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水泡水痘 > 聚集性水痘

聚集性水痘

發布時間:2021-02-28 02:58:07

『壹』 蛇盤蒼的帶狀皰疹的中成葯療法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非傳染性急性皮膚病,該病毒通常潛伏於脊神經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在某些誘因作用下,可導致病毒活動,引起皮膚及神經症狀。中醫稱為「纏腰火丹」,「丹毒」,「串腰龍」,俗稱「蛇丹」,「蜘蛛瘡」。常突然發生,沿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成群聚集性小水皰,常伴神經痛;以皮膚紅斑,灼熱刺痛,簇集水皰為主要特徵。近年來臨床報道應用中成葯治療帶狀皰疹,效果顯著。現介紹如下。
1 雲南白葯
郭華 [1] 用雲南白葯加食醋治療帶狀皰疹30例,療效顯著。方法:先用3%過氧化氫及滅菌生理鹽水沖洗帶狀皰疹區域,再用無菌針頭刺破水皰使皰內液體流出,並用棉簽將破潰的壞死組織輕輕擦去,直至露出新鮮組織且有少量滲血為止,然後用消毒的壓舌板將雲南白葯與食醋調成均勻的糊狀物塗於創面(厚約1mm),直至創面癒合。結果:治療30例,8~10d內創面均癒合。
2 甘草甜素
王日雲報道 [2] ,治療組38例,予甘草甜素8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靜滴,1次/d;對照組30例,肌注維生素B 1 100mg及維生素B 12 250μg,1次/d,口服病毒靈0.3g,3次/d,兩組均同時給予對症治療。結果:兩組均100%治癒,但止皰、結痂、治癒時間兩組比較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治療組明顯好於對照組。
3 板藍根注射液
王岩紅等報道 [3] ,用板藍根注射液治療帶狀皰疹,取得良好療效。方法:在皰疹局部進行常規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板藍根液4~6ml,維生素B 12 500μg,混合注射液。由皰疹周圍向內進行皮下注射,邊進針邊推葯,如果病灶較大,可在內部適量增加註射點,使葯液均勻地散布於病灶皮下,1次/d,3d為一療程。結果:20例患者治癒18例,顯效1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100%。
4 龍膽瀉肝丸,防風通聖丸
王曉麗 [4] 採用口服龍膽瀉肝丸9g,2次/d;防風通聖丸6g,2次/d。同時應用綜合皮膚治療儀(上海醫大皮膚病研究所與常州武進醫療用品廠聯合研製的SG901型皮膚治療儀)中紫外負氧離子,配合局部外用中葯酊劑(黃芩、梔子、川芎、蒲公英、野菊花、大黃、天花粉、甘草),照射治療0min,1次/d,10次為一療程。結果:治療28例,痊癒21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9%。
5 六神丸
含中葯牛黃、麝香、珍珠、蟾酥、雄黃、冰片、百草霜,具有消炎止痛,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之功。何愛鳳等 [5] 對治療組內服六神丸30粒/d,分3次口服;同時取60粒研末用溫水調成糊狀塗擦皮損,4~6次/d;肌注聚肌胞2ml,1次/d。對照組內服病毒靈0.2g,3次/d;肌注維生素B 1 100mg,1次/d。結果:治療組的治癒、疼痛消失時間均優於對照組,且無後遺神經痛。
6 西瓜霜噴劑
李義 [6] 依據皮損面積大小,取適量西瓜霜噴劑, 如患處皰疹未破潰,可用適量香油將葯粉調和成稀糊狀,塗敷3次/d;若皰疹已破潰,可將葯粉直接噴敷於皮損處,3次/d。1周為一療程。結果:30例全部治癒,有效率100%,用葯20min即可止痛,3~7天痊癒。
7 清開靈注射液
陳紅等 [7] 用清開靈注射液治療帶狀皰疹62例,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治療組採用清開靈注射液,年齡≤14歲者用20ml,>14歲者30ml;對照組採用病毒唑,按15mg?kg -1 ?d -1 ,均加入NS250ml靜滴,1次/d,共5天。並同時肌注維生素B 1 100mg,維生素B 12 0.25mg,1次/d,共5天。結果:兩組結痂、疼痛減輕及痊癒時間比較,治療組顯著優於對照組(P<0.01)。
8 獨一味
藏葯獨一味具有良好的鎮痛、消炎、抗菌、止血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龔磊 [8] 用獨一味治療30例帶狀皰疹病人,3粒/次,3次/d,療程為2周。治療期間未用其它葯物,結果:痊癒12例,顯效14例,好轉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
9 雙黃連粉針劑
王廣林 [9] 用哈爾濱中葯二廠生產的雙黃連粉針劑3g加入NS500ml中靜脈滴注,1次/d,同時用雙黃連粉針劑1.2g加95%酒精100ml配成酊劑,用於外擦皮損及疼痛區域,4~5次/d,直至痊癒。結果:在止痛時間、皮疹乾涸時間、痊癒時間等方面均短於只使用西葯的對照組,是一種療效可靠、預後理想、無毒副作用的治療好方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0 季德勝蛇葯片
孫代紅 [10] 用季德勝蛇葯片糊劑外用治療眼部帶狀皰疹23例,並與外用爐甘石洗劑治療21例作對照,方法:無環鳥苷0.5g靜脈滴注,青黴素800萬U+地塞米松10mg靜脈滴注,維生素B 1 100mg、維生素B 12 500μg肌注。外用季德勝蛇葯片粉糊劑塗患處,4~5次/d,次日早晨清洗干凈再重復上述方法。結果:在顯效時間、痊癒時間上,明顯優於對照組,證明蛇葯具有很好的消炎、消水腫及止痛作用,是治療帶狀皰疹的一味很好的中成葯。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多因肝氣郁結化火,脾經濕熱內蘊,外溢肌膚而成;或外感毒邪,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致。如能及時診治可大大縮短療程,若病情延誤,治療時間延長,愈後可留下後遺神經痛。上述中成葯取其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斂瘡生肌等功效,採用外敷、內服、內外兼用,或中西葯合用的方法治療帶狀皰疹,療效快、治癒率高,既縮短了病程,又減少皰疹後神經痛,值得臨床推廣。

『貳』 幼兒園一周連續出現10列水痘屬散發。聚集。還是爆發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疾控中心獲悉,由於手足口病在穗處於全年散發狀態,個別幼兒園出現聚集性病例的風險確實存在。

『叄』 蛇纏腰這病會傳染嗎

蛇纏腰這病會傳染。

水痘和帶狀皰疹(即蛇纏腰)都是由同一種病毒,即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在帶狀皰疹患者的水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如果一名成人患上帶狀皰疹,從未患過水痘或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以及嬰兒、孕婦、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與帶狀皰疹患者密切接觸後是有可能被傳染的。但帶狀皰疹患者的皮損若已結痂,一般就不具有傳染性了。

雖然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比較低,但家中一旦有大人患上帶狀皰疹,還是應當避免與嬰幼兒密切接觸,做好隔離,分房而睡,白天也盡量減少接觸。此外,家裡有孕婦、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也要注意。

(3)聚集性水痘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帶狀皰疹是由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累及神經和皮膚所造成的,表現為沿所侵犯的神經走行分布的聚集性皰疹,並伴有神經痛。雖說帶狀皰疹是因病毒感染,有一定自限性,但臨床上不少患者在治癒後,仍然會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痛,持續時間可長達半年以上,非常影響生活質量。

盡早治療帶狀皰疹能夠縮短病程,減輕症狀,減少後遺神經痛的發生。西醫主要是採取抗病毒、營養神經的治療,中醫認為帶狀皰疹雖然生於皮膚,但多與肝膽熱盛和脾虛濕困有關,可採用中葯瀉肝火、利濕熱,以及針灸等外治法,以快速緩解症狀,並減少後遺神經痛的發生。

『肆』 今年開春之際,部分學校發生了風疹、水痘等聚集性痊例疫情,為有效防止學校呼吸道等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

(1)引起風疹、水痘等的病原體是一種病毒,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專化,是一種體屬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2)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對宿舍、教室和餐廳及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屬於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從免疫角度講,注射疫苗後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幫助人體清除或滅殺進入人體的病原體,但抗體具有特異性,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因此這種免疫屬於特異性免疫.
(3)抗生素葯物可以治療細菌引起的疾病,所以對於患有這種風疹、水痘病的同學注射抗生素並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故答案為:(1)病毒;
(2)切斷傳播途徑;抗體;特異性;
(3)細菌;

『伍』 今年入春以來,我市部分學校發生了風疹、水痘等聚集性病例疫情,為有效防止我市學校呼吸道等傳染病的暴發

(4分)(1)病毒(2)切斷傳播途徑抗體特異性

『陸』 各類傳染病遺傳病資料

遺傳病是指由於遺傳物質改變而造成的疾病。遺傳病在上、下代之間按一定方式傳遞,同時,遺傳病的發病也需要一定的環境因素。現在已被認識的遺傳病有5000多種,包括鐮刀型細胞貧血症、囊性纖維化病、血友病、白化病等等。遺傳病對人類健康有很大危害,也嚴重影響人口素質。隨著醫學的發展,一些遺傳病已經能夠治療,特別是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促使了分子醫學的誕生,開始應用基因療法治療遺傳病。預防遺傳病患兒的生出,是極為重要的。現在應用羊膜穿刺等胚胎檢測技術,在懷孕的初期,就可以確定胚胎是否有遺傳缺陷。如果有缺陷,就採取墮胎。禁止近親結婚,是減少遺傳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遺傳病主要特點
遺傳病是因遺傳基因或遺傳物質的改變導致的疾病。遺傳物質只能在有血緣關系的成員中傳遞,並且受累個體可能在受精卵時期即已獲得了致病基因,保持到終身。因此遺傳病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有多個成員患病,或者一對夫婦反復生育患同樣病的病孩。

②垂直傳遞性。遺傳病只在血緣親屬中自上代往下代傳遞,無血緣的家族成員不受影響。血緣親屬中也不能橫向傳遞,如哥哥不能傳給弟弟。

③先天性。這些基因大多可能在胚胎期已經發揮了致畸的作用。遺傳病患者大多在母體內即已患病,很多遺傳病患者在出生前或出生之時就有明顯症狀或畸型。

④終身性。終身性意味著兩點:

其一,對大多數遺傳病還缺乏有效的臨床治療措施,一旦病情發生,很難徹底糾正或根治;

其二,主要是指無法改正患者的致病基因。患者通過飲食控制、內外科技術及當今發展起來的基因治療
技術,在某種程序上可以改善甚至完全糾正臨床症狀,但是其致病基因仍保持終身,並通過生殖傳給子女。

冬春季節是各種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近兩年來,非典型肺炎(包括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都在此季節嚴重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給我們的健康敲響了警鍾。但是專家認為,只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勤於鍛煉身體,很多傳染性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本報記者特邀滬上權威感染病學專家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繆曉輝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副主任盧洪洲博士,就冬春季節常見的麻疹、風疹、流腦、猩紅熱、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結核和非典型肺炎等傳染性疾病為讀者一一解析。

專家認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來傳播,因此,日常生活中是有對策來避免它的。以下八大對策供參考。

1、避免受涼

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細菌和病毒容易侵入。

2、凈化環境

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

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3、補充營養

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氣候乾燥,空氣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注意多喝水。

4、生活規律

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5、加強鍛煉

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但霧天不要晨練,因為濃霧中不僅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水汽較多,會影響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

6、個人防護

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出門盡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盡量少到擁擠的場所。

7、免疫預防

流行季節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規醫院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

8、及早就醫

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別不當回事,更不要胡亂吃葯。

盤點8種冬春常見傳染病
[麻疹病毒]襲擊5歲以下幼兒

麻疹俗稱「出麻」,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頰粘膜有麻疹粘膜斑,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等為主要表現。多見於8個月以上到5歲的嬰幼兒。自開展麻疹疫苗接種以來,總發病率已經顯著下降了。

作為一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麻疹病毒存活在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內,通過飛沫進行傳播,可隨空氣進行傳染,不過麻疹病毒比較脆弱,在空氣中不能存活很長的時間。該病毒在公共場所的傳染性很強,建議在傳染病高發季節少帶嬰幼兒到公共場所去。

■預防麻疹的方法:

1、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8個月齡時初種,7歲時再加強接種一次。

2、體弱多病或有慢性病的兒童,可注射免疫球蛋白進行被動免疫,可制止發病或減輕症狀。

3、冬春季節,用馬蹄(荸薺)、紅蘿卜煎水服,每周1-2次,亦有預防作用。

[風疹病毒]早期感染可致胎兒畸形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在兒童集體機構發生流行。臨床表現為低熱、輕微的上呼吸道炎症狀和麻疹樣皮疹,常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孕婦如果在妊娠早期感染了風疹病毒,可引起胎兒嚴重的全身感染並致畸形,稱之為先天性風疹綜合征。

■預防風疹的方法:

1、注射風疹減毒活疫苗:主要對象應是15個月以上的小兒及兒童、易感育齡婦女。

2、妊娠早期孕婦應避免與風疹患者接觸,如已接觸並經風疹病毒抗體測定陽性者,應終止妊娠;陰性者可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一般的丙種球蛋白無預防作用。

[流腦]起病最急及時就醫

流腦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寄生在人的鼻咽部侵入血液循環,再進到腦膜及腦脊髓膜,引起腦膜及脊髓膜發炎。它起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是一種較嚴重的急性傳染病,主要侵犯15歲以下的兒童。在流腦流行期間,絕大多數患者症狀不典型,他們是主要的傳播者。

流腦的主要症狀是突發高熱、寒戰、頭痛、嘔吐,嚴重時出現頸項發硬,頭後仰、抽搐、昏睡等症狀,在胸、背部皮膚上一般可見到瘀點。因此,一旦發現有上述症狀的病人要立即就近就醫,如不及時搶救,常於24-48小時危及生命。

■預防流腦方法:

1、注意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被褥勤洗、勤曬,流腦流行時不要帶小孩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或病家串門。

2、預防流腦最好的辦法是接種流腦多糖體疫苗,一般接種後5-7天抗體水平就上升,注射一次疫苗有效免疫力至少可維持3-4年;如在流腦流行的季節前一個月,對6個月至15歲的兒童普遍進行一次流通腦多糖體疫苗注射,可預防流腦的發生和流行。

3、流腦是兒童中多發傳染病,小學、幼兒園、托兒所要做好晨檢,發現可疑病兒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並做好隔離和其他兒童的預防工作。

[猩紅熱]可引發急性腎小球腎炎

猩紅熱為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在5-15歲的兒童。臨床表現為發熱後出現咽峽炎及全身皮膚細小皮疹,疹退後皮膚出現片狀脫落,少數患者於發病後2-3周發生非化膿性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及風濕熱等。

■預防猩紅熱的方法:

1、隔離患者,特別是要在集體兒童機構中執行。

2、密切接觸者的處理,尤其是體弱及免疫力功能低下者,可服用磺胺類葯或注射青黴素。

[流感病毒]傳染性強易流行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點是起病急,傳染性強,流行廣泛,傳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流感是通過飛沫傳播的。

流感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弱,在56℃30分鍾條件下易被滅活,在室溫下傳染性很快喪失,100℃1分鍾即被滅活,但在0~4℃能存活數周,在-20℃真空乾燥條件下可長期保存。對紫外線和化學消毒劑敏感。

■流感的預防方法:

1.管理傳染源:病人就地隔離,隔離至退熱後2天,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3天。

2.切斷傳播途徑: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和污染物要用漂白粉、過氧乙酸等進行消毒,室內通風,流行期間禁止大型聚會。

3.保護易感人群:有條件時疫苗接種和流行期間葯物預防。

[水痘]常在兒童中集體流行

水痘是一種小兒最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染是主要傳播途徑。另一種是接觸傳染,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多見於1~6歲的小兒,水痘傳染性很強,常在托兒所、幼兒園等兒童集體中流行。

■水痘的預防:

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確診,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雖然症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很強,而且水痘在目前還未普遍施行自動免疫,因此預防水痘主要靠隔離好病兒,盡可能避免健康兒童與患水痘的病兒接觸。

[肺結核]易感人群在增加

肺結核是傳染病中的常見病,又稱「白色瘟疫」,曾經在80年代被認為人類已經基本徵服的疾病之一。但在90年代又卷土重來,易感人群的數量也在增加。它對機體的侵襲,以及對人體生活,工作造成的影響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痰塗片陽性的肺結核排菌病人。有了傳染源,結核菌還必須通過一定途徑才能傳染給別人。肺結核病人主要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等把含有結核菌的微沫散播於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結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結核菌的感染。結核病傳染的程度主要受結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狀以及接觸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家庭內父母或祖父母等長輩有結核病,兒童較易受到結核菌的感染。

■肺結核的預防: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因此禁止隨地吐痰,對菌陽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圍的東西要加以消毒和適當處理,室內可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時,患者用過的食具應煮沸消毒10-15分鍾,被褥在烈日下暴曬4-6小時,痰盒、便器可用5-10%來蘇浸泡2小時,最好將痰吐在紙上燒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時。除此之外還可接種卡介苗,它是一種無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種於人體後可使未受結核菌感染者獲得對結核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保護率約為80%。可維持5-10年,因而隔數年後對結素試驗轉陰者還需復種。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醫護人員是高危人群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熱(高於38攝氏度)、頭痛、乏力和咳嗽,部分病人有呼吸加速、氣促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早期白細胞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減少;影像學顯示肺炎性改變。該病在一定條件下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醫護人員是本病高危人群。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預防: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

(2)注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穩定情緒和避免吸煙,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3)保持辦公室和居所的空氣暢通,經常開窗,使空氣流通。勤打掃環境衛生,勤曬衣服和被褥等。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

(4)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

(5)結合自身情況,可適當服用一些抗病毒和預防流行性感冒類葯物。

(6)盡量不到醫院探視高燒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視時必須戴醫用口罩。

(7)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導致傳染病流行有三大環節

環節一:傳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患者無疑是重要的傳染源,但在大多數傳染病中,顯性感染(即出現症狀的患者)只佔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隱性感染者與病原攜帶者在一些傳染病中會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環節二: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後,到達另一個易感者的途徑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和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此外,還有些傳染病可以經水和食物通過消化道傳播。經蚊蟲等叮咬,即蟲媒傳播,以及血液和體液等途徑也是傳染病的重要傳播方式。

環節三:人群易感性即人體對某種傳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禦某種病原體的入侵而染病。某種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占總體人群的比例越高,則這種傳染病越易於發生和傳播,該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為何傳染性疾病多發在冬春

專家指出,因為冬春季節氣候寒冷,人們多集中在室內活動,互相接觸機會較多。由於門窗關得較嚴,空氣不流通,室內溫度較高,給存在於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生長繁殖創造了一定的有利條件;據實驗室研究,在污染嚴重的室內空氣中,每立方米就存在著數以百計的各種微生物。另外,由於病人或帶菌(毒)者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播散出大量的病菌和病毒,使集居於室內的人們易於互相傳播;流感、腮腺炎、白喉等亦可通過食具、用具、玩具等傳播。再就是由於室內外溫差較大,當從溫暖的室內外出時,驟然吸入大量冷空氣,冷空氣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及吞噬細胞功能也隨之降低,這時潛伏在呼吸道內的各種病菌也乘虛而入,引起發病。

與聚集性水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
© Arrange www.szpfmr.com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