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大妖孽二次元男.。
導語:有些美男,形容他們的面容,「帥」字總顯得有些不妥當,必須要用「美」字,因為他們有不輸給女人的纖細皮膚和面容,男扮女裝難度系數極小,現實中這樣的男人數量不是很多,但是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二次元中,這樣的美男就大平賣了……近日,日本動漫網站進行了「動漫中只能用『美』來形容的帥哥」投票排名,一起看一下前十名都有哪些吧。(註:以上描述絕不含性別跨越成分,均為正牌100%純爺們兒,但是下面的選項就不那麼給力了)。
1.早乙女有人,290票
出自《超時空要塞F》,美星學園高校之飛行員候補生。歌舞伎世家出身,因為過於俊美而常被誤認為美少女,常常為此大為惱火。
2.沖田總悟,239票
出自《銀魂》,作品中除男一號阿銀以外的頭號抖S,人確實長得很俊美,可能是因為年齡還小吧,但是一旦抖S全開,面孔頓時扭曲,美啊帥啊什麼的就都沒了。
3.桂小太郎,235票
出自《銀魂》,這個作品中的頭號白痴脫線人妻控偽娘控,卻生了一張可以說是全《銀魂》中最美麗最白凈的臉,再加上那精心護理過的颯颯柔順的長發,唉,假發,你若是閉嘴不說話,什麼都不做,簡直可以去當《銀魂》的形象大使了……
4.マライヒ,209票
出自《帕特利洛》(不是《帕特利洛西遊記》),前暗殺者美少年,18歲,同性戀,隸屬國際鑽石輸出機構,手段了得。
5.白龍,198票
出自《千與千尋》,曾經生活在人類世界一條叫做「琥珀川」的河流里的龍,但因為河流被人類掩賑早見琥珀主埋而跟湯婆婆學魔法,是澡堂的實際管理人員,湯婆婆的得力助手。他在千尋小的時候救過落水的千尋,並且記得她的名字。發型屬於傳統日本男孩的發型,又因為長相比較嫩比較秀氣,所以經常被別國觀眾誤當成女孩子。
6.Bancoran,175票
遊民星空
出自《帕特利洛》,他出生的Bancoran家族多是軍人,但是又是個所有男性均為同性戀的奇怪家族,非雙性戀,純粹的同性戀,只愛男人,但是為了不讓家族絕後不得已與異性發生性關系。早早去世的父親是唯一的異性戀,他小時候沒這種自覺,但是後來隨著成長慢慢就斷背化了。他和上面第4位マライヒ都同屬於因同性戀帶來的「容貌美」
7.渚薫,158票
出自《新世紀福音戰士》,一個以第五個適格者(FIFTH CHILDREN)的身份被Seele直接送到NERV的少年,代替精神感染的明日香乘坐二號機。他比真嗣稍高一些,手足細長,有著少年期特有的中性性格。白襯衫,黑長褲,棕灰的頭發,紅色的眼睛——這些大概就是構成渚薰的主要色彩。在形象上渚薰與一般日本漫畫中的少年沒什麼區別,而渚薰的精神魅力,無疑是他占據人心的根本原因。
8.哈爾,145票 移動城堡的主人,傳說中是個會吃掉美麗姑娘心臟的巫師,是宮廷巫師沙莉曼(或許是女王)的關門弟子,常常分別使用不同的名字。哈爾擁有強大的力量,卻不理會皇宮的徵召,每天無所事事,曾在史柏麗王室呆過一段時間。曾經是個膽小怕事的巫師,但在蘇菲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所想要保護的東西,最終與蘇菲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9.魯魯修,134票
出自《叛逆的魯魯修》,原本是AREA 11的阿什福德學園的普通的高中生,在返校途中被捲入一場意外,與C.C。相遇後得到了神秘力量「Geass」,從此人生發生改變。雖然身為布里塔尼亞人,卻以假面男子「ZERO」的身份,率領「黑色騎士團」,並將目標設定為推翻不里塔尼亞帝國。
10.藏馬/南野秀一,131票
出自《幽游白書》,真實身份是魔界的極惡盜賊妖狐,在被獵人追捕之後逃入人界,和人類少年南野秀一融合為一體。擁有優雅帥氣的外表,性格溫柔平和,勇敢善良,可以為重要的人做出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
㈡ 治療濕疹的好方法,長沙中山醫院皮膚科有治療濕疹的好方法嗎
很多成年人會因為各種原因患上濕疹:
1.檢查是否過敏引發並消除過敏原
有一些成年人專患有濕疹的原因屬和過敏有關,生活中的過敏源是有很多的,吃的東西,穿的衣服,睡覺的被褥,冷暖空氣,環境,接觸,等等。要盡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
2.另外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加重濕疹,對恢復不利,列如熬夜、吸煙、酗酒等、吃一些刺激辛辣的食物等,患病期間要盡量避免,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㈢ 端午到底有哪些習俗
端午習俗
一、龍舟競渡。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
二、鳳舟。與春節有舞龍也有舞鳳一樣,端午有龍舟也有鳳舟。鳳舟的來源如上述,是源於遠古的烏舟、鷁舟。古代宮廷中有鳳阿(如《天府廣記》中記明代宮廷便有),民間有鳳船競渡。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順德縣志》載:「大良之龍鳳船妙極華麗。」但今已不見了。
三、拴五色絲線。應劭的《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五彩絲不是五彩繽紛的花色絲線,而是確定了的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合並成的縷索。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四、掛荷包。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五、懸艾葉、菖蒲、蒜頭。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采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交互轉換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得注意。寶山縣有諺語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
六、寫符念咒。除了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較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類。上海人過去在端午節懸掛鍾馗像於門口,正是這種辟邪風俗的繼續與演變。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禳魔的習俗,還有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節日一早,婦女們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七、射柳。我國北方各民族從來沒有端午節競渡習俗,更不知道南國漢族還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屈原。但是,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北方人民的端午節慶游戲——射柳。據說,這項競技活動在遼時便已出現,一直延續至清末。
七、打馬球。明皇擊鞠圖。擊鞠亦即打馬球,也是北方端午節的主要經濟娛樂活動之一。相傳,唐玄宗李隆基便是這項運動的愛好者。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
八、采葯。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葯」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制葯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葯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制葯之俗,源於漢代「蟾蜍辟兵」之傳說。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采百草」,亦采葯草之俗。采葯是因端午前後草葯莖葉成熟,葯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九、沐蘭湯。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十、採茶、制涼茶。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葯,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十一、「驅除」五毒。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綉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十二、「倒災葫蘆」。端午也以桃印為門飾。桃是民俗中驅鬼之物,源於神荼、郁壘之神話,以桃刻印,亦為祛攘之意。《續漢書•禮儀志》:「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後世的昧符、吉祥葫蘆即源於此。至今民間仍有懸鏡於門以避邪之俗。在唐代,專於五月五日午時於揚州揚子江心鑄銅鏡,以進貢皇帝,稱為「天子鏡」,這也是辟邪之意(見《唐國史補》)。所以後世多於門前掛鏡驅邪。
十三、鬥草之戲。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葯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余以斗蟲、鬥草、斗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葯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采葯,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獲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雲:「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十四、躲端午。躲端午是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十五、端午雨。端午雨,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葯,歲無災。雨則鬼曝葯,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十六、立蛋。所謂的「立蛋」及「浮水針」是指端午節當天正午十二點時,因是陽剛正氣匯集之極,所以俗信平日不易豎立的雞蛋在此時便可直豎在地上,同理也可證於綉花針亦可浮在水面上。事實上,若以科學原理印證可知:因端午節當天太陽照射在北半球,正午時分太陽引力與地球引力互相拉扯,使得立在地上的蛋很容易就能達到平衡站起來,所以立蛋便成為端午節孩童最佳的嬉戲項目之一。
十七、跳鍾馗。跳鍾馗、鬧鍾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鍾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2.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鍾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嘆不已。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制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歷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十八、傳統食俗。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但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十九、吃粽子。「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二十、飲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二十一、吃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咸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二十二、吃十二紅。高郵等地有吃「十二紅」的習俗。十二紅指油爆蝦、炒紅莧菜、咸鴨蛋黃、硃砂豆腐等。
二十三、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二十四、吃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二十五、吃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二十六、吃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二十七、端午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發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雲:「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駱虎狀,婦人皆戴之,」似此則當有驅邪辟疫之作用;一說即古時的步搖,純為婦女裝飾品(蔡雲《吳獻》注)。
豆娘: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綉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綉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發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辟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古詩雲:『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除佩飾艾虎以外,端午節還有用雄黃為小兒在額頭畫「王」的風習,其意也在於借虎辟邪。
畫額:時端午節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長命縷:時端午節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㈣ 麻子狀的皮膚病都有哪些,不痛不癢,不起包
這是色斑吧 不是皮膚病 還是建議去皮膚科醫院看下
㈤ 端午節是哪年哪月哪日,人們舉行什麼活動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綉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綉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發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辟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古詩雲:『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佩長命縷:
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
采葯:
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葯」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制葯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葯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制葯之俗,源於漢代「蟾蜍辟兵」之傳說。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采百草」,亦采葯草之俗。采葯是因端午前後草葯莖葉成熟,葯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葯)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葯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採茶、制涼茶:
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葯,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掛艾草、菖蒲、榕枝: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采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交互轉換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得注意。寶山縣有諺語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
也有地方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躲端午:
是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雨:
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葯,歲無災。雨則鬼曝葯,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劃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是日,競渡,競采雜葯。」。
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
跳鍾馗:
跳鍾馗、鬧鍾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鍾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2.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鍾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嘆不已。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制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歷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鬥草: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葯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余以斗蟲、鬥草、斗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葯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采葯,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獲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雲:「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梁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葯,鬥百草,纏五絲。」
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斗。歷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群嬰鬥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壑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須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15-30厘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後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用來鬥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其他習俗:
端午有射箭之戲,《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
此外,北京還有游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游耍。」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㈥ 每年農歷幾月初幾是端午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㈦ 賽龍舟是什麼節日,有什麼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劃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習俗:
劃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
扒龍船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龍池競渡
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王,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於游戲之類:
《舊唐書》中記載:穆宗、敬宗,均有「觀競渡」之事。
《東京夢華錄》卷七,記北宋皇帝於臨水殿看金明池內龍舟競渡之俗。其中有綵船、樂船、小船、畫艙、小龍船,虎頭船等供觀賞、奏樂,還有長之四十丈的大龍船。除大龍船外,其他船列隊布陣,爭標競渡,作為娛樂。
宋張擇端《金明池奪標圖》即描繪此景。
明代帝王,在中南海紫光閣觀龍舟,看御射監勇士跑馬射箭。
清代則在圓明園的福海舉行競渡,乾隆、嘉慶帝等均往觀看。
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韶關市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
掛艾草與菖蒲
菖蒲
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艾草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艾草也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從中國古代開始就一直是葯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也是因為它具備醫葯功能而來。
艾葉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葯,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懸掛艾葉及燃燒艾葉可以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臨床上多數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成葯方子較少,如傷寒論中的「膠艾湯」等用到了艾葉。
掛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葯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端午食粽
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浴蘭儀式
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葯,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廣東,則用苦草麥葯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放風箏
日本端午鯉魚幡
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綉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綉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栓五色絲線
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採茶、制涼茶
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葯,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躲端午
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18]
佩長命縷
五色長命縷
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
戴香包
端午節配戴香囊、香包、香袋(3張)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避五毒
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
采葯
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葯」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制葯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葯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制葯之俗,源於漢代「蟾蜍辟兵」之傳說。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采百草」,亦采葯草之俗。采葯是因端午前後草葯莖葉成熟,葯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15]
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
雄黃酒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葯)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葯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15]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端午雨
端陽無雨是豐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災。五月五日哨,人曝葯,歲無災。雨則鬼曝葯,人多病。
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言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葯,歲無災。雨則鬼曝葯,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跳鍾馗、鬧鍾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鍾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鍾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
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嘆不已。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制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歷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鬥草
清 金廷標 群嬰鬥草圖軸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葯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余以斗蟲、鬥草、斗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葯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采葯,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獲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雲:「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梁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葯,鬥百草,纏五絲。」
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斗。歷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
其他習俗
打馬球
打馬球:端午有射箭之戲,《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
游天壇:此外,北京還有游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游耍。」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特色飲食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
《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粽籺
粽籺:古稱「角黍」,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19]
雄黃酒
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五黃
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此外浙北端午節還有吃豆腐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雄黃酒。也有其他說法,咸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
打糕
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20]
煎堆
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