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左側頸部出現腫塊,是不是腫瘤啊
建議患者及時的去往醫院查明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的進行治療。
2. 左側脖子上的腫塊,怎麼辦啊
建議進一步做詳細檢查,排除病變的可能!引起腫塊的情況 有很多,最常見的是淋巴結腫大!也有甲狀腺腫、甲狀腺癌等等!
頸部腫塊種類很多,現介紹四種最常見的病症:
①淋巴結炎症性腫塊。最為常見的一種炎症性腫塊,其特點是:位於頜下、頦下和頸兩側部、一般呈圓形,單個或多個,表面光滑,有移動性,觸摸時有疼痛感,腫塊有時增大,有時又很快縮小,這種可變性,大部分是炎症腫塊的特徵,同時也能發現炎症病灶(病原),如扁桃體炎、咽喉炎、牙齒及牙周炎症等。通常用消炎治療很快消退。但發現有單個、質地不硬的腫塊時,除了自行消炎治療外,還應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以免誤診。
②淋巴腺結核。這類腫塊是屬慢性炎症過程,其特點是部位不定,呈慢性過程,數目多無明顯觸痛;有的互相粘連在一起呈團塊狀,腫塊不活動,與皮膚粘連;有的
已經形成多個皮膚瘺口,流膿淌水,久治不愈,俗稱「鼠瘡」。
③甲狀腺腫。甲狀腺部位腫塊,甲狀腺明顯增大,可局部突出腫大,也可兩側同時腫大,這在北方少數地區多發,又稱地方性甲狀腺腫,一般認為是缺碘引起的疾病,多發在山區、半山區和飲用水水質不佳的地區。其特點是單純增大,質硬韌,表面光滑,鄰近淋巴結不腫大;過大的腫塊壓迫氣管,引起呼吸不暢或出現呼吸困難。
④甲狀腺癌。常在一側局部甲狀腺發生,特點是質地堅硬,表面不平,活動性差,有時在腫塊附近又能觸到腫大的淋巴結,發現這類腫塊應及時去醫院作檢查,爭取早期確診。
⑤甲狀舌骨囊腫。位於頸部正中喉結上方。其特點是多呈圓形,表面光滑,結中度硬,腫塊隨舌的伸縮而隨之移動,因為腫塊與舌骨相連結。
⑤腮腺混合瘤。腫塊位於頜下部,常常單發,其特點是無痛性腫塊,質地硬,旦有分葉,與皮膚不粘連。
⑦神經瘤。可分為神經纖維瘤和神經鞘瘤,一般位於耳下方胸鎖乳頭肌前緣或後緣,其特點是腫塊表面光滑,可移動。具有彈性硬度腫塊。
⑧血管瘤、囊狀小瘤。血管瘤可分為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主要位於頸部
皮膚。表面發紫,海綿狀血管瘤位於皮下或肌肉之間,呈團塊狀擴張,呈膜性囊狀物,質軟,壓之退色。
⑨轉移癌。這也是頸部常見的腫物,多發於成年人,質地堅硬,或為橡皮樣硬度,開始時可以活動,以後傾向於固定,其增長時間不等,一般比較快。這類腫塊均有其原發腫瘤部位,如發現腫物,應早找癌瘤的原發部位,盡管如此,轉移癌是晚期腫瘤徵象,其預後不良。
3. 用力講話時會看到脖子有個小疙瘩
指導意見:
你好,屬於淋巴結 淋巴結正常人都有,只要不是炎症引起的增大不用管它。如果明顯增大可能是有炎症了。單純的淋巴結發炎,就抗生素治療就可以了
4. 頸部腫塊怎麼回事
頸部腫塊是來頸部最常自出現的疾病之一,國外學者Skondalakis對頸部腫塊的診斷總結出一條「80%規律」:
1、 對於非甲狀腺的頸部腫塊,有大約20%屬於炎症、先天性
頸部腫塊
疾病;而其餘80%屬於真性腫瘤。
2、 對於屬於真性腫瘤的病人中,又有大約20%屬於良性腫瘤,80%為惡性來源;同時與性別有關,女性約佔20%,男性佔80%。
3、 在頸部惡性腫瘤中,有20%為頸部原發,而絕大多數為來源於全身其它部位惡性腫瘤的轉移灶(佔80%)。
4、 頸部的轉移灶有80%來源於頭面部,20%來源於人體軀幹部位。必須引起重視的是頸部所有的轉移癌中仍有約20%的患者盡管進行了臨床、影像學、細胞學及實驗室檢查,最終甚至至死仍未找到原發病灶,稱為隱匿性原發癌。
5. 頸部左邊 有腫塊
建議患者及時的去往醫院查明情況,發現問題醫生會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
6. 急,左邊頸部動脈處的硬塊!
可中醫療法外敷中葯制劑治療,軟堅化結,將其盡快地消除,聯系交流,幫助解決問題。
7. 急!頸部左側有腫塊
去北京的廣安門醫院問問
如果西醫不行 可以嘗試中醫
8. 為何說話時脖子會鼓起包塊
你好,根據你的所述, 你的情況可能是有甲狀腺瘤引起的,建議你去醫院外科做個彩超檢查看看吧,檢查確診後再做對症治療,必要時是需要採取手術治療的。也可以到醫院外科檢查後遵醫囑來治療的。
9. 頸部腫塊的臨床表現
頸部炎症腫塊病程多為7天,頸部腫瘤性腫塊病程多為7個月,頸部先天性畸形腫塊病程多為7年。
從年齡上來看,嬰幼兒患者多為先天性腫塊,如甲狀舌管囊腫、鰓裂囊腫、囊性水瘤等;青少年患者多為炎性淋巴結腫大;青壯年和中年患者應警惕惡性腫瘤;老年者多為轉移性惡性腫瘤。
從部位上來看,甲狀舌骨囊腫和甲狀腺腫物常位於頸部中線區域,鰓裂囊腫、涎腺腫物、頸部神經鞘瘤、頸動脈體瘤常位於頸側區域,淋巴管瘤、肺及消化道來源的轉移癌常位於頸後區域。
從腫瘤的性質來說,頸部惡性腫瘤一般較硬,活動度差。頸部轉移癌可出現多個腫塊,壓痛不十分明顯。頸部良性腫物一般質地中等,邊界清楚,活動度可。鰓裂囊腫、囊性水瘤、表皮樣囊腫為囊性腫物,但某些甲狀腺轉移癌也可表現為囊性。
頸部炎性腫塊有紅腫熱痛症狀,急性者有全身症狀,有發熱、乏力、食慾減退、白細胞總數升高。膿腫形成時,局部皮膚有明顯壓痛點及凹陷性水腫,淺在的膿腫可以查出明顯的波動感。
頸部先天性腫塊,包括甲狀舌骨囊腫、鰓裂囊腫。甲狀舌骨囊腫多位於頸前中線,多位於甲狀舌骨膜及甲狀軟骨;腫塊囊性,隨吞咽上下活動。鰓裂囊腫及瘺管多為單側,少數為雙側。部分患者在出生時即被發現,但大部分患者通常因囊腫增大或感染至青少年時才被發現。腫塊觸之較柔軟且有波動感,合並感染時形成膿腫,可自行破裂,成為引流性竇道。有鰓裂瘺管的病例其外口通常很小,位於胸鎖乳突肌前緣,可從外口間歇性牛奶樣、黏液樣或膿樣物。鰓裂囊腫及瘺管的位置及走行依其來源不同的鰓裂或鰓囊而不同。頸部神經鞘瘤生長緩慢,病史較長。頸部神經鞘瘤常呈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呈分葉狀,觸之較韌、邊界清楚、表面光滑。腫塊可沿神經軸左右移動,但不能上下移動。頸動脈體瘤,早期可無任何症狀,隨著瘤體增大,可有脹痛感。腫塊多位於下頜角前下方,少數向咽側隆起。腫塊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較清楚,質地韌。腫物表面可觸及頸動脈搏動,聽診可問及血管雜音。當腫瘤侵犯或壓迫迷走神經時,可出現聲音嘶啞及進食嗆咳;累及交感神經,可致患側瞳孔縮小,瞼裂變小,患側面部出汗減少或無汗;若舌下神經受損,則出現患側舌肌萎縮,伸舌時舌偏向健側。頸部惡性腫塊,以頸部淋巴結轉移癌常見。頸部淋巴結頸部淋巴結轉移癌大多發生於中年以上的成人。表現為一側或雙側頸部進行性增大的無痛性腫塊。發病初期多為單發,腫塊較小,質較硬,活動度較差,隨著病情的發展,腫塊數目增多且互相融合。腫塊與皮膚粘連、固定。腫塊較大壓迫器官、食管、神經時引起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部分鱗狀細胞癌、甲狀腺癌可因轉移腫塊中的組織壞死、液化而呈囊性變。部分病例可因腫塊侵犯皮膚而出現皮膚破潰、出血、繼發感染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