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膚病治療的三原則:准、狠、穩
在皮膚病的治療上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呢?概括起來講就是三個字:准、狠、穩。
1.准:如何判斷是何種疾病是正確治療的前提。
(1)病史:發病部位及持續時間。
既往史:尤其是過敏史,包括葯物過敏史,食物過敏史,接觸過敏史等。
對於診斷不明的皮膚病,結締組織病,大皰病,需要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的患者應作系統回顧。
職業史:工作環境中可能接觸的各種物質,同事中有否類似患者。
家族史:對遺傳性皮膚病,傳染性皮膚病尤為重要。
女性:應了解月經、妊娠、生育史。
(2)自我檢查
①皮疹的分布:是全身泛發還是限局分布,在暴露部位還是在非暴露部位,皮疹分布是否對稱,黏膜是否有損害等。
②皮疹的排列:是帶狀(如帶狀皰疹,帶狀硬皮病),線狀(如線狀苔蘚,線狀表皮痣),網狀(如網狀青斑,火激紅斑),群集(如單純皰疹)或散在(如傳染性軟疣),匐行(如匐行性血管瘤)等。
③皮膚損害的類型:哪些是原發性損害,哪些是繼發性損害。
原發性損害如斑疹,丘疹,斑丘疹,瘀點,瘀斑,斑塊,結節,囊腫,水皰,大皰,膿皰,風團,腫物等。繼發性損害如鱗屑,滲出,結痂,糜爛,潰瘍,皸裂,抓痕,皮膚剝蝕,色素沉著,色素減退,苔蘚樣變等。尤其要注意辨認原發損害的性質,注意皮損的特點,以丘疹為例,應注意丘疹是平頭,尖頭還是圓頂形的,中央有否臍窩,表面有否鱗屑,皮疹的分布是否與毛囊一致,有否毛囊角栓等等。
(3)實驗室檢查:為了達到正確的診斷,除了臨床上通用的化驗項目外,皮膚科還常採用以下一些檢查方法。
①病原學檢查。
細菌學檢查:適於細菌性皮膚病患者。
真菌學檢查:包括鏡檢與培養。適於各類淺部及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
毛囊蟲檢查:適於酒渣鼻及痤瘡的患者。
疥蟎檢查:適於疑為疥瘡的患者。
②組織病理學檢查:以手術切除,環鑽法或削法取得患處皮損的組織,做常規的組織病理檢查,必要時需做組織化學染色檢查。
適於各類皮膚腫瘤,診斷不清的炎症性皮膚病、肉芽腫性皮膚病等。
③免疫熒光檢查:包括以取患者皮膚損害的直接免疫熒光檢查及取患者外周血做檢查的間接免疫熒光檢查。前者適用於各類大皰性皮膚病如天皰瘡、類天皰瘡、皰疹樣皮炎、線狀IgA皮病等及狼瘡帶的檢查,後者適用於檢查各類自身免疫病患者血循環中的自身抗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抗核抗體、抗DNA抗體、系統性硬皮病的抗核仁抗體、天皰瘡的抗棘細胞間物質抗體、類天皰瘡的抗基底膜抗體等。
④斑貼試驗:採用斑貼試驗標准抗原系列做斑貼試驗。適用於各類皮炎濕疹患者,有助於確定變應原,從而更好地防治。
2.狠
(1)狠的前提或先決條件是准:確定了診斷,明確了主攻方向,就狠狠下葯,「一舉殲敵」。
對診斷不明的皮膚病,治療用葯應該慎重,不能盲目的用葯,更不能盲目的狠。
(2)要抓主要矛盾,選准主攻方向:如感染性皮膚病。治療應以抗感染為主。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治療應以抗變態反應為主。
對病情比較復雜的,應作認真的分析,分清主次。如足癬繼發細菌感染的病例,應先治療細菌感染,再治療足癬;如足癬濕疹化的病例,就應先治療濕疹,若按足癬治療,使用一些具有剌激作用的外用葯,就可能造成皮損加重。對病情復雜的病例,由於主要矛盾不能確定,主攻方向一時難以明確,治療就較困難。
(3)要熟悉手中的「武器」,對所用葯物的性能,可能產生的毒副反應要胸中有數。皮膚科用葯除了內用葯外,還有大量的是外用葯,而且許多皮膚病的治療主要是靠外用葯。無論內用的還是外用的,同一類葯物,往往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只有熟悉了不同品種的特點,才能「因病用葯」,既不小病大治,浪費葯物,也不大病小治,延誤病情。
以外用的皮質類固醇激素為例,目前可應用的有十餘種,應根據患者的年齡,皮損的部位、厚薄等因素選擇弱作用、中等強度、強作用還是最強作用的皮質激素制劑。如嬰兒濕疹發生在頭面部的紅斑丘疹,由於嬰兒皮膚柔嫩,宜首選弱作用的氫化可的松軟膏,頑固的病例可選擇不含氟、局部副反應小的丁酸氫化考的松軟膏,而不能使用強作用的氯倍他索或氯氟舒松等制劑。對長效供注射用皮質激素制劑的使用應嚴格掌握適應證。
要堅決反對治療中的「短期行為」,有的皮膚病內用皮質激素可取得近期療效,但由於停葯皮疹往往加重,因此患者對激素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長期使用就出現激素的副作用,如糖尿病、潰瘍病、骨質疏鬆等。而突然停葯,又會使皮疹復發,甚至比用葯前更重,稱為停葯後的反跳。因此對原因不明的良性皮膚病如尋常型銀屑病、慢性濕疹、慢性蕁麻疹等是不主張內用皮質激素的。
對不同外用葯的劑型應根據臨床症狀及皮損特點予以選擇。
對急性期皮損可選用濕敷、洗劑、油劑。
對亞急性期皮損可選用霜膏、乳膏、糊膏等。
對慢性期革化肥厚的皮損則應選用軟膏、霜膏、硬膏等。
(4)用葯要少而精,不搞大包圍。皮膚科由於病變位於體表,為了使葯物在治療的靶器官——皮膚達到較高的濃度,許多皮膚病可採用外用葯治療的方法。充分利用皮膚病可以局部用葯的特點,以外用治療為主,能外用的就不必內用。用葯要簡單化,少而精,不開或盡量少開大處方。
(5)治療最好能做到「對因」治療,否則也應做到「對症」治療,並注意治本與治標的關系,可以按「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或「標本兼治」的原則進行。
3.穩
(1)注意鑒別診斷,對病情復雜的病例,要多思考,多分析,從實際的病情出發,要想到幾種可能性。診斷治療中切忌主觀武斷。
舉例來說,對伴發高熱的蕁麻疹患者,首先應該詳細地詢問病史,全面體檢,必要的化驗檢查,弄清高熱的原因,是感染還是由葯物過敏所引起,若為前者則應以抗感染為主,若為後者則應以抗過敏為主。有時患者在病程中曾合並使用了抗生素,但高熱持續不退,是新的過敏還是原有的感染沒有得到控制?在沒有搞清高熱的原因前,先按抗感染治療,而絕不能盲目地應用皮質激素。
(2)注意對合並症、伴發疾病的治療。多發性癤腫,皮膚瘙癢症,陰部念珠菌感染等都可以由糖尿病引起。由此對這些疾病的患者應注意檢查尿糖及血糖,若有糖尿病應請內科會診治療。又如小腿丹毒患者,若患有足癬或靜脈曲張瘀滯性皮炎,應同時予以治療,這樣才能防止復發。
一定要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而應標本兼治。
如對需長期內服皮質激素的結締組織病或大皰病患者,若原來患有胃病的,則一定要對注意對胃黏膜的保護。若有肺結核病史的,則應注意定期檢查,以防肺結核復發。總之,要有整體觀念,不要注意了皮膚而忽略了整體。
(3)注意葯物的不良反應。葯物雖能治療疾病,但若使用不當也能導致醫源性的疾病。對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應注意定期檢查未梢血象及肝功能。有些中成葯含有雄黃,硃砂等亦可對肝臟產生毒性損害,應予注意。對長期服用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的患者如前所述一定要定期作體檢及相應的化驗檢查,以及時發現激素的副反應。對服用異維A酸治療囊腫性痤瘡或結節性痤瘡的患者,應告知患者在用葯期間及停葯後的三個月以內不能懷孕。
(4)治療期間,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以調整用葯。
2. 請問關於皮膚病用葯方法
醫生開的來復方熊果乳膏,益康倍自松乳膏這些都是含激素的,你只要選一種用!用乳膏之前先用除濕止癢洗液清洗患處!至於復方氧化鋅粉不含激素,可是也難於附著於皮膚上,用在乳膏上的話又多於了!你到哪裡的醫院開的要啊,我都懷疑醫生不會用葯,是皮膚病的都開了!!
3. 使用皮膚病外用葯,哪幾個原則要遵守,不然會加重皮膚病情
第一,要根據發病的時間選擇葯物的類型。
在選擇葯物的時候,要根據病情的症狀來選擇最合適的葯。有一些病情在最初的時候會出現紅腫,糜爛或者是水泡,這個時候應該用溶液來進行濕敷,這樣才能夠達到消炎的功效。
有些疾病過了急性期,紅腫的症狀就會有所減退,這個時候可以選擇粉劑或者是洗劑來達到止癢的效果。
第四,要了解用葯的一些禁忌。
在購買葯物的時候要多問幾句,包括年齡、患病的部位以及體質等,像過敏性體質的人群就應該選擇濃度比較低的葯物。
孕婦在使用葯物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是否對胎兒有影響。在用葯的過程當中要多觀察,如果發現皮膚出現了異常狀況,就要馬上停止使用。
4. 關於皮膚病用葯問題
我覺得這個應該得去醫院看看更好,傷口潰爛多久了?正常傷口是會癒合的
5. 如何正確使用皮膚病外用葯
皮膚病是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其治療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葯。如果外用葯選擇或使用不當,往往無效,甚至使病情加重。那麼,如何正確使用外用葯物呢?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不同病期 劑型有別 相同的葯物有不同的劑型,如溶液、糊劑、粉劑、霜劑、洗劑、軟膏、酊劑和乳劑等。不同的劑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適應症,故應根據不同病期的臨床症狀和皮損特點,正確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葯。一般急性期局部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溶液濕敷,可起到消炎、散熱作用;有滲液者,先用溶液濕敷,後用油劑。皮損處於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可酌情選用糊劑、粉劑和洗劑,可發揮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慢性期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時,多用軟膏和乳劑,它們穿透力強,作用持久,且有潤滑及護膚作用。 還應注意的是,同一葯物、同一劑型,也可因濃度不同而作用各異。如3%水楊酸具有消毒和殺菌作用;而10%水楊酸有軟化和溶解角質作用;20%以上的水楊酸則是一種腐蝕劑。濃度不同,作用大相徑庭,故選購葯物時應認准濃度。 對症用葯 准確選葯 如患皮炎、濕疹等症,用癬葯水塗擦,會使炎症、皮損加重;而皮膚癬疾用激素類葯膏治療,猶如火上燒油,反而促使病菌繁殖;原本是磺胺葯引起的葯疹,若用磺胺嘧啶濕敷,則更是雪上加霜。有的葯物如雄黃膏、硫黃膏僅一字之差,而用途迥異,前者用於松皮癬(銀屑病),後者用於疥瘡、痤瘡、濕疹等,切不可混淆。還有的葯名實不符,如皮質激素類軟膏去炎松,並不能用於一切具有「炎」性特徵的感染性皮膚病,像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結核性皮膚病和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等,都應列為禁忌。僅以水痘為例,水痘本身並不易造成嚴重危害,如果濫用去炎松或膚輕松軟膏,就可能發生出血性水痘或繼發細菌性感染而引起嚴重不良後果。因此,一旦患了皮膚病,應在醫生明確診斷後,由醫生處方用葯為妥。 掌握用法 各循法則 皮膚病用葯時間和次數也有講究。葯水和洗劑容易散發而降低療效,用葯次數相對要多一些,一般每3小時搽1次;酊劑、軟膏劑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1 次即可。濕敷方法也要得當,用葯前要清洗患部,對於痂皮則應先消毒並用食物油軟化後拭去。皮損處若見直徑大於0.5cm的水皰,要以空針筒抽出內容物,保留皰壁。毛發部位需用粉劑或糊劑時,應先剃去毛發,然後再上葯。 因人制宜 嚴守禁忌 選用葯物時,還應考慮年齡、性別、患病部位與患者體質等不同因素。如老幼患者應選低濃度葯物;孕產婦使用外用葯時,應慮及葯物對胎兒、乳兒的影響;面部、乳房、外陰處不可用濃度高或刺激性強的葯物及酊劑,兒童、婦女亦應慎用此類葯物;手掌、足底等可用高濃度的葯物。對皮膚敏感者,先用低濃度,後用高濃度;對新葯或易致敏葯物,先小面積使用,如無反應,再根據需要逐漸提高濃度及擴大使用面積。此外,皮膚病用葯時還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紅斑樣或濕疹樣皮疹,且有瘙癢、頭痛等過敏反應,就應立即停葯,並去醫院診治。
6. 蕁麻疹患者用葯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蕁麻疹是一種由於過敏而引起的皮膚病,其病因比較復雜,通過分析發病過程和檢測過敏源,部分患者可以明確致敏源。引起蕁麻疹的病因有以下幾點:
一、蕁麻疹常見病因
1、葯物最常見的葯物有:青黴素、疫苗、破傷風抗毒素、痢特靈等;被狗咬傷,注射狂犬疫苗也可能引起蕁麻疹;用阿司匹林、嗎啡制劑、造影劑等也可引起蕁麻疹。
2、食物常見的有:魚、蝦、蟹、蛋類,大量食用蛋白類食物後再飲酒,食物難以徹底消化,變成蛋白腖或多肽形式,被身體吸收後易引起蕁麻疹。草莓、芒果、荔枝、番茄、蘋果、大蒜以及一些食物添加劑也可引起蕁麻疹。
3、感染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均可引起蕁麻疹,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及肝炎病毒,常可改變機體的反應性,引起蕁麻疹。
4、物理因素冷、熱、日光、摩擦、振動和壓力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如寒冷性蕁麻疹、局部熱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症、振動性蕁麻疹及壓迫性蕁麻疹。
5、動物及植物因素昆蟲叮咬可引起蕁麻疹,甚至休克;近年來,因狗、貓毛過敏發生蕁麻疹者有增多趨勢;吸入花粉也可致蕁麻疹,並常伴有哮喘發作;植物「蕁麻」(本病名稱的來源)也是導致接觸性蕁麻疹的原因。
6、精神因素精神緊張可引起體內乙醯膽鹼釋放,乙醯膽鹼作為介質,可致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滲出而形成蕁麻疹。比如,一些考生容易在考前因緊張而出現蕁麻疹。
7、系統性疾病蕁麻疹既,可能是獨立疾病,又可能是系統性疾病的症狀之一,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淋巴瘤、內分泌紊亂等都可出現蕁麻疹。
8、遺傳父母有過敏史,其子女發生蕁麻疹等過敏性皮膚病的可能性增加。
9、氣候春秋季是花粉飄盪的季節,花粉過敏者容易在此時出現蕁麻疹。
10、其他某些化纖類衣物可以導致蕁麻疹,使用消毒劑或香薰劑處理衣物,亦可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二、蕁麻疹的症狀表現
答:呼吸症狀可有哮喘與呼吸困難。腸道可有腹痛或胃腕脹痛。有的急性蕁麻疹還還可有腹瀉。嚴重全身性風團病人還可有血壓下降、頭暈、胸悶等症狀,極少數還可發生休克反應。臨床上急性蕁麻疹症狀為全身瘙癢,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風團發生。風團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損,或成地圖樣損害。急性蕁麻疹症狀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有的急性皮損上可有水皰、大皰性蕁麻疹。病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症狀。部分患兒可出現腹痛、腹瀉、甚至窒息。急性蕁麻疹的皮疹一般僅發作一次或數次,病程不到6周。超過6周的為慢性蕁麻疹是比較頑固的皮膚病,應該早發現早治療。
三、蕁麻疹怎麼治療?
答:如果小兒得了急性蕁麻疹就應該及時的進行治療,由於蕁麻疹病情可能反復發作,因此建議不要採用注射葯物的治療方法,因為長期使用的副作用較大,在治療上最好避免使用抗組胺葯物,因為這類葯物雖能迅速抑制風團,控制病症,但治標不治本,副作用也較大,危害小兒正常發育。蕁麻疹的治療要以消除過敏反應為主,進而從過敏體質著手調理,從根本上阻斷發展,減少復發的可能。目前的治療措施主要包括去除誘發因素、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和控制炎症反應等,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減少血清中的IgE抗體,全身抗過敏聯合治療有利於縮短蕁麻疹治療周期。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的補充不僅可以幫助過敏患者的調節體質,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即使在過敏好發的季節碰到過敏原時,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結合,是不會引發體內一連串過敏的生化反應。
四、蕁麻疹,日常護理要注意七大問題:
1、找出導致這種皮膚過敏產生的過敏原;
2、不讓孩子用手抓撓患處,以免越抓越癢;可用冷敷減輕瘙癢感;
3、避開病源環境,父母可以試著回想幼兒是在什麼環境或者吃過什麼食物發病,以後便盡量減少再次接觸的機會;
4、注意營養均衡,患兒不宜食用過多高蛋白的食物;
5、注意衛生,家庭防蟎很重要,避免孩子接觸花粉類物質;
6、注意天氣變化,隨著增減衣物,蕁麻疹患兒應穿著寬松透氣的衣物,以免對患處造成刺激;
7、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機體免疫力;補充人體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來調整過敏體質,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由內而外調整小兒過敏體質,防止小兒蕁麻疹反復發生。
7. 皮膚病為什麼需要根據病因和病損階段進行選擇用葯
成人的皮膚總面積約1.5-2平方米,可發生多種皮膚病。選用皮膚外用葯時,應根據病因和回病損的答不同階段和不同情況加以選擇。用葯適當,能使症狀減輕,促其痊癒,否則應用不當,反使病理過程加劇,增加病人痛苦,因此應用皮膚外用葯時,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