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髓外漿細胞瘤的疾病治療
1. 髓外漿細胞瘤的治療以放射治療為首選,局部放射治療劑量為40--50Gy。
2.若腫瘤局限可專切除,則手術切屬除後加局部放療效果更佳。
3.若鄰近淋巴結受累,則放射治療野也應將該淋巴結包括在內。
4.對已有廣泛播散的病例或放射治療後復發的病例,可採用聯合化療,化療方案與多發性骨髓瘤相同。
5.綜上所述,考慮到EMP放療敏感性高以及手術風險大,目前治療上首選放療,對於局部腫塊過大或者可以完整地切除病灶,也可考慮手術治療,對於病變范圍廣泛、有局部淋巴結受累以及分化不良的髓外淋巴結採用術後聯合放療的方案。化療較少被選為EMP的治療方法,但是在腫瘤大於5cm、耐葯、復發等病例可考慮化療,化療方案推薦多發性骨髓瘤的化療方案。
B. 髓外漿細胞瘤的臨床表現
1.中位發病年齡為55歲,男女比例為2:1。
2.中位生存期為68個月。
3.80%以上發生於頭頸部,尤以版上呼吸道受累多見,常權見部位包括鼻腔、鼻旁竇、鼻咽部、扁桃體等。臨床症狀為鼻塞、鼻衄、聲嘶、咯血、流淚、面部腫脹、嗅覺下降、呼吸困難等,尤以鼻塞、鼻衄最為多見。
4.無論發生於何處,漿細胞瘤均為佔位性病變,在鼻腔主要體征是:腫塊呈息肉樣增生或黏膜下彌漫性增厚,色暗紅或灰黃,表面光滑,質地中等。
5.亦可發生於甲狀腺、肺、消化道、肝、脾、胰腺、睾丸、皮膚等,但較罕見。
6.12%的病例可致鄰近骨組織的破壞。
7.影像學檢查可見軟組織塊影,鄰近骨質可因腫瘤壓迫、推擠而移位或破壞。
8. 患者無全身表現,骨髓及周圍血象正常,尿中無Bence-Jones蛋白,尿常規、腎功能無改變,全身骨骼無病變。Ig 含量一般正常,有少數病例血清中可查見M蛋白。
C. 寶寶骨髓有問題什麼表現
1骨骼破壞:骨髓瘤細胞在骨髓腔內大量增生可引起骨骼疼痛,骨骼腫塊和病理骨折。2髓外浸潤經屍解證實,約70%患者有髓外骨髓瘤細胞浸潤。3肝、脾、淋巴結及腎臟等受累器官腫大。一般情況下也有口腔潰瘍,聲帶血管瘤這種症狀出現的。
D. 髓外硬膜下腫瘤【髓外硬膜下腫瘤】
您好,希望是神經橋瘤或脊膜瘤,都是良性的。但是診斷需要病理驗證。在我院的專手術費用在4萬左右,住院屬需要等一周以內
(北京協和醫院李桂林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E. 我有一個朋友,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最近腦袋上長一個腫塊,質硬,疼痛,大夫說是髓外復發,請問怎麼治療
你好!
髓外浸潤在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中比較常見,可以侵犯到全身各個部位,對於患版者頭部的腫塊治權療應該①常規聯合化療,殺滅白血病原始細胞,能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細胞的浸潤②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放療,殺滅浸潤的白血病細胞③如果腫塊壓迫、佔位、疼痛劇烈可以可以考慮手術切除④可以酌情使用冷凍、電療、超聲、中葯等治療。
F. 髓內病變、髓外硬膜下及硬膜外病變三者之間的簽別要點
這個是比較復雜的問題。髓內病變、髓外硬膜內病變、硬膜外病變症狀對內比
髓內病變
髓外硬膜內容病變
硬膜外病變
早期症狀
多為雙側
自一側,很快進展為雙側
多從一側開始
神經根痛
少見部位不明確
早期常有,劇烈,部位明確
早期可有
感覺障礙
分離性
傳導束性,開始為一側
多為雙側傳導束性
痛溫覺障礙
自上而下發展,頭側重
自下向上發展,尾側重
雙側自下向上發展
脊髓半切綜合症
少見
多見
可有
節段性肌無力和萎縮
早期出現,廣泛明顯
少見,局限
少見
錐體束征
不明顯
早期出現,多自一側開始
較早出現,多為雙側
括約肌功能障礙
早期出現
晚期出現
較晚期出現
棘突壓痛、叩痛
無
較常見
常見
錐管梗阻
晚期不出現,不明顯
早期出現,明顯
較早期出現,民航此時你
腦脊液蛋白增高
不明顯
明顯
較明顯
脊柱X線片
無改變
可有改變
明顯改變
脊髓造影充盈缺損
脊髓梭形膨大
杯口狀
鋸齒狀
MRI
脊髓梭形膨大
髓外腫塊及脊髓移位
硬膜外腫塊及脊髓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