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泡症怎麼治
中醫稱為熱瘡,是一種有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皰疹分為帶狀皰疹、生專殖器皰疹、單純皰屬疹。 一、指皮膚表面出現的黃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泡,常成片出現,裡面充滿液體、天花、水痘等都有這種症狀; 二、指一種皮膚病,病原體是一種病毒,多發生在上唇和面部,症狀是局部先發癢,然後出現水泡狀的隆起,內含透明的液體,一兩周後結痂自愈。 皰疹分為生殖器皰疹、單純皰疹、汗皰疹、帶狀皰疹。 【皰疹患者的自我保健】 1、不要過分緊張。有的患者皮膚上可能出現大皰、血皰,甚至糜爛,不要緊張,若治療得當10天左右即可痊癒,治癒後一般不會復發。 2、多休息,給以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 3、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要摩擦患處,避免水泡破裂。可外用中草葯或雷夫奴爾濕敷,促使水泡乾燥、結痂。 食療法: 1)薏仁粥 薏苡仁:加水適量,煮粥,加入白糖適量食用,每日一次。 功效:陰部皰疹緩解期,具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長期飲用可以減少復發 2)苦瓜飲 鮮苦瓜適量 用法:絞汁1杯,開水沖服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之功,適用於陰部皰疹中醫辨證屬於毒熱夾濕者。
『貳』 泡瘡是什麼病有什麼治療方法嗎
天泡瘡 病名。見《外科發揮》卷六。同名天泡瘡者有兩種不同之皮膚發泡性疾病。其一為多發於夏秋之間,小兒易患。多因暑濕之邪侵犯肺經不得宣洩,郁於皮膚而發泡瘡。發病急驟。互相傳染。初起者為潦漿水泡,界限清晰,皮薄而光亮,泡頂白而根基膚色紅赤,破則外流滋水,癢痛並作,蔓延迅速,甚則化膿結痂,綿延不斷。相當於膿皰瘡病。治宜清熱解毒利濕之劑,方用內服清暑湯,或黃連解毒湯,外用多選青黛散或三石散敷貼。其二之發則不分季節,且發病緩慢而無傳染性。病因多由心火妄動、脾濕內蘊、外越皮膚所致。證見皮膚發有大小不等之水泡。所同者其泡基之皮膚赤紅與前者相似,然泡壁松薄易於因擦破而滋水,多伴有長期發熱,胸悶,食慾不振等證候。若病時久則有潮熱骨蒸、舌紅光澤、脈細數等傷陰之表現。治宜清熱除濕之劑,方選清脾除濕飲內服。若傷陰證候明顯者,則宜養陰益胃之法,方用益胃湯,或清脾甘露飲。外用可選石珍散。 1、治天泡瘡。用生百合搗塗,二日即安。或用百合花曬干為末,調菜油塗搽亦有效。 2、天泡瘡的治療便方。用無名異末,水調服。 3、天泡濕瘡。用野菊花根、棗木,共煎湯洗患處。 4、天泡濕瘡,用龍葵苗葉搗敷。 5、天泡熱瘡。用藍葉搗敷。 6、天泡濕瘡。用天花粉、滑石,等分為末,水調搽塗。 7、天泡水瘡。用黃葯子研末塗搽。 8、嬰兒泡瘡(遍身象魚鰾,又象水晶,破則流水,瘡又再生)。用密陀僧研末灑敷,內服蘇合香丸
麻煩採納,謝謝!
『叄』 水泡瘡是怎樣感染的,有什麼症狀及治療方法
痔瘡症狀:肛門燒灼疼痛,觸摸時似有腫物突出,大便可伴有出血——馬應龍痔專瘡膏效果不錯,屬洗凈局部後外擦一點(不要太多,會染到衣服上的) 注意:平時多喝水,少吃煎、炸、辣椒。 註:十人九痔,這很正常。
希望採納
『肆』 泡症如何治療
泡症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那麼帶狀皰疹如何治療呢?
1
季德勝蛇葯取該葯適量,加75%酒精適量攪成糊狀,塗於患處,每天5~6次;同時每天內服該葯3次,每次10片。一般5天可治癒。
2
西黃丸本品由牛黃、麝香、沒葯、乳香等中葯製成。每次服2克,每天2次。一般用葯2~3天後,患處皰疹紅斑變淺,膚色接近正常,水皰乾涸、結痂,疼痛消失。
3
京萬紅燙傷膏取該葯適量塗於患處,每天1次;同時口服西米替丁200毫克,每天3次。用葯後24小時內疼痛消失,2~3天皮疹乾涸,3~4天結痂脫落。 ¬
4
視患處大小,六神丸20~40粒用米醋調勻塗患處,天3次。口服每天3次每次10粒。連用4~5天可愈。
5
1%吲哚美辛溶液塗患處,2-4/d,疼痛、紅斑、腫脹主要症狀改善。有效率92%。
6
用法是不管皰疹潰破與否,均用無菌棉簽蘸紫草油塗抹在患處,每日3-5次,7天為1療程。結果,經治療1療程後,痊癒(皮疹消退,臨床體征消失,無疼痛後遺症)20例,佔76.9%;好轉(皮疹消退約80%,疼痛明顯減輕)6例,佔23.1%。總有效率為100%。
7
聚肌胞 聚肌胞2mg,肌注,每天一次,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
8
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0.8g/d,一次口服,或0.2g 每天兩次,晚睡前加服0.4g,一日為0.8mg。
9
雙密達莫 潘生丁25mg,每日3次口服。
10
強力寧 方法:強力寧注射液10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一次。
11
鴉膽子油 方法:鴨乳液20ml,每日2-3次,連續服7天。
12
法莫替丁治療帶狀皰疹效果顯著。用法:內服法莫替丁20mg/次,2/d,連服1周。
『伍』 天泡瘡如何治療
同名天泡瘡者有兩種不同之皮膚發泡性疾病。其一為多發於夏秋之間,小兒易患。多因專暑濕之邪侵犯肺經不得宣洩,屬郁於皮膚而發泡瘡。發病急驟。互相傳染。初起者為潦漿水泡,界限清晰,皮薄而光亮,泡頂白而根基膚色紅赤,破則外流滋水,癢痛並作,蔓延迅速,甚則化膿結痂,綿延不斷。相當於膿皰瘡病。治宜清熱解毒利濕之劑,方用內服清暑湯,或黃連解毒湯,外用多選青黛散或三石散敷貼。其二之發則不分季節,且發病緩慢而無傳染性。病因多由心火妄動、脾濕內蘊、外越皮膚所致。證見皮膚發有大小不等之水泡。所同者其泡基之皮膚赤紅與前者相似,然泡壁松薄易於因擦破而滋水,多伴有長期發熱,胸悶,食慾不振等證候。若病時久則有潮熱骨蒸、舌紅光澤、脈細數等傷陰之表現。治宜清熱除濕之劑,方選清脾除濕飲內服。若傷陰證候明顯者,則宜養陰益胃之法,方用益胃湯,或清脾甘露飲。外用可選石珍散。
『陸』 怎樣治療泡症
對於單純性皰症在西醫專著上明確說明是不能徹底治癒的,但治療是必要的,可以控制其並發症.上個世紀,這種病很少,所以關於這種病的中醫生研究專著很少.但這種自古就有,在中醫上稱為熱瘡(熱風瘡,或者火燎瘡)類,但我認為熱瘡不僅僅指單純性皰症.
網上公布的方已有好幾個,我現抄出來你看看.
第一方:
1、濕熱下注證生殖器皰疹、
常見生殖器部位水皰成簇,周邊有紅暈,或有糜爛,有輕癢,可見小便黃赤,口苦,口渴,舌紅苔黃膩,脈弦滑。這是由於素日喜肥甘厚味,濕熱之邪下注肝經所致。治療法則宜清熱除濕,方葯常以龍膽瀉肝湯加減:
龍膽草10g 山梔10g 黃芩10g 柴胡10g 車前子(包)10g 生地10g 當歸10g 木通10g 生甘草10g
方中龍膽草清瀉肝經濕熱;山梔、黃芩、柴胡配合龍膽草清肝利膽;車前子、木通清熱利濕;生地、當歸涼血活血;生甘草調和諸葯。水皰大、糜爛滲液者,加生苡仁30g,茵陳10g;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6g(後下)。
2、屬於毒熱蘊結證的生殖器皰疹
見陰部皰疹大而紅,局部腫脹,疼痛明顯,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或有低熱,排尿困難,舌紅絳,脈滑數。這是由於不潔性交,外染淫毒,毒熱結聚陰部所致。治療法則宜清熱解毒,常以方葯為清毒神聖湯加減:
金銀花30g 天花粉30g 蒲公英30g 當歸15g 生甘草10g 板藍根30g
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為主葯;天花粉排毒驅腐;蒲公英、板藍根配合主葯加強治療作用;當歸、生甘草養血活血,調和諸葯。如小便黃赤,排尿疼痛困難者,加馬鞭草15g,天葵子10g,淡竹葉10g;淋巴結腫大疼痛者,加地丁30g,夏枯草10g。
3、腎氣不足證的生殖器皰疹
常見於復發性陰部皰疹,皰疹乾涸較小,無自覺症狀,但經常復發。這是由於腎氣不足,淫毒之邪未盡所致,由於腎氣不足故多伴有腰膝酸軟,渾身乏力。陰虛者,則多有五心煩熱,失眠多夢,遺精早泄,舌紅少苔,脈象細數。腎陽不足者,則多有手足不溫,少腹拘急,舌淡苔薄,脈象沉細。治療法則以補腎為主,佐以解毒除濕。常用方葯為六味地黃丸加減:
生熟地各10g 山葯15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茯苓15g 澤瀉10g 丹皮10g 板藍根10g
方中生熟地滋補腎陰;山葯、山萸肉、枸杞子滋補肝脾腎三陰;茯苓、澤瀉、丹皮乃補中有瀉;板藍根清瀉餘毒。如陰虛火旺者,加女貞子10g,知母10g;腎陽不足者,加制附片10g ,肉桂10g,仙靈脾10g。
根據有關資料報道,該病的國外發病率約占性病的50%。因此,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筆者在長期臨床實踐中,採用系列中葯方劑治療生殖器皰疹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將葯方和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外洗方:川黃連10克,板藍根30克,金銀花20克,薄荷10克後下,煎水外洗或浸泡患處,適用於急性炎症期。
1號內服方:川黃柏皮50克,板藍根60克,大青葉30克,馬齒莧60克,薏苡仁60克,土茯苓60克,蟬衣8克,生甘草12克。煎水分3次服,每日1劑,本方用於急性炎症期,一般連服7~10天後燒灼、紅腫、疼痛刺麻感消失,水皰乾涸,潰瘍面癒合,急性炎症可得到全面控制。
2號內服方:在1號內服葯方中減去川黃柏皮,加黃芪60克煎水內服,每日3次,每2天1劑一共內服15劑可控制復發。本方適宜急性炎症期控制後的抗復發治療。
注意事項:發病期禁止性生活,忌辛辣、辛燥食物。保持陰部衛生,若性伴侶受感染者應同時檢查治療,切斷傳染源,防止交叉感染。
上述系列方葯分別具有清熱、消腫、止痛、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功效。經臨床驗證,對控制急性炎症療效較好,且對抗復發療效顯著。
一般患者最好還是請醫生治療。
第三方:
我在一本很厚的醫學書上找到的中葯葯方,春天是病發的高峰期,四月份我發了兩次了,從四月二十二日起我開始吃這個方,現在吃了近一個星期了,照樣喝酒抽煙.不見發作.還不錯,我要了十付才二十多塊錢.我希望你也能試試.
金銀花10克.土茯苓15克.當歸15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2克.紫背天葵12克.克川芎10克.延胡10克.
我在網上查過這些中葯,大部分都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
第四方:
面部皰症患者,銀翹散加減: 金銀花15 g連翹12 g菊花10 g梔子10 g板藍根15 g桑葉5 g荊芥穗10 g生石膏30 g鮮蘆根30 g生甘草10 g
銀翹散[組成] 連翹15 g 金銀花15 g 薄荷6 g 竹葉4 g 荊芥穗4 g 淡豆豉5 g 牛蒡子6 g 生甘草4 g (不同的網上公布的方不同,請讀者自查)
或服牛黃上清丸. [組成]服牛黃上清丸 主要成分:大黃80g,黃芩50g,黃連16g,黃柏10g,菊花40g,白芷16g,人工牛黃2g,荊芥穗16g,川芎16g,梔子50g,連翹50g,赤芍16g,當歸50g,地黃64g,桔梗16g,甘草10g,石膏80g,冰片10g,薄荷16g。
陰部皰症患者,龍膽瀉肝湯加減板藍根,大青葉. 龍膽瀉肝湯[組成]:龍膽草酒炒(6g),梔子酒炒(9g),澤瀉(9g),木通(6g),當歸酒炒(3g),生地黃酒炒(6g),柴胡(6g),生甘草(6g)。或者龍膽瀉肝丸. (注意:其中關木通含有可導致腎病的馬兜鈴酸, 關木通與木通不同.)
反復發作者,養陰清肺湯. 養陰清肺湯[組成]生地12 g 麥冬12 g 生甘草4 g 玄參10 g 川貝9 g 丹皮8 g 薄菏5 g 白芍8 g
外治方:鮮蘆薈汁調化毒散收干.
以上抄自北京協合醫院皮膚科袁兆庄著<<臨床常見皮膚病>>.
第五方:
「濕熱下注型,10號方加減:」
車前子30 g木通12 g枯參15 g龍膽草10 g土茯苓100 g炒梔子15 g皂刺30 g重樓30 g三棱15 g莪術15 g絞股蘭30 g蜈蚣2條
虛陰內熱型.竹葉黃芪湯加減:竹葉10 g生黃芪45 g麥冬30 g生地30 g木通12 g焦梔15 g知母15 g生升麻5 g連翹30 g蜈蚣2條
外洗方:龍膽草,苦參,貫眾,板藍根,皂刺,重樓各等分冷水3500毫升泡1小時,文火煎沸後稍冷加陳醋50毫升坐浴10-15分鍾,留葯及液加熱再用.
第五方:
「濕熱下注型,10號方加減:」
車前子30 g木通12 g枯參15 g龍膽草10 g土茯苓100 g炒梔子15 g皂刺30 g重樓30 g三棱15 g莪術15 g絞股蘭30 g蜈蚣2條
虛陰內熱型.竹葉黃芪湯加減:竹葉10 g生黃芪45 g麥冬30 g生地30 g木通12 g焦梔15 g知母15 g生升麻5 g連翹30 g蜈蚣2條
外洗方:龍膽草,苦參,貫眾,板藍根,皂刺,重樓各等分冷水3500毫升泡1小時,文火煎沸後稍冷加陳醋50毫升坐浴10-15分鍾,留葯及液加熱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