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水泡水痘 > 腳背上長了很多小水泡

腳背上長了很多小水泡

發布時間:2021-02-28 06:51:04

Ⅰ 腳上長很多小水泡,很癢,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治療的好辦法嗎

腳氣起水泡很癢是腳氣症狀,患上了腳氣可以早點來皮膚科檢查治療。

Ⅱ 腳上長一粒粒的小水泡怎麼辦啊

應該是足癬 足癬是指發生在趾掌面的黴菌性皮膚病。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皮膚乾燥濕潤所致。足癬是引角質層厚、皮脂缺乏、汗腺豐富、出汗較多、足部潮濕,利於黴菌生長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 足癬的臨床表現 (1)分水皰性:多發生在夏季,症狀是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較厚,內容清徹,不易破裂。數日後乾燥脫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庖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糜爛性: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漢者。 (3)鱗屑角化型:症狀是足底、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冬季趾縫間皮膚發生裂隙,夏季產生水皰,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繼發性感染,並發膿包瘡、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丹毒、敗血症等疾患。 民間治癒本病的絕招有: 1:治腳癬 處方:鮮雞蛋一個,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換腳10分鍾,將蛋殼內薄膜取下,貼敷患處。 療效:保留1---2小時。日一次。 2:治腳癬: 處方:烏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蒼術、黃柏、苦參各20克,丁香、吳茱萸各15克,烏頭、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烏頭、白芨、次加烏梅、苦參、1小時候再加丁香、吳茱萸。濃煎後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勻,用棉球沾葯塗搽患腳,日2次 療效:用葯1劑,有效率達94.5%

Ⅲ 腳上長了小水泡怎麼辦

腳氣也叫足癬是指發生在趾掌面的黴菌性皮膚病。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皮膚乾燥濕潤所致。足癬是引角質層厚、皮脂缺乏、汗腺豐富、出汗較多、足部潮濕,利於黴菌生長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
足癬的臨床表現(1)分水皰性:多發生在夏季,症狀是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較厚,內容清徹,不易破裂。數日後乾燥脫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庖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2)糜爛性: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漢者。(3)鱗屑角化型:症狀是足底、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冬季趾縫間皮膚發生裂隙,夏季產生水皰,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繼發性感染,並發膿包瘡、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丹毒、敗血症等疾患。
民間治癒本病的絕招有:
1:治腳癬
處方:鮮雞蛋一個,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換腳10分鍾,將蛋殼內薄膜取下,貼敷患處。
療效:保留1---2小時。日一次。
2:治腳癬:
處方:烏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蒼術、黃柏、苦參各20克,丁香、吳茱萸各15克,烏頭、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烏頭、白芨、次加烏梅、苦參、1小時候再加丁香、吳茱萸。濃煎後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勻,用棉球沾葯塗搽患腳,日2次
療效:用葯1劑,有效率達94.5%

Ⅳ 腳丫上長了好多小水泡一樣的包,怎麼搞

是由真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膚感染,俗稱;腳氣,足癬。
患腳氣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點:

一是足跖部皮膚沒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黴菌的脂肪酸。

二是足跖部皮膚汗腺較豐富,出汗較多,造成有利於黴菌生長的潮濕環境。

三是足跖部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質蛋白為黴菌生長的營養物。

此外,由於穿著鞋襪,局部環境悶熱,腳汗難於透發而潮濕,從而更有利於黴菌的生長繁殖。

注意事項: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3】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或選擇分趾襪,以吸水通氣。[1]

【4】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

【5】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6】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氣。

【7】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

【8】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

Ⅳ 腳上長了很多類似水泡一樣的東西

這是水泡型的腳氣 真菌引起的 傳染性很強的 可以塗腳氣凈天健

Ⅵ 腳底板上長了很多小泡泡怎麼回事

腳癬

腳癬俗稱「腳氣」或「香港腳」,中醫學稱為「腳濕氣」,是一種淺部黴菌感染的皮膚病。它可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類型:乾性主要表現是腳底皮膚乾燥、粗糙、變厚、脫皮、冬季易皸裂;濕性主要表現是腳趾間有小水泡、糜爛、皮膚濕潤、發白,擦破老皮後見潮紅,滲出黃水。兩者都具有奇癢,也可兩者同時存在,反復發作,春夏加重,秋冬減輕。

一、自療要點

1.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勤洗腳,勤換鞋襪。

2.對腳部多汗及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選用外用葯宜兩葯交替使用,同一種葯不宜久用。

5.痊癒後,每周塗葯1次,天熱更宜堅持。

6.本病以外治為主。

二、自療方法

1.風油精塗於患處,每日1次。

2.將雙足用溫水洗凈後擦乾,塗藿香正氣水於患處,每日2次。

3.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勻,取適量睡前塗於患處。

4.樟樹葉子適量,擦患處,每日2次。

5.將患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後用消毒棉球蘸醋精塗於患處,每日2次,連用一周可見奇效。

6.取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於患處,約10分鍾左右將其擦去,再塗上一些金黴素眼膏,兩天1次,連用3次可愈。

三、自療誤區

1.在腳癬治療時,不宜接觸肥皂、石灰等鹼性物質,以免使葯效降低。

2.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症,甚至引發流火(淋巴管炎)。
http://www..com/s?tn=sitehao123&ie=gb2312&bs=%CA%B3%D3%FB%B2%BB%BA%C3&sr=&z=&cl=3&f=8&wd=%BD%C5%D1%A2&ct=0

Ⅶ 腳背上莫名長出好多小水泡

有可能是腳氣

Ⅷ 腳上出了好多小水泡,怎麼辦

指導來意見:
你好,這個屬於真菌源感染,目前較好的方法是內用和外用葯相結合.內服葯有蘭美抒,斯皮仁諾等,外用葯種類相對較多,一般葯店 都有售,若治好後不注意仍較易發.平時注意每天換鞋,最好是兩雙輪流穿,注意鞋的 乾燥,每天回來後放置通風處,隔天再穿,

閱讀全文

與腳背上長了很多小水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