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觸性皮炎多長時間恢復
你好復!接觸性皮炎去除病因後,制經適當治療約1~2周痊癒。但再次接觸過敏原可以再發。患者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提高身板免疫能力,不要給自己壓力與負擔,飲食宜清淡,少吃海鮮、葷腥、辛辣食物,忌生食食物或吃沒有熟透的食物,平時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多喝水,勞逸結合,規律生活習慣。
2. 接觸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接觸性皮炎有明確的外界接觸史,然後在接觸外界物質的部位,出現一些紅斑,丘疹內,糜爛容,滲出,瘙癢,結痂等臨床表現。周圍邊緣非常的清晰,僅僅局限於接觸部位,這種情況可能會伴隨著強烈的瘙癢,甚至出現灼熱疼痛等臨床表現,治療方面可以選擇使用口服枸地氯雷他定,或者是鹽酸氮卓斯訂配合外用復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或者是復方倍他米松乳膏
3. 急性接觸性皮炎的症狀
接觸性皮炎發病部位及皮疹范圍一般與接觸物的接觸部位及接觸范圍相一致,界限非常清楚。有時因為搔抓而將接觸物帶到身體其它部位,使非接觸部位也發生相似皮疹。但如果接觸物為氣體或粉塵,則皮炎多發生在身體的暴露部位,如面部、雙手背等,呈彌漫性,而無一定的鮮明界限。對此應及時外用苓膚霜修復。接觸性皮炎治療,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規律,不要過度勞累。適當鍛煉,選擇適合自己的一些活動,如爬山、散步,跳舞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服用,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體質,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
4. 請問:接觸性皮炎的發病時間一般是多久
接觸性皮炎
- 來源:愛心中醫葯資訊網
接觸性皮回炎是指皮膚粘膜接觸外來的刺答激或過敏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發生的皮膚的急性炎症,也可發生慢性皮炎。去除接觸物質後皮損逐漸消退,若再接觸,皮損又可出現。主要病因:刺激物對皮膚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如強酸、強鹼;變態反應,刺激物無強烈的刺激性,大多數人在接觸後並不發生反應,僅少數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後發生;誘因刺激:植物性、蕁麻、銀杏、皮革、化妝品、農葯、外用葯等等。
[臨床表現]:
一般無特異性,症狀取決於接觸物物理化學性質、濃度,接觸方式,接觸 時間的長短。
輕者僅局部出現水腫性紅斑和丘疹,重者發展到形成水皰,大皰,糜爛、潰瘍、壞死。自覺瘙癢、灼熱、腫痛,嚴重者頭痛、惡心、發熱、畏寒。
[治法]:利濕,止癢,祛風潤燥
蟬衣10 防風12 生地20 紫草12 赤芍12 雞血藤18 土茯苓15
苦參12 金銀花18 白花蛇舌草20 淡竹葉10 麥冬15 丹皮10
5. 接觸性皮炎是什麼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單次或多次接觸外源性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發生的炎症性反應。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大皰。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常見發病部位
皮膚
常見症狀
紅斑,腫脹,丘疹,水皰,大皰
快速
導航
臨床表現診斷治療
病因
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兩種。
①原發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物對皮膚有很強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生皮炎,稱為原發性刺激。原發性刺激分為兩種,一種刺激性很強,接觸後短時間內發病;另一種較弱,較長時間接觸後發病,如肥皂、有機溶劑等。
②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物基本上是無刺激的,少數人接觸該物質致敏後,再次接觸該物質,經12~48小時在接觸部位及其附近發生皮炎。
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質很多,主要有動物性、植物性和化學性三種。
臨床表現
皮炎表現一般無特異性,由於接觸物、接觸方式及個體反應不同,發生皮炎的形態、范圍及嚴重程度也不相同。輕症時局部呈紅斑,淡紅至鮮紅色,稍有水腫,或有針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時紅斑腫脹明顯,在此基礎上有多數丘疹、水皰,炎症劇烈時可以發生大皰。水皰破裂則有糜爛、滲液和結痂。如為烈性的原發刺激,可使表皮壞死脫落,甚至深及真皮發生潰瘍。當皮炎發生於組織疏鬆部位,如眼瞼、口唇、包皮、陰囊等處則腫脹明顯,呈局限性水腫而無明確的邊緣,皮膚發亮,表面紋理消失。
皮炎的部位及范圍與接觸物接觸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鮮明,但如接觸物為氣體、粉塵,則皮炎呈彌漫性而無一定的鮮明界限,但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
自覺症狀大多有癢和燒灼感或脹痛感,少數嚴重病例可有全身反應,如發熱、畏寒、頭痛、惡心等。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後,處理得當,1~2周可痊癒。反復接觸或處理不當,可以轉為亞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紅褐色苔蘚樣變或濕疹樣改變。
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在臨床上急性期可表現為紅斑、水皰、滲出。亞急性、慢性可表現紅斑、粗糙、脫屑、皸裂。根據接觸刺激物的性質和接觸時間長短,臨床上可表現為急性刺激性皮炎、延遲性急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應、累積性刺激性皮炎、膿皰性刺激性皮炎、機械性刺激誘發皮炎等。
6. 接觸性皮炎的處理是什麼
對於急性期接觸性皮炎皮損的處理包括:對於水皰、滲出型皮損,可用生理鹽水、次醋酸鋁液(Burrow氏液)或3%硼酸液冷濕敷,由於要防止激素葯水的過分滲透作用,所以此期不適於用含有激素的外用葯。如果是化學燒傷引起的壞死性皮損,應先仔細清創,主要防止感染。可用0.1%雷夫奴爾液濕敷或過氧化氫清創。
對於有輕度滲出的皮損,可給予20%氧化鋅油或其他油劑以保護皮膚。
對於急性期滲出較少的皮損及亞急性期的皮損,外用皮質類固醇類葯物是首選,其他的制劑,如含局麻葯或抗組胺類外用葯物,有致敏的危險,故不宜應用。
對於癢感明顯的皮損,可通過外敷冷水或置放冰塊以暫時緩解。
此外,對於嚴重的急性期皮損,如有泛發性或有大片水皰、滲出及紅腫,需內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系統用激素的原則是迅速足量上葯。用時短,迅速減量。起始激素劑量最高可達60~100mg潑尼松。口服抗組胺類葯物對過敏性接觸皮炎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於經久不愈的病例,可試用小量激素如:口服硫唑嘌呤或環孢素A抑制免疫反應,但對刺激性皮炎效果不大。此外,有人用UVA及UVB療法來治療接觸性皮炎,主要是通過UVA及UVB可減少表皮朗格漢斯細胞作用來抑制免疫反應。
有些患者即使原發病因去除,接觸性皮炎仍不能痊癒,必須要考慮到下列因素:皮膚屏障功能已破壞,交叉過敏因素;繼發過敏、繼發感染造成。
7. 接觸性皮炎要多久才能好
接觸性皮炎主要由於接觸過敏性物質引起,一般正規治療、處理多數在三天內可以明顯好轉,一周左右即可痊癒。
8. 接觸性皮炎皮膚多長時間能恢復好
關鍵看您的皮炎嚴重程度和您的體質如何。一般情況下兩三個月會好。特殊情況下會長一些,或者短一些的。
9. 急性濕疹與急性接觸性皮炎的鑒別診斷
題主,你附圖里不是寫的很清楚二者的區別了嗎?
1、 急性濕疹的症狀是非常明顯的,專發病率屬是非常高的,患者還可能會引起皮膚表面出現了有紅斑和丘疹的產生,也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了大面積的皮膚滲液和出現糜爛的症狀,對健康會有很大的影響。
2、 接觸性皮炎的症狀也是非常明顯的,患者還可能會引起皮膚表面出現了紅腫和出現了大面積丘疹的症狀,有的患者出現了接觸性皮炎,還可能會引起水泡的產生,有的患者會引起皮膚出現了腫脹的症狀。
3、 急性濕疹和接觸性皮炎,從症狀上看有一定相似之處,但是一般急性濕疹不會引起皮膚有水泡的症狀,而且會導致皮膚瘙癢和疾病反復發作的危害。接觸性皮炎的患者會導致皮膚有水泡,或者出現水泡破裂的危害。
10. 接觸性皮炎是怎麼得的
你好!以下答案供你參考
(一)發病原因
分為兩大類:
1.原發性刺激該類物質無個體選擇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生,且無潛伏期,是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直接損害皮膚。當去除刺激物後炎症反應能很快消失。如強酸強鹼,任何人接觸一定濃度、一定時間,於接觸部位均會出現急性皮炎。另一種為長期接觸的刺激弱的物質,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機油等,多為較長時間內反復接觸所致。這和原發性刺激物的性質和物理狀態、個體因素如皮膚多汗、皮脂多、年齡、性別、遺傳背景等及環境因素有關。
2.變態反應主要為Ⅳ型變態反應,是細胞介導的遲發型變態反應。當初次接觸變應原後不立即發病,經過4~20天(平均7~8天)潛伏期,使機體先致敏,再次接觸變應原後在12~48h左右即發生皮炎。
(二)發病機制
1.具有原發刺激引發接觸性皮炎的物質是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直接損害皮膚。
2.發生的過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
(1)致敏階段:是從最初接觸抗原到淋巴細胞識別並與之發生反應的過程。大多數變應原是低分子量(<500~1000)的簡單化學物質,稱為半抗原,只具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活性。當與皮膚中的大分子物質即載體蛋白結合形成半抗原-載體蛋白結合物後成為完全抗原,方具有免疫活性才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這些載體蛋白是表皮細胞的膜蛋白,很可能是抗原遞呈細胞(目前確定的有朗漢斯細胞、巨噬細胞,皮膚內待定細胞、淋巴結、胸腺、脾內的樹枝狀細胞等)上的免疫反應原Ia或HLA-DR。形成的全抗原被抗原遞呈細胞主要是朗漢斯細胞和巨噬細胞加工處理,將抗原信息呈現在細胞膜表面,然後向真皮及淋巴結移動,經淋巴管到達皮膚淋巴結副皮質T細胞區,攜帶抗原信息的LC必須把抗原信息遞呈給CD4細胞即Th細胞(T輔助細胞),這類細胞具有識別和結合特異性接觸性抗原及MHCⅡ類抗原(Ia/HLA-DR)的特殊受體。接受抗原信息的Th在LC所分泌的IL-1的作用下激活,細胞增大,胞質豐富,核增大,免疫母細胞化,合成和分泌IL-2,而又使另一些活化的Th表達IL-2受體,當Th與IL-2結合就達到充分活化。Th開始迅速增殖,產生T效應細胞及記憶細胞,前者通過輸出淋巴系統至血循環及皮膚內,後者在淋巴結內或其他器官內久存。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結的這種輸出功能在產生接觸致敏中有重要作用。動物實驗證實,於接觸二硝基苯胺48h後,切除其淋巴結就能抑制致敏,於5天後切除則無抑製作用。T效應細胞循環至全身形成全身致敏狀態。實驗證實接觸致敏傳出途徑包括血管,而傳入途徑需局部完整的淋巴管迴流。此期約需5~7天。
(2)效應階段:亦稱激發階段或反應期、傳出期。
在機體已被致敏後,如皮膚上有抗原持續存在或有同樣抗原再次接觸經過上述感應、致敏的相同過程,形成半抗原-載體蛋白結合物,被表皮的朗漢斯細胞經過識別抗原,加工、處理,將抗原信息遞呈給T效應細胞,並與之結合發生反應。與抗原發生反應的T淋巴細胞產生許多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活化,並通過LFA1/1CAM1、CD2/LFA3、ELAM1等黏附因子的作用,不斷吸引血循環中的T效應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等移動至局部,在IFNr、TNF等細胞因子的參與下發生以海綿形成、單核細胞侵入為特徵的炎症反應。此期只需7~8h,18~24h內達高峰。朗漢斯細胞在發生變態反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認為其作用為半抗原進入皮膚即與朗漢斯細胞結合並被遞呈,負荷有抗原的朗漢斯細胞進入皮膚開始T細胞致敏。抗原的加工和遞呈稱為細胞介導免疫的傳入期,其發生的部位是在中央即淋巴結還是在外周即皮膚目前尚不清楚,仍有爭議。淋巴因子在誘導和激發階段都起著重要作用,淋巴因子是由淋巴或非淋巴細胞產生,在本病中單核細胞趨化因子和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認為由抗原活化T細胞過程中TH細胞局限性,接觸物如為氣體、粉塵則可呈彌漫性發生。輕者局部呈紅斑,境界清楚,重者腫脹,在紅斑基礎上發生丘疹,水皰或大皰、糜爛、滲出等損害。若為強酸、強鹼或其他強烈化學物質等原發性刺激物常可引起壞死或潰瘍。皮炎發生於眼瞼、包皮、陰囊等皮膚組織疏鬆部位,則皮膚水腫異常顯著。
3.皮損一般僅局限於接觸部位,以露出部位為多,境界邊緣清楚,形態與接觸物大抵一致。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將接觸物帶至身體其他部位而發病者,甚至因機體處在高度敏感狀態而泛發全身。自覺灼癢,重者感疼痛,少數患者尤其是皮疹泛發全身者有時可引起全身反應,如畏寒、發熱、惡心、頭痛等。
4.去除原因和恰當處理後,通常數天或十餘天後即可痊癒。但由於搔抓或處理不當、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時除去,致使病程遷延變為慢性皮炎,類似慢性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