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腹部有腫塊,做的穿刺病理,化驗結果是分化差的癌,可能
這種情況主要是盡早的進行手術治療,然後進行化療和放療來控制腫瘤細胞的擴散
❷ 腹膜癌的症狀和治療
腹膜癌(卵巢外腹膜乳頭狀癌)是指原發於腹膜,其組織形態在光鏡下如卵巢漿液性乳頭狀癌,而卵巢本身正常或僅淺表受累的一種癌瘤。因其來源、性質認識未明,臨床及病理醫師常誤診為「卵巢癌腹膜廣泛轉移」。本病見諸文獻已近40 年,1959 年Swerdlow首次名為「盆腹膜間皮瘤酷似乳頭狀囊腺癌報道,可惜未得人們關注。至1977 年Kannerstein報告15 例,首先命名為「原發性腹膜乳頭狀漿液性癌」,1992 年我院以「卵巢外腹膜乳頭狀癌」報告6 例,1998 年又以「腹膜癌」為名報告18 例(包括前6 例)。數十年來眾多學者相繼報道,至今國內外文獻中約有300 余例報道。
【發病率】
過去因對本病缺乏認識,多數病例都以「卵巢癌腹腔廣泛轉移」診斷而漏診,近10多年來有了一些認識,其發病率不似前想像罕見,本院自1980 年認識到本病起至1996 年共收治18 例,占同期卵巢漿液性囊腺癌之12.8%。自國內外的報道統計,腹膜癌占卵巢漿液性囊腺癌之7-14%。
【發病年齡】
屬老年性疾病,本院18 例平均年齡51.4 歲(23-72 歲),文獻中最年輕患者為11歲。
【症狀與體征】
腹脹、腹痛、腹圍增大為最常見三大症狀,呈隱襲性進展,早期症狀很不明確或幾無感覺,直至病情發展一定程度,始被發覺,所謂腹痛也不劇烈,只覺腹部脹感或不適感,最後如晚期卵巢癌體征:大量腹水、腹內腫塊。本院18 例皆屬晚期,其中腹痛或腹部不適者佔66.6%、腹脹61%、腹水50%、腹內腫塊33.3%、排便困難16.7%。
【檢查】
術前B 超、CT、MRI、腹腔穿刺可有助於診斷、血清CA125均為陽性表達。
【病理】
(一)肉眼觀察
腹腔內大量腹水,腹膜表面、內臟表面皆滿布多發瘤結,呈顆粒、結節狀,粟粒等,肝表面、膈面亦伴有粟粒樣結節,但卵巢正常或淺表侵犯,大網膜可受累攣縮呈餅塊狀。
(二)組織學
目前報道均為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一如來自卵巢上皮癌,含大量砂粒體,唯Lee(1991 年)報告1 例透明細胞癌。
(三)診斷標准
因對本病缺乏認識,術前幾全都誤診,常誤為卵巢癌、腹腔結核,直至術中見腹膜廣泛瘤結,而卵巢肉眼見正常或淺表受侵始得診斷。最近美國婦科腫瘤組織(GOG)定出病理診斷標准。
1.兩側卵巢必須是生理性正常大小,或是因良性病變而增大。
2. 卵巢外之病灶體積必須大於雙側卵巢受累的病灶。
3. 鏡下卵巢病變必須有以下所見之一:
(1)卵巢無病變存在。
(2)腫瘤僅限於卵巢表面,無間質浸潤。
(3)卵巢表面受累及其間質受累者,間質受累者必須在5mmX5mm 以內。
(4)腫瘤組織學和細胞學特徵必須是漿液性為主,與卵巢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相同或相似,而分化程度不等。
【組織來源】
尚有爭議,是屬獨立的疾病與卵巢組織無關,文獻中多有報道。卵巢因某種原因(或良性腫瘤)切除後而發生腹膜癌。目前有兩種學說:1.來源於胚胎性腺遷移路徑上殘留的卵巢組織惡變;2.腹腔上皮與卵巢上皮源於同一間胚葉,均來自胚胎體腔上皮,具有苗勒管分化趨向的潛能,稱為第二苗勒系統(SMS)。SMS日後受某種刺激而成癌。故而腹膜癌與卵巢上皮性癌何其相似:1.發病年齡皆為老年婦女;2.症狀如卵巢上皮性癌III-IV期;3.腫瘤播散部位:腹盆腔腹膜、大網膜、膈面及內臟表面;4.組織學類型,目前報告材料為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含大量砂粒體;5.腹膜癌患者與卵巢癌一樣,血清CA125陽性表達;6.免疫組化染色CEA 多陽性,角蛋白陽性、Vimentin 陰性或弱陽性,證實為癌而不支持間皮腫瘤;7.對以DDP
為主的化療,有中度敏感性;8.來自SMS 可有一系列腫瘤,目前文獻報道均為漿液性乳頭狀癌,另Lee 報告1 例透明細胞癌,可以相信漿液性乳頭狀癌以外的SMS 癌亦將會見到。
【治療】
能手術者應徹底切除,不能徹底切除者應行減量術 ,力爭殘余瘤直徑2cm 以內,必須強調兩側卵巢切除,以觀察卵巢病變情況。化療葯物尚不規范,仍以卵巢癌方案,即DDP 為主的綜合治療,如CAP 或CP 或CFP 方案等。
男性是否有腹膜癌,就目前文獻報告中均為女性,最近Shah 等報告1 例漿液性乳頭狀癌發生於男性。
❸ 卵巢囊腫的問題!!特急!
看看這個:
卵巢囊腫百問
1.女性為何會得卵巢囊腫?
根據女性的生理和病理特徵,卵巢囊腫的形成多因經期,產後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邪入侵,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損傷房事不慎及飲食勞倦,以致正氣虛弱,氣血失調,久則臟腑失和,氣血乖違,氣機阻滯,瘀血滯留,痰濁凝聚,久積成為症瘕(即卵巢囊腫)。
2.哪些因素可誘發卵巢囊腫?有何症狀?
中醫學認為,引起卵巢囊腫主要有以下諸因素。
1)氣血凝滯,
期或產後受寒,寒凝血滯。或內傷情志,抑鬱傷肝,氣機運行不暢,氣滯血也滯,氣血瘀凝而致。若瘀積日久變成癌症。表現為除下腹部有腫塊外,一般無明顯症狀或僅見舌有瘀點。如為惡性者,下腹部腫塊堅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膚不潤面色紫
,舌有瘀點。惡性晚期患者可有腹水,形 枯槁,神疲 力等症。
2)痰瘀凝結,憂思傷 , 虛生痰,痰飲停聚而阻滯氣機,引起氣滯血瘀、痰飲與血瘀
結成塊。痰瘀久積也可導致癌症。除有上述氣血凝滯的症狀外,患者常有胃脘滿悶、心慌、氣短、納差,浮腫、嘔惡、筋惕肉
、腹圍增粗、月經紊亂,排尿困難,便急或大便不暢、下腹或 窩部充脹,有下墜感等現象。
3.卵巢囊腫可以預防嗎?
卵巢書腫可以預防,定期作婦科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若發現卵巢有異常而不能確診者,必須定期隨訪。同時檢查對側卵巢是否正常,結合患者年齡,否是保留生育功能,一般採用中醫中葯的保守治療。月經期和產後婦女應特別注意攝養、嚴禁房事,保持外陰及陰道的清潔,心情
暢穩定,盡量減輕生活中的各種競爭壓力,切忌憂思煩怒,學會自我調節、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冒雨涉水,或冷水淋洗,游泳等,勞逸適度,飲食富於營養,宜清淡、易消化,忌食
生冷刺激性食物,保持機體正氣充足,氣血通暢,身心健康。
4.卵巢囊腫能及時發現嗎?
卵巢囊腫經婦科檢查一般都可確診,妊娠試驗,全消化道線透視,輸卵管造影,靜脈腎盂造影,腹腔穿、刺腹腔鏡。如
B超、CT、MRI、血CA125、CEA、AEP。
核磁共振,良性囊腫發展緩慢,小者無症狀,患者不易察覺,臨床根據壓迫,尿頻、便秘等症狀,確診常常為惡性晚期,多已出現明顯消
。惡液質和腹水,也伴有月經淋漓不凈,小腹疼痛,發熱,乳房脹,腰酸,雀斑,榮顏早衰,赤白帶下,肛門有下墜感,或久婚不孕,或心慌,氣短,浮腫,貧血,
力等症侯,即為卵巢囊腫。
5.西醫如何治療卵巢囊腫?有什麼局限性或副作用?
卵巢囊腫不同於子宮肌瘤,一經確診,就立即治療,西醫治療有以下幾種方式。
A、手術治療。
術前必須作好充分准備,包括患者周身情況的改善,麻醉的選擇,器械與有關用葯以及應急措施等,手術的方式,范圍以及具體操作,隨患者的年齡及腫瘤的性狀,大小,單側或雙側生長,是否有粘連症或惡性轉移而定,有些不能判定者,可取病變組織作活檢後再進行。
1、良性卵巢囊腫的手術治療:
①卵巢囊腫切除術,此種患者多無月經障礙,甚至有合並妊娠者,有的一側腫瘤較顯著,則可行患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
②輸卵管卵巢切除術,一側卵巢囊腫發生於年齡較大(45歲以上)患者之雙側卵巢囊腫多行一側或雙側輸卵巢切除術,患者周身情況不能勝任或炎症嚴重者常行全子宮切除術,值得注意的是關於較大卵巢囊腫的手術處理,應不計切口大小,以完整切除為宜,以免
破患者脈搏內容物溢入腹腔或切口,術中要注意患者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動,必要時加速輸液或輸血,輸氧,更要預防早期發現急性胃擴張,麻痹性腸梗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電解質平衡失調與血液化學改變。
③附件及全子宮切除,發生於近絕經期或絕經期婦女的一側或雙側卵巢囊腫,患者全身情況不能勝任,均以行雙側附件及全子宮切除為宜,但會嚴重影響內分泌失調。
2、惡性卵巢囊腫的手術治療,因患者就診時多已達晚期,因些要盡一切可能切除原發囊腫及所能見到的盆,腹腔轉移灶。由於卵巢惡性囊腫常與子宮,附件粘連或浸潤,渾然一體,且緊貼盆腹膜,故現多採取卷地毯式或包餃子式將子宮與腫瘤連同盆腹膜整塊切除,又如大網膜切除,部分腸切除,部分膀胱,輸尿管切除。對於合並腹水的卵巢惡性腫瘤,不論是否全部切除,均宜在腹腔內留置導管,以便術後腹腔內注射抗癌葯劑或放射性膠體金或膠體磷。
3、關於卵巢囊腫並發症的手術治療。
①卵巢囊腫蒂扭轉,確診後需緊急手術,先肌肉注射鎮痛劑,如度冷丁,不論患者年齡大小,以行患側附件切除術為宜。
②卵巢囊腫破裂,應及早剖腹探查,因囊腫的內容物溢入腹腔,不論其為良,惡性,均有接種植的可能故應充分部洗腹腔及切口。
③卵巢囊腫合並感染,若徑一段時期應用抗感染,葯物,體濕仍不下降或局部症狀更加嚴重者,即宜剖腹切除腫瘤,以清除感染灶,往往症狀能迅速消退。
④卵巢囊腫與腹膜予泛粘連,多見於巨大卵巢囊腫誤診為巨量腹水,曾經反復多次腹腔穿刺放液或卵巢囊腫感染者。
4、關於不能切除的卵巢囊腫的處理。
①腹水,每次排盡腹水後還可通過導管給葯,但須注意腹水中含有大量蛋白類,大量排液應及時補充營養。
②疼痛,為患者最大的痛苦,可先用一般止痛葯,如阿斯匹林,可待因,仍無效,再交替給度冷丁,嗎啡,但易成癮,用任何止痛劑易均無效者可試用酒精注入脊髓膜腔。
③腸或輸尿管梗阻,如患者一般情況好,可施行結腸腹壁,造口術或輸尿管移植術,可解除患者的排泄障礙及由此引起的水電平衡紊亂,酸中毒等。
B、惡性卵巢囊腫的放療。
所有的惡性卵巢囊腫對於各種放射療法的效果均不佳,因此,在惡性卵巢囊腫的治療中並不首先選用放射治療,而更多的則是用中醫治療。一般腹水量多者不宜行放射治療。放射所引起的粘連,往往造成手術的困難。放射性膠體金及磷作腹腔內注射,亦有引起放射性肝炎的可能。
C、惡性卵巢囊腫的化療。
近年來化療對提高卵巢惡性囊腫的治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目前仍處於輔助治療的階段,往往須要較長時期的間斷用葯,且對人體的毒性反應較大,一般不得已而為之。
6.中醫中葯治療卵巢囊腫有哪些優勢?
卵巢囊腫的惡變程度較高,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以卵巢功能旺盛期(育齡期)婦女和絕經期(更年期)婦女最為多見,是對生命威脅最大的腫瘤之一,本病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中醫中葯治療此病是從整體觀入手,硫肝理氣,扶正因本,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全面調節內分泌使氣面血活,活躍臟腑,經絡為本,氣血為用,氣血是肌體的物質基礎,臟腑是氣血生化之源,起著分管血的生成,統攝與運行,調節血和氣的平衡作用,氣是血液的原動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經的物質基礎,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流通就會受到影響,累及血海功能,則可導致各種婦科病的發生。如卵巢囊腫等。中醫治療可免除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壓力及精神負擔,調節內分泌,強增免疫等,服葯方便,不開刀,不傷元氣,不住院,痛苦風險小,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費用低,顯效快,使您能早日康復。
7.卵巢囊腫患者如何選擇一種最佳的治療方式?
卵巢囊腫的治療方式取決於患者年齡,症狀是否惡變,囊腫的部位,體積,大小,生長速度,造成子宮附件的變形情況,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患者的主觀願望等因素而定。
現代醫學一般採用手術切除囊腫,痛苦大,潛在風險高,費用也高,恢復緩慢,易感染,對工作,學習和生活有一定影響,放療,化療易損傷正氣及機體正常細胞,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痛苦較大,費用也大,激素類葯物易引起肝,腎等其他臟腑功能正常,也會對葯品產生依賴性。
中醫中葯從整體觀入手,對機體的氣血,經絡,臟腑功能進行全面調理,以達氣血,經絡之通暢,陰陽之平衡的升降浮沉原理,使正氣內存,邪不可乾的祛邪外出之功。服用純中葯二十五味鬼臼丸、竭蛭膠囊會進一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同時對卵巢囊腫引起的並發症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8.卵巢囊腫是否發生惡性變或性變可疑?
卵巢囊腫會發生惡性或性變可疑的可能而且惡性變的程度極高,本病早期無明顯症狀,多發生於卵巢功能最旺盛時期和圍絕經期的婦女。惡性卵巢囊腫由於囊內的變化,如出血,壞死,感染,迅速增長引起相當程度的持續性脹痛。據國家最新流行病學編統計資料表明,惡性卵巢囊腫雙側生長者佔75%而良性則不足15%,位置的固定為其特點之一。
惡性卵巢囊腫合並腹水者較多,由於細胞穿出囊壁或已轉移到腹膜者,腹水多呈血性。經淋巴道及血行等方式多直接轉移至盆,腹腔組織及器官或大網,腸系膜,在腹腔內形成多數結節狀腫塊,有一定可動性。
惡性囊腫的淋巴轉移率高達50%以上,甚至有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或外陰部。有時在局部血管周圍造成浸潤壓迫,使該側下肢靜脈迴流受阻,形成水腫。若腸管受浸潤壓迫,則引起腸梗阻症狀,輸尿管受壓,易形成腎於積水。
應重視較久的卵巢功能障礙(性早熟,無排卵性不孕,榮顏早衰或延遲經經);長期不明原因的胃腸道症狀,久治不愈的附件炎;幼女卵巢增大或絕經後捫及卵巢的迅速增大,固定,變硬及子宮直腸窩結節等。必須盡早確診,及時服用二十五味鬼臼丸、竭蛭膠囊。
9.卵巢囊腫會不會引起育齡婦女的不孕?
卵巢囊腫會引起育齡婦女的不孕,且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造成輸卵管機械性阻塞,影響卵巢的排卵功能,影響患者營養,如雙側卵巢癌使卵巢的大部分組織破壞,不孕的發生率較高,又如手術中卵巢的切除,單側或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發生於近經期或絕經期婦女單側或雙側卵巢囊腫進行的附件及全子宮切除均可引起育齡婦女的不孕症。
10.卵巢囊腫會不會導致育齡婦女的早期流產?
卵巢囊腫會引起育齡婦女的早期流產。若在妊娠3個月內發現患有卵巢囊腫,進行處理時容易引起流產,如果妊娠期間發現患有雙側卵巢囊腫,在手術處理中若觸動子宮,則可引起流產,妊娠28周以後發現患有卵巢囊腫者,手術中極易引起早產,如大妊娠末期發現患有卵巢囊腫,則妨礙分娩,引起尿瀦留或阻塞性難產。卵巢囊腫的蒂扭轉,破裂或疑為惡性,不論在妊娠的任何時期均應盡速治療。否則會產生嚴重後果。
❹ 腹膜轉移癌
來源於婦產科的腫瘤則有內分泌的異常等。 1.細胞學檢查 經腹腔穿刺抽吸腹水進行細胞學檢查,其檢查陽性率50%~80%,以下3點可以提高腹水癌細胞檢出率:①多次反復查找;②抽取足量的腹水,至少500ml;③抽取腹水前讓病人多次翻身,使沉澱的癌細胞更易抽出。 2.活檢 腹膜鏡直視下活組織病理檢查是目前最准確的檢查方法。 3.血常規及血漿蛋白 可有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及血漿白蛋白降低。 4.腹水檢查 腹腔穿刺腹水檢查是最簡單、迅速、方便、損傷較少的臨床檢查方法,對臨床懷疑腹腔轉移腫瘤的病人可反復進行,通過對腹水脫落細胞的檢查明確診斷,並可根據腫瘤病理類型的特點追尋原發病灶。 總之,活組織檢查是診斷本病的最可靠方法。活組織標本可經腹腔穿刺、腹腔鏡或剖腹探查獲得。僅僅為取得活組織而進行的診斷性剖腹探查應用較少,而大多數活組織標本的取得是在治療性手術中進行的。 1.B超檢查 (1)腹水:常見腹水和腹腔臟器粘連。聲像顯示腹腔內游離無回聲區,腸管粘連成團附於後腹部(圖3A)。 (2)腹膜不規則增厚:聲像圖可見增厚的腹膜呈高回聲的帶狀改變,形態常不規則(圖3B)。 (3)腹腔內腫瘤結節:腹腔內腫瘤結節常合並有腹水而顯示清晰,多見於右側腹壁及盆腔壁,也可位於上腹正中(圖4)。結節與腹壁分界不清,向腹壁內突出。不合並腹水者可見實性、囊性或混合性腫塊回聲。部分腫瘤可見原發腫瘤聲像表現及腹腔內腸系膜多個淋巴結腫大。 2.CT掃描 可示轉移癌的部位、大小、性質及腹水等情況,在本病診斷中有較大的價值,可以定位,並了解腫塊的數量、質地、血管供應,並有助於發現原發病灶。 腹膜轉移性腫瘤的CT表現為:腹水,壁腹膜增厚,腸系膜及大網膜污垢狀、結節狀、餅狀及腫塊狀改變,腹腔內囊性佔位改變,小腸管壁增厚及小腸移位。多位作者認為CT可為腹膜轉移性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 (1)腹水:為腹腔臟器間均勻水樣密度影(圖5A)。少量腹水聚集在肝腎隱窩或肝外側緣(圖5B)。大量腹水時,圍繞整個腹腔臟器,並可進入小網膜囊內。 (2)腹膜不規則增厚:正常情況下,CT一般不顯示前壁腹膜,後壁腹膜僅表現鉛筆描繪樣的細線狀。但腹腔轉移性腫瘤增厚的腹膜可呈寬頻狀、結節狀或塊狀,以寬頻狀為多,其次為結節狀,這可能與腫瘤細胞多數性種植後,生長融合過程有關。寬頻狀瘤灶可能是結節融合的表現。在部位上,以右側腹壁多見,其次為左側腹壁和前腹壁(圖6)。 (3)腸系膜及大網膜改變: ①污垢狀改變:正常時均勻脂肪密度的腸系膜或大網膜內出現區域性多數細小的點狀、短條狀的污垢樣密度影。 ②結節狀改變:脂肪密度的腸系膜或大網膜內見結節狀軟組織密度影。 ③餅狀大網膜或腸系膜:大網膜或腸系膜失去脂肪密度,而被餅狀軟組織密度影所取代。 以上三種表現可同時存在,細點污垢狀的大網膜或腸系膜可增大為結節狀,再融合成餅狀。 (4)腹腔內多囊或單囊性佔位改變:表現為腹腔內多發或單發囊狀改變,囊壁薄,囊內呈水樣密度,有佔位效應,這一點可與單純性腹水鑒別。 (5)小腸系膜緣管壁增厚:表現為小腸管壁增厚,以系膜緣為著,累及部分或大部分腸管壁 腹膜腔轉移性腫瘤的診斷,需結合患者原發病史及典型的CT表現,並且要與腹膜腔結核和腹膜腔原發性腫瘤作鑒別,因為三者的CT徵象有很大部分的重疊。 3.MRI 可以表現為沿腸系膜表面直接擴散、腹膜腔內種植、血行轉移以及淋巴轉移。增強加脂肪抑制可以顯示塊狀的腹膜轉移病灶明顯強化,邊界一般不光整。腹膜腔內種植轉移病灶表現為多發散在分布的小結節強化灶。 4.X線檢查 用於本病的診斷,可進行胃腸道的鋇餐和鋇劑灌腸,部分病人可見到胃腸道受壓和移位等間接徵象,若為原發於胃腸道的腫瘤則可發現原發病變。選擇性動脈造影有時可見到腫瘤的新生血管,但無診斷本病的特殊徵象。B超對腹部檢查常有陽性發現,可顯示多個實質性腫塊,偶有囊性變,同時可見腹水。必要時可在B超引導下行細針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及病理類型。 5.腹腔鏡檢查 對診斷不明的腹部腫塊伴有明顯的腹水患者,可用腹腔鏡進行檢查,吸去腹水後常見到壁層和臟腹膜有多個腫塊或結節,藉助腹腔鏡行結節或腫塊活檢,是明確腹腔內腫瘤轉移診斷的非常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