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兒子得了猩紅熱,急死了,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10歲以下的兒童,一年四季皆可發生,但以春季為多。
猩紅熱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猩紅熱樣皮疹及脫屑為特徵。後期少數病例可發生心腎並發症。
猩紅熱多見於2~8歲的兒童,病情多較急重,有較強的傳染性,而且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出現一些嚴重的並發症。所以,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一旦孩子出現類似的症狀應及早診斷和治療。
根據起病急驟、典型皮疹、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及疹退後脫皮屑,結合全身症狀發熱、咽痛、扁桃體炎和接觸史診斷較易。但應與風疹、麻疹相鑒別(前面章節已介紹)。此外應注意有無服葯史,以除外猩紅熱樣葯疹。
治療可分一般治療及全身葯物治療:
(1)一般治療 卧床休息,供給充分營養和水分。咽痛時可給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的飲食,保持口腔清潔。高熱時應及時退熱。患兒應隔離3~4周,以防傳染其他兒童。
(2)全身治療 盡管目前抗生素品種越來越多,效力越來越強,但青黴素仍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葯物。因為青黴素對鏈球菌感染有特效,故不僅治療效果好,尚可預防急性腎小球腎炎與風濕熱等並發症。一般用青黴素G。
本病屬中醫「溫病」范疇,名為「爛喉丹痧」或「疫痧」。中醫認為本病發生乃溫毒內侵,上蒸咽喉,外達全身所致。辨證治療大體可分為三型:
(1)邪在肺衛證 症見突然發熱,咽痛,少量皮疹,舌苔薄膩,脈數。治宜清熱透疹法,方選銀翹散化裁。
(2)熱入氣營證 症見高熱煩躁,咽喉腫痛,全身皮疹,口唇蒼白,楊梅舌,脈數。治宜清熱涼血法,方選清瘟敗毒飲化裁。
(3)疹後陰傷證,症見皮疹已消,留有餘熱,神疲食少,舌紅脈細。治宜養陰清熱法,方選沙參麥冬湯化裁。
除治療用葯外,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一定的溫度及濕度,有條件者應採取隔離治療;治療期間應多吃鮮嫩多汁的水果、蔬菜;避免肥甘厚味,辛辣之品;飲食以清淡為宜;患者的衣被要洗燙或曝曬。
[病原學及發病機理]
主要致病菌為B型溶血性鏈球菌A組菌株,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咽部引起化膿性病變,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膚產生病變,嚴重時肝、脾、腎、心肌、淋巴結也可出現炎症性病變。個別病人於病期2~3周後可在全身多器官組織產生變態反應性病變。
病菌一般存在於猩紅熱病人或帶菌者的鼻咽部,通過空氣飛沫(說話、咳嗽、打噴嚏)直接傳染,也可由帶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間接傳播,偶爾也可通過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傳播。
[流行病學]
本病全年可發病,但以冬春為高峰,主要多見於5~15歲兒童。傳染源主要是猩紅熱病人及帶菌者,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視為傳染源。猩紅熱病人自發病前一日至出疹期傳染性最強。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由於本病毒不耐熱、對乾燥抵抗力弱,故間接接觸傳染可能性小。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紅疹毒素有5種血清型,無交叉免疫,故猩紅熱可再感染。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1~7天,一般為2~3天,其臨床表現是細菌、毒素和變態反應綜合的結果,臨床上分輕型、普通型、中型、膿毒型、外科型和產科型。普通型起病急,高熱咽痛、頭痛,周身不適。發病12~48小時可出現典型皮疹,即在全身彌漫性潮紅的基礎上,散布粟粒大小點狀丘疹,壓之褪色,疹面無正常皮膚,皮膚瘙癢,皮疹常先由耳後、頸部開始至全身。皮疹在48小時達最高峰,以後按出疹順序先後消退,2一3日消失。個別可持續1月。咽部及扁挑體充血、紅腫,表面及腺窩有黃白色滲出物,易拭去。軟齶粘膜充血水腫,可見小米粒狀丘疹和出血點,稱腥紅熱粘膜內疹,病初時舌被覆白苔,乳頭紅腫突出白苔外,稱「草莓舌」,2~3天後舌苔脫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肉紅色)。舌乳頭仍凸起,稱「楊梅舌」。面無點狀丘疹而呈均勻紅色。口鼻周圍相對蒼白稱「口周蒼白圈」。近些年來,猩紅熱已趨於輕型,發疹不呈全身性,持續時間短,大片脫屑也少見。但後期仍可並發變態反應病變,如風心病、急性腎炎。
猩紅熱的早期症狀是發熱、嗓子痛、頭痛等,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有灰白色或黃白色點片狀物附著,容易誤診為急性扁桃體炎。除上述症狀外,還有怕冷、嘔吐症狀,12~36小時以面部開始全身彌漫性充血基礎上頸、胸、腋下及全身出現排列密集、分布均勻象針尖大小鮮紅的雞皮樣米粒疹,壓之退色,有的融合成片,癢感明顯,在肘彎部及大腿根部等皮膚皺折處還可見鮮紅色的帕氏線;3~5天出現楊梅舌,臉部發紅,口周蒼白成為一個蒼白圈。經治療後的3~4天皮疹逐漸消退可見脫屑。
猩紅熱的病情比較嚴重,並發症較多,容易並發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頸及頜下淋巴結炎、中毒性肺炎、急性腎炎、中毒性心肌炎、風濕熱等,重症患者可出現休克、敗血症,治療不及時能導致死亡。
猩紅熱是由A組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2-3天,有發熱,咽痛,全身不適等中毒症狀,24小時內出現特徵性猩紅色皮疹。其特徵為:1)持續發熱,體溫災39度左右。伴咽部和扁桃體紅腫。2)在彌漫性充血發紅的皮膚上散布針尖大小的隆起的紅色點狀皮疹,嚴重時呈出血疹。3)皮膚褶皺處可見紫色條紋-pastia線。4)除口鼻周圍,面部其他處充血潮紅,稱口周蒼白圈。5)齶部粘膜可見粘膜疹;舌被白苔,紅色的舌乳頭突出於白苔之外,稱「草莓舌」,2-3日後苔落,舌面光滑象牛肉,稱「楊梅舌」。6)病程的一周,皮疹按出疹順序消退,隨之開始脫皮。輕者呈糠屑狀,重者成片或手套,襪套樣。
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A族乙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多為兒童。主要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食品、食具等而傳染。臨床表現以高熱及全身細小密集紅斑為特徵。同時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還可見到四種特異性表現,即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和手套、襪套樣脫屑。那麼這些體征具體如何,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本病潛伏期2~5天,起病急劇,突然高熱、頭痛、咽痛、惡心、嘔吐等。若細菌是從咽部侵入的,則扁桃體紅腫,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滲出性膜,軟齶粘膜充血,有點狀紅斑及散至性瘀點。發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見舌乳頭紅腫肥大,突出於白色舌苔之中,稱為「白色楊梅舌」。3~4天後,白色舌苔脫落,舌色鮮紅,舌乳頭紅腫突出,狀似楊梅,稱「紅色楊梅舌」,同時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
病後1天發疹,依次於頸、胸、軀干、四肢出現細小密集的紅斑、壓之褪色,約36小時內遍及全身。肘彎、腋窩、腹股溝等皺褶處,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紅色或紫紅色瘀點狀線條稱「帕氏線」。由於兩頰及前額充血潮紅,但無皮疹,口鼻周圍呈現特徵性口周蒼白,稱「 環口蒼白圈」。
皮疹出現48小時內,疹達高峰,皮疹呈彌漫性猩紅色,重者可有出血疹。皮疹持續2~4天後,皮疹按出現順序消退。起病第7~8天開始脫屑,全身性,尤其後掌、足跖為大片脫皮,像手套、襪套狀。重者有脫發。
本病的並發症主要有三種:
(1)化膿性並發症 有扁桃體周圍膿腫、頸淋巴結炎、鼻竇炎、中耳炎、乳突炎等。
(2)中毒性並發症 心肌炎、心內膜炎等。
(3)變態反應性並發症,在病後2~3周出現,如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等。
[診斷]
診斷主要依據:
①臨床表現為發熱、咽峽炎、典型皮疹、莓樣舌及脫屑。
②B型溶血性鏈球菌培養陽性,還可參考接觸史及白細胞升高的變化來判斷。本病需與其他發疹性疾病進行鑒別。
[治療]
①一般治療:病人進行呼吸道隔離,強調卧床體息。以免勞累發生變態反應性並發症。
②病原治療:青黴素G為首選葯物,兒童為2~4萬U/千克/日,成人為120~240萬U/日,分2~3次肌肉注射。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兒童20~40mg/kg/日,成人1~2g/日,分4次服。7~10日為一療程。另外也可用林可黴素,尚有用狍黴素族、利福賓士療猩紅熱,均收到好效果。
③並發症治療:化膿性並發症時加大青黴素劑量,風濕熱者抗風濕,並發急性腎炎按急性腎炎處理。
患病後要及時治療、隔離,對病人的排泄物和污染物隨時消毒,患者要卧床休息,多喝開水,進清淡易消化食物。
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葯物,連用7~10天,病情嚴重者可加大劑量靜脈點滴。
[預防]
猩紅熱病人要嚴格隔離至咽拭子培養陰性為止。有接觸史的易感者,可預防性用青黴素G40~80萬u/日,3~4天。
⒈在猩紅熱流行期間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⒉不要讓孩子與猩紅熱患者接觸;如已接觸過,可用淡鹽水漱口,並用抗生素2~3天。
❷ 身上起了疹子,己經有半個月了也不見好,癢死了怎麼辦
常見的小兒皮膚出疹子的類型有麻疹,風疹,幼兒急疹,猩紅熱和水痘等. 全身症狀麻疹發熱較高,咳嗽流涕症狀較明顯,出疹前頰粘膜處多有麻疹粘膜斑;風疹一般發熱不高,少有咳嗽,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幼兒急疹發熱較高,2—3天後即自行退熱;猩紅熱初起惡寒發熱,咽喉紅腫潰爛,出現「楊梅」樣舌;水痘一般症狀較輕,發熱不高.疹形麻疹疹子稍隆起,形狀大小不一,先稀後密,無癢感;風疹疹形細小,稀疏均勻,有癢感;幼兒急疹疹形比風疹細碎而較稠密,無癢感.猩紅熱疹子大小不等,有細碎的,也有片狀的,稠密無隙;水痘起初為米粒大小的紅疹,繼為皰疹,大者如豌豆,呈圓形或橢圓形,有癢感.疹子的分布麻疹先耳後頸部,次及而額,再及軀干,四肢,手足心可見疹子;風疹由面部及軀干,手足心無疹子;幼兒急疹由頸,面部及軀干,四肢,手足心無疹子;猩紅熱由頸部,面部及軀干,四肢,全身難以分清健康皮膚,但口唇周圍呈蒼白圈;水痘由頭面及軀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出疹時間麻疹疹子逐漸出現,通常3天左右出齊;風疹出疹快,通常24小時內出齊;幼兒急疹發熱消退後才出現,一般24小時內出齊;猩紅熱皮疹出現快,24小時內蔓延全身;水痘疹子分批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疹色麻疹暗紅色,風疹淡紅色,幼兒急疹玫瑰色,猩紅熱鮮紅色,水痘初起為淡紅色,成泡疹後根基周圍有紅暈.
❸ 猩紅熱皮疹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10歲以下的兒童,一年四季皆可發生,但以春季為多。 猩紅熱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猩紅熱樣皮疹及脫屑為特徵。後期少數病例可發生心腎並發症。 猩紅熱多見於2~8歲的兒童,病情多較急重,有較強的傳染性,而且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出現一些嚴重的並發症。所以,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一旦孩子出現類似的症狀應及早診斷和治療。 根據起病急驟、典型皮疹、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及疹退後脫皮屑,結合全身症狀發熱、咽痛、扁桃體炎和接觸史診斷較易。但應與風疹、麻疹相鑒別(前面章節已介紹)。此外應注意有無服葯史,以除外猩紅熱樣葯疹。 治療可分一般治療及全身葯物治療: (1)一般治療 卧床休息,供給充分營養和水分。咽痛時可給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的飲食,保持口腔清潔。高熱時應及時退熱。患兒應隔離3~4周,以防傳染其他兒童。 (2)全身治療 盡管目前抗生素品種越來越多,效力越來越強,但青黴素仍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葯物。因為青黴素對鏈球菌感染有特效,故不僅治療效果好,尚可預防急性腎小球腎炎與風濕熱等並發症。一般用青黴素G。 本病屬中醫「溫病」范疇,名為「爛喉丹痧」或「疫痧」。中醫認為本病發生乃溫毒內侵,上蒸咽喉,外達全身所致。辨證治療大體可分為三型: (1)邪在肺衛證 症見突然發熱,咽痛,少量皮疹,舌苔薄膩,脈數。治宜清熱透疹法,方選銀翹散化裁。 (2)熱入氣營證 症見高熱煩躁,咽喉腫痛,全身皮疹,口唇蒼白,楊梅舌,脈數。治宜清熱涼血法,方選清瘟敗毒飲化裁。 (3)疹後陰傷證,症見皮疹已消,留有餘熱,神疲食少,舌紅脈細。治宜養陰清熱法,方選沙參麥冬湯化裁。 除治療用葯外,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一定的溫度及濕度,有條件者應採取隔離治療;治療期間應多吃鮮嫩多汁的水果、蔬菜;避免肥甘厚味,辛辣之品;飲食以清淡為宜;患者的衣被要洗燙或曝曬。 [病原學及發病機理] 主要致病菌為B型溶血性鏈球菌A組菌株,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咽部引起化膿性病變,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膚產生病變,嚴重時肝、脾、腎、心肌、淋巴結也可出現炎症性病變。個別病人於病期2~3周後可在全身多器官組織產生變態反應性病變。 病菌一般存在於猩紅熱病人或帶菌者的鼻咽部,通過空氣飛沫(說話、咳嗽、打噴嚏)直接傳染,也可由帶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間接傳播,偶爾也可通過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傳播。 [流行病學] 本病全年可發病,但以冬春為高峰,主要多見於5~15歲兒童。傳染源主要是猩紅熱病人及帶菌者,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視為傳染源。猩紅熱病人自發病前一日至出疹期傳染性最強。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由於本病毒不耐熱、對乾燥抵抗力弱,故間接接觸傳染可能性小。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紅疹毒素有5種血清型,無交叉免疫,故猩紅熱可再感染。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1~7天,一般為2~3天,其臨床表現是細菌、毒素和變態反應綜合的結果,臨床上分輕型、普通型、中型、膿毒型、外科型和產科型。普通型起病急,高熱咽痛、頭痛,周身不適。發病12~48小時可出現典型皮疹,即在全身彌漫性潮紅的基礎上,散布粟粒大小點狀丘疹,壓之褪色,疹面無正常皮膚,皮膚瘙癢,皮疹常先由耳後、頸部開始至全身。皮疹在48小時達最高峰,以後按出疹順序先後消退,2一3日消失。個別可持續1月。咽部及扁挑體充血、紅腫,表面及腺窩有黃白色滲出物,易拭去。軟齶粘膜充血水腫,可見小米粒狀丘疹和出血點,稱腥紅熱粘膜內疹,病初時舌被覆白苔,乳頭紅腫突出白苔外,稱「草莓舌」,2~3天後舌苔脫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肉紅色)。舌乳頭仍凸起,稱「楊梅舌」。面無點狀丘疹而呈均勻紅色。口鼻周圍相對蒼白稱「口周蒼白圈」。近些年來,猩紅熱已趨於輕型,發疹不呈全身性,持續時間短,大片脫屑也少見。但後期仍可並發變態反應病變,如風心病、急性腎炎。 猩紅熱的早期症狀是發熱、嗓子痛、頭痛等,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有灰白色或黃白色點片狀物附著,容易誤診為急性扁桃體炎。除上述症狀外,還有怕冷、嘔吐症狀,12~36小時以面部開始全身彌漫性充血基礎上頸、胸、腋下及全身出現排列密集、分布均勻象針尖大小鮮紅的雞皮樣米粒疹,壓之退色,有的融合成片,癢感明顯,在肘彎部及大腿根部等皮膚皺折處還可見鮮紅色的帕氏線;3~5天出現楊梅舌,臉部發紅,口周蒼白成為一個蒼白圈。經治療後的3~4天皮疹逐漸消退可見脫屑。 猩紅熱的病情比較嚴重,並發症較多,容易並發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頸及頜下淋巴結炎、中毒性肺炎、急性腎炎、中毒性心肌炎、風濕熱等,重症患者可出現休克、敗血症,治療不及時能導致死亡。 猩紅熱是由A組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2-3天,有發熱,咽痛,全身不適等中毒症狀,24小時內出現特徵性猩紅色皮疹。其特徵為:1)持續發熱,體溫災39度左右。伴咽部和扁桃體紅腫。2)在彌漫性充血發紅的皮膚上散布針尖大小的隆起的紅色點狀皮疹,嚴重時呈出血疹。3)皮膚褶皺處可見紫色條紋-pastia線。4)除口鼻周圍,面部其他處充血潮紅,稱口周蒼白圈。5)齶部粘膜可見粘膜疹;舌被白苔,紅色的舌乳頭突出於白苔之外,稱「草莓舌」,2-3日後苔落,舌面光滑象牛肉,稱「楊梅舌」。6)病程的一周,皮疹按出疹順序消退,隨之開始脫皮。輕者呈糠屑狀,重者成片或手套,襪套樣。 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A族乙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多為兒童。主要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食品、食具等而傳染。臨床表現以高熱及全身細小密集紅斑為特徵。同時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還可見到四種特異性表現,即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和手套、襪套樣脫屑。那麼這些體征具體如何,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本病潛伏期2~5天,起病急劇,突然高熱、頭痛、咽痛、惡心、嘔吐等。若細菌是從咽部侵入的,則扁桃體紅腫,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滲出性膜,軟齶粘膜充血,有點狀紅斑及散至性瘀點。發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見舌乳頭紅腫肥大,突出於白色舌苔之中,稱為「白色楊梅舌」。3~4天後,白色舌苔脫落,舌色鮮紅,舌乳頭紅腫突出,狀似楊梅,稱「紅色楊梅舌」,同時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 病後1天發疹,依次於頸、胸、軀干、四肢出現細小密集的紅斑、壓之褪色,約36小時內遍及全身。肘彎、腋窩、腹股溝等皺褶處,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紅色或紫紅色瘀點狀線條稱「帕氏線」。由於兩頰及前額充血潮紅,但無皮疹,口鼻周圍呈現特徵性口周蒼白,稱「 環口蒼白圈」。 皮疹出現48小時內,疹達高峰,皮疹呈彌漫性猩紅色,重者可有出血疹。皮疹持續2~4天後,皮疹按出現順序消退。起病第7~8天開始脫屑,全身性,尤其後掌、足跖為大片脫皮,像手套、襪套狀。重者有脫發。 本病的並發症主要有三種: (1)化膿性並發症 有扁桃體周圍膿腫、頸淋巴結炎、鼻竇炎、中耳炎、乳突炎等。 (2)中毒性並發症 心肌炎、心內膜炎等。 (3)變態反應性並發症,在病後2~3周出現,如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等。 [診斷] 診斷主要依據: ①臨床表現為發熱、咽峽炎、典型皮疹、莓樣舌及脫屑。 ②B型溶血性鏈球菌培養陽性,還可參考接觸史及白細胞升高的變化來判斷。本病需與其他發疹性疾病進行鑒別。 [治療] ①一般治療:病人進行呼吸道隔離,強調卧床體息。以免勞累發生變態反應性並發症。 ②病原治療:青黴素G為首選葯物,兒童為2~4萬U/千克/日,成人為120~240萬U/日,分2~3次肌肉注射。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兒童20~40mg/kg/日,成人1~2g/日
❹ 5歲的男孩的啦猩紅熱急求答案猩紅熱皮疹癢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孩子的症狀可能是濕熱內盛造成的
指導意見:建議服用中葯治療調理,選擇:龍膽瀉肝湯。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注意生活規律,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注意調節情緒。
❺ 身上起紅疹癢怎麼辦,如何治療
現代人生活節奏很多,有時候生活習慣也不好,所以出現皮膚病的幾率也就大大增加了。一些人身上可能會出現紅色皮疹,卻不知道是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種問題要引起注意,以防引起其他並發症。
皮膚出現紅色皮疹的原因有很多,很多炎症性皮膚病都能引發紅色丘疹,丘皰疹。例如各種感染性疾病的麻疹、風疹、毛囊炎及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等;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例如濕疹、丘疹性蕁麻疹等;皮膚血管性疾病,例如過敏性紫癜等等。所以具體是哪種疾病,要到醫院進行咨詢治療。
1.
濕疹:濕疹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可能是接觸了花粉、塵蟎或者衣服材質較差,就會導致身體產生過敏反應,從而引起長紅色皮疹的症狀,同時會伴隨著瘙癢、脫皮等症狀;
2.風疹麻疹:這兩種病都是急性傳染病,由於感染病毒引起的,麻疹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紅、流淚,在口腔兩頰處出現小白斑,面部及全身出現斑丘疹;風疹患者會出現皮疹,常以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發紅等上呼吸道症狀。
3.體蘚:體蘚是由於感染真菌引起的,會出現一些皮疹、紅斑、丘疹、水皰等,然後會出現脫屑症狀。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衛生,平時多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可以防止病毒在人群中傳播,也可防止屋內滋生細菌等;如果身體易過敏,就要遠離花粉,不吃海鮮類產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
皮膚出現紅疹應立即去醫院進行診斷治療,切忌不能私下隨意服葯,因為病因不同,治療方法完全不同。
例如:
猩紅熱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感染猩紅熱的孩子,也會出現身體發熱,皮疹也會在24小時內出現,逐漸漫布全身。
但猩紅熱的疹子是鮮紅色充血的疹子,摸起來像砂紙的感覺,在腋窩、肘窩等地方呈密集線性排布;有的孩子還會出現眼睛紅、舌乳頭腫大等現象,俗稱「楊梅舌」。這種疾病要及時治療,不能耽誤。
❻ 請我我兒子一個月前得猩紅熱,住院青黴素治療一周後20餘天,現在頸部前胸後背又出現雞皮樣皮疹且發癢,
可以跟主治大夫溝通的,還是要配合治療哦
❼ 前幾天得了猩紅熱已經治好了,這幾天又出了點兒小疹子是怎麼回事
你好,可能是風疹,需要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 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
建議: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用氧化鋅軟膏擦患處試試
❽ 猩紅熱皮疹 對青黴素 紅黴素都過敏 應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
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疾病.治療以青黴素靜點為首選,青黴素過敏者可以選用紅黴素類葯物
指導意見:
早期可以使用紅黴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葯物,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減少並發症.後期可以使用中葯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