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皮膚症狀 > 甲狀腺癌的腫塊痛不痛

甲狀腺癌的腫塊痛不痛

發布時間:2021-02-08 13:47:56

⑴ 甲狀腺發腫,但是不疼,是什麼症狀

頸部有不痛腫塊是甲狀腺癌的信號
甲狀腺癌大致有下面的典型症狀,只要留心不難發現:

腫塊形成――這時如果留心就會看到突起部分,在大部分情況下觸診會更為明顯。如果是兒童或男性發現甲狀腺腫塊,應高度懷疑有癌症可能。特別是甲狀腺腫塊增長較快,檢查腫物其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吞咽時活動度減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狀腺結節,短期內明顯增大。

聲音沙啞――當癌腫壓迫或侵入支配聲帶運動的神經時,患者發音就會出現異常。

吞咽困難――大約15%左右的患者會出現因癌腫壓迫食道而造成的吞咽困難。進一步發展,患者還可能出現吞咽痛等不適感覺。

頸部痛――少數患者還會感到頸部壓迫感,或伴有疼痛。

呼吸困難――如果癌腫壓迫氣管,患者呼吸時氣流阻力加大,會表現出呼吸費力。

淋巴結腫大――位於頸部的淋巴結起著過濾異物的作用,轉移的癌細胞和病菌都會被卡住,引起淋巴結腫大。盡管在大部分情況下淋巴結腫大是由炎症引起。謹慎起見,還是應排除甲狀腺腫塊的存在。

癌症轉移――如果癌症繼續發展,就會向遠處器官(骨、肺、肝、腦)擴散,造成一連串轉移癌的合並症狀。

最終確診甲狀腺癌,還需要藉助同位素掃描、B超、頸部X線平片,以及穿刺細胞學檢查等。 甲狀腺癌預後好

正確診斷和治療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凱特勒夫說,甲狀腺癌通過正確治療,絕大多數都能夠治癒,早期幾乎可以100%治癒。

甲狀腺癌主要有乳頭狀、濾泡狀、髓樣、未分化癌四種。乳頭狀癌需外科治療,手術幾乎完全能治癒那些小的癌腫。濾泡狀癌需手術切除盡可能多的甲狀腺,並對殘留的甲狀腺組織包括轉移癌施行放射性碘治療。髓樣癌採用甲狀腺全切除術。未分化癌應在手術後用抗癌葯物及放療,可使部分患者痊癒。對於預後不好的類型,最近主張術前進行化療和放療,在術後再做一個療程,這一方案能達到較長時間緩解。

甲狀腺癌在亞裔人群中的發病率高於白種人,其中女性發病人數又稍高於男性,約占總數的70%。大部分甲狀腺癌,如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發展較慢,也能夠治癒。然而其中惡性度高的一種未分化癌卻極為凶險,不僅本身增長快,而且轉移迅速,死亡率極高,惟有早發現才是取得好療效的前提。

⑵ 甲狀腺癌症有什麼症狀

正常的甲狀腺既薄又軟,看不見也摸不著。只有出現腫脹,才能在衣領部位觸摸到腫塊,如果腫塊不痛不癢並且孤立存在,不排除是甲狀腺癌的可能。

⑶ 甲狀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一般甲狀腺癌腫塊不會光滑度比較差,自己用拇指和食指仔細觸摸腫塊表面,如回果表面光滑多為地方性甲狀腺答腫;表面不光滑,則有甲狀腺炎的可能。如果是單個結節腫大並且表面不光滑、呈實體感者,應懷疑癌腫。甲狀腺癌的生長速度的腫塊增長較快,一般十幾天內腫脹明顯。甲狀腺癌在甲狀腺周圍如果觸摸到質地較硬的淋巴結,應高度懷疑為甲狀腺癌伴有局部淋巴結轉移。

一般正常的甲狀腺既薄又軟,看不見也摸不著。只有出現腫脹,才能在衣領部位觸摸到腫塊,如果你自己發現腫塊不痛不癢並且孤立存在,不排除是甲狀腺癌的可能。因為,甲狀腺癌初期無任何明顯症狀,患者不易早期發現,即便出現腫塊,也常常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而延誤治療。

如果頸部摸到腫塊,需特別留意腫塊的形狀、大小以及表面是否光滑等,以盡早發現病患,盡早治療。如果甲狀腺某個部位出現圓形腫塊,多那麼甲狀腺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will-ing」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甲狀腺癌有良性和惡性之分嗎

癌都是惡性的
不過甲狀腺癌有幾種分類,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叫甲狀腺乳頭狀癌,這種癌是惡性程度比較低的,早期手術後病人預後良好,甚至終身不會復發
其他甲狀腺癌惡性程度中-高
祝你阿姨好運

⑸ 頸部有不痛腫塊是不是甲狀腺癌的信號

甲狀腺大部分位於喉頭下中線兩側。甲狀腺癌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僅僅是長在甲狀回腺上的一個小腫塊。答如果定期體檢,可能增大早期發現的機會。甲狀腺癌大致有下面的典型症狀,只要留心不難發現:

腫塊形成――這時如果留心就會看到突起部分,在大部分情況下觸診會更為明顯。如果是兒童或男性發現甲狀腺腫塊,應高度懷疑有癌症可能。特別是甲狀腺腫塊增長較快,檢查腫物其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吞咽時活動度減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狀腺結節,短期內明顯增大。回答來自合肥鳳凰腫瘤醫院專家

⑹ 醫生你好;頸部有腫塊不痛會是甲狀腺癌嗎

病情分析: 一般的頸部我腫塊很常見的,不一定是甲狀腺癌,建議患者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意見建議:可以先做B超,如有必要可以進一步排CT和查病理來確診。

⑺ 甲狀腺癌痛嗎

甲狀腺癌抄的發病原因不襲相同,因此甲狀腺癌也有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甲狀腺癌的症狀表現也有差異。像甲狀腺乳頭狀癌就是挺常見的一種類型,這種甲狀腺癌的癌腫塊比較小,並且癌細胞發展變化較慢,不過這類癌症早期就可能會出現轉移的症狀,有時候發現的病變部位就是轉移後引起的癌變部位。這類甲狀腺癌多是由於外部放射線損傷引起的,這時候患者脖子處的腫塊就沒有痛感,因此不會引起脖子痛,但是這類患者可能會出現聲音嘶啞的症狀,大多數患者並沒有甲狀腺功能的障礙,只是有些患者有甲亢表現。

⑻ 甲狀腺癌纏身 存活的幾率有多大

癌瘤的產生,受多個原因影響,且產生過程漫長,甲狀腺癌亦是如此。臨床上出現的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惡性程度較低,生長緩慢,病人可帶瘤生存數年而無任何症狀,大多在無意中發現頸前腫塊或頸部淋巴結腫大而去醫院就診,也有部分病人術前診斷為甲狀腺良性腫瘤,手術切除後,經病理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癌。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達60%以上,遠處血行轉移在10%左右。 因放射或化學治療對大部分甲狀腺癌效果不明顯,故甲狀腺癌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甲狀腺癌術後是否復發或轉移,與手術切除的范圍有明顯關系。據統計,單純腫瘤切除術後復發率為40%~60%,腫瘤及其患側甲狀腺葉切除術後復發率為20%~30%,而頸部聯合根治術後復發率為10%~20%。 另外,甲狀腺癌惡性程度的高低也決定了復發率的高低,也就是說,惡性程度越高,術後復發或遠處轉移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復發和轉移與首次治療方案選擇的正確與否也有較大關系。如果手術方案的制定與選擇得當,一般10年生存率為90%以上。 甲狀腺癌至少80%可治癒: 甲狀腺癌是一種生長緩慢的惡性腫瘤,初期的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頸部的腫塊。到了中晚期以後,腫瘤侵佔到臨近的器官,會出現相應的症狀,主要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以及疼痛,還有一種特殊的表現是血壓升高。 甲狀腺上出現包塊通常有幾種情況: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的大粗脖病;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甲亢也可有大粗脖的表現;還有就是甲狀腺癌了。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觸摸能大體上分辨出甲狀腺上包塊的良惡性。通常惡性腫瘤比較堅硬,中等硬度;結節性甲狀腺腫摸起來為表面不平、比較柔軟的包;如果是甲狀腺炎,那麼手摸起來就非常堅硬了,而且非常疼。 甲狀腺癌發病率極低 據介紹,相對於肺癌、肝癌、腸癌等,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非常低。甲狀腺本身出現包塊的機會就很少;而且甲狀腺上就算出現了包塊,絕大多數也是良性的,惡性的極少。如果是惡性的,又分好多類型,其中許多類型分化較好(即腫瘤細胞與人體正常細胞非常接近,反之為未分化好,或分化較差,這樣的惡性程度高),惡性程度低,治癒率就高,患者的生存率也高;雖然分化較差的類型也存在,但它發生的幾率非常小。 近80%的甲狀腺癌可治癒 隨著近年來醫療水平的提高,只要發現早、治療及時、手術後輔助治療做得好,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也可以說至少80%的甲狀腺癌可治癒,所以她提醒人們不要過於害怕甲狀腺癌。 惡性的必須手術,良性的注意鑒別 據介紹,一旦發現患者甲狀腺上長有包快,臨床醫生會首先鑒別該包塊是甲狀腺炎、結節性甲狀腺腫、地方性甲狀腺腫、甲亢還是甲狀腺癌。如果是甲狀腺炎,就必須進行抗炎治療,防止其繼續發展。對於結節性甲狀腺腫,雖然它是良性的,且幾乎沒有惡變的可能,但它不斷生長容易壓迫周圍器官及組織,因此也要及時手術切除。對於其他幾種良性甲狀腺包塊,醫生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處理。 對於懷疑是惡性腫瘤者,醫生會在手術中先取一小塊組織去做病理,如果病理結果回來證明包塊是良性的,醫生會將這個包塊切除即結束手術;如果病理診斷結果是惡性的,醫生就要根據腫瘤的分化程度來決定手術方式,判斷是切除半側甲狀腺還是全部甲狀腺以及是否做周圍淋巴結的清掃。 手術後,全甲狀腺切除者和部分切除術後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者需終身服用人工甲狀腺素,如甲狀腺片,以替代甲狀腺功能,保證身體各項機能的正常運行。 閑來摸摸脖子,早期發現甲狀腺癌 正常的甲狀腺既薄又軟,看不見也摸不著。只有出現腫脹時,才能在衣領部位觸摸到腫塊,如果腫塊不痛不癢並且孤立存在,不排除是甲狀腺癌的可能。因為該病初期無任何症狀,不易早期發現,即使出現腫塊,也常常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而延誤治療。

⑼ 甲狀腺癌發病初期症狀有哪些

腫塊光滑度和軟硬度:用拇指和食指仔細觸摸腫塊表面,如果表面光滑多為地方性甲狀腺腫;表面不光滑,則有甲狀腺炎的可能。如果是單個結節腫大並且表面不光滑、呈實體感者,應懷疑癌腫。
腫塊生長速度:地方性甲狀腺腫增長緩慢,病程長達數年之久;良性腫瘤及囊腫的病程可能是數月至數年;而甲狀腺癌的腫塊增長較快,十幾天內腫脹明顯。
是否觸及淋巴結:在甲狀腺周圍如果觸摸到質地較硬的淋巴結,應高度懷疑為甲狀腺癌伴有局部淋巴結轉移。
正常的甲狀腺既薄又軟,看不見也摸不著。只有出現腫脹,才能在衣領部位觸摸到腫塊,如果腫塊不痛不癢並且孤立存在,不排除是甲狀腺癌的可能。因為,甲狀腺癌初期無任何明顯症狀,患者不易早期發現,即便出現腫塊,也常常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而延誤治療。
如果頸部摸到腫塊,需特別留意腫塊的形狀、大小以及表面是否光滑等,以盡早發現病患,盡早治療。
腫塊形狀:外形如果似蝴蝶,多見於地方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及部分甲狀腺機能亢進;如果甲狀腺某個部位出現圓形腫塊,多見於甲狀腺囊腫、甲狀腺癌。
腫塊大小:腫塊是彌漫性腫大或多發性結節腫大,多為地方性甲狀腺腫。但是囊腫的直徑如超過2厘米,應疑似為甲狀腺癌。

⑽ 甲狀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甲狀腺癌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患者或家人與醫生偶然發現頸部甲狀腺有質硬而高低不平的腫塊,多無自覺症狀,頸部腫塊往往為非對稱性硬塊,甲狀腺結節腫塊可逐漸增大,隨吞咽上下活動,並可侵犯氣管而固定,腫塊易較早產生壓迫症狀,如伴有聲音嘶啞,呼吸不暢,吞咽困難,或局部壓痛等壓迫症狀,頸靜脈受壓時,可出現患側靜脈怒張與面部水腫等體征,為甲狀腺癌的特徵之一,如肺轉移與骨轉移等,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頸,應仔細檢查甲狀腺,晚期則多甲減。
1.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乳頭狀癌腫塊一般較小,發展變化較慢,但早期就可有轉移,往往首先發現的病變就可能是轉移灶,40歲以前良性腫塊比較多見,可能20~30年沒有進展,晚期50~60歲以上病人則進展較快。
甲狀腺乳頭狀癌屬低度惡性的腫瘤,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占成年人甲狀腺癌的60%~70%和兒童甲狀腺癌的70%,尤以兒童患者為多見,約2/3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例實際上是混合性腫瘤,在其病灶中可發現不同比例的濾泡狀癌的組分,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與乳頭狀癌相似,目前的分類標准將這部分患者歸入乳頭狀癌中。
(1)發病特點:發病高峰年齡為30~50歲,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線所致的甲狀腺癌中,85%為乳頭狀癌,人與癌瘤並存的病程可長達數年至十數年,甚至發生肺轉移後,仍可帶瘤生存。
(2)臨床表現:甲狀腺乳頭狀癌表現為逐漸腫大的頸部腫塊,腫塊為無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醫師無意中發現,故就診時間通常較晚,且易誤診為良性病變,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患者沒有甲狀腺功能的改變,但部分患者可出現甲亢。
頸部體檢時,特徵性的表現是甲狀腺內非對稱性的腫物,質地較硬,邊緣多較模糊,腫物表面凹凸不平,則腫塊可隨吞咽活動;若腫瘤侵犯了氣管或周圍組織,則腫塊較為固定。
(3)轉移特點:甲狀腺乳頭狀癌發生淋巴結轉移時,多局限於甲狀腺區域,以鎖骨上,少數病例可出現腋窩淋巴結轉移,部分病例可出現甲狀腺峽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結腫大,可能有約50%的患者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
少部分病例通過血行途徑轉移,主要為肺部轉移,可在肺部形成幾個腫瘤結節或使整個肺部呈現雪花狀,患者可荷瘤維持相對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為甲狀腺切除術後體內甲狀腺素的唯一來源,導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遠處轉移還可發生在骨等處。
2.甲狀腺濾泡狀癌
濾泡癌發展也比較慢,特點是血行播散快,多有遠處轉移,可到骨組織及肺,由於其組織細胞學近似甲狀腺濾泡結構,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數病人可表現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腫瘤發展較大時,還可引起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診斷甲狀腺濾泡狀癌的可靠指標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發生遠處轉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約為1/2~2/3。
(1)發病特點: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中老年人較多,發病的高峰年齡為40~60歲,已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甚至是遠處骨轉移的活檢時才得出診斷。
(2)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人的首發表現為甲狀腺的腫物,腫物生長緩慢,腫物的質地中等,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狀腺的活動度較好,腫瘤侵犯甲狀腺鄰近的組織後則固定,表現為聲音嘶啞,部分患者可能以轉移症狀,如股骨。
(3)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濾泡狀癌較多侵犯血管,可以發生局部侵犯和經血道遠處轉移,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相比,發生頸部和縱隔區域的淋巴結轉移較少,約為8%~13%,其他臟器,如腦,膀胱和皮膚等也可累及,較少出現成骨性改變,可有利於口服核素碘後,通過內照射進行放射治療,甚至可過度分泌甲狀腺激素。
3.甲狀腺髓樣癌
甲狀腺C細胞起源於神經嵴,與腎上腺髓質細胞,即所謂APUD細胞()。大部分的甲狀腺髓樣癌與定位於第10號染色體q11.2的RET癌基因有關。
(1)發病特點和分型:本病惡性程度較高,可通過血道發生遠處轉移,甲狀腺髓樣癌可分為四型。
①散發型:佔70%~80%,非遺傳型,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也不會遺傳給後代,無伴發其他內分泌腺病變,男女發病的比例約為2∶3,而且有該密碼子突變者的預後較差。
②家族型:指有家族遺傳傾向,但不伴有其他內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發年齡為40~50歲。其基因突變模式與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發性內分泌腺瘤(,MEN),其中與甲狀腺髓樣癌有關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雙側甲狀腺髓樣癌或C細胞增生,故男女發病率相似,高發年齡為30~40歲,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顯子的609。
④MEN2B:包括雙側甲狀腺髓樣癌,且為惡性),但很少累及甲狀旁腺,男女發病率相似,高發年齡為30~40歲。幾乎所有病例都可發現RET基因第16外顯子中的第918密碼子發生突變。
(2)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人首診時,主要表現是甲狀腺的無痛性硬實結節,局部淋巴結腫大,有時淋巴結腫大成為首發症狀,如伴有異源性ACTH,可產生不同的症狀,血清降鈣素水平明顯增高,這是該病的最大特點,因而降鈣素成為診斷性標志物,超於0.6ng/ml,則應考慮C細胞增生或髓樣癌,因降鈣素對血鈣水平的調節作用遠不如甲狀旁腺激素強大,以及神經節瘤或黏膜神經瘤,即為MEN。
體檢時甲狀腺腫物堅實,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而家族型及MEN2的患者可為雙側甲狀腺腫物,腫物活動較好,晚期侵犯了鄰近組織後則較為固定,如聲音嘶啞。
(3)轉移特點:甲狀腺髓樣癌的早期即侵犯甲狀腺的淋巴管,並很快向腺體外的其他部位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也可通過血道發生遠處轉移,轉移至肺,這可能與髓樣癌缺乏包膜有關。
4.甲狀腺未分化癌
(1)發病特點:甲狀腺未分化癌為高度惡性腫瘤,占甲狀腺癌的2%~3%,也有報道認為5%~14%,發病年齡多超過65歲,年輕人則較少見,來源於濾泡細胞的甲狀腺未分化癌還可分為巨細胞,其中以巨細胞及梭形細胞為多,也可在同一病例中同時存在分化型和未分化型癌,包括濾泡性腺瘤,並有肱二頭肌的轉移癌,雖行頸淋巴結清掃及肱二頭肌切除,仍發生肺轉移而死亡。
(2)臨床表現:絕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進行性頸部腫塊,約佔64%~80%,而發病前並無甲狀腺腫大,腫塊硬實,且迅速增大;②甲狀腺腫大,可伴有遠處轉移;③已有多年的甲狀腺腫塊病史,但甲狀腺腫塊突然急速增大,並變得堅硬如石;④已有未經治療的DTC,在經一段時間後迅速增大,並伴有區域淋巴結腫大。
(3)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非常迅速,侵犯周圍的組織器官,如氣管,甚至在氣管與食管間隙形成腫塊,導致呼吸和吞咽障礙,首診時已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為90%,氣管受侵犯的患者為25%,通過血道已發生肺轉移的患者為50%。
5.少見的甲狀腺癌
(1)甲狀腺淋巴瘤:甲狀腺淋巴瘤的發病率低,占原發性甲狀腺腫瘤的5%以下,主要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男女患者比例為(2~3)∶1,除快速增大的甲狀腺腫塊外,本病常伴有明顯的局部症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屬於網狀內皮系統生長的多中心腫瘤,所以肝,發生率從0~60%。30%~70%的患者合並HT。
(2)甲狀腺轉移癌:原發全身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可轉移至甲狀腺,如乳腺癌,包括肺癌3例,已有較明顯的原發腫瘤症狀。
(3)甲狀腺鱗癌:甲狀腺鱗癌較罕見,約占甲狀腺惡性腫瘤的1%,在人群中的發生率約為2%~3%,主要來源於日本,也可以是甲狀腺乳頭狀癌廣泛化生,還可以來自甲狀腺舌骨管或腮裂組織,部分原發性甲狀腺鱗狀上皮癌伴有胸腺樣成分(carcinomashowingthymus-likeelement,CASTLE),來自異位胸腺或腮裂囊殘留組織,其預後較好,發病年齡多超過5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較早出現侵犯和壓迫周圍器官的症狀,即聲音嘶啞,晚期侵犯兩側葉,質地硬,固定,邊界不清,伴有氣管受壓,頸部淋巴結腫大,預後差,目前治療方法是盡量切除腫瘤加根治性手術或放射治療。診斷:
甲狀腺腫塊生長較速,有轉移灶,且有明顯壓迫症狀,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掃描多冷結節,或發現甲狀腺CT掃描及MRI影像有異常及轉移現象,最後診斷應根據病理活檢,明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
1.診斷要點臨床上有甲狀腺腫大時,應結合患者的年齡,有以下表現者應考慮甲狀腺癌。
(1)一般資料:應特別注意性別,故應特別注意了解患者的碘攝入情況,尤其要詢問有無較長期缺碘病史。
(2)病史:
①現病史:兒童期甲狀腺結節50%為惡性,青年男性的單發結節也應警惕惡性的可能,要特別注意腫塊或結節發生的部位,是否短期內迅速增大,是否伴有吞咽困難,是否伴有面容潮紅,發生氣管壓迫引起呼吸困難,則惡性的可能性大。
通過現病史調查,要對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狀態有個總體評估,應詳細了解有無食量增加,還應注意詢問有無腫瘤轉移的系統症狀(如頭痛。
②既往史:是否因患其他疾病進行過頭頸部。
既往是否有甲狀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③個人史:有否暴露於核輻射污染的環境史。從事的職業是否有重要放射源以及個人的防護情況等。
④家族史:髓樣癌有家族遺傳傾向性,家族中有類似患者,可提供診斷線索。
(3)體查:可發現甲狀腺腫塊或結節,頸部熟練的觸診可提供有用的診斷資料,質硬或吞咽時上下移動度差而固定,病變同側有質硬,如淋巴結穿刺有草黃色清亮液體,多為甲狀腺轉移癌淋巴結轉移。
甲狀腺癌多為單個結節,結節可為圓形或橢圓形,有些結節形態不規則,質硬而無明顯壓痛,常與周圍組織粘連而致活動受限或固定,常伴有頸中下部,甲狀腺單個結節比多個結節,但多發性結節,並可有壓痛。
①壓迫與侵襲體征:甲狀腺癌較大時可壓迫和侵襲周圍組織與器官,常有呼吸困難,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②類癌綜合征:甲狀腺髓樣癌可有腸鳴音亢進。
(4)輔助檢查:在臨床上,甲狀腺的良性或惡性腫瘤均表現為可捫及的「甲狀腺結節」,除多數「熱」結節外,其他類型的大小結節或經影像學檢查發現的「意外結節(意外瘤)」均要想到甲狀腺腫瘤的可能;有些甲狀腺癌亦可自主分泌TH,故亦可表現為「熱結節」,所以事實上凡發現甲狀腺結節均要首先排除甲狀腺腫瘤(有時,甲狀腺癌僅在鏡下才可診斷),周圍無或有腫大的淋巴結;③肺或骨有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灶;④血清中降鈣素升高,大於600μg/L。
2.分類分期有關甲狀腺癌的分期,目前國際和國內最通用的是TNM分期,UICC)和美國癌症協會(,AJCC)第五次修訂的TNM分期標准,影響甲狀腺癌分期的有關因素首先是病理類型,腫瘤的大小和淋巴結受侵犯程度也與分期有關,年齡則對分化性甲狀腺癌的分期有重要影響,以最大的腫瘤為標准進行分期。
(1)TNM的定義:
①原發腫瘤(T):
TX:無法對原發腫瘤做出估計。
T0:未發現原發腫瘤。
T1: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最大徑≤1cm。
T2: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1cm<最大徑≤4cm。
T3: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最大徑>4cm。
T4:腫瘤不論大小,超出甲狀腺包膜外。
②區域淋巴結(N):區域淋巴結是指頸部和上縱隔的淋巴結。
NX:無法對區域淋巴結情況做出估計。
N0:未發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區域淋巴結轉移,可分為N1a同側頸淋巴結轉移,N1b雙側或對側頸淋巴結。
③遠處轉移(M):
MX:無法對有無遠處轉移做出估計。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2)分期標准(表3):
①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的分期標准。
②甲狀腺髓樣癌分期標准。
③甲狀腺未分化癌分期標准,所有病例均屬Ⅳ期。

閱讀全文

與甲狀腺癌的腫塊痛不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