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皮膚症狀 > 乳腺腫塊有哪些症狀

乳腺腫塊有哪些症狀

發布時間:2021-02-07 15:40:43

『壹』 乳腺腫塊的臨床表現

1.乳腺來腺病乳腺腺病也就源是乳腺增生,就腫塊的特點來看,乳腺腺病常同時或相繼在兩側乳房發現多個大小不等,界限不清的結節,可被推動。2.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纖維腺瘤多為單發,摸起來境界清楚,邊緣整齊,表面光滑,且可活動。3.乳腺囊腫乳腺囊腫是乳腺組織老化時形成的腫大的小葉,腫塊是光滑的且可移動。4.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常在乳暈下或乳暈邊緣摸到一圓形質地較軟的腫物,直徑一般在0.3~1cm,多數伴有乳頭溢液。5.乳腺導管擴張症乳腺導管擴張症又名漿細胞性乳腺炎,常以腫塊為首發症狀,邊緣不整,表面欠光滑,多位於乳暈深處,大小常在3cm以內。6.乳腺結核乳腺結核初起時多為孤立結節,逐漸形成一個至數個腫塊,邊界不甚清楚,易與皮膚粘連。7.乳腺癌乳房腫塊中僅少數為癌,乳腺癌的腫塊多為單發結節,邊緣不規則,多數質地較硬,常與皮膚粘連。

『貳』 乳腺腫瘤症狀有哪些

乳腺腫瘤主要包括乳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主要包括乳腺回纖維腺瘤,和導管答內乳頭狀瘤。惡性腫瘤包括乳腺癌和乳腺肉瘤,具體的臨床症狀是有所不同的。乳腺纖維腺瘤一般多見於年輕女性,病人一般沒有疼痛症狀,可以摸到乳腺腫塊,腫塊一般是單個,可以推動。導管內乳頭狀瘤,一般也沒有疼痛症狀,常常是由於乳頭溢液污染內衣引起注意,乳腺腫塊小,一般摸不到。如果摸到腫塊,輕輕按壓,乳頭可以溢出液體。乳房肉瘤是比較少見的惡性腫瘤,常見於50歲以上的婦女,表現為乳房腫塊,體積較大。乳腺癌是最常見的乳腺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乳房腫塊,當腫瘤增大時,可能會出現乳頭和乳暈的改變,甚至出現乳頭血性溢液、乳房疼痛、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等。

『叄』 乳腺腫瘤有哪些症狀

乳腺腫瘤有哪些症狀?

來源:北京普祥醫院乳腺疾病防治手冊 點擊數:1672 更新時間:2005-11-30 【字體:小 大】

乳腺癌的症狀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乳腺腫塊,乳腺疼痛,乳頭溢液、糜爛或皮膚凹陷,腋窩淋巴結腫大等。雖然這些症狀不一定具有特異性,但是了解這些症狀,認識這些表現,將有助於我們對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當然某些症狀的出現表明病變已非早期,故全面地,較深層次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症狀可使我們既不會因錯過治療時機而痛心不已,又無需過分擔心而影響正常生活。
一、乳腺腫塊
乳腺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症狀,約90%的患者是以該症狀前來就診的。隨著腫瘤知識的普及,防癌普查的開展,這一比例或許還會增加。若乳腺出現腫塊,應對以下幾個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頭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將乳腺分為內上,外上,內下,外下及中央(乳暈部)5個區。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見,其次是內上。內下、外下較少見。
2、數目:乳腺癌以單側乳腺的單發腫塊為多見,單側多發腫塊及原發雙側乳腺癌臨床上並不多見。但隨著腫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斷延長,一側乳腺癌術後,對側乳腺發生第二個原發癌腫的機會將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腫塊一般較小,有時與小葉增生或一些良性病變不易區分。但即使很小的腫塊有時也會累及乳腺懸韌帶,而引起局部皮膚的凹陷或乳頭回縮等症狀,較易早期發現。以往因醫療保健水平較差,來就診時,腫塊往往較大。現今,隨著乳腺自我檢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開展,臨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態和邊界:乳腺癌絕大多數呈浸潤性生長,邊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狀,表面不光滑,有結節感。但需注意的是,腫塊越小,上述症狀越不明顯,而且少數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潤較輕,呈膨脹性生長,表現為光滑、活動、邊界清楚,與良性腫瘤不易區別。
5、硬度:乳腺癌腫塊質地較硬,但富於細胞的髓樣癌可稍軟,個別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頭狀癌。少數腫塊周圍,有較多脂肪組織包裹觸診時有柔韌感。
6、活動度:腫塊較小時,活動度較大,但這種活動是腫塊與其周圍組織一起活動,與纖維腺瘤活動度不同。若腫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則活動度減弱;腫瘤進一部累及胸大肌,則活動消失。讓患者雙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縮,可見兩側乳腺明顯不對稱。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則完全固定,腫瘤周圍淋巴結受侵,皮膚水腫可以呈橘皮狀,稱「橘皮征」,腫瘤周圍皮下出現結節稱「衛星結節」。
在乳腺良性腫瘤中,表現為乳腺腫塊的也不少見,其中最常見的是乳腺纖維腺瘤。該病以年輕女性多見,40歲以上發病率低。腫瘤常為實性、質韌、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觸摸有滑動感,一般無皮膚粘連,亦不引起乳頭回縮。導管內乳頭狀瘤,腫塊常很小,不易捫及。稍大者可在乳暈周圍捫及小結節,臨床以乳頭溢液為主要症狀。乳腺小葉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腫塊,而以局部乳腺組織增厚為主,質地較韌,無包膜感,在月經來潮前常有脹痛。
有些僅表現為乳腺局部腺體增厚並無明顯腫塊,無清楚邊界,大多數被診斷為「乳腺增生」。但仔細檢查增厚區較局限,同時伴有少許皮膚粘連時應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攝片。
二、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雖可見於多種乳腺疾病,但疼痛並不是乳腺腫瘤的常見症狀,不論良性或惡性乳腺腫瘤通常總是無痛的。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為唯一症狀的,可為鈍痛或牽拉感,側卧時尤甚。有研究顯示,絕經後女性出現乳腺疼痛並伴有腺體增厚者,乳腺癌檢出率將增高。當然,腫瘤伴有炎症時可以有脹痛或壓痛。晚期腫瘤若侵及神經或腋淋巴結腫大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時可有肩部脹痛。
三、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頭溢液主要見於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頭溢液是指非生理狀態下的乳腺導管泌液。通常所說的即指後者。乳頭溢液可因多種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較易為患者注意,是臨床上約10%的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種乳腺疾病的症狀中,其發生率僅次於乳腺腫塊和乳腺疼痛。
1、乳頭溢液按其物理性狀可分為:血性、血清樣、漿液性、水樣、膿性、乳汁樣等。其中漿液性、水樣和乳汁樣溢液較為常見,血性溢液只佔溢液病例的10%。病變位於大導管時,溢液多呈血性;位於較小導管時,可為淡血性或漿液性;如血液在導管內停留過久,可呈暗褐色;導管內有炎症合並感染時,可混有膿汁,液化壞死組織可呈水樣、乳汁樣或棕色液;乳腺導管擴張症液體常為漿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變引起,有少數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頭溢液多為雙側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樣或水樣。
2、乳頭溢液的病因主要分為:乳外因素和乳內因素。
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頭溢液,但以乳頭溢液為唯一症狀僅1%。溢液常為單管性,性狀可以多種多樣,如血性,漿液性,水樣或無色。乳腺癌原發於大導管者或形態屬導管內癌者合並乳頭溢液較多見,如導管內乳頭狀瘤惡變,乳頭濕疹樣癌等均可以有乳頭溢液。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多數人認為乳腺癌甚少伴發乳頭溢液,而且即使出現溢液都幾乎在出現腫塊之後或同時出現,不伴腫塊者甚少考慮為癌。但近來研究表明,乳頭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別是導管內癌較早期的臨床表現,而且在未形成明顯腫塊之前即可單獨存在。
導管內乳頭狀瘤是較多發生乳頭溢液的疾病,佔全部乳頭溢液病變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暈區導管內乳頭狀瘤多見,可單發或多發,年齡分布在18~80歲不等,主要30~50歲多見。腫瘤直徑0.3~3.0cm不等,平均1.0cm,大於3.0cm常為惡性可能。溢液性質多為血性或漿液性,其他少見。一般認為發生於大導管的乳頭狀瘤多為單發,甚少癌變,而中小導管者則常為多發,可見癌變。兩者為同類病變,只是發生部位、生長過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雖非腫瘤,但是乳腺組織最常見的良性病變,多見於40歲左右,絕經後少見。其中,囊腫、乳管上皮增生、乳頭狀瘤病三種病理改變是其溢液的基礎。性質多為漿液性,本病合並溢液只佔5%。
四、乳頭改變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頭異常改變,通常表現為乳頭糜爛或乳頭回縮。
1、乳頭糜爛:有一種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現,常伴瘙癢,約2/3患者可伴有乳暈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腫塊。起始,只有乳頭脫屑或乳頭小裂隙。乳頭脫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並結痂,揭去痂皮可見鮮紅糜爛面,經久不愈。當整個乳頭受累後,可進一部侵及周圍組織,隨著病變的進展,乳頭可因之而整個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現乳腺腫塊,爾後出現乳頭病變。
2、乳頭回縮:當腫瘤侵及乳頭或乳暈下區時,乳腺的纖維組織和導管系統可因此而縮短,牽拉乳頭,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縮入乳暈後方。此時,患側乳頭常較健側高。可能出現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時也是晚期體征,主要取決於腫瘤的生長部位。當腫瘤在乳頭下或附近時,早期即可出現;若腫瘤位於乳腺深部組織中,距乳頭較遠時,出現這一體征通常已是晚期。當然,乳頭回縮,凹陷並非均是惡性病變,部分可因先天發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時,乳頭可用手指牽出,非固定。
五、皮膚改變
乳腺腫瘤引起皮膚的改變,與腫瘤的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1、皮膚粘連:乳腺位於深淺兩筋膜之間,淺筋膜的淺層與皮膚相連,深層附於胸大肌淺面。淺筋膜在乳腺組織內形成小葉間隔,即乳房懸韌帶。當腫瘤侵及這些韌帶時,可使之收縮,變短,牽拉皮膚形成凹陷,狀如酒窩,故稱「酒窩征」。當腫瘤較小時,可引起極輕微的皮膚粘連,不易察覺。此時,需在較好的採光條件下,輕托患乳,使其表面張力增大,在移動乳房時多可見腫瘤表麵皮膚有輕微牽拉、凹陷等現象。如有此症狀者應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腫瘤很少有此症狀。
2、皮膚淺表靜脈曲張:腫瘤體積較大或生長較快時,可使其表麵皮膚變得菲薄,其下淺表血管,靜脈常可曲張。在液晶熱圖和紅外線掃描時更為清晰,常見於乳腺巨纖維腺瘤和分葉狀囊肉瘤。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腫瘤也常有淺表靜脈曲張。
3、皮膚發紅:急、慢性乳腺炎時,乳腺皮膚可有紅腫。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見於炎性乳腺癌。由於其皮下淋巴管全為癌栓所佔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時皮膚顏色淡紅到深紅,開始比較局限,不久擴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膚,同時伴皮膚水腫、增厚、皮膚溫度升高等。
4、皮膚水腫:由於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腫瘤細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區被腫瘤細胞浸潤,使乳腺淋巴管迴流受阻,淋巴管內淋巴液積聚,皮膚變厚,毛囊口擴大、深陷而顯示「橘皮樣改變」。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見其外下方有輕度皮膚水腫,如雙側對稱,乃因局部循環障礙所致;如為單側,則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膚引起潰瘍,若合並細菌感染,氣味難聞。癌細胞若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可在主病灶的周圍皮膚形成散在的硬質結節,即「皮膚衛星結節」。
六、腋窩淋巴結腫大
乳腺癌逐步發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區轉移。其中,最常見的淋巴轉移部位是同側腋窩淋巴結。淋巴結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結數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腫大的淋巴結可以推動,最後相互融合,固定。腫大的淋巴結如果侵犯、壓迫腋靜脈常可使同側上肢水腫;如侵及臂叢神經時引起肩部酸痛。檢查腋窩淋巴結時,應使患側上肢盡量放鬆,這樣才可捫及腋頂。若能觸及腫大淋巴結尚需注意淋巴結的數目、大小、質地、活動度及其表面情況,以和炎症、結核相鑒別。
如果乳房內未及腫塊,而以腋窩淋巴結腫大為第一症狀而來就診的比較少,當腋窩淋巴結腫大,病理證實是轉移癌時,除仔細檢查其淋巴引流區外,尚要排除肺和消化道的腫瘤。若病理提示是轉移性腺癌,要注意「隱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時,多未能發現乳房病灶,鉬靶攝片或許有助於診斷。淋巴結行激素受體測定,若陽性,即使各項檢查都未能發現乳房內病灶,仍然要考慮乳腺來源的腫瘤。
乳腺癌可向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還可通過前胸壁和內乳淋巴網的相互交通,向對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約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甚至對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以上只是對乳腺腫瘤,尤其是乳腺癌的基本症狀作一簡單描述,只要廣大女性能有較強的防癌意識,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認真地做好自我檢查,隨著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相信癌症絕不是不治之症。

『肆』 乳腺腫瘤早期有哪些症狀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症狀和體征,不易引起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以下為乳腺癌的典型體征。

1.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疾病有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和乳腺癌。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征,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了連接乳腺皮膚和深層胸肌筋膜的Cooper韌帶,使其縮短並失去彈性,牽拉相應部位的皮膚,出現「酒窩征」,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乳腺癌晚期,癌細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纖維組織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在主癌灶周圍的皮膚形成散在分布的質硬結節,即所謂「皮膚衛星結節」。

4.乳頭、乳暈異常

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乳頭濕疹樣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

5.腋窩淋巴結腫

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隨著病情發展,淋巴結逐漸融合,並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固定。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伍』 乳腺里有包塊,會導致什麼症狀

像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等乳腺疾病都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建議及時治療,以免加重。一內般常用的方法有:容

1、改變飲食習慣。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發物。

2、保持愉快的心情,調整好心態,避免生氣內。

3、根本調理:口服乳樂通,早晚各一次,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就能疏通乳腺組織,消除乳房包塊,達到治療的目的。

『陸』 乳腺腫塊是什麼回事

有的女性發現自己乳房出現了腫塊,於是開始擔心,不知道自己患上了哪種乳腺疾病。乳腺增生的臨床表現以乳腺腫塊,乳腺疼痛為基本表現,大約80%的患者有乳房疼痛的症狀,如果女性出現這些症狀,則要警惕是否患有乳腺增生,要盡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乳腺增生還常常表現為乳房疼痛,表現常不穩定,在月經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緒變化、勞累、天氣變化時加重.乳房腫塊是診斷乳腺病的主要依據,多數為多發,腫塊大小不等,質地硬或硬韌,腫塊不與皮膚粘連,腫塊表面常不光滑,觸之有顆粒感.除以上症狀外,部分患者有乳頭發癢,溢液及口苦肋脹、胸悶、厭食、月經紊亂等全身症狀。
乳腺增生病突出的表現有乳房脹痛和乳內腫塊。
(1)乳房脹痛:常見為單側或雙側乳房脹痛或觸痛。病程為2個月至數年不等,大多數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點,月經前期發生或加重,月經後減輕或消失。必須注意的是,乳痛的周期性雖是本病的典型表現,但缺乏此特徵者並不能否定病變的存在。
(2)
乳房腫塊:常為多發性,單側或雙側性,以外上象限多見;且大小、質地亦常隨月經呈周期性變化,月經前期腫塊增大,質地較硬,月經後腫塊縮小,質韌而不硬。捫查時可觸及腫塊呈節結構,大小不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多有觸痛,與皮膚和深部組織無粘連,可被推動,腋窩淋巴結不腫大。
此外,尚有病程長、發展緩慢、有時可有乳頭溢液等表現。乳房內大小不等的結節實質上是一些囊狀擴張的大、小乳管,乳頭溢液即來自這些囊腫,呈黃綠色、棕色或血性,偶為無色漿液性。
(3)月經失調:本病患者可兼見月經前後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經。
(4)情志改變:患者常感情志不暢或心煩易怒,每遇生氣、精神緊張或勞累後加重。

『柒』 乳腺癌乳房腫塊有什麼表現症狀

乳腺癌多見的症狀是乳房腫塊

『捌』 乳腺增生有哪些症狀

乳腺增生結節的發病原因是內分泌失調。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版增多是乳腺增生權結節發病的重要原因。乳腺增生結節的發病原因也包括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可改變人體內環境,從而影響內分泌系統功能,導致某一種或幾種激素的分泌出現異常。精神過於緊張、情緒過於激動等不良精神因素,都可能使本來應該復原的乳腺增生結節組織得不到復原或復原不全,久而久之,便形成乳腺增生結節,而且這些不良的精神刺激還會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結節症狀。
可以用得甫茹舒嚀茶進行治療消除增生結節,呵護乳房。乳腺結節的臨床表現主要是以下兩方面:
1. 乳房脹痛:常見為單側或雙側乳房脹痛或觸痛,一般病程為2個月至數年不等,大多數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點。
2. 乳房腫塊:腫塊常為多發性,單側或雙側性,以外上象限多見;而且大小、質地也會隨月經呈周期性變化,月經前期腫塊增大,質地較硬,月經後腫塊縮小,質韌而不硬。捫查時可觸及腫塊呈結節結構,大小不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多有觸痛,與皮膚和深部組織無粘連,可被推動,腋窩淋巴結不腫大。
另外,乳腺結節還有病程較長、發展緩慢等特點,有時可有乳頭溢液等表現。

『玖』 女性的乳房腫塊有哪些症狀

女性乳房腫塊的性質與女性年齡有著密切關系,一般來說:20~30的年輕婦女,常常專容易患乳房纖屬維腺瘤。這是良性腫塊,良性腫瘤,表面光滑,活動性好,手術摘除就可解決問題。而40~60歲的婦女則容易得乳腺癌。它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往往沒有什麼特殊症狀,只在乳房裡長出一個不疼不癢、質地較硬、表面不光滑的小腫塊,邊界不清楚,活動性差。隨著腫瘤的發展,腫塊可與皮膚粘連,使乳房皮膚凹陷,乳頭下陷。到了晚期癌腫侵入胸壁,使整個乳房不能移動。如果再擴散到肺、肝等臟器,那就非常嚴重了。對於乳房腫塊,女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屬於惡性腫瘤,就盡早上醫院診治。

『拾』 乳腺增生是什麼症狀有腫塊

中醫認復為引起乳腺制增生的病因

1.情志因素:情志不暢,郁久傷肝,致氣機郁滯,蘊結於乳房胃絡,經脈阻塞不通,輕則不通則痛,重則肝鬱氣血周流失度,氣滯、痰淤、血瘀結聚成塊而形成乳腺增生。

2.飲食因素:恣食生冷、肥甘,損傷脾胃,脾運失健則生濕聚痰。痰濕之邪性粘滯,易阻氣機,痰氣互結,經絡阻塞則為乳癖。

3.老倦內傷:房勞、勞力過度,耗傷元氣腎為藏精之臟,賴後天脾胃所養,勞傷日久,脾胃乃傷,久則腎益虛,無以灌養沖任,沖任失調而生乳癖。

治療乳腺增生最理想的就是中葯治療,通過外敷百草乳潤安貼中葯貼,可以實現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消炎消腫的治療目的,可標本兼治,使用多久需要看看患者的病情輕重程度,出現乳腺增生千萬不要忽視,應積極治療,避免病情加重,不明白的地方加我,祝你早日康復

閱讀全文

與乳腺腫塊有哪些症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