒及不安等症狀。
護理: 此病病情較為溫和,可以自行痊癒,不過為防止脫水現象,因多喂寶寶開水、果汁等飲料。
如果患兒持續發燒、嘔吐、煩躁不安,應去醫院請醫生密切觀察、治療。
本病的預防很重要,在流行季節要少帶寶寶到公共場所遊玩。教育寶寶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對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應定期消毒。
本病無免疫性,患過本病後如不注意預防,還會再患。
❷ 手足口病的皰疹與水痘有何區別
手足口病: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葯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臨床上不癢、不痛、不結痂、不結疤。
❸ 怎麼區別水豆和手足口病
您好,您說的情況是容易的,手足口顧名思義的,是在手足口部位的皰疹的,而水痘是全身性的,兩者的都可以有發燒的
❹ 手足口病與水痘的鑒別要點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手心,腳心,,嘴裡漲水泡,,,水痘是全身的,但這倆都伴有發熱症狀
❺ 水痘和手足口病有什麼區別嗎
水痘皰疹是全身抄性的,個頭稍大襲且皮薄,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並存,有癢感;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腳及口腔,軀干很少,口腔粘膜出現散狀皰疹,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累,癢感不明顯。
寶貝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寶貝現在體抗力較弱,所以最近不到人多的地方去,防止寶貝抓撓,如果寶貝體溫超過38度時,服用退燒葯。
❻ 手足口病和水痘有什麼區別
手足口病和水痘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隨後手心、腳趾背面、臀部皮膚,以及指、趾間的皺褶處出現皰疹,大約1-3mm大小,是散在分布的,皰破後即變成淺淺的糜爛、潰瘍,灼痛感很明顯;手心、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現的一般是紅色斑丘疹或水皰,從幾個至幾十個不等。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症狀。該病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後良好,不留後遺症。極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弛緩性麻痹、肺水腫等嚴重並發症。
水痘在發病期一般都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則是前後胸、腹背部,此外,頭面部、頭皮上、腳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現。在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在幾小時後,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水痘可以看見薄膜下有液體,丘疹頂端呈尖狀。發病期間在剛開始長水痘的幾天,我們在病兒身上可以看到各式的疹子,丘疹、皰疹、痂皮同時存在。這是水痘獨有的特點,也就是特有的「老少三輩」出疹現象。
無論是手足口病還是水痘,都屬於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的哪種症狀,都應馬上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就診時,最好選擇兒童專科醫院
❼ 手足口病與水痘的鑒別診斷
最簡單的,水痘為「向心性」分布,也就是說軀干多,四肢少,伴有癢感,一般為黃色內半透明的水泡。手足口,主要容為手心、腳心、口腔,為紅色的水泡,比水痘小。兩者都可以發熱,一般水痘發熱1-2天就開始出皮疹了,發熱一般達到38.5度以上。手足口發熱不高。
❽ 水痘和手足口病怎麼區別
夏季是手足口病、水痘的高發期,兩者都是「長痘痘」、可傳染的疾病,且侵襲對象也多為3歲以下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