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皮膚病症 > 甲狀腺癌與皮膚過敏

甲狀腺癌與皮膚過敏

發布時間:2021-03-12 09:19:25

❶ 胛狀腺癌有哪些症狀

甲狀腺癌是比較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約佔全部頭頸部惡性腫瘤的 35%。甲狀腺癌在一些沿海城市較多見,而且近年發病有上升趨勢。甲狀腺癌與其他癌症有一個明顯的區別,特別好發於青年,發病年齡從 20歲開始明顯上升, 30-40歲達到高峰, 54歲以後就很少得這種病了。

甲狀腺癌臨床表現特別多樣,惡性程度的區別也很大,如未分化癌,惡性度就很高;而乳頭狀癌的惡性度就很低。由於甲狀腺良、惡性病變早期都是脖子前面發現腫物,有時不注意鑒別就很容易延誤診治。所以當患者發現頸前腫物,應及時就診。尤其是當患者有多年的甲狀腺腫塊,突然增大出現嗓子啞或頸部又出現新的、互不相連的腫塊,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找專科醫生檢查。

甲狀腺癌主要有四種類型: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及未分化癌,惡性程度按順序依次遞增,其中前兩種惡性程度低的占絕大部分,所以只要及時治療,而且手術徹底,效果是相當滿意的,甲狀腺乳頭狀癌 10年無瘤生存率高達 83.6%。

甲狀腺癌的正規治療,在前三類是一樣的,屬中低度惡性,生長較慢,頸淋巴結轉移癌很少侵出淋巴結包膜,引起周圍組織浸潤,所以在切除後很少復發,多採用根治性手術,包括腫瘤本身的切除聯合頸淋巴結清除術可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單純的葯物治療不可能根治甲狀腺腫瘤,所以病人不可冒險。目前頸淋巴結清除術以功能性頸清術為主,它在傳統頸清術的基礎上,保留功能而且兼顧外觀完美,能較好地保留頸部及肩部的外觀和功能。但是有些頸部感覺神經和部分血管還是要被切除掉,所以術後患者可能出現永久性耳周、枕部和局部皮膚麻木等症狀。

甲狀腺癌術後必須配合內分泌治療,如優甲樂、甲狀腺素片等,防止腫瘤復發。一般情況不需要其他(如放射線、化學葯物)治療。如發生血行轉移(常轉移到肺、骨骼等)可採用碘 131治療。

❷ 皮膚上瘙癢,撓撓就一篇疙瘩與甲狀腺癌有關嗎

如果你是皮膚瘙癢的話,撓一撓就出那個疙瘩的話,你到醫院去看一下吧,不應該是跟甲狀腺有關系的。應該是一種簡單的皮膚病吧。

❸ 甲狀腺癌找上門,一般身體會有哪些表現

甲狀腺是控制我們體內激素分泌的重要大腺體。然而,權力和責任越大,就越有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如意外腫脹和變得甲狀腺腫大或者有一天心情不好,分泌很少甲狀腺激素,從而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再次粗心大意、激素分泌過多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總之,我們不能忽視作為主體的甲狀腺。我們必須更加註意自己的一些變化。

因此,很明顯,當在我們體內發現水腫或乾燥症時,由於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膚乾燥或水腫。體內細胞活動率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特別容易使我們的身體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導致甲狀腺分泌不足。此時,細胞的營養無法被吸收,導致身體更加疲勞的一些現象。你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並且非常疲勞的原因之一是你知道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所以你必須注意它。甲狀腺可能會使一個人的健康在惡劣的條件下越來越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必須首先更加註意自己的健康,這是最重要的。

❹ 有甲狀腺癌的人得了風疹應注意什麼我做

甲狀腺腫瘤是常見病、多發病,其中絕大多數是良性腺瘤,少數為癌,罕見肉瘤。根據16個國家的統計資料,哥倫比亞、夏威夷和冰島的年發病率最高為3.5%/10萬,丹麥最低為0.9/10萬,日本、芬蘭、瑞曲等國居中。 甲狀腺腫瘤大多數是無痛的孤立結節,臨床上要注意和其他甲狀腺疾病鑒別,有時分化性腺癌和腺瘤也極為相似,影象學和細針穿刺等檢查可協助診斷。 甲狀腺瘤大多發生於青年女性,手術切除是唯一的治療手段。甲狀腺癌是由數種不同生物學行為和病理類型的癌腫組成,它們的發病年齡、生長速度、轉移途徑和預後都有明顯不同。甲狀腺癌的處理涉及外科、放療和化療等多個學科,其中手術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少數分化性癌術後的殘留灶應用放療可以獲得控制。對於癌腫累及雙側喉返神經和氣管的治療,仍然是當代外科領域有待解決的課題。 由於甲狀腺癌有多種不同的病理類型和生物學特性,其臨床表現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與多發性甲狀腺結節同時存在,多數無症狀,偶發現頸前區有一結節或腫塊,有的腫塊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發生轉移。有的患者長期來無不適主拆,到後期出現頸淋巴結轉移、病理性骨折、聲音嘶啞、呼吸障礙、吞咽困難甚至Horner綜合徵才引起注意。局部體征也不盡相同,有呈甲狀腺不對稱結節或腫塊,腫塊或在腺體內,隨吞咽而上下活動。待周圍組織或氣管受侵時,腫塊即固定。 (一)乳頭狀癌 是一種分化好的甲狀腺癌,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約占總數的3/4;病灶一般為單發,體積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徑在0.5cm以下,稱之微癌;直徑在1cm以下的稱之為隱癌,大的病灶直徑可大於10cm。小的腫瘤常常是實質性病灶,而大的腫瘤往往伴有囊性變。囊變者可見囊壁有葡萄簇樣結節突出囊腔,腔內存有陳舊性血水。該型癌腫一般無包膜,僅5%有不完整包膜。在顯微鏡下有些腫瘤細胞排列成乳頭狀,乳頭大小不等,長短不一,常見三級以上分支,乳頭中心為纖維血管囊,細胞大小均勻;核小、分裂少見。乳頭狀癌常伴有濾泡狀癌的成份,但腫瘤的命名仍為乳頭狀癌,而不稱為濾泡狀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頭狀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份,而命名應為未分化癌,也意味著這一種未分化癌可能是乳頭狀癌的進一步惡化。有時腫塊很小,頸部淋巴結轉移常見被發現。本癌惡性度較低,10年存活率可達88%。乳頭狀癌在臨床上常有甲狀腺區孤立性結節,直徑多在lcm以上。隱伏性癌多見於屍檢,或在已發生頸區淋巴結轉移時發現腫塊。 (二)濾泡狀癌 占甲狀腺癌總數的10%~15%,肉眼檢查時看到濾泡狀癌是一種實質的具有包膜的腫瘤,包膜上常密布著豐富的血管網,較小的癌腫和甲狀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紅褐色,常可見到纖維化,鈣化出血和壞死。組織學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濾泡所構成。分化良好者,濾泡結構較典型,細胞異型性亦較小。這時與腺瘤不易區別,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潤來確定病理診斷。分化不良者濾泡結構較少,細胞異型較大,核分裂象亦多見,可呈條索狀實性的巢狀排列。有時癌細胞穿出包膜進入多處靜脈中形成癌栓,常常成為遠處轉移的起點,所以濾泡狀癌多見於血道轉移,文獻報道佔19%~25%。濾泡狀癌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婦女,臨床表現與乳頭狀癌相類似,但癌塊一般較大,較少局部淋巴結轉移,而較多遠處轉移。少數濾泡狀癌浸潤和破壞鄰近組織,可以出現呼吸道阻塞等症狀。 (三)甲狀腺髓樣癌 在1951年由horn首先描述,1959年Hazard等進一步闡明了這種特殊類型的癌。並命名為髓樣癌。占甲狀腺癌總數的3%~10%,瘤體一般呈圓型或卵圓型,邊界清楚,質硬或呈不規則形,伴周圍甲狀腺實質浸潤,切麵灰白色或淡紅色,可伴有出血壞死及鈣化,腫瘤直徑平均約2~3cm。顯微鏡下癌細胞呈卵圓型,多邊形或梭形,核分裂少至中等;細胞排列呈巢狀束帶狀或腺腔狀。間質中含有數量不等的澱粉樣物,癌細胞多時,澱粉樣物較少,反之澱粉樣物就多;轉移灶中也如此。甲狀腺髓樣癌是一種中度惡性的癌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大多數是散發性,約10%為家族性。臨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狀腺癌一樣有甲狀腺腫塊和頸淋巴結轉移外,還有其特有的症狀。約30%患者有慢性腹瀉史並伴有面部潮紅似類癌綜合症,或cushing代謝綜合症,與腫瘤細胞產物有關。 家族性髓樣癌的特徵如下: ①發病年齡較輕,診斷時平均年齡33歲,散發性髓樣癌診斷時平均年齡超過55歲。 ②均為雙側性癌腺葉和多中心病變,腫瘤分布和形態不對稱,可能一側有巨大腫物而對側僅有組織學徵象,但無一例外地均為雙側病變。散發性者多為單側腫物。 ③家族性髓樣癌癌塊較小,由於篩查,也有隱性發現。散發性者癌塊直徑多超過4cm。 ④家族性者較少見淋巴轉移,遠處轉移更少見,可能因發現較早之故。 ⑤家族性髓樣癌多位於濾泡旁細胞集中處,即腺葉上中三分之一交界處。 ⑥家族性髓樣癌常伴有嗜鉻細胞瘤或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四)甲狀腺未分化癌 系高度惡性腫瘤,較少見,約佔全部甲狀腺癌的5%~10%,好發於老年人。未分化癌生長迅速,往往早期侵犯周圍組織。肉眼觀癌腫無包膜,切面呈肉色,蒼白,並有出血、壞死,組織學檢查未分化癌可分為棱型細胞型及小細胞型兩種。主要表現為頸前區腫塊,質硬、固定、邊界不清。常伴有吞咽困難,呼吸不楊,聲音嘶啞和頸區疼痛等症狀。兩頸常伴有腫大淋巴結,血道轉移亦較常見。 癌症病人的飲食調理 來源:一品海參海洋食品網 更新:2005-12-25 查看:60 1、飲食調理存在什麼誤區 飲食調理所存在的誤區一方面是嚴格控制進食量,以"餓死"癌細胞。持這種觀點的認為,癌細胞攝取營養的能力比正常細胞強的多,如果病人吃的多,營養好,首先好了癌細胞,因而不主動加強營養。這是錯誤的。正是癌細胞增殖速度快,它急劇地消耗人體的營養,導致人體營養不足,抗癌能力下降,癌細胞進一步發展,擴散。另一方面認為癌症是"富貴病",要大吃大補。雖然癌症病人需要營養,但是由於癌症在侵蝕人體過程中,嚴重破壞了人體各個器官的功能,使病人的味覺減退,食慾下降,消化功能很差,致使食慾減退,食慾下降,營養吸收我各項代謝發生障礙,這時如果一味的給病人進食龜,甲魚,海參等不易消化的大補食物,不但不能消化吸收,還會加重胃腸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礙,進一步加重厭食。實是欲速則不達,反而有害。再一方面是重食輕飲。病人和家屬常常是重視吃什麼、怎樣吃,而對飲水方面的調理則有所疏忽。事實上,癌症破壞人體水和電解質的平衡是一樣嚴重,而水的平衡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防治和康復過程中,就很需要注意病人飲水的正確調理。 2、如何正確進行飲食調理 基本要求是:總熱量要夠,營養要平衡,食物結構要合理,烹調方法和進食方法要講究。 (1) 總熱量 癌症病人每日從食物攝入的總熱量一般盡可能爭取不低於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為癌症病人體內蛋白質分解高,合成代謝功能減低,營養處於入不敷出的負氮平衡狀態,故對蛋白質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攝入蛋白質應達到1.5克體重以上,而且應以優質蛋白為主,如雞蛋,牛奶,肉類,豆製品等。 (2 營養要相對平衡 根據病人的需要,各營養素要相對應的適量,齊全,除充足優質的蛋白質攝入外,一般應以低脂肪,適量碳水化合物為主。注意補充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等,這些可從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獲得。 (3) 食譜結構要合理 癌症病人食譜切不可簡單和單一。應該是品種多,花樣新,結構合理,在製作食譜時,要盡可能做到:清淡和高營養優質量相結合,質軟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相結合,新鮮和食物寒熱溫平味相結合,供應總量和病人臟腑寒熱虛實證相結合。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4) 烹調方法和進食方法要講究,設法增進病人食慾 在食物的選擇,製作,烹調上,應創造食物良好的感觀性狀,在色,香,味,形上下功夫,盡可能的適合和滿足病人的口味愛好和習慣。還要根據病人的消化能力,採取少量多餐,粗細搭配,流質,軟食與硬食交替,甜咸互換等形式進餐。吃飯時要創造愉悅氣氛,盡量與親屬同進食。吃飯前,盡量避免油煙味等不良刺激。在病人放、化療間歇期,抓緊食慾好轉的有利時機補充營養。 3、癌症病人要不要忌口? 是否忌口,民間說法頗多。有的主張忌口;有的認為不要忌口,什麼都可以吃。有的認為不能吃雞、螃蟹、牛,肉、鯉魚等。究竟要不要忌口,中醫相對主張適當忌口,要西醫一般不提倡忌口。西醫重視飲食與疾病的關系,也不是一概反對忌口,例如被黃曲毒素污染的食物,則不能吃;燒焦食品易使蛋白質變性,熱解和熱聚易產生多環芳烴類化合物,對人體有害而不主張吃,熏魚,熏肉也不主張多吃,酒能減低人體解毒功能和生物轉化功能,使免疫力下降,酒在機體內增加致癌物活性,並且具有細胞毒性,故不應飲酒。在服葯期間有的食物不能吃,如維生素C不宜吃蝦,因為維生素C能使蝦肉中的五價砷還原為三氧化二砷,對人體有很大毒性。中醫也不是盲目的不加區分地忌口,而是辨證地適當的忌口。一般認為,癌症的早中期,病傷津劫陰,多屬陰虛內熱,故在飲食調理上,應忌辛溫燥熱屬性的食品,滯膩食品也主張少吃;在癌症的中晚期多為虛證,寒證,飲食上主張溫補脾胃,益氣生血等食品類,而性屬寒涼的食品,則應少吃或不吃 ,在不同的病種上,忌口也有所不同,如鼻咽癌病人在放療期間,應忌辛溫燥熱、油炸燒烤食物,忌吃狗肉、羊肉、胡椒、茴香等;胃癌病人忌食辛燥食品、桂皮、芥末,辣椒等;食管癌病人老豬肉、老鴨肉;肝癌病人忌母豬肉、少吃韭菜。總之,忌口應適當,盲目地忌口將致營養不良,影響疾病康復。 雞蛋,雞肉,牛奶,鯉魚等可以吃,蝦蟹因易過敏,則應慎重。 1) 應以新鮮、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為主,新鮮蔬菜、水果每餐必備。 2) 多吃有一定防癌抗癌的食物,如菜花,捲心菜,西蘭花,蘆筍,豆類,蘑菇類,海參,鯊魚等。 3) 選用具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物:海蜇,紫菜,淡菜,海參,鮑魚,墨魚,海帶,甲魚,赤豆,蘿卜,薺菜,荸薺,香茹等。但此類食品性滯膩,易傷脾胃,食納差和發熱時要少吃。 4) 不同體質選用不同食物。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可食用乳鴿,鵪鶉,雞蛋,大棗,圓肉,生薑,大蒜,鮮菇等;肝腎陰虛可用烏雞肉,豬腰子,黑豆,黑芝麻,核桃,鮑肉等;血虛可食用豬肝,豬骨,鵝血,菠菜,豆製品等。 5) 不同病種選用不同食物。肺癌病人可酌情選用水鴨,豬肺,百合,白木耳等;體虛舌質紅時可選用黑白木耳,鰻魚,淡菜,蜂蜜;痰多咳喘者可用雪裡蕻,竹筍,大頭魚,蘿卜,枇杷等;黃膿痰多時可用生梨,柿子。胃癌病人脾胃虛濕熱時可食用苡仁,蓮子,豇豆,大棗,青魚等;脾胃虛寒時可用羊肉,龍眼肉,乾薑等;上腹飽脹消化不好時可食用雞肫,生薑,枇杷,佛手。肝癌患者有黃疸時可食用螺,鯉魚湯,苜蓿等;腹水時可選食冬瓜,萵苣,赤豆,鯉魚,西瓜等;食管癌可選用牛奶,韭菜汁,蕹菜,鵝血等。 5、如何調理飲水 水是人體組成的重要部分,新生兒全身含水量占體重的75%,成人佔60%。水是調節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各種營養素的消化吸收,代謝都需要水。一般成人每天攝入和排出維持在2600ml左右。如果人體失水超過人體的2%,就會發生口喝;失水10%就會導致體內代謝紊亂、水鹽平衡失調;失水20%就可致死。癌症患者常常會出現嚴重和水電解質紊亂,應盡可能每日飲水不少於1500ml。發熱,腹瀉或出汗多時要適當增加並補充食鹽;心腎功能不全,有腹水,水腫者應控制水和鹽的攝入。 6、術後的飲食如何調理? 術後應以收口生肌,氣血雙補,增進食慾為原則。食物可選用雞蛋,牛奶,鮮瘦肉,鮮水果蔬菜(如胡蘿卜,西紅柿,菠菜,洋蔥等),可飲用北芪瘦肉湯,西洋參瘦肉湯,當歸生薑羊肉湯等。頭部手術後宜補腎養腦,安神健智,食物可選用牛奶,雞蛋,西紅柿,蘆筍,胡蘿卜,桑椹子等,可飲用桂圓烏雞湯,枸杞豬腦湯,魚頭豆腐湯等;頸部手術後宜選用有軟堅散結,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海參,海蜇,海帶,甲魚,鮑魚等;胸部手術後宜選用寬胸利膈,補益氣血作用的食物,如豬肺魚腥草湯,洋參瘦肉湯,蘆筍雞絲粥,白木耳蓮子湯;腹部手術後可選用調理脾胃柔肝養血的食物如生薑,大棗,佛手,豬肝,香菇,大蒜等。 7、化療期間的飲食如何調理? 化療期間的飲食調理主要針對幫助增進食慾,減少嘔吐,幫助造血功能的恢復,改善肝腎功能等。增進食慾,減少嘔吐:屬脾胃虛寒者可選食生薑,大棗,芥菜,胡椒,香菜,茭白,洋蔥,菜心,乳鴿,羊肉等;屬脾虛熱者可選食冬瓜,白瓜,白扁豆,赤小豆,綠豆,枸杞菜,芹菜,莧菜,蓮子等。恢復造血功能可選食牛奶,雞蛋,豬肝,烏雞,胎盤,紅棗,黑木耳,核桃,黑芝麻,海參,發菜,鯊魚等。改善肝腎功能可選用清肝,柔肝的食物,如枸杞菜,牛奶,胡蘿卜,蓮子,薏苡仁,淮山,山楂,苦瓜,冬瓜,香蕉,西瓜,石榴等。 8、放療期間的飲食如何調理 由於放療可能會引起一些組織器官損傷,如口腔,食管,肺部的放射性的炎症,出現口乾,舌燥,食納減小,大便干結等症狀,在飲食調理上宜以養陰,生津,益氣,輔以清熱解毒的有關食物,以清淡,易消化,有營養的半流質飲食為主。如冬瓜,生菜,菜心,蓮藕,苦瓜及新鮮肉類,不宜食用油炸,燒烤和煎炒,少用或不用辛辣刺激調味品。 9、癌症病人如何選用海參? 海參參的葯效已被公認,具有大補元氣,延年益壽之功效。海參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在放、化療期間服用可減輕毒副反應。 防癌抗癌食療方 淮杞西洋參燉海參 方葯及用法:發海參96克,西洋參10克(另包,只燉15分鍾),豬脊骨250克,淮山65克,鹽、花生油適量。先將發海參切成小塊,與斬塊的豬脊骨放入大燉盅,放入淮山、水適量,水開後用文火燉1小時,然後放入西洋參片和杞子、生油和鹽再燉15分鍾即成。分數次喝湯,吃海參。 效能:防癌抗癌,補氣益血。 評價:海參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鈣、鐵,其所含的粘多糖,能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阻止其轉移,其所含的海參素也有抗癌作用;西洋參微苦微甘,性涼,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效能,尤適用於經「放療」、「化療」後出現疲乏、口渴、舌干、頭暈的氣陰兩虛者;淮山味甘性平,益氣養陰,補脾腎;杞子味甘性平,養血益精,明目護肝,能減輕化療葯物對肝臟的損害;配上補髓的豬脊骨,起防癌抗癌,補氣益血之功效。 紅豆160克 生薏仁120克 冰糖160克 鮮奶240毫升 洋菜適量 作法: 1.薏仁、紅豆洗凈泡水約半日,瀝干備用。薏仁加水煮半軟時,添加紅豆煮熟,再添加糖,待溶解後熄火。 2.洋菜加水煮至溶化呈透明狀,再倒入煮好的紅豆薏仁攪拌均勻,靜置冷卻後再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豆腐320克 山葯250克 香菇4朵 紅蘿卜40克 青豆仁85克 適量的太白粉及鹽 作法: 1.山葯洗凈去皮,紅蘿卜洗凈、去皮、切塊,鮮香菇去蒂、豆腐等洗凈備用。 2.豆腐及山葯煮軟再壓成泥狀;紅蘿卜塊煮軟切成紅蘿卜末。 3.分別在豆腐泥、山葯泥灑上適量的鹽。 4.豆腐泥內包裹山葯泥及紅蘿卜末,接著放上香菇1朵,即可放入蒸箱蒸熟。 5.最後灑上青豆仁泥並用太白粉勾芡,呈盤。

❺ 甲狀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甲狀腺癌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患者或家人與醫生偶然發現頸部甲狀腺有質硬而高低不平的腫塊,多無自覺症狀,頸部腫塊往往為非對稱性硬塊,甲狀腺結節腫塊可逐漸增大,隨吞咽上下活動,並可侵犯氣管而固定,腫塊易較早產生壓迫症狀,如伴有聲音嘶啞,呼吸不暢,吞咽困難,或局部壓痛等壓迫症狀,頸靜脈受壓時,可出現患側靜脈怒張與面部水腫等體征,為甲狀腺癌的特徵之一,如肺轉移與骨轉移等,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頸,應仔細檢查甲狀腺,晚期則多甲減。
1.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乳頭狀癌腫塊一般較小,發展變化較慢,但早期就可有轉移,往往首先發現的病變就可能是轉移灶,40歲以前良性腫塊比較多見,可能20~30年沒有進展,晚期50~60歲以上病人則進展較快。
甲狀腺乳頭狀癌屬低度惡性的腫瘤,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占成年人甲狀腺癌的60%~70%和兒童甲狀腺癌的70%,尤以兒童患者為多見,約2/3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例實際上是混合性腫瘤,在其病灶中可發現不同比例的濾泡狀癌的組分,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與乳頭狀癌相似,目前的分類標准將這部分患者歸入乳頭狀癌中。
(1)發病特點:發病高峰年齡為30~50歲,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線所致的甲狀腺癌中,85%為乳頭狀癌,人與癌瘤並存的病程可長達數年至十數年,甚至發生肺轉移後,仍可帶瘤生存。
(2)臨床表現:甲狀腺乳頭狀癌表現為逐漸腫大的頸部腫塊,腫塊為無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醫師無意中發現,故就診時間通常較晚,且易誤診為良性病變,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患者沒有甲狀腺功能的改變,但部分患者可出現甲亢。
頸部體檢時,特徵性的表現是甲狀腺內非對稱性的腫物,質地較硬,邊緣多較模糊,腫物表面凹凸不平,則腫塊可隨吞咽活動;若腫瘤侵犯了氣管或周圍組織,則腫塊較為固定。
(3)轉移特點:甲狀腺乳頭狀癌發生淋巴結轉移時,多局限於甲狀腺區域,以鎖骨上,少數病例可出現腋窩淋巴結轉移,部分病例可出現甲狀腺峽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結腫大,可能有約50%的患者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
少部分病例通過血行途徑轉移,主要為肺部轉移,可在肺部形成幾個腫瘤結節或使整個肺部呈現雪花狀,患者可荷瘤維持相對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為甲狀腺切除術後體內甲狀腺素的唯一來源,導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遠處轉移還可發生在骨等處。
2.甲狀腺濾泡狀癌
濾泡癌發展也比較慢,特點是血行播散快,多有遠處轉移,可到骨組織及肺,由於其組織細胞學近似甲狀腺濾泡結構,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數病人可表現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腫瘤發展較大時,還可引起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診斷甲狀腺濾泡狀癌的可靠指標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發生遠處轉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約為1/2~2/3。
(1)發病特點: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中老年人較多,發病的高峰年齡為40~60歲,已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甚至是遠處骨轉移的活檢時才得出診斷。
(2)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人的首發表現為甲狀腺的腫物,腫物生長緩慢,腫物的質地中等,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狀腺的活動度較好,腫瘤侵犯甲狀腺鄰近的組織後則固定,表現為聲音嘶啞,部分患者可能以轉移症狀,如股骨。
(3)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濾泡狀癌較多侵犯血管,可以發生局部侵犯和經血道遠處轉移,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相比,發生頸部和縱隔區域的淋巴結轉移較少,約為8%~13%,其他臟器,如腦,膀胱和皮膚等也可累及,較少出現成骨性改變,可有利於口服核素碘後,通過內照射進行放射治療,甚至可過度分泌甲狀腺激素。
3.甲狀腺髓樣癌
甲狀腺C細胞起源於神經嵴,與腎上腺髓質細胞,即所謂APUD細胞()。大部分的甲狀腺髓樣癌與定位於第10號染色體q11.2的RET癌基因有關。
(1)發病特點和分型:本病惡性程度較高,可通過血道發生遠處轉移,甲狀腺髓樣癌可分為四型。
①散發型:佔70%~80%,非遺傳型,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也不會遺傳給後代,無伴發其他內分泌腺病變,男女發病的比例約為2∶3,而且有該密碼子突變者的預後較差。
②家族型:指有家族遺傳傾向,但不伴有其他內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發年齡為40~50歲。其基因突變模式與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發性內分泌腺瘤(,MEN),其中與甲狀腺髓樣癌有關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雙側甲狀腺髓樣癌或C細胞增生,故男女發病率相似,高發年齡為30~40歲,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顯子的609。
④MEN2B:包括雙側甲狀腺髓樣癌,且為惡性),但很少累及甲狀旁腺,男女發病率相似,高發年齡為30~40歲。幾乎所有病例都可發現RET基因第16外顯子中的第918密碼子發生突變。
(2)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人首診時,主要表現是甲狀腺的無痛性硬實結節,局部淋巴結腫大,有時淋巴結腫大成為首發症狀,如伴有異源性ACTH,可產生不同的症狀,血清降鈣素水平明顯增高,這是該病的最大特點,因而降鈣素成為診斷性標志物,超於0.6ng/ml,則應考慮C細胞增生或髓樣癌,因降鈣素對血鈣水平的調節作用遠不如甲狀旁腺激素強大,以及神經節瘤或黏膜神經瘤,即為MEN。
體檢時甲狀腺腫物堅實,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而家族型及MEN2的患者可為雙側甲狀腺腫物,腫物活動較好,晚期侵犯了鄰近組織後則較為固定,如聲音嘶啞。
(3)轉移特點:甲狀腺髓樣癌的早期即侵犯甲狀腺的淋巴管,並很快向腺體外的其他部位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也可通過血道發生遠處轉移,轉移至肺,這可能與髓樣癌缺乏包膜有關。
4.甲狀腺未分化癌
(1)發病特點:甲狀腺未分化癌為高度惡性腫瘤,占甲狀腺癌的2%~3%,也有報道認為5%~14%,發病年齡多超過65歲,年輕人則較少見,來源於濾泡細胞的甲狀腺未分化癌還可分為巨細胞,其中以巨細胞及梭形細胞為多,也可在同一病例中同時存在分化型和未分化型癌,包括濾泡性腺瘤,並有肱二頭肌的轉移癌,雖行頸淋巴結清掃及肱二頭肌切除,仍發生肺轉移而死亡。
(2)臨床表現:絕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進行性頸部腫塊,約佔64%~80%,而發病前並無甲狀腺腫大,腫塊硬實,且迅速增大;②甲狀腺腫大,可伴有遠處轉移;③已有多年的甲狀腺腫塊病史,但甲狀腺腫塊突然急速增大,並變得堅硬如石;④已有未經治療的DTC,在經一段時間後迅速增大,並伴有區域淋巴結腫大。
(3)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非常迅速,侵犯周圍的組織器官,如氣管,甚至在氣管與食管間隙形成腫塊,導致呼吸和吞咽障礙,首診時已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為90%,氣管受侵犯的患者為25%,通過血道已發生肺轉移的患者為50%。
5.少見的甲狀腺癌
(1)甲狀腺淋巴瘤:甲狀腺淋巴瘤的發病率低,占原發性甲狀腺腫瘤的5%以下,主要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男女患者比例為(2~3)∶1,除快速增大的甲狀腺腫塊外,本病常伴有明顯的局部症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屬於網狀內皮系統生長的多中心腫瘤,所以肝,發生率從0~60%。30%~70%的患者合並HT。
(2)甲狀腺轉移癌:原發全身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可轉移至甲狀腺,如乳腺癌,包括肺癌3例,已有較明顯的原發腫瘤症狀。
(3)甲狀腺鱗癌:甲狀腺鱗癌較罕見,約占甲狀腺惡性腫瘤的1%,在人群中的發生率約為2%~3%,主要來源於日本,也可以是甲狀腺乳頭狀癌廣泛化生,還可以來自甲狀腺舌骨管或腮裂組織,部分原發性甲狀腺鱗狀上皮癌伴有胸腺樣成分(carcinomashowingthymus-likeelement,CASTLE),來自異位胸腺或腮裂囊殘留組織,其預後較好,發病年齡多超過5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較早出現侵犯和壓迫周圍器官的症狀,即聲音嘶啞,晚期侵犯兩側葉,質地硬,固定,邊界不清,伴有氣管受壓,頸部淋巴結腫大,預後差,目前治療方法是盡量切除腫瘤加根治性手術或放射治療。診斷:
甲狀腺腫塊生長較速,有轉移灶,且有明顯壓迫症狀,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掃描多冷結節,或發現甲狀腺CT掃描及MRI影像有異常及轉移現象,最後診斷應根據病理活檢,明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
1.診斷要點臨床上有甲狀腺腫大時,應結合患者的年齡,有以下表現者應考慮甲狀腺癌。
(1)一般資料:應特別注意性別,故應特別注意了解患者的碘攝入情況,尤其要詢問有無較長期缺碘病史。
(2)病史:
①現病史:兒童期甲狀腺結節50%為惡性,青年男性的單發結節也應警惕惡性的可能,要特別注意腫塊或結節發生的部位,是否短期內迅速增大,是否伴有吞咽困難,是否伴有面容潮紅,發生氣管壓迫引起呼吸困難,則惡性的可能性大。
通過現病史調查,要對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狀態有個總體評估,應詳細了解有無食量增加,還應注意詢問有無腫瘤轉移的系統症狀(如頭痛。
②既往史:是否因患其他疾病進行過頭頸部。
既往是否有甲狀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③個人史:有否暴露於核輻射污染的環境史。從事的職業是否有重要放射源以及個人的防護情況等。
④家族史:髓樣癌有家族遺傳傾向性,家族中有類似患者,可提供診斷線索。
(3)體查:可發現甲狀腺腫塊或結節,頸部熟練的觸診可提供有用的診斷資料,質硬或吞咽時上下移動度差而固定,病變同側有質硬,如淋巴結穿刺有草黃色清亮液體,多為甲狀腺轉移癌淋巴結轉移。
甲狀腺癌多為單個結節,結節可為圓形或橢圓形,有些結節形態不規則,質硬而無明顯壓痛,常與周圍組織粘連而致活動受限或固定,常伴有頸中下部,甲狀腺單個結節比多個結節,但多發性結節,並可有壓痛。
①壓迫與侵襲體征:甲狀腺癌較大時可壓迫和侵襲周圍組織與器官,常有呼吸困難,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②類癌綜合征:甲狀腺髓樣癌可有腸鳴音亢進。
(4)輔助檢查:在臨床上,甲狀腺的良性或惡性腫瘤均表現為可捫及的「甲狀腺結節」,除多數「熱」結節外,其他類型的大小結節或經影像學檢查發現的「意外結節(意外瘤)」均要想到甲狀腺腫瘤的可能;有些甲狀腺癌亦可自主分泌TH,故亦可表現為「熱結節」,所以事實上凡發現甲狀腺結節均要首先排除甲狀腺腫瘤(有時,甲狀腺癌僅在鏡下才可診斷),周圍無或有腫大的淋巴結;③肺或骨有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灶;④血清中降鈣素升高,大於600μg/L。
2.分類分期有關甲狀腺癌的分期,目前國際和國內最通用的是TNM分期,UICC)和美國癌症協會(,AJCC)第五次修訂的TNM分期標准,影響甲狀腺癌分期的有關因素首先是病理類型,腫瘤的大小和淋巴結受侵犯程度也與分期有關,年齡則對分化性甲狀腺癌的分期有重要影響,以最大的腫瘤為標准進行分期。
(1)TNM的定義:
①原發腫瘤(T):
TX:無法對原發腫瘤做出估計。
T0:未發現原發腫瘤。
T1: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最大徑≤1cm。
T2: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1cm<最大徑≤4cm。
T3: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最大徑>4cm。
T4:腫瘤不論大小,超出甲狀腺包膜外。
②區域淋巴結(N):區域淋巴結是指頸部和上縱隔的淋巴結。
NX:無法對區域淋巴結情況做出估計。
N0:未發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區域淋巴結轉移,可分為N1a同側頸淋巴結轉移,N1b雙側或對側頸淋巴結。
③遠處轉移(M):
MX:無法對有無遠處轉移做出估計。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2)分期標准(表3):
①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的分期標准。
②甲狀腺髓樣癌分期標准。
③甲狀腺未分化癌分期標准,所有病例均屬Ⅳ期。

❻ 甲狀腺癌患者夏季的皮膚護理該注意哪些方面

甲狀腺癌患者夏季的皮膚護理該注意哪些方面?甲狀腺癌患者晚期由於出現轉移,加上身體虛弱,卧床是在所難免的,由於長期卧床很多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皮膚問題,如褥瘡,痱子等,出現這些問題,要盡快處理,同時保持皮膚的清潔和增加翻身次數,專家還建議,皮膚問題其實是內在問題的一個反映,建議中葯調理,改善內平衡,從而達到改善皮膚的效果,比較常用的中葯是人參皂苷Rh2。

❼ 甲狀腺癌會出現發熱,皮膚騷癢嗎

引起皮膚癢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皮膚癢就是皮膚病,過敏、季節也會導致皮膚癢。

❽ 甲狀腺癌身上癢怎麼辦

癢了多久,什麼原因引起的癢?是服用葯?食物?春季粉塵過敏?像你這種情況建議去醫院查下,因為有時候過敏吃上葯不癢了會把引起過敏的原因掩蓋住,如果單純的過敏了,吃抗過敏葯就能解決!

❾ 甲狀腺癌手術後皮膚瘙癢出現濕疹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這種情況暫時考慮是葯物過敏導致的葯疹。
指導意見:
既然已經查過敏源,建議暫時等待結果出來,可以去當時就診的醫院咨詢一下更換治療葯物。

❿ 甲狀腺癌轉移的症狀有哪些呢

建議:針對甲狀腺癌轉移的症狀這個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關於甲狀腺癌轉移的症狀為你解答如下:
【甲狀腺癌的轉移症狀】據很多專家臨床實踐,大部分病人的首發表現為甲狀腺的腫物,腫物生長緩慢。體檢時,腫物的質地中等,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早期,甲狀腺的活動度較好,腫瘤侵犯甲狀腺鄰近的組織後則固定。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壓迫症狀,表現為聲音嘶啞、發音困難、吞咽困難和呼吸困難等。局部淋巴結轉移較少見。由於甲狀腺濾泡狀癌易發生血行轉移,部分患者可能以轉移症狀,如股骨、脊柱的病理性骨折為首發症狀。
【甲狀腺癌的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濾泡狀癌較多侵犯血管,可以發生局部侵犯和經血道遠處轉移,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相比,發生頸部和縱隔區域的淋巴結轉移較少,約為 8%~13%。遠處轉移以肺部和骨骼轉移為多,其他臟器,如腦、肝,膀胱和皮膚等也可累及。骨骼的轉移灶多為溶骨性改變,較少出現成骨性改變。由於甲狀腺濾泡狀癌的轉移灶常保留攝碘的功能,可有利於口服核素碘後,通過內照射進行放射治療。有些轉移灶可分泌甲狀腺激素,甚至可過度分泌甲狀腺激素。

閱讀全文

與甲狀腺癌與皮膚過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