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皮膚症狀 > 肺部腫塊的鑒別診斷

肺部腫塊的鑒別診斷

發布時間:2021-03-17 15:27:48

㈠ 肺部長了腫瘤嚴重嗎

肺部腫瘤,不能簡單的說,肺部腫瘤就是惡性的病變。因為腫瘤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良性腫瘤,一種是惡性腫瘤,也不除外肺部腫瘤的性質。需要明確它是良性還是惡性或甚至具體的明確到了一個疾病的哪個階段,這樣才能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
至於腫瘤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現在有很多的檢測手段來明確診斷,包括氣管鏡,包括一些影像學的檢查CT和磁共振檢查,包括一些胸腔的穿刺,甚至縱膈鏡及胸腔鏡,及腫大淋巴結的穿刺活檢,都會協助對肺部的腫瘤明確診斷。只有診斷明確以後才能夠說明總物性質,才能夠明確下一步的治療的手段。

㈡ 肺部小腫瘤只通過橫向縱向CT檢查,是否有誤診可能

您好,這位朋友,您的心情可以理解!對於您的肺內孤立性微小結節灶,由於體積過小,所以缺乏典型的影像學表現徵象,鑒別診斷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情況可以發生誤診,並且誤診率還不算低!這種微小的肺結節灶,可以見於很多疾病,比如良惡性腫瘤、增殖性結節、肺腺泡的炎症等等,一般來講,如果病變在復診中增長較快,則應及早手術(或胸腔鏡)和快速病理,以避免為惡性結節。復診的話,一般以3個月至半年的時間為宜。
如果咱們現在想了解結節的性質,特別是良惡性方面,也不是說除了增強CT外就沒有其他方法了。咱們還可以參考腫瘤標志物測定,對鑒別有一定意義。另外在必要時可以考慮行PET-CT掃描,這是鑒別肺內結節良惡性的敏感方法,只是檢查費用較高,您可以參考一下。

㈢ 肺部惡性腫瘤的目錄

第一部分流行病學、生物學和病理學
1肺癌的分子和細胞生物學
1.1引言
1.2肺癌變
1.3肺癌的基因改變
1.4分子表型和高通量技術
1.5重要信號通路與肺癌的靶向治療
1.6支氣管癌前病變的分子和細胞變化
1.7總結
參考文獻
2臨床可用的腫瘤標志物
2.1引言
2.2黏附分子
2.3神經內分泌血清腫瘤標志物
2.4非小細胞肺癌的細胞角蛋白標志物及其相應血清標志物
2.5p53突變體和(或)量的測定
2.6HER酪氨酸激酶受體胞外區檢測
2.7總結
參考文獻
3肺癌病理學
3.1引言
3.2浸潤前病變
3.3鱗狀細胞癌
3.4腺癌
3.5小細胞癌
3.6大細胞癌
3.7腺鱗癌
3.8伴有多形性、肉瘤樣或肉瘤性成分的癌
3.9典型類癌和非典型類癌
3.10總結
參考文獻
4肺癌流行病學
4.1引言
4.2國際流行趨勢
4.3肺癌在美國
4.4肺癌在歐洲
4.5肺癌新的流行趨勢
4.6危險因素
4.7總結
參考文獻
5肺癌和煙草:歷史流行病學和干預
5.1引言
5.2吸煙、健康和社會學簡史
參考文獻
6職業危險和環境因素
6.1引言
6.2石棉
6.3其他職業危險因素
64其他環境危險因素
6.5對臨床醫生的意義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早期發現診斷和分期
7肺癌的放射診斷學篩查
7.1引言
7.2胸部X光片篩查是否有效
7.3肺癌的CT篩查
7.4篩查方案
7.5基線篩查的診斷分布
7.6每年重復一次篩查的診斷分布
7.7反復篩查發現的惡性疾病的可治癒性
7.8總結
參考文獻
8肺癌篩查:支氣管鏡的作用
8.1引言
8.2痰檢查
8.3傳統支氣管鏡和電子支氣管鏡
8.4自動熒光支氣管鏡(AFB)
8.5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9肺癌的臨床表現
9.1初診時的症狀和體征
9.2評估病情的臨床檢查作用
9.3癌旁綜合征
9.4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10鑒別診斷
10.1引言
10.2孤立肺結節
10.3肺部腫塊
10.4癌性淋巴管炎
10.5縱隔腫塊
10.6胸腔積液
10.7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11影像學
11.1引言
11.2局部分期
11.3胸腔外分期
11.4循證結論
參考文獻
12PET掃描
12.1定義
12.2肺部結節和腫塊
12.3局部區域分期
12.4遠處轉移
12.5療效、預後和復發評價
12.6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13病理診斷
13.1定義和目的
13.2肺腫瘤的診斷方法
13.3通過檢查縱隔獲取診斷
13.4通過檢查胸水獲取診斷
13.5通過檢查周圍淋巴結或轉移病灶獲取診斷
13.6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14縱隔分期
14.1定義和目的
14.2無創分期方法的價值
14.3縱隔鏡檢查
14.4胸腔鏡檢查
14.5其他有創技術
14.6誘導治療後再分期
14.7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15對肺癌可手術性和可切除性的評估
15.1定義
15.2肺功能的評估
15.3心功能的評估
15.4一般狀況的評估
15.5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16TNM分期
16.1定義和目的
1621997年國際分期系統
16.3淋巴結圖
16.4前哨淋巴結
16.5問題
16.6展望
16.7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17非小細胞肺癌的外科治療
17.1適應證
17.2單一外科治療
17.3誘導治療後的外科治療
17.4並發症
17.5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18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的新輔助治療
18.1前言
18.2術前放療
18.3術前化療
18.4術前化放療
18.5結論
參考文獻
19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的輔助治療
19.1引言
19.2輔助性胸部放療
19.3輔助化療
19.4輔助放化療
19.5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20單純放療
20.1引言
20.2定義和指征
20.3不能手術的根治性放療
20.4醫學上不可手術治療的肺癌
20.5局部控制
20.6MILC的放療刺量分割和體積
20.7不能手術切除的肺癌
20.8時間劑量和分割方法的考慮
20.9適形放療和高精度放療技術
20.10單純根治性放療
20.11姑息性胸部放療
20.12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21不能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的綜合治療
21.1引言
21.2預後因素與病人選擇
21.3不能切除的定義
21.4序貫化療和放療
21.5同步放療和化療
21.6誘導化療後同步放化療
21.7同步放化療後鞏同性化療
21.8聯合放化療的毒性反應
21.9特殊措施
21.10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22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
22.1引言
22.2化療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的作用
22.3有話性的細電毒性葯物
22.4一線化療方案
22.5二線化療
22.6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23非小細胞肺癌的挽救治療
23.1定義
23.2結果
23.3Ⅱ期臨床試驗
23.4m期臨床試驗
23.5靶向治療
23.6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部分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24小細胞肺癌局限期的治療
24.1化療與化放療的比較
24.2時間安排
24.3治療順序
24.4劑量和分割
24.5葯物和胸部放射治療
24.6病人選擇
24.7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25小細胞肺癌廣泛期的治療
25.1引言一
25.2療效與生存時間
25.3有活性的單葯
25.4有活性的化療方案
25.5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26小細胞肺癌的外科治療
26.1引言
26.2孤立肺結節(周圍型小細胞肺癌)的手術治療
26.3非常局限的中心型小細胞肺癌的手術治療
26.4挽救手術
26.5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27預防性頭顱照射
27.1定義
27.2結果
27.3隨機試驗結果
27.4非隨機試驗結果
27.5Meta分析
27.6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28小細胞肺癌的挽救治療
28.1引言
28.2治療有效的預測因素
28.3單葯
28.4聯合化療
28.5放射治療
28.6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五部分其他治療方法
29內鏡治療
29.1定義和目的
29.2光動力治療
29.3近距離治療
29.4冷凍治療
29.5臨床證據總結
參考文獻
30肺癌的生物治療
30.1引言
30.2生長因子類
30.3基質金屬蛋白酶類
30.4血管生成
30.5基因治療
30.6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部分並發症與支持治療
31骨髓增生不良
32上腔靜脈綜合征的治療
33並發症與支持治療:氣道阻塞
34惡性胸腔積液
35肺癌症狀的治療
36肺癌患者的臨終關懷
第七部分預後
37非小細胞肺癌的預後因素
38小細胞肺癌的預後
……

㈣ 肺癌如何確診

皇宮神醫告訴你:治療癌症的唯一方法是根治術
也就是能切的全切
如果不行
帶癌生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帶癌生存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是生存期延長。晚期癌症或手術、放化療結束後出現轉移、復發者,其生存期短者3個月,長者僅一年。若能及時服用中葯,其生存期均可得到延長,短者2年,長者6年甚至十餘年或更長;第二是生存質量提高。晚期癌症,或癌症轉移、復發者只要堅持服用中葯,其種種不適,包括症狀及體征均可迅速得以改善,即使惡液質狀況也可減輕。大多經中葯治療半年到一年後體力恢復,飲食正常,生活不但能自理,並能戶外鍛煉,不經點明外人甚至無法相信其是癌症病人;第三是腫塊依然存在。雖經手術但腫塊無法切除,雖然經過放化療但腫塊未完全消失,或轉移灶明顯無法再進行手術、放化療。而服中葯數年,腫塊變化不大,或縮小、或稍有增大,但生存期延長、生存質量提高,這也是「帶癌生存」的最大特點。我們有上百例肝癌、胃癌及胰腺癌等患者,經單純的中醫保守治療,帶癌生存已過5年,年齡最長的胰腺癌患者有90歲,求治時62歲,現仍健在。

㈤ 肺部良性腫瘤的症狀有哪些

絕大多數無臨床症狀和體征,常在X線檢查時發現。良性腫瘤可有症狀:咳嗽、聲嘶、肺部感染和咯血等。肺良性腫瘤根據其分類不同症狀也不同。
周圍型良性腫瘤的大小及部位決定其表現,很少引起臨床症狀,60%以上無症狀,僅查體時放射學檢查偶然發現,近90%查體無相關體征。少數病人可因瘤體較大、鄰近支氣管或其他不明原因而有臨床症狀,最常見咳嗽及非特異性胸痛,也可胸悶、咯血絲痰、乏力等。
中心型良性腫瘤的大小及活動度決定其表現,多數病例有明顯的症狀及體征。體積較小的氣管、支氣管腫瘤,多無任何症狀。而較大的腫瘤,因不完全地阻塞氣管,可聞及喘鳴音。如果腫瘤大部或完全地阻塞呼吸道,引起:①支氣管內分泌物的清除受限,可導致反復發作的肺炎、支氣管炎、肺膿腫等;②通氣受限導致遠端肺不張或肺氣腫。表現為咳嗽、咳痰、胸痛、發熱、喘鳴甚至咯血等症狀。
臨床上常見的肺良性腫瘤特點:
1.肺錯構瘤發病率在肺部良性腫瘤中占第1位,人群發病率為0.25%,占肺部腫瘤的8%,占良性肺腫瘤的75%~77%,占肺部「硬幣樣」病變的80%。其年發病率為1/10萬。肺錯構瘤的來源和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比較容易被接受的假說認為,錯構瘤是支氣管的一片組織在胚胎發育時期倒轉和脫落,被正常肺組織包繞,這一部分組織生長緩慢,也可能在一定時期內不生長,以後逐漸發展才形成瘤。錯構瘤大多數在40歲以後發病這個事實支持這一假說。WHO將錯構瘤分為以下3類:①軟骨瘤樣錯構瘤:此型最為常見,典型的表現為伴有纖維及脂肪組織的軟骨結節,並混有支氣管上皮。在軟骨或結締組織內可發生鈣化或骨化,並可在放射學上表現出來。增長緩慢通常無症狀,但可常規放射學檢查或屍檢發現。②平滑肌瘤樣錯構瘤:瘤體的主要成分是平滑肌和細支氣管,准確的性質不詳,應與平滑肌增生相鑒別,後者發生在慢性肺部疾病。③周邊型錯構瘤:位於胸膜下,可多發,周邊型錯構瘤的一種類型不同於軟骨型錯構瘤,有單一的非纖毛、管狀上皮,伴不成熟的黏液基質。
(1)病理:錯構瘤病理學特徵是正常組織的不正常組合和排列,這種組織學的異常可能是器官組織在數量、結構或成熟程度上的錯亂。病理構成主要是軟骨、脂肪、平滑肌、腺體、上皮細胞,有時還有骨組織或鈣化,肉眼觀察瘤體呈球形、卵圓形,周邊的結締組織間隔使其分葉,無包膜,但分界清,決無浸潤,僅個例惡性報道。比較氣管內與肺內錯構瘤,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軟骨、脂肪、成纖維細胞及骨組織,但各種成分所佔比例明顯不同。
肺實質內錯構瘤的成分80%為軟骨,12%為成纖維細胞,而脂肪及骨組織分別佔5%和3%。正常肺組織與瘤體之間多分界不清或呈乳頭狀,此為成纖維細胞向瘤體外生長到肺泡壁所致。瘤體總是包含有肺泡Ⅱ型、纖毛、非纖毛或分泌黏液的細支氣管上皮的細胞,此為瘤體是多中心成熟的證據。瘤體周圍常見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巨嗜細胞為主的炎性滲出,部分可見漿細胞肉芽腫或非乾酪樣肉芽腫,但肉芽腫的檢查,均未見微生物存在的證據,此類病人並非結節病患者。多發的錯構瘤,在多數病例中,不同瘤體的組織成分是相似的,僅少數病例不同,或以軟骨成分為主、或以纖維組織成分為主。
支氣管內錯構瘤的成分軟骨樣組織佔50%、脂肪佔33%、成纖維細胞8%、骨成分佔8%。軟骨樣組織與氣管軟骨無解剖關系,骨成分總是位於軟骨成分中,並顯出是由軟骨化生而來的。幼稚的、激活的成纖維細胞無序地散布在軟骨周圍,分泌漿液、黏液的腺體散布在脂肪與成纖維結構中,腫瘤的表面由呼吸道上皮覆蓋。軟骨組織常呈結節狀,使瘤體表現出分葉狀的特性,可能為多中心生長所致。75%的瘤體表面光滑,25%表面呈乳頭狀。
(2)症狀:文獻報道男性多見,男女比例為2∶1~3∶1。發病的高峰年齡在60~70歲,86%的患者有吸煙史,平均吸煙史為44包,絕大多數肺內錯構瘤(約80%以上)生長在肺的周邊部,緊貼於肺的臟層胸膜之下,有時突出於肺表面,僅少數引起症狀,查體也沒有陽性體征。只有當錯構瘤發展到一定大小,足以刺激支氣管或壓迫支氣管造成支氣管狹窄或阻塞時才出現咳嗽、胸痛、發熱、氣短、血痰,甚至咯血等臨床症狀。相反,氣管、支氣管內錯構瘤絕大部分在確診前3個月內可有呼吸道症狀,平均40%有一種或多種肺部症狀。症狀以咳嗽、憋氣及反復發作的肺炎最為常見,咯血及胸痛等症狀少見。臨床體征,如哮鳴音或管性呼吸音。
肺錯構瘤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常見有以下的全身性疾病。Carney』striad(Carney三聯征):即支氣管軟骨瘤、多發性胃平滑肌肉瘤、腎上腺嗜鉻細胞瘤。Cowden綜合征: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器官的多發錯構瘤病。錯構瘤綜合征:合並其他發育異常或良性腫瘤的肺錯構瘤稱為錯構瘤綜合征,此類病人多為Cowden綜合征患者。合並疾病包括:各種疝、高血壓、動脈狹窄、先心病、消化道憩室等。其特點:①75%有兩種以上疾病;②都為少見或罕見病;③病情較常人重,但因合並的疾病多無特異性,且無明顯的相關性,故有人提出反對。
(3)X線檢查:肺錯構瘤多為單發,僅2.6%為多發,且多發者多為2個瘤體。位於肺實質內錯構瘤較多見,90%以上位於肺周邊,支氣管腔內型極少見。在右肺的較左肺多,在下葉的較上葉多,部分發生在右中葉和左上葉舌段。肺錯構瘤的瘤體較大,直徑在0.2~9.0cm,最大直徑可達30cm,平均1.5~1.9cm。位於支氣管內的錯構瘤較少見,佔1.4%~19.5%,支氣管內錯構瘤體積較小,直徑為0.8~7.0cm,平均為2.1cm,以1~3cm最多見。
80%為圓形,20%有分葉。10%~30%可見鈣化,以偏心鈣化最多見,中心型鈣化少見;爆米花征是肺錯構瘤的特徵性表現,但不多見而且不是肺錯構瘤所獨有。
絕大多數X線上表現為均勻緻密的陰影,也可以為不均勻陰影。支氣管內錯構瘤常表現有受累肺組織的不張,而肺氣腫、肺實變、斑片狀鈣化等較少見。約53%的患者在術前1~18年X線胸片檢查未見陰影,而另約47%的患者則已有陰影。根據術前長期隨診的胸片,測得錯構瘤的增長速度為(直徑)每年1.5~5.7mm,其倍增時間為14年,增長速度與年齡無關。
(4)經皮穿刺活檢:85%可確診,主要是與炎症及轉移性病灶相鑒別。部分病例為術中意外發現,也有伴發肺癌者,其特點:常與肺癌位於同一肺葉,所伴肺癌的組織分型有鱗癌、腺癌及腺鱗癌。
(5)治療:切除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氣管或近端支氣管內較小的錯構瘤可經氣管鏡摘除或激光切除等,如果瘤體較大或位於較遠端支氣管內,可行肺葉切除、肺段切除、氣管、支氣管重建或氣管內切除術。肺內周邊的錯構瘤,可經胸腔鏡局部切除,同時送冰凍檢查確診。如果合並其他惡性腫瘤、懷疑肺癌、瘤體較大或瘤體位於肺中心者,可行肺段、肺葉、雙肺葉切除,此類手術僅佔13.2%。而多數患者僅須剜除等局部切除術即可。
(6)隨診:約1.4%的患者於術後10~12年在同一肺葉復發,復發者多為軟骨成分為主的錯構瘤,復發前後成分無差異,目前認為腫瘤的多中心是術後復發的主要原因。尚無錯構瘤惡變的證據,有肺內軟骨瘤樣錯構瘤內發現孤立的肺腺癌轉移灶的個例報告,其周圍肺組織正常。3.6%術後1~7年發生肺癌,多為鱗癌,也有腺癌,但均在不同肺葉,與同時合並肺癌者相比,後者多在同一肺葉。
2.肺炎性假瘤是由肺內慢性炎症產生的肉芽腫、機化、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及相關的繼發病變形成的類瘤樣腫塊,並非真正的腫瘤。肺炎性假瘤較常見,近年來文獻報道日見增多,僅次於肺錯構瘤居第2位。
肺炎性假瘤一般位於肺實質內,累及支氣管的僅佔少數。絕大多數單發,呈圓形或橢圓形結節,一般無完整的包膜,但腫塊較局限、瘤體質硬、黃白色、邊界清楚,有些還有較厚而缺少細胞的膠原纖維結締組織與肺實質分開。少數肺炎性假瘤可以發生癌變。腫瘤組織學呈多形性,含有肉芽組織的多寡不等、排列成條索的成纖維細胞、漿細胞、淋巴細胞、組織細胞、上皮細胞以及內含中性脂肪和膽固醇的泡沫細胞或假性黃瘤細胞,以成熟的漿細胞為主。
肺炎性假瘤患者以青壯年多見,一般發病年齡30~40歲,女性多於男性。1/3的患者沒有臨床症狀,僅偶然在X線檢查時發現,2/3的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化膿症的病史,以及相應的臨床症狀,如咳嗽、咳痰、低熱,部分患者還有胸痛、血痰,甚至咯血,但咯血量一般較少。
炎性假瘤的3個轉歸:吸收消散、相對穩定不變、緩慢增長。肺炎性假瘤的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患者的臨床症狀較難與慢性支氣管炎及肺部惡性腫瘤鑒別。胸部X線檢查為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光滑銳利的結節影可鈣化,有些邊緣模糊,似有毛刺或呈分葉狀,與肺癌很難鑒別。肺炎性假瘤在肺部無明確的好發部位,多數在4cm以下。這些都給診斷造成肺炎性假瘤術前很難確切診斷,尤其難與肺癌區別,又偶有癌變的可能,因此一般主張及早手術。術間病理冷凍切片檢查,以明確診斷。確定良性性質後,手術以盡量保存正常肺組織為原則。處於肺表面的炎性假瘤,不難剔除。位於肺實質內的炎性假瘤可以行局部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除巨大腫塊及已侵及支氣管的以外,一般不做肺葉及全肺切除。手術預後良好。
3.乳頭狀瘤最初認為是喉部的良性腫瘤。除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外,其他類型的病因不明。WHO根據乳頭狀瘤的組織來源分為兩類:鱗狀細胞乳頭狀瘤、移行(細胞)乳頭狀瘤。鱗狀細胞乳頭狀瘤為向支氣管腔內突起的乳頭狀腫物,有一個纖維組織核,表面覆以復層扁平上皮,上皮內偶混有產生黏液的細胞。其結締組織的蒂有淋巴細胞滲出。單發者少見,可與咽部同類病變共存,青年人多見。移行(細胞)乳頭狀瘤:被覆多種上皮,包括骰狀上皮、柱狀上皮或纖毛上皮等,也可見灶性鱗狀上皮化生及黏液分泌成分。可為多發,即使無不典型增生的改變,術後也可復發,有惡變可能。腫瘤可能源於支氣管的基底細胞或其儲備細胞。
(1)單發乳頭狀瘤:為極少見的下呼吸道良性腫瘤,占切除的下呼吸道良性腫瘤的4%,目前認為起源於氣管、支氣管上皮及其黏膜腺體,已除外其起源於Kultschitzky細胞。可與囊腺瘤等其他肺良性腫瘤並存。腫瘤可位於支氣管樹的任何部位,但多見於葉或段支氣管,其組織學分型多為鱗狀細胞乳頭狀瘤。少數位於周邊肺組織內,由類似透明細胞或混合上皮型細胞構成。
①臨床表現:多見於40歲以上者,表現為慢性咳嗽、喘鳴、反復發作的肺炎及哮喘樣症狀。有些病人可自己咳出腫瘤組織。因多位於支氣管內,故X線胸片很少見到瘤體,常需CT或支氣管體層像檢查,CT可證實為非腔外生長腫瘤及無縱隔淋巴結腫大。支氣管鏡可見活動性腫瘤及繼發於腫瘤的支氣管膨脹性擴張。
②鑒別診斷:單發乳頭狀瘤易與支氣管慢性炎性息肉相混淆。後者病理可見慢性炎性血管增生及水腫的肉芽組織,全部或部分覆蓋有正常的纖毛柱狀呼吸道上皮,無乳頭狀的表面結構。
③治療:根治手術為最佳的治療方法,一般採用氣管部分切除或袖狀切除術,如果遠端肺組織發生不可逆性損害,也可連同肺組織一並切除,但肺葉切除術應盡量避免。內鏡切除雖可緩解症狀,但療效不徹底。也可採用激光燒除術。有個別術後惡變病例報告,切除徹底者極少復發。有人認為近50%的單發支氣管乳頭狀瘤最終導致肺癌,另有人發現在鄰近乳頭狀瘤的支氣管上皮處,可見到局灶性原位癌,其可能是本身惡變,也可能是鄰近組織發生的癌變。
(2)多發性乳頭狀瘤: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15歲以後少見。因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6型或11亞型感染所致。此類病人也被稱為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腫瘤常首先發生在會厭、喉部等上呼吸道,極少見下呼吸道是首先發生的部位。部分病人可自愈。
①臨床表現:聲嘶,晚期可見喘鳴及氣管梗阻等表現。因大的遠端支氣管內RRP引起氣管阻塞,放射學可見肺不張、肺炎、膿腫及支氣管擴張等影像。診斷方法為內鏡及活檢。
②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供選擇的手術方式有:A.手術切除或激光燒除;B.冷凍療法、透熱療法;C.輔助葯物治療,如:氟尿嘧啶(5-FU)、皮質激素、疫苗、普達非倫、大劑量維生素A及干擾素等。要注意氣管切開可導致RRP播散,其致命的高危因素有聲門下乳頭狀瘤及長期氣管插管。
③預後:2%~3%的患者可發生惡變,惡變者多為有長期病史者(病史多超過10年),其共同特點為:嬰幼兒期確診,因病重而反復手術或氣管切開,在20歲左右惡變為鱗癌,惡變後多在短期內(平均4個月)死亡。發生播散或惡變的高危因素有放療(兒童)、吸煙(成人)、氣管插管及肺實質內病變等。有以上高危因素者15%左右可發生惡變。
4.纖維瘤肺實質內少見。可見於任何年齡,見男女發病相近。腫瘤可帶蒂,包膜完整,質地不一,可有鈣化,有上皮覆蓋,可見表層有不同程度的血管。鏡下:表現為單純的無細胞結構的纖維組織,或疏鬆結構的纖維組織,也有囊性變或骨化的報告。生長緩慢,支氣管鏡下可見管腔內結節狀或有/無蒂的息肉狀腫物,直徑多為2~3.5cm。大氣管內的纖維瘤可激光燒除或內鏡下切除,肺內纖維瘤可保守切除。
5.軟骨瘤是位於支氣管壁軟骨部最常見的支氣管內腫瘤,位於肺實質內者少見。Franco提出軟骨瘤專指僅含中胚層的軟骨成分的良性腫瘤,不應與錯構瘤相混淆,後者含結締組織及上皮組織。腫瘤極少>5cm的球形腫物,與正常肺組織分界清,表面光滑或結節感,可有分葉,有包膜、實性、質硬、半透明,易於剝離。剖面呈黃、白或褐色,瘤體邊緣較中心硬,可見骨化或鈣化成分,狀如蛋殼。鏡下:為被覆上皮的軟骨組織,無腺體及其他成分。男女發病率相近,年齡:20~64歲,為典型下呼吸道良性腫瘤的臨床表現。肺內軟骨瘤術前難以確診。切除術後可復發,偶見惡變為軟骨肉瘤,而復發者惡變機會更大。軟骨瘤鼓勵擴大切除范圍。
6.Carney綜合征此綜合征是Carney在1977年報告首例,此綜合征是指以下的3個不同的臟器同時發生3種不同的腫瘤,即:胃平滑肌肉瘤、腎上腺外嗜鉻細胞瘤和肺錯構瘤。以上3種腫瘤只要同時發現2種即可診為Carney綜合征。另有報告可合並乳腺纖維瘤。此綜合征多見於青年女性,年齡在7~37歲。患者多因前兩種腫瘤的症狀而就診,僅個別病例首發症狀在肺。40歲以下女性患者,如發現以上3種腫瘤之一,均應全面檢查。如果術前確診為Carney綜合征,多採用局部切除術。
7.脂肪瘤起源於中胚層,下呼吸道脂肪瘤占所有肺部腫瘤的0.1%,占肺部良性腫瘤的4.6%。主要位於大氣管壁黏膜下層,由大支氣管壁延伸到細支氣管。雖然皮下等結締組織內的脂肪瘤多為多發,但支氣管內的脂肪瘤幾乎都是單發。男性多見,女性僅佔10%~20%。發病年齡40~60歲最為多見,症狀期數周至15年。除典型症狀外,因脂肪瘤內缺乏血管,故無咯血痰的症狀,但如合並感染,可有血痰。
X線胸片特徵性表現:周邊型脂肪瘤的陰影密度低,陰影內可見肺紋理。中心型的支氣管鏡檢查見圓形、活動的息肉樣腫物,基底部多窄小形成蒂,表面光滑、呈黃色或灰黃色。多數脂肪瘤呈啞鈴狀,主體位於氣管外,窄細的頸位於支氣管壁內連接腔內、外的瘤體。
因多位於支氣管內,故瘤體多較小。若遠端肺組織正常,可行氣管切開腫瘤摘除術或支氣管袖式切除術,較小的腔內型可行內鏡下切除。
8.平滑肌瘤肺平滑肌瘤是早期被認識的肺部良性腫瘤之一,其約占肺部良性腫瘤的2%。因其可為單發也可為多發,肺部的病變也可是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特別是與子宮漿膜下平滑肌瘤有關,也有合並多發皮下同類腫瘤的報告。腫瘤可位於氣管、支氣管內,也可位於周圍肺組織,發生率相近。支氣管內平滑肌瘤來源於支氣管壁的平滑肌層,肺周邊型可能來源於小氣管或血管的肌層。多發者也可來源於肺外平滑肌瘤的轉移。
大體:氣管、支氣管內的平滑肌瘤多位於氣管下1/3段的膜部(後段),左、右側及各葉支氣管發病率無顯著差異。為腔內息肉樣生長,如舌狀,基底較寬,偶見細長的蒂。球形或表面略呈結節狀,多<4cm>6cm,有包膜、實性、質硬韌,切面呈灰色、粉紅色瘤樣組織。肺實質內的此瘤多為單發,大小不等,最大可達13cm,球形,可呈分葉狀,有包膜,其他特點近似支氣管內生長的此瘤,並可有囊性變,囊性變者多呈大的囊腫樣表現。肺周邊的此瘤可呈帶蒂息肉樣腫瘤,向胸膜腔內生長。4cm4cm
鏡下:氣管內此瘤以平滑肌為主要成分,血管及纖維組織較少,而肺實質內平滑肌瘤較氣管內平滑肌瘤的纖維組織及血管成分多,鏡下見瘤細胞呈梭形,胞質豐富,深染,無核分裂象,可見縱行肌原纖維。瘤細胞呈束狀或漩渦狀交錯分布,瘤組織中間雜纖維及血管組織。如纖維組織成分較多,也被稱為纖維平滑肌瘤。
以青年及中年人多見,在5~67歲,平均為35歲。女性多於男性,男女比為2∶3。放射學無特徵性表現,其陰影密度較脂肪瘤高。首選手術治療,支氣管內不伴遠端肺損害者也可經氣管鏡激光切除。女性的良性轉移性平滑肌瘤在切除卵巢後有消退的報告。新生兒的先天性多發性平滑肌瘤病常導致腸梗阻及肺炎等致命並發症。
9.平滑肌瘤病Steiner在1939年首次採用「轉移性纖維平滑肌瘤」一詞報告一例36歲女性患者,因雙肺過大的腫物而導致右心衰竭。Martin將肺平滑肌病變分為3類:男性及兒童的平滑肌瘤病、女性的轉移性平滑肌瘤及肺多發性纖維平滑肌瘤樣錯構瘤。
Steiner當時定義轉移性平滑肌瘤病為:組織學上原發灶及轉移灶均呈良性表現,為分化好的平滑肌細胞及結締組織構成。多因子宮平滑肌瘤侵入子宮的靜脈,造成在肺組織中著床的可能,形成了女性特有的肺轉移性平滑肌瘤。肺多發性纖維平滑肌瘤樣錯構瘤也均見於女性,年齡在30~74歲,多有子宮肌瘤病史。
肺平滑肌瘤病一般無症狀,少數病人有咳嗽、氣短,放射學檢查見雙肺多發結節影,甚至呈彌漫性小結節影,嚴重者可影響肺功能,長期隨診陰影發展較慢,也有發現分娩後陰影自行消退的病例。病理見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缺乏核分裂象,可見肺泡或細支氣管上皮組成的腺樣結構。女性的轉移性平滑肌瘤及肺多發性纖維平滑肌瘤樣錯構瘤與雌激素及孕酮有關,以上激素含量增高時,瘤體增大,以上激素水平下降後,瘤體縮小,絕經後婦女此病趨於穩定。對尚在卵巢功能期患者,全子宮和雙附件切除可望抑制此病的發展。
10.肺腦膜瘤肺實質內腦膜瘤可為原發,也可為轉移。原發性腦膜瘤多見於女性,40~70歲多見。多無症狀。胸片表現為結節影。肉眼觀:邊界清晰,呈球形,直徑1.7~6.0cm,切面呈灰白色。光鏡:腫瘤由含沙瘤樣小體的腦膜細胞組成。電鏡:可見交錯的細胞膜和橋粒。Vimentin免疫染色腫瘤細胞全為陽性,上皮細胞膜抗原(EMA)免疫染色部分為陽性,但角蛋白、S-100及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免疫染色為陰性。肺內腦膜瘤可能為顱內病變的轉移灶,故應做全面檢查,以除外顱內病變。原發性肺腦膜瘤的治療為手術切除,預後好。
11.血管類腫瘤下呼吸道良性血管類腫瘤包括:血管瘤(分為海綿狀血管瘤、毛細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血管內皮瘤、淋巴管瘤等。
(1)血管瘤:其發生特點是在嬰幼兒的喉部、聲門下或氣管上部,可導致氣管梗阻,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皮膚或黏膜下的血管瘤。大體觀可為單發或多發的局限性腫物,暗紫色或紅色,可有包膜,有薄壁的輸入動脈及擴張的輸出靜脈,其間為曲張的血管竇。Bouer在1936年首次報告報道肺血管瘤破裂致死的病人,Hepburm在1942年首次切除肺血管瘤成功。
(2)肺海綿狀血管瘤:少見,但為血管瘤中最常見類型。可能伴有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鏡下見瘤體為擴張的血管竇組成,竇被覆血管內皮細胞,周圍可見纖維組織間隔。毛細血管瘤:位於肺周邊的血管瘤可凸出肺表面,呈凸凹不平狀,無包膜,質稍硬,易於剝離。鏡下見大量小血管構成的網狀結構,其被覆內皮細胞,腔內為大量紅細胞,周邊可見少量纖維組織及炎性細胞浸潤。因無明顯臨床症狀,此瘤多在屍檢時發現。多無症狀,有症狀者,咯血表現較其他良性腫瘤突出。透視可見隨呼吸改變大小的肺陰影、X線胸片及CT顯示無明顯分葉的球形陰影,直徑在2~12cm,以4~6cm最多見,密度均勻、邊緣清晰、光滑、無空洞,偶見彎月狀或環狀鈣化(靜脈石)。如呈節段性膨脹的血管瘤,影像可表現為啞鈴狀或串珠狀陰影。有時可見連接肺門與腫物的條索影,此為血管瘤的交通血管。血管造影可確診。支氣管鏡可診斷,必須注意:支氣管鏡下活檢可致大出血,搶救不及時會窒息而死。放療有效,因該病很少累及氣管切開水平以下的氣管,故氣管切開可用於治療氣管梗阻者。單發的肺海綿狀血管瘤可手術切除。
(3)血管內皮瘤:此病常見於皮膚、乳腺及肝臟,在肺內少見。為良性腫瘤,但有惡性表現。此瘤無包膜,邊界不清,質軟韌,因有實性成分,故不易被壓縮。鏡下:呈多邊形或梭形瘤細胞,胞質少、胞核大,瘤細胞排列呈管狀、巢狀或不規則片狀,瘤體內存有腔洞或不規則裂隙,這些間隙中多無血液成分。以嬰幼兒最為多見,可合並先天性心臟病。放射學常表現為單發肺實質內結節影,邊緣清晰、密度不勻,也可表現為支氣管息肉樣病變。可導致血胸或肥大性肺性骨關節病。盡早徹底切除腫物為最佳治療,放、化療效果尚未確定。病人常在短期內死亡。
(4)血管球瘤:Hussarek(1950)報告了首例氣管內血管球瘤。血管球瘤可發生在皮膚、骨骼、肺及胃腸道。目前認為它源於一種特殊的動靜脈分流(Sucquet-Hoyer通道)的細胞。多位於氣管,常單發,惡性血管球瘤較少見,多表現為局部浸潤,僅有個別廣泛轉移的病例報告。臨床上可引起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須與血管外皮瘤、類癌及嗜鉻細胞瘤等鑒別。因在光鏡下易誤診為類癌,而電鏡下血管球瘤細胞胞漿內無類癌樣的神經內分泌顆粒。可激光燒除。預後好,有術後復發的病例報告。
12.粒性成肌細胞瘤簡稱為顆粒細胞瘤。1926年,Abrikossoff報告了1例舌部的顆粒細胞瘤,此為在人體發現的第1例顆粒細胞瘤,故此類腫瘤也被稱為Abrikossoff瘤。在1939年,Kramer報告了首例支氣管內顆粒細胞瘤。其准確來源不明,可能源於原始的成肌細胞、組織細胞或神經膜細胞,目前認為來源於後者可能性最大。多為良性,常發生在舌、皮膚及黏膜,乳腺、呼吸道及消化道為不常發生的部位,也有發生在心肌、縱隔、腹膜後的報告。顆粒細胞瘤罕見位於下呼吸道,僅2%~6%的顆粒細胞瘤位於呼吸道。
病理:呼吸道顆粒細胞瘤多位於主支氣管內,偶有位於周圍肺組織者。4%~14%為多發,部分病人可伴有其他部位(如:舌、皮膚、食管、淋巴結等)的顆粒細胞瘤,表現為多中心特徵;如多器官受累,有惡性可能。組織學可有侵襲性表現。
大體:多為無蒂或有蒂的息肉樣白色結節,也可表現為黏膜的嵴樣增厚。腫物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無包膜,瘤體直徑在0.5~6.5cm,多在2~3cm大小。約20%的顆粒細胞瘤沿支氣管黏膜下生長,偶見侵入周圍肺組織,但局部的擴散並不一定提示惡性。
鏡下:由大的卵圓形或多邊形的細胞組成,排列成不規則的條索狀或結節狀,腫瘤細胞間邊界清晰,但瘤體中心區細胞界限不清,如合體細胞。免疫組化:S-100蛋白、NSE、KP1(CD68)和vimentin為陽性;無結蛋白(desmin)、角蛋白或P53癌蛋白的腫瘤表達。在PAS染色下,這些細胞富含嗜酸性的胞質顆粒。應注意與支氣管腺瘤、息肉、錯構瘤、肉芽腫、動靜脈畸形及其他惡性腫瘤鑒別。
男女發病率相近,可在任何年齡發病,以30~50歲最多見,平均發病年齡37歲。黑人較其他人種多見。位於肺周邊者可無症狀,因其他疾病查體而意外發現,但絕大多數瘤體位於支氣管或氣管內,可引起阻塞性肺炎、咯血、憋氣或咳嗽;支氣管鏡活檢可確診。
根據腫瘤在支氣管腔內的大小及侵犯支氣管壁的程度決定手術方式,應手術切除腫瘤及其阻塞的支氣管遠端受損肺組織,因其有局部浸潤性,可復發,故不論支氣管鏡下或是手術切除,一定要徹底。因不能明確其侵犯氣管壁的深度,不宜鏡下切除。如果腫瘤直徑>8mm或CT提示有周圍組織侵犯,常表明瘤體已侵出了氣管支氣管軟骨,因此只有手術切除才可避免復發。有人建議術後放療。6%的非呼吸道的顆粒細胞瘤為惡性,可遠處轉移。而下呼吸道顆粒細胞瘤雖有鄰近淋巴結轉移的報告,但尚無遠處轉移的報告;局部切除者約10%在2年內復發。
13.良性透明細胞瘤也稱為糖瘤。Leibow和Castleman在1963年首次報道。組織發生不明,有人根據光鏡、組化、超微結構的研究,認為腫瘤來源於細支氣管無纖毛上皮細胞(Clara細胞)或上皮漿液細胞。有人發現腫瘤內的一些細胞有神經內分泌功能,但不能肯定腫瘤細胞的來源,有可能源於Kulchitsky細胞。
大體:位於肺實質,瘤體球形,可有或無包膜、與正常組織分界清、表面光滑、質柔韌、實性,剖面魚肉狀,色暗紅或灰黃,偶有小囊腔。瘤體多與較大血管或支氣管不相連。
鏡下:類似腎上腺的腫瘤,為一致的大透明細胞成分,其排列呈腺泡、巢狀或乳頭狀,胞質富含糖原為其組織學特點,周圍可見毛細血管,PAS染色陽性。與腎透明細胞癌的最大區別在於後者無大量糖原,而代之以大量脂質,而其他源於嗜銀細胞的腫瘤,如:類癌、小細胞癌等,因無糖原,PAS染色呈陰性。75%的患者發生在45~60歲,男女發病率無差異。所有病人均無症狀。X線胸片示單發的、周邊型結節,直徑1.5~6.5cm,很少超過4cm。沒有術前確診的報告,因其非常少見,在病理診斷時,須除外原發性肺透明細胞癌及轉移性腎透明細胞癌。手術切除可治癒。
放射學所見:多為單發,兩肺發病率相近,見於任一肺葉,為邊界清晰的結節影,多在4cm以內,直徑0.7~16cm,可為實性或灶性液腔,密度可均勻或不勻。如周圍組織尚存慢性炎症,病變可呈葉內彌漫狀,邊界不清。瘤體增長

㈥ 母親肺炎復發,說肺中有小的腫塊

你有兩個問題:
1、肺炎:此次肺炎與17歲大多無關系,不叫復發。就是說你母親內現在得了肺炎容。肺炎抗生素治療即可。

2、腫塊:肺上如果有了腫塊肯定是要進一步檢查鑒別診斷,腫瘤?結核?肉芽腫?都需要考慮,有時候鑒別起來會很麻煩,需要根據具體的病灶來考慮如何檢查,支氣管鏡?肺穿刺活檢?總之,首先就是弄清楚這個腫塊是什麼性質的,而不是 考慮現在如何治療。明白不?

那麼現在要做的就是聽聽主管大夫的建議。你不能根據父親所說來這里咨詢,太模糊了,最好親自去見大夫。

希望對您有幫助,醫者安!

㈦ 肺腺癌的診斷鑒別

對於肺癌的診斷檢查,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 X 線檢查: X 線檢查是診斷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過 X 線檢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 X 線檢查雖尚未能顯現腫塊,但可能看到由於支氣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氣腫、肺不張或病灶鄰近部位的浸潤性病變或肺部炎變。
2 、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是診斷肺癌的一個重要措施。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理變化情況。窺見癌腫或癌性浸潤者,可採取組織供病理切片檢查,或吸取支氣管分泌物作細胞學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判定組織學類型。
3 、放射性核素檢查: 67Ga- 枸櫞酸鹽等放射性葯物對肺癌及其轉移病灶有親和力,靜脈注射後能在癌腫中濃聚,可用於肺癌的定位,顯示癌病的范圍,陽性率可達 90% 左右。
4 、細胞學檢查:多數原發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脫落的癌細胞,並可判定癌細胞的組織學類型。因此 痰 細胞學檢查是肺癌普查和診斷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中央型肺癌 痰 細胞學檢查的陽性率可達 70 ~ 90% ,周圍型肺癌痰檢的陽性率則僅約 50% 左右,因此 痰 細胞學檢查陰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5 、剖胸探查術:肺部腫塊經多種方法檢查和短期試探性治療仍未能明確病變的性質,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病人全身情況許可,應作剖胸探查術。術中根據病變情況及病理組織檢查結果,給予相應治療。這樣可避免延誤病情致使肺癌病例失去早期治療的時機。
由於癌細胞的生物學特徵不同,醫學上將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後者又分為鱗癌、腺癌、大細胞肺癌等。
肺癌也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能產生一些激素酶、抗原、胎蛋白等生物性物質、但這些癌腫標記物對肺癌的確診尚無應用價值,臨床醫師對中年以上久咳不愈或出現血痰以及肺部 X 線檢查發現性質未明 的塊影或 炎變的病例,均應高度警惕。肺癌患者應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肺癌晚期轉移與惡化的可能性。
6 、 ECT 檢查: ECT 骨顯像比普通 X 線片提早 3 ~ 6 個月發現病灶,可以較早地發現骨轉移灶。如病變已達 中期骨 病灶部 脫鈣達其 含量的 30% ~ 50% 以上, X 線片與骨顯像都有陽 性發現,如病灶 部成骨反應 靜止,代謝不活躍,則骨顯像為陰性 X 線片為陽性,二者互補,可以提高診斷率。
7 、 縱隔 鏡檢查:當 CT 可見氣管前、旁及隆突下等 (2 , 4 , 7) 組淋巴結腫大時應全麻下行 縱隔 鏡檢查。在胸骨上凹部做橫切口,鈍性分離頸前軟組織到達氣管前間隙,鈍性游離出氣管前通道,置入觀察鏡緩慢通過無名動脈之後方,觀察氣管旁、氣管支氣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位的腫大淋巴結,用特製活檢 鉗 解剖剝離取得活組織。臨床資料顯示總的陽性率 39% ,死亡率約占 0.04% , 1.2% 發生並發症如氣胸、喉返神經麻痹、出血、發熱等。
鑒別診斷
主要與 肺其他 類型的腫瘤相鑒別,其次應與胸膜間皮瘤鑒別,主要依賴病理檢查鑒別,如獲得活組織病理困難,則依靠生物學行為及影像 學表現 相鑒別,但往往鑒別困難。
1. 良性腫瘤:常見的有肺錯構瘤、支氣管肺囊腫、巨大淋巴結增生、炎性肌母細胞瘤、硬化性血管瘤、結核瘤、動靜脈瘺和肺隔離症等。這些良性病變在影像檢查上各有其特點,若與惡性腫瘤不易區別時,應當考慮手術切除。
2. 結核性病變:是肺部疾病中較常見也是最容易與肺癌相混淆的病變。臨床上容易誤診誤治或延誤治療。對於臨床上難於鑒別的病變,應當反復做痰細胞學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其他輔助檢查,直至開胸探查。在明確病理或細胞學診斷前禁忌行放射治療(以下簡稱放療)或化學葯物治療(以下簡稱化療),但可進行診斷性抗結核治療及密切隨訪。結核菌素試驗陽性不能作為排除肺癌的指標。
3. 肺炎:大約有 1/4 的肺癌早期以肺炎的形式出現。對起病緩慢,症狀輕微,抗炎治療效果不佳或反復發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應當高度警惕有肺癌可能。
4. 其他:包括發生在肺部的一些少見、罕見的良、惡性腫瘤,如肺纖維瘤、肺脂肪瘤等,術前往往難以鑒別。

閱讀全文

與肺部腫塊的鑒別診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