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風疹的問題
小時候打的應該是麻疹,麻疹屬於國家計劃免疫,所以小孩都會接種,而風疹不專是,所以學校一般不會屬免費接種風疹。
風疹是一種以發熱、呼吸道卡他和出疹為主要症狀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常見。風疹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
後天感染:皮膚出紅色斑丘疹及枕後、耳後、頸後淋巴結腫大伴觸痛,合並症少見,多數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容易被人們忽視。
先天感染是婦女在孕期感染風疹病毒,病毒可侵犯胎兒,導致自發流產、死產或胎兒感染從而引起嚴重的出生缺陷,包括白內障、耳聾、心臟病或智力低下,即先天性風疹綜合症(CRS),這是風疹最大的危害。
風疹呈世界性分布,周期性流行,一般間隔5-7年。
風疹在中國列入丙類傳染病,未列入計劃免疫。在中國5-7年就有一次風疹流行,1993-1994年,北京、上海、沈陽等大城市都有風疹流行的報告,流行年份發病率達到100/10萬-200/10萬。1999-2001中國風疹又出現了一個高峰。
2. 風疹和皮疹的區別
帶狀皰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文獻上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現代醫學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發病機制: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兒童)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如果發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極少對稱發病。民間所傳:如果圍繞腰部出現一圈皰疹即有生命危險,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布,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顏面,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面癱。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年齡大的、體質弱的及患有腫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會更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還常見到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病人除自覺發病部位劇烈疼痛外,水皰不出現或出現得很少,很容易被誤診,應予以高度重視,以免貽誤治療,發現嚴重後果。
帶狀皰疹的患者,在未出現部位疼痛時,應及早請醫生確診,積極治療。
【治療】
一、主要是一般和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減少疼痛、預防繼發感染、縮短病程。
①神經痛:可給止痛劑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皰疹後神經痛需止痛劑和鎮靜劑合用,如多慮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賽庚啶2mg,日3次口服,維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膚護理治療;酞丁胺擦劑或爐甘石洗劑外搽,1日3-5次。糜爛者塗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或紫外線照射、音頻電療,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擴束照射),TDP頻譜照射等。
③眼部帶狀皰疹:可用皰疹凈或無環鳥苷液滴眼,為防止角膜粘連用阿托品擴瞳;
二、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無環鳥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葯:阿昔洛韋、萬乃洛韋等(臨床提示:阿昔洛韋對治療後遺神經痛無效)外用阿昔洛韋眼葯水塗患處。可口服抗菌葯或外用紅黴素軟膏塗患處。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龍膽紫溶液塗患處。皮質類固醇激素:短期應用,千萬要慎重!
三、對正在用細胞毒、免疫抑制劑或代謝拮抗劑的患者,因易產生病毒擴散,應盡量減低劑量或停用。
四、可配合清熱解毒中葯和針刺療法。推薦中成葯如肝火熾盛者,口服龍膽瀉肝丸;脾虛濕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參苓白術丸;氣血淤滯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葯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
治療期間應卧床休息,注意營養,還應穿清潔柔軟的棉製內衣,以減輕摩擦。如疼痛影響睡眠,可適當服些鎮靜止痛葯。春季是多種傳染病流行季節,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應盡量少去空氣不潔的公共場所,以免感染。平時要堅持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水痘-帶狀皰疹是一種DNA病毒,體積210~250nm。可經呼吸道傳播,但傳染性很小。 皮疹是各類皮膚損害的統稱,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1) 斑疹 是與皮膚齊平、具有界限性的皮膚色澤改變。如斑疹的發生是由於發炎 充血的結果則呈紅色、壓之退色,見於傷寒、麻疹、葯疹等。如由於出血所引起, 雖也為紅色,但壓之不退色,見於斑疹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細菌性心內膜炎、 流行性出血熱、白血病等。
(2) 丘疹 是高於皮膚的界限性隆起。丘疹的大小、形狀、顏色、硬度均不一致, 其頂面或平、或尖、或呈臍形。丘疹可發展為水泡、膿皰或潰瘡,見於天花、水 痘發展的一個階段或多種皮膚病。
(3) 水皰 是高於皮面,內有空隙,具有界限性的隆起,內含清晰或混濁的漿液, 見於水痘、凍傷、燒傷或某些皮膚病。
(4) 膿皰 是含有膿液的水皰,多由水皰並發感染所致。
(5) 蕁麻疹(風團) 是暫時性水腫性皮膚隆起,頂面齊同,常伴有瘙癢和灼熱感。 通常突然發生,經過數十分鍾或數小時後即迅速消失。可見於蕁麻疹、急性血吸 蟲病及其他過敏反應。
(6) 結節 結節是位於皮下組織的硬結性損害。初起時僅能觸及,而未能看見。 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高於皮面,小如黃豆,大可如胡桃,其顏色、硬度、形態也不 完全一致,可以發展為潰瘍,也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跡。可以為炎症性(如梅毒瘤、 結節性紅斑),也可為非炎症性(如亞性網狀細胞病)。
3. 風疹和出疹子是一回事嗎大神們幫幫忙
不全是一回事。 1.風疹 概述風疹(rubella,German measles)又稱「風痧」,痧子等 。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於風疹的疹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陣風似的,「風疹」也因此得名。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多見於1~5歲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患。 中醫《備急千金要方》指出風疹又名風痧。多由外感風熱時邪,郁於肌表,發於皮膚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用銀翹散或加味消毒飲風疹應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2.疹子,疹子是一種老百姓的通稱,其實在醫學上它有很多名字 ,比如說麻疹,蕁麻疹等等. 一般出疹子都需要避風,特別是風疹。介紹兩篇文章 (1)、如何分辨孩子疹子的類型? 常見的小兒皮膚出疹子的類型有麻疹、風疹、幼兒急疹、猩紅熱和水痘等。 全身症狀麻疹發熱較高,咳嗽流涕症狀較明顯,出疹前頰粘膜處多有麻疹粘膜斑; 風疹一般發熱不高,少有咳嗽,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 幼兒急疹發熱較高,2—3天後即自行退熱; 猩紅熱初起惡寒發熱,咽喉紅腫潰爛,出現「楊梅」樣舌;水痘一般症狀較輕,發熱不高。 疹形: 麻疹疹子稍隆起,形狀大小不一,先稀後密,無癢感;風疹疹形細小,稀疏均勻,有癢感;幼兒急疹疹形比風疹細碎而較稠密,無癢感。猩紅熱疹子大小不等,有細碎的,也有片狀的,稠密無隙;水痘起初為米粒大小的紅疹,繼為皰疹,大者如豌豆,呈圓形或橢圓形,有癢感。 疹子的分布:麻疹先耳後頸部,次及而額,再及軀干、四肢,手足心可見疹子;風疹由面部及軀干,手足心無疹子;幼兒急疹由頸、面部及軀干、四肢,手足心無疹子;猩紅熱由頸部、面部及軀干、四肢,全身難以分清健康皮膚,但口唇周圍呈蒼白圈;水痘由頭面及軀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出疹時間麻疹疹子逐漸出現,通常3天左右出齊;風疹出疹快,通常24小時內出齊;幼兒急疹發熱消退後才出現,一般24小時內出齊;猩紅熱皮疹出現快,24小時內蔓延全身;水痘疹子分批出現,持續時間較長。 疹色麻疹暗紅色,風疹淡紅色,幼兒急疹玫瑰色,猩紅熱鮮紅色,水痘初起為淡紅色,成泡疹後根基周圍有紅暈。參考: http://www.zhjtjyw.com/u/xx8877/archives/2007/2007341926.html 2、常見的皮疹疾病加以介紹。什麼樣的疹子是危險的? 皮疹的形狀是千變萬化的,很難單看形狀去診斷出引起皮疹的原因及其潛在的危險性。主要的原則就是注意小朋友的生理狀況及精神狀態,是否和平常有何不一樣之處。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紅色的皮疹,只要是小朋友的活力和平常沒什麼兩樣,一般而言,多數是所謂的病毒疹,就比較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合並有高燒、扁桃腺及化膿紅腫,就必須要小心是不是感染了猩紅熱。其實,疹子本身並不危險,但是引起疹子的原因,是有可能會造成危險的! 少數的疹子,因為深具特色使人一看就知道。而在平日門診最常見引起的疹子的原因,不外乎是水痘、玫瑰疹、猩紅熱、手足口病、蕁麻疹、川崎症等,本期先就水痘、玫瑰疹、猩紅熱作介紹,下一期再介紹手足口病、蕁麻疹與川崎症。 水痘是由水痘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高傳染性疾病,但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被感染,包括新生兒。它通常是傳染皮膚、口腔及喉嚨,潛伏期為7~21天。 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燒葯 水痘的症狀包括: 1.水痘的特徵是會很癢,且全身會有紅色丘疹並伴有透明水泡,一般的疹子比較不會長到頭皮黏膜處及口腔內、甚至是生殖器上,但若是水痘,這些地方則會有皮疹的發生。 2.3~4天內小水泡變為膿泡,並乾涸成黑色痂皮。但是陸續會有新的皮疹出現,整個病程須約一星期。痂皮脫落後會有痕跡留下,但是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嘴巴、眼睛或生殖器四周的疹子會特別痛。 小心水痘的並發症 1.一般會有輕微發燒、倦怠,約7~10天就會恢復。若持續發燒或有胸痛、頭痛,要小心有並發症發生。 2.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燒葯,因為可能造成雷氏Reye's癥候群,對生命造成危險。 玫瑰疹是由人類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s6;HHV-6)所引起,約有75%的玫瑰疹是由此病毒所致,其餘25%則可能由其它常見之病毒感染引起。其傳染方式可能是經由飛沫、唾液等口腔分泌物所傳染。是一種嬰幼兒非常常見的疾病,好發於三至十八個月大的幼兒,尤以六到十二個月大的孩子為多。此病一年四季都可見,不過流行季節為春、秋兩季。 玫瑰疹的症狀包括: 1.感染玫瑰疹時最主要的症狀便是發高燒(攝氏39度以上),偶有食慾不振、嘔吐、驚厥、不安、昏睡,高燒時有點倦怠,一般持續3~5天,燒退後,恢復活力,潛伏期約為5至15天。 2.除了典型的發高燒及燒退才出疹等症狀外,也可能有一些其它的症狀,如拉肚子、咳嗽、哭鬧不安、厭食、眼皮浮腫、頭部淋巴結腫大等。還有約四分之一的嬰幼兒頭頂上的前囪門會鼓起來,某些會因發高燒而引起熱性痙攣,須予血液常規檢查、小便檢查、血液培養等,和其它疾病作鑒別診斷,以免將嚴重的疾病視為玫瑰疹。 3.當高燒減退時則進入發疹期,疹子(約2~3mm)最先出現在軀干及臉部,再慢慢向四周擴散,手腳末端的疹子最少。至於疹子的形狀,從小紅丘疹到較大斑疹都有可能。但疹子不會癢,且無著色或脫皮現象,約二到三天後就消退。 猩紅熱是法定傳染病之一,經由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引發之全身性反應症狀,主要經由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經由皮膚傷口感染發病。一般最常見的便是鏈球菌咽炎。而猩紅熱則是在咽部感染後,細菌本身製造出的毒素引發全身性反應如發燒、倦怠、惡心、嘔吐、頭痛、淋巴腺腫大以及全身性皮疹。此病好發於二至十歲的小孩,潛伏期短,感染後二至四天內便會有發燒及咽痛的症狀,全身性反應也會陸續出現。 猩紅熱的急性病程多於一周內消失,而且,引起並發症者亦不多。如能及早診斷並給予盤尼西林類的抗生素治療,病程還會縮短更多。 猩紅熱疹子粗糙 猩紅熱症狀包括: 1.突然發高燒、嘔吐、喉痛、腹痛與頭痛,並會畏寒。 2.扁桃腺腫大有分泌物,口腔內可見咽部潮紅、扁桃腺腫大,並有分泌物,而舌頭表層乳突會變紅變大,如草莓般泛紅並突起有如草莓舌。 3.通常皮疹會在發燒後一至二天內出現,並在三十六小時內由脖子迅速擴散到軀干、四肢,其特徵是全身泛紅,並伴有許多的細小丘疹;摸起來有如砂紙一般粗糙(臉上及手、腳掌例外)。 4.皮膚的紅斑與丘疹多半在四、五天內會消失,但是較輕微的病患可能皮疹不明顯而且很快便消失。不過猩紅熱的皮疹有一特色,便是在紅斑退去時會有持續性一至二星期的大量脫皮現象,足以與其它皮疹作鑒別診斷。 有人擔心猩紅熱會並發急性腎絲球炎,事實上,任何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皆有可能會引起此並發症,猩紅熱引起的比例並不特別高。 希望可以幫到你哦!(*^__^*) 參考資料: http://bbs2.iyaya.com/talk/t-1-705722-0.html
希望採納
4. 風疹病毒是水痘嗎
從網路的具體答案,請咨詢您當地的醫院,它應該是不收費的答案,以供參考:最良好的祝願。 B型肝炎疫苗---孕前注射液是安全 107肝病專家介紹說,各種疫苗都是有效的病毒生物制劑各種病毒生物制劑對孕婦是不是很清楚,因此,防止胎兒感染,通過母體病毒,B型肝炎疫苗,各種疫苗是安全的或孕前注射。 107肝...病專家說,婦女在懷孕期間,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減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各種病毒。妊娠除了B型肝炎病毒,風疹病毒,A型肝炎病毒,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流感病毒主要是容易感染病毒。風疹病毒,流感病毒,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很容易導致流產,早產或胎兒畸形和出生缺陷的B型肝炎病毒和A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婦,他們不採取措施攔截受感染的兒童從85 %?90%會發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 注射---在計劃懷孕前至少3個月 最好的辦法是懷孕前接種疫苗預防不同類型的病毒感染,疫苗接種是也適合於在一定時間。肝病專家說,風疹,水痘,流感,A型肝炎疫苗在計劃懷孕前,一般應在三個月內注射,因為通常需要三個月對人體接種疫苗後產生抗體,因此有孕在身的疫苗病毒完全消失,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乙肝疫苗通常是在至少9個月在計劃懷孕注入之前,因為B型肝炎疫苗注射三針,三針時間跨度為半年,也撥出3個月的時間使身體產生抗體。各種疫苗接種後2?3個月,最好是檢查是否懷孕後的抗體的生產,沒有產生抗體或抗體的少數,需要加強注射,所以最好的預防接種比平常的時候一對夫婦的保留個月。 有效的---不是所有的疫苗是終身免疫是有效的終身免疫力這些疫苗注射後?專家說,終身風疹疫苗接種後免疫力;流感疫苗是一種短效疫苗,發病時間只有1年,效果長達10年的水痘疫苗,A型肝炎疫苗在三年後接種疫苗強化免疫;乙肝疫苗的有效期為5至9歲,5至6年後接種疫苗加強注射。
5. 麻疹和風疹,水痘是一樣嗎
麻疹是一片一片的,全身通紅,包包多小,密密麻麻的、水痘比麻疹大多了、有的水痘有膿水而且無比的癢
6. 麻疹和水痘有什麼區別
麻疹是皮疹,水痘是水泡。都可以發熱,麻疹發的高些,水痘輕點。都是傳染病。
7. 濕症 風症 麻症 水痘 天花 有什麼區別嗎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的表皮炎症,臨床上具有明顯的滲出傾向和多種形態的皮疹,在劇烈的搔癢,易向慢性轉化,反復發作。
風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於出疹前5~7天病兒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後就不易找到。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本病多見於1~5歲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麻疹: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急性病毒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鼻炎,結膜炎,頰或唇粘膜出現粘膜疹和皮膚散在的斑丘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前驅期和出疹早期病人鼻,咽,口的飛沫傳染,也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核傳播。通過未感染的人或物品間接傳染少見。傳染期從出疹前2~4日持續到出疹後2~5日.皮疹消退時病毒已從鼻咽部分泌物中消失.在疹後出現輕度脫屑時,已不再具有傳染性.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高傳染急性發疹性疾病。經由空氣中飛沫或和人密切接觸而傳染。感染兒多為學齡前幼兒,尤其過團體生活小朋友更常見,水痘感染後約二星期發病。發病初期會有發燒及身體有紅疹及似露珠的小水皰。皮疹的分布是先由軀干發生,再逐漸擴散到四肢。皮疹很癢,小朋友常用手去搔抓。水皰在無並發症下7~10天內會逐漸結痂癒合。
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天花病毒通過空氣傳播,傳播速度驚人。帶病毒者在感染後1周內最具傳染性,因其唾液中含有最大量的天花病毒。但是直到病人結疤剝離後,天花還是可能透過病人傳染給他人。感染天花病毒後的潛伏期平均約為12天(7-17天)。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包括:高燒、疲累、頭疼及背痛。2-3天後,會有典型的天花紅疹明顯地分布在臉部、手臂和腿部。在發疹的初期,還會有淡紅色的塊狀面積伴隨疹子而出現。病灶在幾天之後開始化膿,直到第2個星期開始結痂。接下來的3-4周慢慢發展成疥癬,然後慢慢剝落。大多數的天花患者會痊癒。
風疹、麻疹、水痘、天花基本都是一生只出一次,很少再發。只要經過空氣傳播的一般一生都會得一次然後產生終身免疫。
8. 怎樣區別水痘和尋麻疹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是原發性感染,多見於兒童,臨床上以輕微和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為特徵。
病因
(一)傳染源: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
(二)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四)流行特徵: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本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症狀
潛伏期14~16日:
(一)前驅期:嬰幼兒常無前驅症狀。年長兒或成人可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納差及上呼吸道症狀,1~2日後才出疹。偶可出現前驅疹。
(二)出疹期:發熱同時或1~2天後出疹,皮疹有以下特點:
1.先見於軀干、頭部,後延及全身。皮疹發展迅速,開始為紅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形成皰疹,皰疹時感皮膚搔癢,然後干結成痂,此過程有時只需6~8小時,如無感染,1~2周後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橢園形,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淺表易破。皰液初為透明,後混濁,繼發感染可呈膿性,結痂時間延長並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軀干最多,其次為頭面部及四肢近端。數目由數個至數千個不等。
4.皮疹分批出現,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5.口腔、外陰、眼結合膜等處粘膜可發生淺表皰疹,易破潰形成淺表性潰瘍,有疼痛
治療
(一)一般處理與對症治。
呼吸道隔離,卧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織胺葯物。並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 。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並有嚴重並發症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
(二)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 ;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尋麻疹
尋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粘膜的小血管擴張,血漿滲出形成的局部水腫,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病因及發病機理】尋麻疹的病因復雜,尤其是慢性尋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種致敏原有關外,與個人的敏感性素質及遺傳等因素也有密切的關系,常見的誘因有:
(一)食物以魚、蝦、蟹、蛋、牛奶、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最常見,尤其是在一次大量進食蛋白質飲食和酗酒後,發生的蛋白腖性尋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
(二)葯物如青黴素、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另一些葯物如嗎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為組胺釋放劑,可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尋麻疹。
(三)吸入物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某些氣體及真菌孢子等。
(四)感染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原蟲、寄生蟲等感染,這些感染可能通過傳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變了機體的應激狀態,引起I型或III型變態反應。
(五)昆蟲叮咬如虱、跳蚤叮咬皮膚及黃蜂、蜜蜂、毛蟲的毒刺刺入皮膚,引起變態反應。
(六)物理及化學因素如冷、熱、日光和機械性刺激、摩擦壓迫和某些化學物質的刺激,引起變態反應或非變態反應性尋麻疹。
(七)內分泌和代謝障礙及胃腸功能失調均可誘發本病,尤其是慢性尋麻疹。
(八)內臟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淋巴瘤及某些腫瘤、風濕熱等可為尋麻疹的病因。
(九)遺傳因素如家族性寒冷性尋麻疹、遺傳性家族性尋麻疹綜合症和遺傳因素有關。
(十)精神因素精神緊張、感情沖動可引起乙醯膽鹼釋放,增強血管通透性而發生尋麻疹。
尋麻疹的發病機理可分為變態反應和非變態反應兩種,前者主要是由於I型變態反應引起,少數是II型或III型反應,此型的抗體IgE和血管周圍肥大細胞、血中嗜鹼性粒細胞相結合。當抗原再次侵入後,在這些細胞表面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引起肥大細胞膜本身及其一系列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學的變化,促使胞漿中的顆粒脫出,同時釋放出各種葯理性活性介質,如組胺、5-羥色胺、肝素、前列腺素、乙醯膽鹼、溶酶體酶、纖維蛋白溶酶、補體、各種激肽和慢性反應物質等,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痙攣、腺體分泌增多,產生皮膚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各種症狀。
非變態反應性尋麻疹是由於某些物質如細菌酶素、蛇毒、蛋白腖、某些葯物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紅斑、風團。
【臨床表現】常突然發病,先感皮膚瘙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形態不一、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風團可局限也可泛發全身,數分鍾或數小時後消退不留痕跡,但新風團又陸續出現,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喉頭及支氣管受累可發生喉頭水腫,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症狀在數日至2~3周內消退者稱為急性尋麻疹;若反復發作,病程達1~2月,大多找不出原因,頑固性難治者稱為慢性尋麻疹。
除以上兩型外,還有幾種特殊型尋麻疹:
(一)皮膚劃痕症又稱人工尋麻疹,手抓或鈍器劃其皮膚後,該處出現暫時性紅色條狀隆起。
(二)血管性水腫又稱巨大性尋麻疹。發生在眼瞼、口唇、包皮、外陰等組織鬆弛部位,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邊緣不清,持續1~2日自行消退,常反復發作。
(三)壓迫性尋麻疹皮膚受壓4~6小時後,局部發生深在性腫脹,8~12小時後消退,多發生在臀部、腰部、足背等受壓部位。
(四)日光性尋麻疹暴曬日光或紫外線後,在照光部位出現風團,並有瘙癢和針刺感。
(五)寒冷性尋麻疹分家族性和獲得性兩型。前者少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從嬰兒開始持續終生。後者開始於兒童或成人,在氣溫驟降或接觸冷水冷風時,在皮膚露出部位出現風團,持續半小時至3~4小時,冰塊試驗和被動轉移試驗陽性,多見於女性青年。
(六)膽鹼能性尋麻疹在運動、重勞動、受熱、飲酒或情緒緊張時,膽鹼能神經發生沖動而釋放乙醯膽鹼,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生直徑2~3mm小風團,不融合,半小時至1小時內消退,除掌拓外,皮疹可泛發全身,以青年人多見。
(七)血清病性尋麻疹注射血清、疫苗或葯物後除皮膚出現風團外,可有發熱、關節痛、淋巴結腫大,有的可出現蛋白尿、管型尿。
治療
組方:葯用黃芪、首烏、白術各15克,當歸、白蘚皮、丹參(後下)各12克,赤芍、防風、蟬蛻各10克,鳥梢蛇(研沖)9克,川芎、甘草、全蠍(研沖)各6克。蜈蚣(研沖)2條。兒童用葯酌減。風寒勝加麻黃、桂枝、透骨草,去丹參、赤芍;風熱勝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當歸;濕熱勝加黃芩、苦參、地膚子,去黃芪;熱毒甚加金銀花、大青葉、黃連,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紅花、澤蘭,偏血熱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術;氣血兩虛加黨參、白芍、熟地、大棗,去全蠍、蜈蚣:瘙癢劇烈加白蒺藜,浮萍、荊芥、蒼耳子;疹塊難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長加三棱、莪術;反復發作加地龍、僵蠶、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鱉蟲。每天1劑,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溫服。葯渣加水濃煎,濾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鍾,早晚各1次。3周1個療程,直至疹消癢除。避風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鮮、蛋品、牛奶、飲料、酒類、辛辣之品。孕婦、月經過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風散寒,清熱除濕、。涼血解毒、活血通絡、化瘀消腫、益氣固表、養血和營、去癢止癢。
療效:輕者1個療程即風團消、瘙癢止;重者2~3個療程疹塊及瘙癢消失,皮膚劃痕試驗陰性,血常規復查嗜酸性粒細胞降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