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腹部腫塊是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右上腹部腫塊
(1)肝臟腫大:如肝炎、肝膿腫、肝臟腫瘤、肝囊腫等。
(2)膽囊腫大:如急性膽囊炎、膽囊積水、膽囊積血、淤膽性膽囊腫大、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原發性膽囊癌、膽囊扭轉等。
(3)肝曲部結腸癌。
2.中上腹部腫塊
(1)胃部腫塊:如潰瘍病、胃癌及胃部其他良惡性腫瘤、胃黏膜脫垂症、胃石症等。
(2)胰腺腫塊:如急性胰腺炎、胰腺囊腫、胰腺囊性腺瘤、胰腺癌等。
(3)肝左葉腫大。
(4)腸系膜與網膜腫塊:如腸系膜淋巴結結核、腸系膜囊腫等。
(5)小腸腫瘤:如小腸惡性淋巴瘤、小腸癌、其他少見的小腸腫瘤。
(6)腹主動脈瘤。
3.左上腹部腫塊
常見的原因有:
(1)脾臟腫大:肝硬化、遊走脾、副脾等。
(2)胰腺腫瘤與胰腺囊腫。
(3)脾曲部結腸癌。
4.左右腰部腫塊
(1)腎臟疾病引起的腫塊:如腎下垂與遊走腎、先天性腎囊腫、腎積水、腎積膿、蹄鐵形腎、腎包蟲囊腫、腎臟腫瘤等。
(2)嗜鉻細胞瘤及腎上腺其他腫瘤。
(3)原發性腹膜後腫瘤。
5.右下腹部腫塊
(1)闌尾疾病:如闌尾周圍膿腫、闌尾類癌、闌尾黏液囊腫等。
(2)回盲部腫塊:多見於回盲部結核、克羅恩病、盲腸癌、回盲部阿米巴性肉芽腫、回盲部放線菌病。
(3)大網膜扭轉。
(4)右側卵巢腫瘤。
6.中下腹部腫塊可見於膀胱腫瘤、膀胱憩室、子宮腫瘤。
7.左下腹部腫塊可見於潰瘍性結腸炎、直腸、乙狀結腸癌、直腸、乙狀結腸血吸蟲病性肉芽腫、左側卵巢囊腫等。
8.廣泛性與不定位性腫塊常見的病因有結核性腹膜炎、腹型肺吸蟲病、腹部包蟲囊腫、腹膜轉移癌、腸套疊、蛔蟲性腸梗阻、腸扭轉等。
(二)發病機制
腹部腫塊雖然病因繁多,但其發病機制不外以下幾點。
1.臟器腫大腹腔實質性臟器常因為炎症或臟器腫瘤組織增生使臟器腫大。循環障礙,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縮窄性心包炎時,肝臟可因淤血而腫大。腎臟可因輸尿管堵塞、狹窄或受壓而引流不暢致腎積水使腎臟腫大。各種原因引起的門靜脈高壓致使脾靜脈血流受阻而引起脾臟腫大。也可由於臟器的扭轉或異位形成。
2.空腔臟器膨脹空腔臟器常可因炎症、腫物或臟器扭轉而引起梗阻。梗阻以後使腔內積液積氣引起臟器膨脹。如幽門梗阻時可在上腹部見到胃的膨脹。腸梗阻可在梗阻的上段見到腸型。下尿路梗阻使膀胱積尿致膀胱膨脹。膽道阻塞膽汁排泄不暢使膽囊腫大。
3.腹腔的炎症腹腔臟器或組織發生炎症時,如果形成膿腫就可出現炎性包塊。如肝膿腫,腎周圍膿腫,闌尾周圍膿腫。腹腔的炎症可使臟器與臟器、組織之間相互粘連形成包塊。最常見的是結核性腹膜炎。
4.腹腔腫物腹腔臟器的良惡性腫瘤,由於組織的不正常的增生常在所在部位形成包塊,如胃癌、胰腺癌常在上腹部見到腫塊。腫物壓迫鄰近臟器,如胰腺癌壓迫膽總管引起膽囊腫大。腹腔的良性腫物多見於囊腫。可為先天性或繼發於炎症。一般生長速度緩慢,但體積可以很大。
Ⅱ 腸癌的腫塊是什麼形狀的
結腸癌的腹復部腫塊主制要是由於腫瘤本身所引起,其次是由於腫瘤侵及腸壁全層後引起腸周炎症反應而與鄰近組織或臟器粘連形成,腫瘤不斷增大引起腸梗阻後也可出現腹部腫塊,腫瘤轉移也可引起的腹腔腫大淋巴結腫塊等。腹部腫塊是結腸癌主要表現之一,發生率47 %一80 %。當腫瘤局限於腸壁且與其他組織無粘連時,腹部腫塊常可推動或隨體位變化而變化。升結腸、結腸肝曲或脾曲的腫瘤,腹部腫塊活動度相對較小。橫結腸與乙狀結腸的腫瘤出現腫塊時,位置極不固定。橫結腸腫瘤腫塊可在下腹部們及,乙狀結腸的腫塊可在右下腹捫及。腫瘤外侵並與周圍組織粘連形成的腫塊,位置相對固定,活動度小,但此時捫及的腫塊大小並不代表腫瘤本身真正的大小,因為其包括了周圍粘連的組織。另外觸及到的腹部腫塊不一定是原發腫瘤,也可能是網膜、腸系膜、卵巢等處的轉移灶或腫大的淋巴結。盲腸及升結腸近側的癌腫如伴有感染,可被誤診為闌尾周圍膿腫。
Ⅲ 腸癌有哪些症狀
相信大家都對癌這個字聞風喪膽吧,癌症是目前非常難以治療的一種疾病,而且治療的過程還會非常的痛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腸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
4.腹痛由於腫瘤在疾病早期像大豆,它隱藏在胃的腸道中間,所以不容易被發現。然而,隨著腫瘤在體內的不斷生長,它的體積逐漸增大,並會長到一個雞蛋大小,甚至更大。當腫瘤增大時,很容易侵犯腫瘤周圍的神經,這些神經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外界干擾,人們會在神經附近感到腹痛。腫瘤也可能壓迫局部腸道,或直接在腸道內生長,導致腸梗阻、腸阻塞和大便不暢,這自然會導致腹痛。
Ⅳ 結腸癌腹部腫塊是什麼
你好,腹部腫塊:一般形狀不規則,質地較硬,表面呈結節狀。橫結腸和乙狀結回腸癌早期答有一定的活動度及輕壓痛。升、降結腸癌如已穿透腸壁與周圍臟器粘連,慢性穿孔形成膿腫或穿破鄰近臟器形成內瘺時,腫塊多固定不動,邊緣不清楚,壓痛明顯。
Ⅳ 左半結腸癌的腹部腫塊自己能摸得到嗎
左半結腸癌的腹部腫塊如果比較大時,是可以自己摸到的,這種情況下,常伴有左下回腹部疼痛答、腹脹、不能排便等症狀,所以需盡早治療。如果包塊比較小時是不能摸到的。需去醫院的外科就診,需明確疾病的嚴重程度,如果有癌變,需適當採用手術切除治療,都可以逐漸好轉的。
Ⅵ 腹部出現包塊就是直腸癌晚期了嗎
腸癌(大腸癌)是總稱,其中包括直腸癌
腸癌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展,症狀逐漸出現,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變。大腸癌因其發部位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及體征。
1.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腸的主要臨床症狀為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貧血、疲勞、腹痛。右半結腸癌導致缺鐵性貧血,表現疲勞、乏力、氣短等症狀。右半結腸因腸腔寬大,腫瘤生長至一定體積才會出現腹部症狀,這也是腫瘤確診時,分期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較右半結腸腸腔窄,左半結腸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腸梗阻。腸阻塞導致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便血、腹瀉、腹痛、腹部痙攣、腹脹等。帶有新鮮出血的大便表明腫瘤位於左半結腸末端或直腸。病期的確診常早於右半結腸癌。
3.直腸癌
直腸癌的主要臨床症狀為便血、排便習慣的改變及梗阻。癌腫部位較低、糞塊較硬者,易受糞塊摩擦引起出血,多為鮮紅或暗紅色,不與成形糞便混和或附於糞柱表面,誤診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腫塊潰瘍的繼發性感染,不斷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誤診為「腸炎」或「菌痢」。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早期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晚期表現為不全性梗阻。
Ⅶ 結腸癌摸到的腫塊是什麼感覺
(一)早期症狀:最早期可有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樣症狀,而後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次增多,腹瀉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後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膿性血便.
(三)腸梗阻表現: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症狀,如腹脹,腹痛(脹痛或絞痛),便秘或便閉.體檢可見腹隆,腸型,局部有壓痛,並可聞及亢強的腸鳴音.
(四)腹部包塊:為瘤體或與網膜,周圍組織侵潤粘結的腫塊,質硬,形體不規則,有的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晚期時腫瘤侵潤較甚,腫塊可固定.
(五)晚期表現:有黃疸,腹水,浮腫等肝轉移徵象,以及惡病質,直腸前凹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
結腸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數年齡為45歲,約有5%患者的年齡在30歲以下.結腸癌的臨床表現隨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類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結腸癌患者在臨床上可毫無症狀,但隨著病程的發展和病灶的不斷增大,可以產生一系列結腸癌的常見症狀,諸如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帶血和粘液,腹痛,腹瀉或便秘,腸梗阻以及全身乏力,體重減輕和貧血等症狀.整個結腸以橫結腸中部為界,分為右半結腸和左半結腸兩個部分,1.腹痛不適 約75%的病人有腹部不適或隱痛,初為間歇性,後轉為持續性,常位於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闌尾炎發作.如腫瘤位於肝曲處而糞便又較干結時,也可出現絞痛,應注意與慢性膽囊炎相鑒別.約50%的病人有食慾不振,飽脹噯氣,惡心嘔吐等現象.
2.大便改變 早期糞便稀薄,有膿血,排便次數增多,與癌腫潰瘍形成有關.待腫瘤體積增大,影響糞便通過,可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秘.出血量小,隨著結腸的蠕動與糞便充分混合,肉眼觀察不易看出,但隱血試驗常為陽性.
3.腹塊 就診時半數以上病人可發現腹塊.這種腫塊可能就是癌腫本身,也可能是腸外浸潤和粘連所形成的團塊.前者形態較規則,輪廓清楚;後者形態不甚規則.腫塊一般質地較硬,一旦繼發感染時移動受限,且有壓痛.
4.貧血和惡液質 約30%的病人因癌腫潰破持續出血而出現貧血,並有體重減輕,四肢無力,甚至全身惡液質現象.
(二)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較細,腸內糞便由於水分被吸收變得干硬.左半結腸癌多數為浸潤型,常引起環狀狹窄,故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慢性腸梗阻.腫塊體積較小,既少潰破出血,又無毒素吸收,故罕見貧血,消瘦,惡液質等現象,也不易捫及腫塊.
1.腹部絞痛 是癌腫伴發腸梗阻的主要表現梗阻可突發,出現腹部絞痛,伴腹脹,腸蠕動亢進,便秘和排氣受阻;慢性梗阻時則表現為腹脹不適,陣發性腹痛,腸鳴音亢進,便秘,糞便帶血和粘液,部分性腸梗阻有時持續數月才轉變成完全性腸梗阻.
2.排便困難 半數病人有此症狀,隨著病程的進展,便秘情況愈見嚴重.如癌腫位置較低,還可有排便不暢和里急後重的感覺.
3.糞便帶血或粘液 由於左半結腸中的糞便漸趨成形,血液和粘液不與糞便相混,約25%患者的糞便中肉眼觀察可見鮮血和粘液.
Ⅷ 結腸癌的腹部腫塊是什麼樣的
你好,腹部腫塊:一般形狀不規則,質地較硬,表面呈結節狀。橫結腸內和乙狀結腸癌容早期有一定的活動度及輕壓痛。升、降結腸癌如已穿透腸壁與周圍臟器粘連,慢性穿孔形成膿腫或穿破鄰近臟器形成內瘺時,腫塊多固定不動,邊緣不清楚,壓痛明顯。
Ⅸ 腸癌的腹部包塊是什麼樣的
結腸癌通常摸不到腹部包塊。如果出現與大網膜粘連浸潤可以捫及腫塊,質硬、邊界不清、活動度不大、壓痛不明顯。如果出現腸梗阻,那時摸到的是脹大的腸管。
Ⅹ 腹部腫塊可能是什麼病
殊檢查被發現者,稱為腹部腫塊(簡稱腹塊)。常見原因有炎症性、腫瘤性(惡性者並非少見)、先天性以及臟器的位置異常和腫大等症狀及可能的疾病: 平卧兩腿伸直抬頭時或有仰卧位轉為坐位的過程中,腫物更加明顯 可能是腹壁腫塊脂肪瘤、囊腫、膿腫等 右上腹能觸到腫大有壓痛(膽囊)或因右上腹腹肌緊張或出現境界不清的壓痛性包塊,感染嚴重時可出現黃疸。常在進油膩食物或飽餐後發病;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痛,陣發性加重;常伴有右肩或右背部牽涉痛;可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病重時有畏寒、高熱 可能是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 劍突下突然發作鑽頂樣絞痛,轉碾不安、大汗淋漓,常伴有惡心嘔吐,有時可吐出蛔蟲;病人腹痛劇烈,但查體症狀輕微,腹部柔軟,無肌緊張,劍突下或右上腹有輕度壓痛;絞痛為陣發性,可突然緩解,緩解期病人無明顯痛苦 可能是膽道蛔蟲病 常以腹痛為首發症狀,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可與黃疸同時或先後出現;反復發熱,消瘦、瘙癢,膽囊和肝臟腫大,全身出血傾向、糞便隱血陽性 ' 可能是壺腹周圍癌 疾病呈慢性經過,反復嘔吐,嘔吐物為陳腐食物,常呈噴射狀嘔吐或發生於夜間,能見到胃型膨隆和蠕動,餐後4小時或清晨胃內有震水聲 可能是胃瀦留、幽門梗阻 上腹痛(輕重不等,較重時常伴有背痛),消化症狀(胃納差、厭脂肪食、糞便不成形或腹瀉等),黃疸(少見,但嚴重者可被誤認為黃疸性肝炎或胰頭癌等)口渴多飲和消瘦(少見,為繼發糖尿病的表現),常繼發於急性胰腺炎和膽道疾病 可能是慢性胰腺炎 中年以上,主要表現是血尿(間歇性無痛性肉眼血尿)、左腎區腫塊(腫瘤較大時,腹部或腰部可觸及腫塊,質堅硬)和疼痛(鈍痛或隱痛,隨病程逐漸加重),早期無明顯臨床症狀 可能是腎癌 主要症狀為腹瀉、腹痛、右下腹部包塊、發熱、嘔吐、體重減輕 可能是克隆病(crohn病) 右下腹痛,常伴腹瀉和大便習慣改變,右下腹部可捫及腹塊,中等硬度、不易推動、無壓痛,可有發熱、盜汗、消瘦、貧血、乏力等症狀 可能是腸結核 成年人,出現原因不明的大便改變(次數、形狀),特別是出現粘液便、粘液血便等,在右下腹可捫及腹塊表面呈結節狀,質硬有壓痛,便秘腹脹甚至出現低位腸梗阻症狀 可能是大腸癌(結腸癌) 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出血(多見於中年婦女),壓迫症狀(尿頻、排尿困難、尿瀦留或便秘,輸尿管或腎盂積水,下肢水腫) 可能是子宮肌瘤 中老年婦女,陰道出血(不規則出血、點滴狀或大量出血),白帶增多(水樣、白色或黃色、或米湯樣、或混有血液,伴有惡臭),疼痛(下腰及腰骶部、可有下肢、恥骨上及坐骨神經痛),鄰近器官受累(排尿困難、尿痛、尿頻、尿血、尿閉、膀胱陰道瘺、腎盂積水、尿毒症等,里急後重、便血、排便困難、便秘或腸梗阻等,或發生直腸陰道瘺),惡病質(貧血、低熱、消瘦、虛弱等) 可能是子宮頸癌 50歲以上(男性居多),表現為無痛肉眼血尿(間歇性出現,多為全程血尿、終末加重,出血量多少不等,嚴重時有血塊,出血可自行停止),膀胱刺激症(尿急、尿頻、尿痛,是晚期症狀),排尿困難及尿瀦留,晚期有貧血、浮腫、腹部腫塊等 可能是膀胱腫瘤 腹痛(輕度至中度腹痛,隱痛、鈍痛或絞痛,常局限於下腹部或左下腹,有腹痛-便意、便後緩解)、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糞質呈糊狀及稀水狀,混有粘液、膿血),起病緩慢,病程遷延,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青壯年多見) 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炎) 成年人,出現原因不明的大便改變(次數、形狀),特別是出現粘液便、粘液血便等,在左下腹可捫及腹塊表面呈結節狀,質硬有壓痛,便秘腹脹甚至出現低位腸梗阻症狀 可能是乙狀結腸癌、直腸癌 中青年女性,有結核病史,發熱伴有腹痛、腹瀉、腹脹、消瘦,腹壁柔韌、伴或不伴腹水、腹塊(常位於臍周或其他部位,大小不一、邊緣不整、表面不平、結節狀,有壓痛) 可能是結核性腹膜炎 2歲以下嬰幼兒,陣發性腹痛(陣發性,發作時哭鬧不安、面色蒼白、出汗,間歇期間較安靜)嘔吐、粘液血便(果醬色)和腹部包塊(臍右上方包塊形如臘腸) 可能是腸套疊 臍周突然發作劇烈的腹部絞痛,呈持續性伴陣發性加劇,嘔吐頻繁、腹脹明顯,腹部可捫及有壓痛的包塊,可發生於任何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