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皮膚症狀 > 腫塊hiv

腫塊hiv

發布時間:2021-02-08 03:02:05

㈠ 艾滋病的初期症狀

樓主:

艾滋病症狀:
當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體內的病毒增長到一定的數量時,身體的免疫功能也被破壞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說抵抗力已經很低,此時,其他的病菌乘虛進入人體,使其發生多種疾病,如嚴重的腹瀉、肺炎、腫瘤等,還可以使人痴呆,這時的病人即稱為艾滋病病人
CD4淋巴細胞總數<0.2×109/L,CD4/CD8<1的HIV感染者也可診斷為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的臨床症狀多種多樣,一般初期的開始症狀象傷風、流感、全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發熱、體重減輕、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如皮膚、粘膚出現白色念球菌感染,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腫、血皰、滯血斑、皮膚容易損傷,傷後出血不止等;以後漸漸侵犯內臟器官,不斷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短、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並發惡性腫瘤、呼吸困難等。由於症狀復雜多變,每個患者並非上述所有症狀全都出現。一般常見一、二種以上的症狀。按受損器官來說,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內膜炎,血小板減少性腦出血等。
1、一般性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在三個月之內可達 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症狀
食慾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葯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風、偏癱、痴獃等。
5、皮膚和粘膜損害
彌漫性丘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潰爛。
6、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體後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使人體發生多種不可治癒的感染和腫瘤,最後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病。

祝你健康!

㈡ 有一個腫塊按壓會痛會是感染艾滋病了嗎

HIV不會直接使人出現任何症狀,HIV只會破壞人的免疫細胞,使人的免疫力變低出現機會性感染。所以說看症狀是沒有意義的,檢測是最科學的,以檢測為准。

㈢ 艾滋病淋巴結腫大

從你所述來看,你並沒有確定是艾滋病,並且你也只是懷疑是艾滋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吧?
艾滋病的確會引起全身性的淋巴結腫大。但出現了淋巴結腫大,尤其是局部的淋巴結腫大,並不就全是艾滋病。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是不是艾滋病,不要老處於自己懷疑階段,那樣太痛苦了,對人是一種折磨。乾脆去查一下吧。
艾滋病檢查的准確率,從高危那天算起,6周檢查的准確率可達99.994%,往後時間越長越准確,但6周前不準確。
現在支持六周論。
去當地的疾病防控中心(原衛生防疫站)做個檢查,不收費,還給保密,落個心裡明白。另外只要是正規醫院,都可查。
要談艾滋病,首先要談淋巴結。
淋巴屬免疫系統,作用非常重要與特殊,它負責殺菌抗毒,是人體的衛士,撲滅進入人體的病菌。
艾滋病的根本機理是,艾滋病毒作用於淋巴系統,使淋巴系統遭到破壞,使淋巴系統的殺菌免疫功能慢慢減弱,最終喪失,這時人體就變得非常虛弱。所以,患者最後不是死於艾滋病的病毒,而是死於自身淋巴系統的不殺菌不免疫不工作。最後,病人身體中的淋巴系統幾乎沒有什麼免疫功能了,所以這時環境中的粉塵、細菌、病毒除非別進入身體,一進入,這個不設防的身體則不堪一擊,一擊則倒,會得各種各樣的病,還有很多並發症。這時吃啥葯也不行的。
中葯可充分考慮(葯丸),治淋巴系統的疾病是拿手。淋巴結腫大的三種疾病:淋巴結炎、淋巴結核、淋巴瘤,對前兩種,這個葯在治療上是非常有把握的。只是對淋巴癌不敢說這個話,但敢說有巨大的效果,並且這個效果恐怕要優於其所吃的許多葯。當我知道了艾滋病的上述發病機理以後,我就想,這個葯能不能治艾滋病呢?
做為免疫系統的淋巴結,它本身發病了,治起來難度大。不要說是艾滋病了,就是淋巴結炎與淋巴結核,西醫西葯治起來都費勁。淋巴結核西醫還有葯可用(利福平、異胭肼等),淋巴結炎西醫則直接是無葯可用,無非是些普通意義上的消炎葯。但這些消炎葯治別的炎症尚可,治淋巴結炎卻不行。這就是淋巴結的特殊性。但我所說的這個葯治淋巴結炎與淋巴結核沒問題,患者吃葯後,不僅治好了淋巴結炎與淋巴結核,淋巴結不腫大了,而且感覺身上有勁了,不發燒了,證明淋巴系統的殺菌免疫功能得到了恢復,充分體現了中葯的培元固本的獨特功效。多年來有許多治得非常典型的病例。
這個葯能不能治艾滋病呢?從「艾滋病的發病機理」來說,我想作用肯定是有的。如果願意用一下,未嘗不可。

㈣ 我一個朋友是艾滋病患者,前段時間腿上長了個東西,開始只是紅色的硬塊,才兩天就爛了大拇指那麼大個洞,

那的去醫院看看醫生怎麼給你治療呀,
艾滋的潛伏期可達3到6個月因此建議定期回復測。
以下這些行為不會傳答播艾滋病: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同就餐或共用餐具;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水源;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交通工具;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房間;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馬桶、
洗臉池/盆或其他衛生設備(不包括易造成出血的設備如牙刷、剃須刀等);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電話、電腦以及其他辦公設備;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同游泳或淋浴;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握手、擁抱;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禮節性接吻;
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近距離交談;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打噴嚏、咳嗽; 蚊蟲叮咬。aware天 貓可在家自測不用抽血簡單方便

㈤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

許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潛伏期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現發燒、頭暈、無力、咽痛、關節疼痛、皮疹、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有些人還可發生腹瀉。這種症狀通常持續1-2周後就會消失,此後病人便轉入無症狀的潛伏期。潛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呈陽性反應,這樣的人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稱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簡稱帶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強的傳染性,是傳播艾滋病最重要的傳染源。
在很長的潛伏期中,感染者雖然沒有自覺症狀,外表一如常人,但全身免疫系統仍在繼續受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壞,到免疫系統功能再也不能維持最低的防禦能力時,多種對正常人不會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便會使患者發生條件性感染,引起腦、肺、胃腸道和其他部位的病變及症狀。一些惡性腫瘤也因患者抵抗力極度低下而產生。艾滋病人的症狀因為發生條件性感染的內臟和發生腫瘤的部位不同,表現為多種多樣。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性症狀:持續發燒、虛弱、盜汗、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在三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症狀: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症狀:食慾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葯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症狀: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風、偏癱、痴獃等。
5、皮膚和粘膜損害:彌漫性丘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潰爛。
6、腫瘤: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所以,艾滋病的症狀是非常復雜的。

人體感染HIV後到發展為艾滋病,可以分為4個臨床期,但不是每個感染HIV的人都一定出現4個臨床期。部分人(60%-70%)感染HIV的初期尚未出現症狀,即無症狀攜帶者,月25%-30%在3-5年內,表現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征(ARC),以後約10%-25%再發展為典型的艾滋病,大概在10年內,50%-75%將發展為艾滋病。
急性感染期多發生於感染後2-6周,主要表現為流感樣症狀,發熱、頭痛、肌關節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結腫大,有的像單核細胞增多征。有10%出現腦膜炎症狀,腦脊液中單核細胞增多,蛋白質中度增多。有的病人此期症狀輕微,常易忽略。一般持續3-14天,然後大部分病人進入無症狀期,而部分病人則持續發熱,淋巴結腫大,消瘦。此時一般血象正常,或血細胞輕度增高,淋巴細胞減少,血液中可HIV抗原,但出現血清HIV抗體陽性時間延遲,一般為輸血感染後2-8周,性交感染後2-3個月。

艾滋病相關綜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C),有的稱為持續性泛發性淋巴結病,本期實際屬於艾滋病的前期或早期,已出現艾滋病的基本特徵但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多見於頭頸部淋巴結、胸腺乳突肌後緣淋巴結,一般至少有2處,可有脹痛或壓迫神經痛。50%的病人出現低熱、盜汗、消瘦、腹瀉,酷似結核病,或有瘙癢性皮疹,消瘦不能以發熱或營養不良解釋,1/3的病人的體重減輕在10%以上。有的病人出現神經紊亂、頭痛、抑鬱或焦慮。3/4的病人脾腫大,出現不名原因的貧血,白細胞血小板減少,T4細胞數<400/mm3,T4/T8<1, HIV抗體陽性,部分患者經常或反復出現條件性感染,如腳癬、念珠菌感染、濕疹、皰疹等,雖然不很嚴重,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
典型的艾滋病(full blown AIDS)主要表現為獲得性免役缺陷所引起的條件性感染(或稱機會性感染)、惡性病變和多系統損害。條件性感染常見的有:

(1)卡氏肺囊蟲肺炎(pnen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 50%-60%的病人並發此病。卡氏肺囊蟲廣泛分布於自然界,通過空氣和飛沫傳播,正常人因有抵抗力,感染後不構成威脅,但對有免疫缺陷的的艾滋病病人確是主要的病死原因。卡氏肺囊蟲肺寄生於肺泡及小支氣管,阻礙氣體交換,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熱、紫紺。診斷主要依據肺部X線檢查、痰和免役學檢測。在寄生蟲感染中,出PCP外還有弓漿蟲病(toxoplasmesis)。艾滋病婦女感染此蟲後可胎傳給胎兒,引起流產、死產或胎兒的腦月眼的損害、小腦畸形和視網膜炎等;成年人感染後則出現腦膜炎、癲癇等。隱孢子蟲病也是艾滋病發生腸道感染的常見病之一,引起嚴重的霍亂樣水瀉便、每日5-10次不等。

(2)真菌性感染 其中以口、咽、腸道的白色念球菌常見,但比一般念球菌感染較重,出現口咽白膜,剝脫後灼痛,流涎,吞咽困難,腹瀉大便呈綠色或黏液便。此外還有肥、腦的隱球菌病,肺部麴菌病,組織胞菌病(histoplasmosis)。

(3)細菌性感染 最常見的是肺結核,其次是淋巴結核、腸結核。因治療效果欠佳,易早期死亡。與結核類似的鳥結合分支桿菌感染,症狀與結核類似,因對常用抗菌葯有耐葯性,也常導致艾滋病病人死亡。
(4)病毒性感染 常見的有皰疹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多發生在口外、生殖器、肛門,水皰較多,炎症反應較重,常致壞死、潰瘍、劇痛,持續時間長。艾滋病並發帶狀皰疹者不少,HIV感染者出現帶狀皰疹則常是艾滋病發病的預兆。皰疹多發生在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部位,距痛,常潰爛或出血壞死,或呈水皰樣。由痘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軟疣亦不少見,多發生在外陰,腋下部位。還有乳頭瘤空泡病毒所致的尋常疣、尖銳濕疣。並發肝炎病毒感染的發生率可高達76%-95%,巨細胞病毒感染亦常見,表現為肝炎、肺炎或視網膜炎。 惡性病變 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又稱多發性出血性肉瘤,並發率在20%-40%,多見於同性戀或異性戀的男性艾滋病病人,與經典餓KS不同之處是多發生在上半身,面(鼻樑、耳後)、口腔、咽、陰莖等處,表現為小的斑丘疹到大的結節、浸潤性斑塊,褐紅、紫紅到藍紫色。開始出現時因皮疹不典型易被誤認為皮下出血、痣或血管瘤,繼續擴展後常色澤加深或深紫色周圍有少許水腫。單個結節常成橢圓形,在軀乾的皮疹常沿皮紋分布,像玫瑰糠疹或類似二期梅毒。一般不痛,很少出血,後期結節可融合成潰破。多數病人(70%)內臟也被累及,最常見為胃腸道、淋巴結、其次為肺。胃腸道KS多無症狀,亦很少出血。淋巴結腫大可引起淋巴迴流障礙所致的水腫(陰囊),肺部病變用X線檢查難與肺部感染區別。

非何傑金淋巴瘤 95%發生與淋巴組織外。骨髓受累則發熱、貧血,血象及骨髓異常。腦被累及時症狀無特異性,腦脊髓正常。消化道淋巴瘤表現為腹脹、腫塊、排便異常或出血。

多器官系統損害 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為急性HIV腦膜炎、亞急性腦炎、進行性多灶性腦血質病、脊髓炎及周圍神經病變。亞急性腦炎的病變後果就是腦萎縮,引起進行性痴呆,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或類似精神病症狀,約30%有肌陣攣。

心血管損害。可發生心包炎、心肌病變、心內膜炎,可能與巨細胞病毒感染及各種條件性感染、營養障礙、葯物毒性等有關。

HIV相關腎病。HIV可能引起局灶性階段性腎小球硬化,巨細胞病毒感染可致全身免疫復合物腎炎,可致膜性腎炎,發現腎損害後常在16周內死亡。

皮膚黏膜病變。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損害為口腔的毛壯白斑病,又稱口腔扁平濕疣(oral cendylomaplanus,OCL)表現為舌的側緣或舌背或頰黏膜出現白斑,表現為被有較厚的毛狀粗糙突出,難剝落,表現特別,多見於同性戀或異性戀的男性。脂溢性皮炎可發生在艾滋病前驅期,皮損好發於雙頰、顴部、頭皮、耳後及胸部,在紅斑基礎上被有大片油污狀鱗痂,比 正常人的脂溢性皮炎嚴重。有的顴部紅斑似紅斑狼瘡,有的表現為大片角化性脫屑,似銀屑病,可發展為紅皮病。有的艾滋病病人可伴發皮膚乾燥、魚鱗病、嗜酸細胞性膿皰性毛囊炎、瘙癢性皮疹等。

㈥ 艾滋病的疙瘩是什麼樣的

HIV檢測陰抄性,說明從人體內檢襲測不到HIV抗體。不能說沒有感染HIV,
要看是什麼時候檢測的,在窗口期內,感染者的體內還沒有產生HIV抗體,或還沒有產生足量的HIV抗體,這時HIV檢測是陰性結果,如果在窗口期之後檢測的,可以排除感染HIV的可能。HIV陽性,說明從人體內檢測到了HIV抗體。

㈦ 艾滋病和淋巴結腫大

艾滋病的常見症狀
許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潛伏期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病毒復制開始階段,感染後2-4周,介於5天-3月)可以出現非特異性的急性HIV感染綜合征,表現似單核細胞增多症:發燒、盜汗、頭暈、無力、咽痛、不適、肌痛、頭痛、關節痛、軀干丘斑疹、腹瀉、淋巴結病(主要累及腋窩、枕部及頸部淋巴結,也可出現全身淋巴結腫大,可持續存在數月,甚至數年)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有些人還可發生腹瀉。這種症狀通常持續1-2周後就會消失,此後病人便轉入無症狀的潛伏期。它與EB病毒引起的單核細胞增多症主要鑒別是:突然發作、扁桃體基本正常、常見口腔潰瘍、皮疹及腹瀉,此外還可能出現無菌性腦膜炎、外周神經症、腦病、脾腫大等。原發急性感染的檢出主要靠檢查HIV抗體。隨後感染者進入長期無症狀潛伏期,此時病毒復制處於低水平狀態。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病毒復制被激活,由於病毒大量增殖,損傷機體的淋巴細胞,從而逐步增強免疫缺陷,感染者呈現艾滋相關綜合征,最後轉成艾滋病。潛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呈陽性反應,這樣的人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稱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簡稱帶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強的傳染性,是傳播艾滋病最重要的傳染源。
HIV引起緩慢漸進性感染,具有很長無症潛狀期,平均潛伏期7-10年,每年約4-10%發展為艾滋病,12年內發病率65%,15年內95%,少數在感染後17年仍未發病;發病後病程平均為1年半。在很長的潛伏期中,感染者雖然沒有自覺症狀,外表一如常人,但全身免疫系統仍在繼續受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壞,到免疫系統功能再也不能維持最低的防禦能力時,多種對正常人不會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便會使患者發生條件性感染,引起腦、肺、胃腸道和其他部位的病變及症狀。一些惡性腫瘤也因患者抵抗力極度低下而產生。艾滋病人的症狀因為發生條件性感染的內臟和發生腫瘤的部位不同,表現為多種多樣。
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性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在三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症狀 食慾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葯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風、偏癱、痴獃等。
(5)皮膚和粘膜損害 彌漫性丘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潰爛。
(6)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所以,艾滋病的症狀是非常復雜的。
臨床常分三期。首先隱性期,感染病毒後,患者出現發熱,頭痛,惡心,脾腫大持續3~14天,症狀自行消失,進入無症狀期,受感染後2個月抗體即轉為陽性。若全身淋巴結再次腫大,發熱、腹瀉均超過1月以上為第二期,接下來為第三期,配偶雙方都染上艾滋病毒。一期一般無症狀,對性慾無影響,可過性生活,但性交的時間、性交次數不宜過長過多。若一方未受感染,應禁止性生活,決不能再感染上病毒。二、三期患者已有多種臨床症狀,心理上遭受嚴重打擊,性慾被強烈抑制。治療艾滋病無特效葯物,目前應用的葯物,對性功能又有抑製作用,因此,二、三期應減少性生活,以治療為主。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將HIV感染分成臨床四期:
一、無症狀期一-無明顯症狀或有遷延性淋巴結腫大。
二、輕症期一-體重減輕<10%,輕度皮膚粘膜損害如皮炎、癢疹、黴菌性指甲感染、口腔潰瘍、口角炎、反復發作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細胞總數>2000/mm3,CD4細胞500mm3。
三、中症期-一消耗性症侯群:體重減輕>10%,原因不明發熱>1月,原因不明腹瀉>1月,口腔炎,口腔粘膜白斑、肺結核等。淋巴細胞總數1000-2000/mm3,CD4細胞200-500/mm3。
四、重症期一-消耗性症侯群加重,各種繼發感染,各種繼發腫瘤,原因不明運動障礙等。淋巴細胞總數〈1000/mm3,CD4細胞〈200/mm3(降至100左右,病人最多再存活1年)。

AIDS 的 病 理 改 變
AIDS是由HIV感染所致,常繼發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死亡率很高,病理改變可分三大類:
1.免疫缺陷的形態表現,主要見於淋巴結、胸腺、脾及其它淋巴樣組織,表現為淋巴細胞顯著減少,淋巴濾泡和生發中心缺如。
2.機會性感染:最常見的是巨細胞病毒(CMV)和卡氏囊蟲肺炎(PCP),也是AIDS病人的最主要死因。
3.腫瘤:最常見為卡波西氏肉瘤KS,目前認為是診斷AIDS的標記性病變,可廣泛分布於體表任何部位或體內任何器官。其次為非何傑金氏惡性淋巴瘤,具有組織學分化低,惡性度高的特徵。
綜合有關資料,迄今為止,AIDS的病理形態學尚未發現明顯的特異性改變,但有其特點。診斷AIDS必須結合病史、臨床表現、細胞免疫缺陷的實驗室依據、以及重要的血清HIV抗體陽性結果,而病理形態變化對AIDS的確診,無疑也有著重要意義。

不一定,但是大多數會伴有淋巴結腫大,一般用手能摸到就是腫大,而不需要用眼睛看出來。

㈧ 得了艾滋病身體會有什麼反應

艾滋病的臨床症狀多種多樣,一般初期的開始症狀象傷風、流感、渾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發熱、體重減輕、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如皮膚、粘膚出現白色念球菌感染,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腫、血皰、滯血斑、皮膚容易損傷,傷後出血不止等;以後逐漸侵犯內臟器官,不斷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短、肝脾腫大、並發惡性腫瘤、呼吸困難和持續性腹泄 便血等。[-hzh-]

由於症狀復雜多變,每個病人並不是上述所有症狀全都出現。一般常見一、二種以上的症狀。按受損器官來說,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等;如侵犯腸胃可造成持續性腹泄、消瘦無力、腹痛等;如侵犯血管而造成血管性血栓性心內膜炎,血小板減少性腦出血等。

艾滋病的臨床症狀表現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發病以青壯年較多,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
2.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約30%艾滋病例出現此症狀,出現頭疼、抽搐、痴呆和意識障礙等,常引起嚴重後果。
3.持續廣泛性渾身淋巴腺腫大。尤其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腺腫大更明顯。淋巴腺直徑在1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
4.並發惡性腫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惡性腫瘤等。
5.在感染艾滋病後往往患有些罕見的疾病如肺孢子蟲肺炎、非典型性分枝桿菌與真菌感染、弓形體病等。

㈨ 我右邊耳朵正下方有個硬塊和Hiv有關嗎

檢查了3次,基本可以排除了,估計是恐艾了。。。。度娘和谷哥黨都是坑爹的貨。
直接打電話114問當地的cdc(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咨詢,以後生活要檢點滴

閱讀全文

與腫塊hiv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