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桂枝 甘草白芍大棗姜治的什麼病
桂枝湯,《傷害論》,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症見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㈡ 肝氣郁結還有皮膚過敏
皮膚病可不是那麼好診斷的。
診斷非常難 但是確是有葯物的
只需要判斷出虛實 就不難開葯。
去醫院里看 應該可以妥善解決。
㈢ 為什麼中醫說皮膚癢,毛都和肺有關肺主皮毛。是不是皮膚病都和肺有關
肺出問題,一般會出現靜脈及毛細血管淤血,最明顯表現為皮膚瘙癢,水腫等症狀。
㈣ 喝桂枝湯可以治療手汗症嗎如題 謝謝了
手汗症是手部出汗過多,一般都會伴有腳汗過多的現象,尤其在夏季天氣悶熱,毛孔開張,手汗往往更嚴重,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會覺得手汗不斷,甚至脫皮,嚴重影響工作及心情,而手汗症的嚴重程度和情緒也密切相關,一旦遇到壓力、或緊張時便心跳加快,接著手汗就會如泉水般滴落下來,中醫治療強調辯證論治,手汗症依個人體質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對症下葯 依照體質治療 上海市岳陽醫院(三級甲等醫院)醫師表示,手汗發生的原因,依中醫的理論可分成氣血虛、濕暖與陰虛三種情況,要確認手汗的型態,一定要經過合格中醫師的診斷。以下湯葯為每次份量,每星期喝2至3次。 氣血虛 症狀 平日面色較蒼白、食慾較差、情緒不寧、記憶力差、失眠、多夢等。婦女還會有經量過少或流不乾凈等問題。 治療 桂枝、白芍各3錢,龍眼肉5錢,先用兩碗半的水煮滾後,放入桂枝與白芍小火煮20分鍾,然後將葯材取出,再放入龍眼肉悶3分鍾後飲用。 濕暖 症狀 因體內濕暖過重,不僅手足多汗,頭部也多汗,兼有小便黃,便秘或腹瀉,易腹脹、大便較軟味臭、口乾,午後手汗較嚴重。 治療 茯苓5錢、豬苓3錢、茵陳2錢,用3碗水煮滾後,將葯材放滲入滲出小火煮25分鍾,去渣後飲用。 陰虛 症狀 手腳心比較暖、心煩易怒、口乾舌燥、易盜汗。 治療 麥冬5錢、西洋參3錢、柏子仁2錢、紅棗3粒,用3碗水煮滾後,放滲透葯材小火煮20分鍾後,飲用湯汁。 我覺得你可以把這個葯方帶著,去觀中醫,跟醫生討論一下,因為目前也不知道是哪一種情況。 基本上,中葯食療的方法,比起開刀安全太多了,開刀的話目前是不可逆的,開完之後你想後悔 都沒有辦法,開刀的後遺症多達30種,很多人開刀後比之前有手汗更想死,千萬不要開刀!! 一)專病專方 1.止汗飲 適用於局限性多汗證。葯用煅龍骨、煅牡蠣、大棗各30g,黃芪25g,黨參、白芍各20g,桂枝、五味子、生薑各lOg,炙甘草5g。治療25例,臨床治癒(症狀消失,1年內未復發者)21例,顯效(症狀消失,1年內又復發者)3例,有效(症狀明顯減輕者)l例。(李志文,張會芸.止汗飲治療局限性多汗症25例。湖北中醫雜志,1996<3>:44) 2.桂枝加龍牡湯 治療陰陽兩虛,陰損及陽,營衛失和所致汗出。以桂枝湯和陰陽,調營衛;龍骨人心,牡蠣入腎,使心腎交通,陽固陰守。並以為處方中桂枝與白芍的比例以1:2為最佳,若比例相同或桂枝劑量超過白芍,則止汗效果差。(施鴻瑞.桂枝加龍牡湯治汗出症.上海中醫葯雜志,1992<9>:21) 胡義保認為小兒睡眠多汗為陰陽,營衛失調,衛不固表,營衛失和所致,故選用桂枝加龍牡湯調和營衛,調和陰陽,治療56例,其中15例選用常規治療(谷維素、vitB1、vitB2、谷氨酸等),無效後再改用桂枝加龍牡湯。常規組治療好轉2例,無效13例,而桂枝加龍牡湯組痊癒38例,好轉ll例,無效5例,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胡義保.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小兒睡眠多汗症.河南中醫,1991<5>:26) 3.補陽還五湯 益氣活血,用於治療氣虛血瘀之汗證。方中黃芪用至30g,必要時可加至60~80g,配桃仁、紅花、川芎、柴胡、龍骨、牡蠣,對於久治不愈之汗證頑疾有效。治療7例,均獲滿足療效。(趙梅.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汗證.江蘇中醫,1993(12):38) 4.新加龍萸止汗湯 俞豪民擬本方用於治療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心肌炎、心律不齊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方選生龍牡各30~60g,山萸肉30~60g,何首烏30g,酸棗仁20g,黃芪20g,金櫻子20g,烏梅15g。治療後顯效,一般服2~3劑即可見效。(俞豪民.新加龍萸止汗湯治療心臟病大汗症.中醫雜志,1988<2>:58) 5.豬蹄甲湯 用於治療衛氣不固,陰不內守之自汗證,不論輕重症均有療效。方中黃芪、黨參、浮小麥、牡蠣、五味子、熟地黃、山茱萸、豬蹄甲。治療25例,痊癒20例,另5例自汗明顯減少,常在服葯後2~3劑顯效,治癒率達80%。(陸曦,黃炳軍.豬蹄甲湯治療25例療效看察.福建中醫葯,1989(6):24) 6.九味湯 本方散脾胃積暖,清心肝之火,用於治療小兒汗證,表現為寐則汗出,醒後汗止,出汗部位為枕、胸、頸、背部,前胸至乳線,背後至肩胛骨,汗出淋漓,面黃,頭發稀直,眼瞼發灰,面部三角區發黃,口唇周發灰,手足心熱,睡卧露睛,苔薄白或薄黃,口渴喜冷飲,便干者。葯用:桑葉、玄參、麥冬、白芍、當回各10g,烏梅6g,五味子3g,天花粉10g,甘草6g共治療50例,結果顯效32例,有效17例,無效1例。(張小平.九味湯治療小兒汗證50例.遼寧中醫雜志,1992<9>:31) (二)單昧中葯 1.仙鶴草 丁福保用仙鶴草治療盜汗療效確切,用量隨證增減,一般每劑需用30~50g,大棗5~15枚;重症者仙鶴草用至90g,大棗用至30枚,方能取效。(龐國明,閻國傑,范思行.仙鶴草的臨床新用研究概況.中醫葯信息,1991<5>:22) 李聖平等以仙鶴草為主,採取配伍治療各種頑固性汗證:仙鶴草配炙白術療自汗,配柴丹參醫盜汗,配藿膽治頭汗,配北黃芪止半身汗。(李聖平,余韻星.仙鶴草專題筆談.中醫雜志,1992<9>:5) 2.附子 鍾新山認為陰盛於內,陽浮於外,迫津外泄之盜汗,可用附片引火回原,治療肺結核盜汗,以鹽附片12g,肉桂、五味子各5g,山萸肉10g,生黃芪20g,服葯1劑,盜汗即止。(鍾新山.附子可治盜汗.中醫雜志,1992<11>:6) 3.桑葉 呂振卿認為盜汗為虛火內熾、迫津外泄、傷陰化燥導致虛陽偏亢,而桑葉益陰可配陽,調以米飲甘平和中,助桑葉益陰潤燥之力,且焙乾為末,以焦香益胃,使風熄而火靜,虛陽內潛,汗孔自合。(呂振卿,盧視平.桑葉止虛汗逶邪汗辨析.中醫雜志,1988<8>:639) 4.麻黃根 以麻黃根與椒目等分為末,每服3g,日服2次。(陳貴廷,楊思澍.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1991.820) 5.干葛 以白礬、干葛等分,每次用60g煎湯洗手腳,治療手汗和足汗。(陳貴廷,楊思澍.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1991.820) 【自發性多汗症的辨證論治研究】 張聿青將自汗分為3型: 濕熱蘊郁、迫津外泄型:葯用滑石、茯苓、澤瀉、豬苓、薏苡仁、萆薢、通草、黃芩、陳皮、半夏、沉香、小麥、枇杷葉、地骨皮、桂枝,使濕熱除而汗自止; 膽腑痰熱型:以溫膽湯加減; 氣虛濕蒸型:葯用參須、白術、茯苓、豬苓、澤瀉、枳實、陳皮、藿香、豆蔻健脾除濕。(楊雨禾.張聿青治汗案探析.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3(2):5) 柴可群等從濕、瘀、痰三方面入行論治: 濕邪不化、汗出於眠者,如濕邪在表,方用三仁湯加減以宣暢氣機,祛濕清暖;濕邪在里,治宜健脾利濕,方選五苓散、苓桂術甘湯之類加減;濕邪化暖,濕暖蘊蒸,則以清暖化濕之茵陳五苓湯、導赤散之類加減。 血瘀脈阻、津液外溢者,或氣虛血瘀者,方用補陽還五湯加減,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陽虛瘀阻,治宜溫陽行滯,化瘀通絡,方擬參附湯合血府逐瘀湯;陰虛血瘀則以一貫煎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可滋陰活血化瘀。 水運留滯,津液走泄,對於氣郁化火,煉液成痰者,以溫膽湯化痰清熱;而痰濕內聚,脾失健痰涎者,則治以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方用二陳湯加減。 柴可群,王德玉.濕、瘀、痰與汗證.中醫雜志,1995(11>:667) 張振輝通過對23例半身汗出患者的分析,將之分為5型: 陽明熱盛型:治宜清瀉陽明邪暖,經證以白虎湯加減,腑證以承氣湯加減,經腑合病證宜白虎承氣湯加減; 肝經郁暖型:治以滋陰清熱,養血舒肝,方選丹梔逍遙散加減; 陰虛內熱型:以六味地黃丸加減,滋陰清暖; 氣血兩虛型:擬益氣養營,助陽固衛法,以八珍、十全大補湯加減; 陽氣虧虛型:方選桂附理中湯加昧以溫陽益氣。其中治癒21例,有效2例。(張振輝.半身汗出的辨證治療.中醫雜志,1993<2>:740) 【自發性多汗症的病因病機研究】 中醫學認為自汗多屬氣虛不固,盜汗則屬陰虛內暖,但後世醫家不拘於此說法。 徐善元以為自汗非皆陽虛,亦有陰虛者,陰虛自汗可由肺腎兩虛或肝陰不足而肝陽偏亢所致。(徐善元.陰虛自汗、陽虛盜汗辨.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3(6):8) 馬居里等結合臨床實踐,認為盜汗並非皆陰虛,氣虛失攝、陽虛失固、濕暖熏蒸、血分暖盛、濕邪內阻、暖邪鬱蒸及脾腎虧虛、氣陰兩虛等均可致盜汗。(馬居里,嚴慧芳.盜汗並非皆陰虛.陝西中醫函授,1994(1):1) 現代醫家多認為本病的病機應責之於濕、痰、瘀方面。 柴可群結合汗的生理,認為汗證由濕邪侵襲,致氣機郁滯,失於宣洩而成,濕邪若在表,則衛陽被困,氣化失利,營衛失調,營在里,三焦被濕所困,營衛受阻,而濕邪日久化熱,均可見汗出增多;血瘀也可致汗,血瘀致氣血運行失調,津液散布失常,拒衛於外,開合失司則見多汗,肺、腎、脾三臟氣化功能障礙,影響津液正常敷布與排泄而成痰,痰濁又可影響營衛之氣正常運行,衛外失固,津液外泄則為汗證。(柴可群,王德玉.濕、瘀、痰與汗證.中醫雜志,1995(11):667) 李輔仁老中醫認為瘀血痰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可致多汗。(劉毅.李輔仁救治醫案.中醫雜志,1993<5>:275) 胡明燦將本病的病位責之於脾、肺,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病及肺,開合不利,則衛表失固而汗多如漬。(胡明燦.變法治驗舉隅.中醫雜志,1992(6):38) 李鴻祥老中醫認為自汗病位在腎,由於腎氣虧虛,津液輸布失常而汗出不止。(張曉春.李鴻祥益腎利水法治自汗.北京中醫,1993<6>:10) 胡臻認為盜汗病位在腎,心火獨亢,心腎不交,可迫津外溢致盜汗,腎氣虛而陽火衰,水火不和則盜汗不止;腎虛不化,氣化不利,開合失司亦可使津液外溢而成盜汗。(胡臻.盜汗治腎心得.浙江中醫雜志,1989<12>:542) 【自發性多汗症的病因病理】 一、西醫病因病理 人體全身體表除了黏膜以外,均有汗腺的分布,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支配。面部發汗受交感神經頸上神經節所支配,而上、下肢及軀乾的發汗受頸下神經節、胸節及腰節的支配,而發汗的高級中樞在大腦皮質、丘腦下部、延腦及脊髓。自發性多汗症為非生理狀態下的出汗異常增多,病因多數不明。神經系統的某些器質性疾病,如丘腦、內囊、紋狀體,腦乾等部位出現 可以用外洗法,是我們這一個老中醫的方子。 組成:葛根30克,王不留行30克,白礬15克,地膚子30。 用法:煎湯外洗,二日一劑,每日洗5-6次。 小孩子出手汗我倒沒怎麼注重,但成年人出手汗的挺多,通過觀察,這類型的人多數情緒容易緊張,用養肝陰,瀉心火的辦法有一定療效。你觀察一下這孩子的體質等情況。 可以針刺背部腧穴治療。 干葛洗方:干葛120g,明礬15g 製作:加水1000-1500g,煮沸15-20min. 功用:祛濕,止汗收斂。 主治:手足多汗症及腋部多汗症。 用法:待溫後浸泡手足。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可以取表虛有汗,用黃芪、防風、五味子加浮小麥、牡蠣施治。 我從小手汗也多,多是冷汗。曾看中醫示陽虛不能攝陰液,故以附櫃之類。小有改善。此小孩單述手汗,未明意氣消沉暖等徵候特徵,請提供。 試試針內關 謝謝von_suzy12 戰友,小朋友出汗是熱的,請問該如何施治呢? 請教linlin123486戰友,恕小蝦無知,何謂針內關? 微握拳針 得氣酸麻下去後 可重覆彎伸手指的動作 (動針) 如果沒有其他的不適應,就讓他出吧 白礬洗可以減輕這種症狀,但是到了中老年會得干手證,得不償失啊 謝謝von_suzy12和linlin123486戰友,請問有成功的病例嗎? 老師的經驗 參考看觀 另本版有一篇文章可參考 "道少齋淺說中醫系列講座" 不知道中醫的治療效果如何啊?問題是能不能根治啊?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哪?我知道西醫的胸腔鏡可以根治.不知道哪樣更好些? 西醫的胸腔鏡容易發生代償性出汗等副作用,所以覺得還是中醫調理更安全些 謝謝各位老師指教!謝謝JIER.我用三氯化鋁的酒精溶液外塗治療,效果顯著,塗兩次,可以3-4周不出汗,但再塗時,發現皮膚過敏嚴重,出現大批紅點還搔癢,不能再塗,請指點!謝謝! 還是應該辨證,是脾虛,還是肝膽濕暖。樓主要說出其它症狀,飲食睡眠二便。 汗涼者理中湯,汗暖者桂枝加芍葯加葛根湯 剛見到一例手汗證舌淡苔薄白根厚,脈弱.我給開了六君子湯,我覺得應該是脾氣為約,散精不力,水液失於常道. 但傷寒冷中有多處說到,手足戢然汗出.不知有何啟發. doctorzhang1982 wrote: 不知道中醫的治療效果如何啊?問題是能不能根治啊?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哪?我知道西醫的胸腔鏡可以根治.不知道哪樣更好些? 中醫完全可以根治此病,五液中汗為心之液,可灸心經郗穴陰郗,溫和灸每次30分鍾,2~3次即可治癒 1.《醫述》 「脾胃濕蒸旁達四肢,則手足多汗。」 熱者 二陳湯加川連、白芍 冷者 理中湯加烏梅 弱者 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五味子 2. 張志禮《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 脾胃濕暖,蘊蒸肌膚 先天不足,陽氣偏虛 腠理不固,津液外滲 3. 李伯鑒《皮膚科證治概要》 (1)過食肥甘厚味、辛辣炙 ,導致濕熱蘊蒸脾胃,旁溢四肢 皮膚浸漬發白,伴口臭,喜心灰意冷飲,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脾胃濕暖 調理脾胃,清暖除濕 芩連平胃散化裁 黃芩10黃連10蒼術10厚朴10熟川軍10(後)生石膏30(先)炙草10枳實10 (2)寒凝氣滯,脈絡瘀阻,榮衛失和,衛外不固 伴四肢不溫,心灰意冷汗外溢,膚色青紫,舌青紫,脈細澀 嚴寒凝氣滯,脈絡瘀阻 通經散寒冷,活血通脈 當歸四逆湯化裁 當回15桂枝10細辛6木通3赤芍10炙草10丹參15炙山甲10大棗10枚 (3)情志失調,心氣內虛,收斂失司 精神緊張加劇,伴心悸多夢,少氣懶言 舌淡 脈細弱 心氣不足 脈失收束 養心益氣 收斂汗液 柏子養心丸、生脈散化裁 黨參10柏子仁10麥冬10五味子10棗仁10生龍、牡各30(先)遠志10當歸12石菖蒲10茯神10 臨床中醫 wrote: 成年人出手汗的挺多,通過觀察,這類型的人多數情緒容易緊張...... 確實如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對這種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有一定效果。如果覺得偏暖,可倍白芍加黃芩。
㈤ 中醫皮膚科專家大夫請進
你這是膽鹼能性蕁麻疹,我原來也得過,只要身體一熱就會癢,一著急身體發熱內就會癢得厲害,容尤其是夏天。
後來去看中醫,一老中醫給我開的桂枝湯解表:桂枝(去皮)(9克) 芍葯(9克) 生薑(9克) 大棗(切)(3枚) 甘草(6克)
試用於蕁麻疹等屬營衛不和者。
你試試吧,另外把生活規律調整好,別再吃辣的啦
㈥ 風寒外襲型皮膚瘙癢症用了一個月桂枝湯沒好!有什麼辦法治療!舌淡紅苔白膩脈細弦!
建議你到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我只知道李賽美醫師不錯。
我之前有風疹,因為頭疼去找她,結果吃了3貼葯連風疹也清了!
以你的情況看來應該也夾濕。
㈦ 與血液有關的皮膚病有
和血液應該沒什麼關系
皮膚病主要造成因素可能跟年齡、性別、遺傳、職業、季節、氣候、地域,和一些其他的因素有關
㈧ 合肥國仁好不好
中醫治療皮膚病,除局部處理外,很重視內治,尤其是對全身性或某些慢性患者。內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疏風、祛濕、解毒、瀉火、平肝、調和營衛、調理氣血、健脾補腎等。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這些方法可能分別具有抗敏、抗菌、鎮靜、調節神經和內分泌機能,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等作用。
親愛的,理解,現在不靠譜的多!去合肥國仁醫院呢。你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到溫暖的感覺呢我臨證也接觸到一些皮膚病患者。實踐中體會到中醫治療皮膚病同治療內科病一樣,必須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
一、蕁麻疹
早年見同鄉前輩程守智先生用桂枝湯治療蕁麻疹,很受啟發。1965年在《浙江中醫雜志》閱及顧伯康氏《桂枝湯治療皮膚病的臨床體會》一文,更受益不淺。桂枝湯原屬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方劑。蕁麻疹病位在肌膚,疹塊隆起瘙癢,可以用風邪外襲解釋,特別是伴有表證病者更為適用。
桂枝湯治療蕁麻疹1例
同事鄭xx兒子患蕁麻疹瘙癢三天,伴發熱,脘腹痛,脈浮細弦,舌苔黃濁。初診認為風邪挾濕遏於肌膚,疏藿香、荊芥、連翹、赤芍、蟬衣、蒺藜、地膚子、薄荷、甘草一方,服兩劑熱退,胃脘痛除,舌苔凈。但皮疹消退後遇風又發,入室內可緩解。此時,認為肌表不固,營衛未和,予桂枝湯去生薑加當歸、黃芪、蟬衣、蒺藜,服二劑而安。
桂枝湯有透表作用,故有時服葯後反而使疹塊發出更甚。只要辨證明確,遇此種情況不必畏懼,可以繼續應用。
仍用桂枝湯治療蕁麻疹1例
1977年有一香港女僑胞,患蕁麻疹病已五年,經常發作,在港屢治無效,回國就醫。就診時頭痛怕冷,脈沉細,舌淡苔薄白。我初用桂枝湯去生薑加黃芪、當歸、川芎、蒺藜、僵蠶。服二劑後,疹塊發出更多,瘙癢更甚。當時認為,患者氣血不足,挾有外邪。桂枝湯有透表之功,但氣血不足,不能完全托邪外出。其皮疹發出更多瘙癢更甚者,正是邪正抗爭之象,仍宜一鼓作氣,因勢而越之。
於前方去僵蠶(缺)加蟬衣、地膚子、生地,並加重黃芪量,以調理氣血。續服三劑,丘疹漸消,瘙癢顯減,怕冷減輕。原方去蟬衣、地膚子,加夜交藤,續服二劑痊癒。觀察半個月未復發,遂出國。以上兩例,一是初起,一是慢性。初起者較易治療,慢性者根治頗難。我早年也收治過一些慢性蕁麻疹病者,都無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