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兩天後背老是長像疹子一樣的東西,不知是什麼
我覺得你皮膚過敏應該是季節的原因造成的 我以前也有過這樣的類似情專況 所以可以給你提屬幾點小建議 首先就是每天就用清水洗臉 可以的話就用那種很柔的海綿擦臉 就別用毛巾了 會刺激皮膚的我感覺 或者就直接清水拍打臉部 再就是可以擦下強生的霜 刺激性小點 那些個你喜歡的護膚品什麼的就先暫時別用啦 然後記得千萬別吃辛辣,易致過敏的食物 多喝白開水 多吃水果 好像就是這些了
Ⅱ 後背起泡疹是什麼原因
你好,這可能是帶狀泡疹引起的,可能是因為什麼因素接觸到了泡疹病毒,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Ⅲ 後背紅色疹子
病情分析: 意見建議: 痤瘡,青春期後體內激素水平改變,雄性激素水平增加,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產生慢性炎症,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痤瘡。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學習工作的壓力加大,痤瘡患者有很多,由於對痤瘡治療的認識不足和治療的不得當不及時,留下很難祛除的紅印和凹疤。影響青少年的心裡健康,不願在公共場合露面,活用頭發遮蓋,影響謀職和社交場合的自信。 現在治療痤瘡的方法不少,真正療效好且持久的卻很難找到。原因在於方法單一,治療手段少,因此很難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目前治療痤瘡的方法有很多,調理身體可以採取下邊的三種方法調理 1.中葯調理身體 2.西葯調理身體 3.食物療法調理身體
Ⅳ 後背起疹子是什麼原因
敏感性皮膚的來原因尚不完全源清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可分為內源性因素如種族、年齡、性別、遺傳、內分泌因素、某些疾病等以及外源性因素如化學物質刺激、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目前的症狀,還是屬於體質性的,一般還是減少刺激即可的。
Ⅳ 後背起紅疙瘩是怎麼回事
背上長痘痘大部分是因為皮膚的毛囊炎引起的。這和背部毛囊的油脂分泌旺盛有關,和床單的衛生管理也有關。 1.保持床單與貼身衣物的潔凈。因為背部最直接接觸這些東西。 2.如果你的痘痘比較多,比較大,還算是比較嚴重的。 3.背部是肺的反射區,肺熱或者是經絡不通都會造成背部長痘。平時可以多吃白色清熱食物,例如銀耳、雪梨、白合、白籮卜等。 4.流太多汗水,衣服貼在背上也會滋生細菌,要勤洗,勤換,乾乾凈凈才好 5.洗完澡最重要的是要把身上的水分吸干,用毛巾按干再穿衣服,不然衣服弄濕貼著背也會滋生細菌 6.皮膚過敏也可能引起背上長痘痘。所以要找到過敏源,避免和皮膚接觸
Ⅵ 後背起濕疹是什麼原因
天氣濕熱引起的,保持衛生乾燥,及時治就可以的。
Ⅶ 後背長小疙瘩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背部長小疙瘩、痘痘和面部的暗瘡問題都大同小異,全部都是因為那個部位皮脂分泌比較活躍,而且又堆積了很多死皮,最後導致發炎、長暗瘡。後背的油脂腺非常豐富,而且角質層厚,容易堵塞毛孔。毛孔堵塞了,肯定就會長痘痘了。洗的次數不如手和臉多,所以容易長痘痘,和面部長痘痘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你背部長了暗瘡,最好注意以下幾點:
初起為與毛囊口一致的紅色充實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膿皰瘡開始,以後迅速發展演變成丘疹性膿皰,中間貫穿毛發,四周紅暈有炎症,繼而乾燥結痂,約經1周痂脫而愈,但也有反復發作,多年不愈,有的也可發展為深在的感染,形成癤、癰等,一般不留瘢痕。皮疹數目較多,孤立散在,自覺輕度疼痛。在成人主要發生於多毛的部位,在小兒則好發於頭部,其皮疹有時可互相融合,愈後可留有小片狀禿發斑。
情緒與壓力變化、睡眠質量不好:如果你的緊張是間歇性的,那麼不必太操心。因為這樣的痘痘持續時間不會太長,期間只要加強清潔保證睡眠,痘痘便會很快消失。如果你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傾向,臉上的痘痘一直好不了,建議你先去看心理醫主,等情況好轉,痘痘也就自動消失了。保證每天8-10小時的睡眠,拒絕熬夜,出現痘痘後及時搽消炎葯膏,以防惡化。清潔習慣不良:加強卸妝和清潔的工作,如果化了妝,就一定要用清潔霜+洗面乳的組合來徹底清潔,另外每星期更應做一次去角質工作,保持皮脂腺順暢。一定要自己改掉這些習慣,因為手上有很多細菌,如果忍不住用於去摸痘痘的話,不但把手上的細菌帶到臉上,讓原本的痘痘更惡化,還會影響周圍的健康肌膚也被細菌感染!經常接觸陽光會令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活躍,阻塞毛孔,加速發炎,宜戴帽。含碘量重的食物(如紫菜),在暗瘡爆發期應避少食。泳池的消毒劑及細菌都會刺激皮膚,生暗瘡時避免游泳。酒令血液轉為弱酸性,間接造成暗瘡問題,患者飲酒會加速血液循環,引爆暗瘡。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發炎暗瘡會因而惡化,所以滿面暗瘡就唔好做按摩啦!煎炸食物的油分多,若在油脂分泌的過程中受阻塞或細菌感染,就會長出暗瘡來!化妝品會阻塞毛孔呼吸,而且粉粒會跟油脂細菌混在一起,令暗瘡惡化。頭發容易沾滿污穢和油脂,遮住面便會令面部油上加油。桑拿有助血液循環,會加速暗瘡爆發。發炎暗瘡若被封閉會令情況惡化,若暗瘡已化膿,撕脫膠貼時會拉傷傷口及留下疤痕。
Ⅷ 背上長疹子是什麼病
不會是艾滋病的,請您放心。HIV病毒在毛巾上不可能存活1小時以上。而且破皮還不至於感染。
您的症狀應該是過敏性皮炎。
Ⅸ 後背起小疙瘩是什麼病因
建議參考:
蕁麻診俗稱"風疹快","風坨 "。人 們往往認為是吹到某種風後皮膚出現的反應。其實,蕁麻疹的發生原因至今不明,可能與飲食、葯物、蟲咬、花粉、腸道寄生蟲等有關。 發生蕁麻診時,皮膚有紅斑和水腫,大多先出現紅斑,以後形成水腫。兒童僅有紅斑而無水腫,成人 有水腫而紅斑不容易察覺。蕁麻疹可發生在皮膚的任何部位,在十幾分鍾內延及全身,也可在1-2小時內消失,正所謂"來得快、去得快"。皮疹處奇癢以致常常去抓,抓後出現一條條抓痕,突出於皮膚表面。有時一天發幾次;也有數天發一次。 發作頻繁的蕁麻疹小兒,家長最好記錄小兒一天的生活內容(例如吃過什麼食品,到哪裡去過,聞到過什麼氣味等等),希望找到過敏原, 今後避免與過敏原接觸,減少蕁麻疹的發生。
有時除了皮膚上出現蕁麻疹外,還伴有一陣陣劇烈的腹痛,這種現象說明胃腸道粘膜也受到過敏原的影響過敏原的影響,出現水腫、充血。最為嚴重的是喉部粘膜也可因過敏而出現水腫,引起喉梗阻,影響呼吸尤其是吸氣發生困難。此時需要氣管切開,進行搶救。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多見,但要提高警惕。有的家長認為蕁麻疹是吃海鮮引起的,因而禁止小兒吃這類食物。其實,這種做法並非正確。過敏原有許許多多,只有確實抓到了"證據"才能忌食某種食物!
蕁麻疹治療一般都是用中葯。看下面的文章。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於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
急性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