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皮膚病症 > 苔蘚皮膚病傳染嗎

苔蘚皮膚病傳染嗎

發布時間:2021-02-21 07:52:28

① 線性苔蘚是慢性傳染病嗎

苔癬是一種慢性皮膚病,目前的病因不明,可口服氯化喹啉,肌注水楊酸鉍有一定療效.局部可外搽2-5%水楊酸軟膏或皮質激素軟膏,病灶局限范圍較小者可用冷凍激光或同位素治療.

② 線狀扁平苔蘚是否具有傳染性

扁平苔蘚(lichen planus)是一種皮膚-粘膜慢性炎症,可以單獨發生於口腔或皮膚,也可皮膚與粘膜同時罹患。損害除見於口腔外,也可見於生殖器,指甲與(或)趾甲,但比較少見。中年女性患者較多,但也有在性別上並無明顯差別的報道。

病因病理

【病因學】

扁平苔蘚的病因不明,從臨床與基礎的研究中,發現有關的因素很多。目前一般認為發病可能與神經精神障礙、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有關,有報告家族中有同樣患者,是否與遺傳有關尚無確證。應用鏈黴素、異煙肼、氯磺苯脲、甲磺丁脲等可發生扁平苔蘚樣皮疹,或促使本病加劇。

【病理改變】

口腔粘膜與皮膚損害的鏡下所見基本相同,可概括為:角化過度與角化不全,伴粒層肥厚基底細胞壞死液化變性,及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此外,有時在棘層、基底層或結締組織內可看到圓形的嗜酸性膠狀體(Givatte bodies,希氏體),其體積小於棘細胞,但膠狀體也可見於盤狀紅斑狼瘡等多種疾病。在電鏡下可見基底細胞的橋粒與半橋粒的松解變性,於是導致大量炎症細胞浸潤,並在基底細胞與基底膜分離的空隙中形成上皮下水皰。變性的橋粒可能成為抗原而引起自身免疫反應,所以在直接免疫熒光檢查下,有時能在基底膜區出現由免疫復合物沉積所產生的熒光。此外,還可看到基底膜的改變;不規則、增厚、斷裂與重新形成;基底膜斷裂使炎症細胞進入棘層,棘層內的膠狀體可能是被巨噬細胞所吞噬的變性或死亡的上皮細胞。

臨床表現

1.皮膚損害 扁平苔蘚是許多苔蘚類皮膚病中的一種,損害特點為扁平面有光澤的淺紫紅色多角形丘疹,丘疹如綠豆大小,邊緣境界清楚,質地堅硬乾燥,融合後狀如苔蘚。損害區粗糙,丘疹間可見皮膚皺褶,由於瘙癢故多有搔痕。以石蠟油塗在丘疹表面,在放大鏡下觀察可看到細白紋,稱Wickham紋。皮膚損害的治療效果一般較粘膜者為優。

2.指甲與(或)趾甲損害 常呈對稱性,但十指(趾)甲同時罹患者並不多見。甲體變薄而無光澤,按壓時有凹陷,有時在甲床顯示紅色針尖樣小點,壓診疼痛。甲體表面可以表現為細鱗縱溝、點隙、切削麵(狀如被利刃削去一層而呈平面)。嚴重的指、趾甲損害可使甲體脫落,還可發生潰瘍壞死。某些病例除指(趾)甲損害外還可發生脫發。

3.口腔粘膜損害 主要特徵為珠光白色條紋。白紋可以向各個方面延伸,整個線條不被紅紋「切割」,凡白紋稠密時可交織成網狀,稀少時可呈樹枝狀,也可為單線條或繞成環形。類型雖多,但分型並無重要臨床意義。損害往往具有明顯的左右對稱性,粘膜柔軟,彈性正常,但有粗糙感,輕度刺激痛。

(1)網狀損害:較多見於磨牙區粘膜與前庭溝,常自後向前蔓延,損害區粘膜的柔性與彈性基本正常。病人自覺粘膜表面粗糙,口唇活動時受牽拉與進食時有輕度刺激痛等,這也是同白色角化病的區別。由於扁平苔蘚的主要病理改變是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與固有層大量炎症細胞浸潤,所以在白紋稠密區域,特別是在前庭溝與頰粘膜區域較多發生充血,並形成上皮下水皰。水皰極易破裂而迅速成為淺表糜爛,通常經局部治療,糜爛即可癒合而白紋重新出現,所以這種局限性糜爛,僅僅是本病的一種階段性表現,而不是本病的一種特定類型。白紋稀少區域通常也少發生糜爛。單線條可發生在前庭溝、口底舌腹界、唇紅與附著齦,環形偶見於頰粘膜。

(2)丘疹:狀如針頭大小,微隆,偶見於伴白紋的頰粘膜,但不應與皮脂腺異位症(Fordyce disease)相混淆,因為這二者可以同時存在。異位皮脂腺呈淡黃色顆粒,可以叢集或散在,除了非常淺表的外,一般都隱伏於粘膜下,也無自覺症狀。唇紅部也是異位皮脂腺的好發區域,一般上唇多見於下唇。

(3)斑塊:圓或橢圓形多見,常位於舌背中份或兩側,基本上保持對稱,但也可為單側性。損害區乳頭消失而平伏。方塊型偶見於有吸煙史者的頰粘膜與(或)附著齦,實際上是一種少見的白色角化病,故戒煙後斑塊逐漸消失而白紋重現。

(4)水皰:一般為粟粒狀,多見於軟齶,但也可發生於其它部位。水皰容易破裂,在一晝夜間又重新出現。

(5)糜爛:糜爛型常見,范圍相當廣泛,幾乎可遍及整個口腔粘膜。雖然,在某些區域尚可隱約顯示白紋樣損害,由於沒有典型表現,故不能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附著齦的糜爛常可見殘留的皰壁,狀如「上皮剝脫」,這種具有剝脫性的臨床表現可見於多種炎症性疾病(天皰瘡、類天皰瘡等),所以舊稱「剝脫性齦炎」,現在已不作為獨立存在的疾病。本型對於抗生素與免疫抑制劑治療常具有對抗性,必須進行全面的系統性檢查,以免貽誤診斷與治療。

4.生殖器粘膜損害 常呈暗紅色的圓或橢圓形斑塊,表面可見白色網狀損害,容易發生糜爛。

斷和鑒別

扁平苔蘚應與以下幾種疾病相鑒別:

1.口腔赤斑病(簡稱赤斑,口腔紅斑)赤斑是一種紅色口腔粘膜癌前損害,非常類似於癌前皮炎——博溫病(Bowen disease),二者在組織病理海陸空上的改變,也常難以區分。為免於在字面上混同於良性的炎症性紅斑(macule)而稱赤斑,以示二者在本質上的差異。

赤斑好發於「危險區域」:舌腹(緣)—口底、口角區頰粘膜與軟齶復合體;中年女性患者多於男性。赤斑初期的特徵,是上皮萎縮與異常增生,臨床上的突出表現為血紅色的光亮似「無皮狀」的圓或橢圓形斑塊,界限非常清楚,觸診非常柔軟,類似「天鵝絨」,損害微凹或平狀;無明顯疼痛或不適;損害如綠豆大小,逐漸向四周擴大。這種表面鮮紅光亮而無白色成分的類型稱為均質型赤斑。反之,若赤斑中有白色顆粒,則稱顆粒狀赤斑。若又有顆粒並伴有較大的結節時,則稱為顆粒—結節狀赤斑。這種類型由於同時存在兩種癌前損害:赤斑與白斑,因此,又可稱為顆粒—結節狀白斑(參閱白斑節)。

赤斑在緩慢擴展過程中,臨床特徵為柔性與血紅色逐漸減退,界限不清,表面輕度隆起,觸診具堅韌感,表明赤斑已從萎縮與異常增生階段發展為原位癌或浸潤癌,故有時亦稱「增殖性紅斑」或「紅斑瘤」,應立即進行活檢以明確診斷。

初期赤斑的特徵是上皮萎縮,故鏡下所見為:角化層消失或難以辨認,乳頭層上僅有2~3層棘細胞,而這幾層棘細胞往往已顯示核漿比改變,核深染等具有癌前性質的細胞畸變;又由於乳頭層接近表面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故呈特異的血紅色和柔軟性。

而常見的粘膜炎(mucositis)是紅色良性粘膜炎的統稱,創傷、感染、葯疹等多種原因都可在口腔任何部位引起炎症反應,這種炎症反應通常也稱紅斑。紅斑呈暗紅色,無特異的血紅色,疼痛比較明顯,病程短暫。對於疑似赤斑的局限性損害,可在損害下注射皮質類固醇如確炎舒松,每周2次,如2周內無消退跡象,應予以活體檢查。

2.盤狀紅斑狼瘡 女性多見,損害常發生在唇部、頰粘膜、舌背、口底舌腹等部位,皮膚損害多見於頭面部。粘膜損害的特徵為中央萎縮,外圍為白色或黃白色而發硬的斑塊,邊緣不規則但界限清楚。損害發生部位可作為鑒別參考。

以上幾種疾病與扁平苔蘚的鑒別還可藉助於組織學檢查:赤斑損害是角化層消失,僅有2~3層棘細胞,核漿比改變,核深染等;紅斑狼瘡損害的上皮有過度角化,但增生不明顯;白斑則上皮有明顯的異常增生;扁平苔蘚的上皮有角化過度或角化不全,有時且萎縮,基底細胞排列紊亂、液化或壞死,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

治療

尚無滿意療法,應消除精神緊張,治療慢性病灶,生活力求規律。

1.圍繞病史、臨床與實驗室檢查結果,針對有關因素予以治療:凡損害無糜爛且范圍局限時,可酌給2%~4%碳酸氫鈉溶液與0.2%洗必泰溶液交替含漱,每日數次。每月復查1次,著重對危險區域的檢查。

2.去除機械性刺激因子,刮除磨牙頰面的牙石。為避免牙刷毛刺傷損害區粘膜,最好用棉簽洗拭代替刷牙。

3.發生局部糜爛時可撒敷復方類固醇粉,每日數次。症狀明顯時可局部注射確炎舒松,每周2次,與(或)加用抗生素;唇紅部可塗膚輕松,但有痂皮時應先濕敷治療,待痂皮脫落再塗一薄層,每日數次。

4.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全身應用應當慎重,效果並不理想,可試用小劑量與短程的方案,如強的松每日15mg,3次分服,約1~2周,服葯期間應作大便隱血與血壓檢查。

用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局部注射的效果比全身應用更為有效。也可用昆明山海棠或雷公藤片口服。

昆明山海棠與雷公藤 同屬衛矛科雷公藤科植物,適用於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前者能抑制遲發型變態反應,降低毛細血管滲透性,減輕水腫,對炎症增生有較強的抑製作用。較大劑量可抑制特異抗體生成,副反應輕微,偶有惡心,腹脹、皮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症狀。但雷公藤是劇毒制劑,主要是對心臟的影響,禁用於未婚或已婚未育男性患者與孕婦。

劑量一般為:昆明山海棠每日3次,每次2片,雷公藤每日2次,每次3~4片。

5.局部可用抗黴菌治療,對病情好轉有一定幫助。

6.口服維生素A或維生素A酸

口服維生素A,每日5萬U,或維甲酸35~50mg/d,初服時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可酌減劑量,通常在幾天後即可適應。從第2~3周起,逐漸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療程約1~2個月。常見的副反應有口唇乾燥、脫發等。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與高血脂者忌用。

0.2%維甲酸溶液適用於局部塗布,但不適用於伴有充血、糜爛的損害。塗布時先拭乾唾液,以最細毛筆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區域塗布,慎勿塗在唇紅粘膜。軟膏制劑因不能粘附於潤滑的口腔內側粘膜故不適用。新型制劑isotretinoin與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與維生素A酸相同,主要優點是劑量小(每日每公斤0.5mg)、毒性低、副反應少(唇紅乾燥、脫發),但有致畸作用。

預後預防

由於近年來陸續報道本病癌變的病例,其惡變率約在1%左右,符合癌前狀態的診斷標准,對長期充血糜爛不愈的病損應嚴密觀察,及時活檢。
回答者:yyfreeliang - 護國法師 十四級 1-17 20:13

扁平苔蘚(lichen planus)是一種皮膚-粘膜慢性炎症,可以單獨發生於口腔或皮膚,也可皮膚與粘膜同時罹患。損害除見於口腔外,也可見於生殖器,指甲與(或)趾甲,但比較少見。中年女性患者較多,但也有在性別上並無明顯差別的報道。

病因病理

【病因學】

扁平苔蘚的病因不明,從臨床與基礎的研究中,發現有關的因素很多。目前一般認為發病可能與神經精神障礙、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有關,有報告家族中有同樣患者,是否與遺傳有關尚無確證。應用鏈黴素、異煙肼、氯磺苯脲、甲磺丁脲等可發生扁平苔蘚樣皮疹,或促使本病加劇。

【病理改變】

口腔粘膜與皮膚損害的鏡下所見基本相同,可概括為:角化過度與角化不全,伴粒層肥厚基底細胞壞死液化變性,及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此外,有時在棘層、基底層或結締組織內可看到圓形的嗜酸性膠狀體(Givatte bodies,希氏體),其體積小於棘細胞,但膠狀體也可見於盤狀紅斑狼瘡等多種疾病。在電鏡下可見基底細胞的橋粒與半橋粒的松解變性,於是導致大量炎症細胞浸潤,並在基底細胞與基底膜分離的空隙中形成上皮下水皰。變性的橋粒可能成為抗原而引起自身免疫反應,所以在直接免疫熒光檢查下,有時能在基底膜區出現由免疫復合物沉積所產生的熒光。此外,還可看到基底膜的改變;不規則、增厚、斷裂與重新形成;基底膜斷裂使炎症細胞進入棘層,棘層內的膠狀體可能是被巨噬細胞所吞噬的變性或死亡的上皮細胞。

臨床表現

1.皮膚損害 扁平苔蘚是許多苔蘚類皮膚病中的一種,損害特點為扁平面有光澤的淺紫紅色多角形丘疹,丘疹如綠豆大小,邊緣境界清楚,質地堅硬乾燥,融合後狀如苔蘚。損害區粗糙,丘疹間可見皮膚皺褶,由於瘙癢故多有搔痕。以石蠟油塗在丘疹表面,在放大鏡下觀察可看到細白紋,稱Wickham紋。皮膚損害的治療效果一般較粘膜者為優。

2.指甲與(或)趾甲損害 常呈對稱性,但十指(趾)甲同時罹患者並不多見。甲體變薄而無光澤,按壓時有凹陷,有時在甲床顯示紅色針尖樣小點,壓診疼痛。甲體表面可以表現為細鱗縱溝、點隙、切削麵(狀如被利刃削去一層而呈平面)。嚴重的指、趾甲損害可使甲體脫落,還可發生潰瘍壞死。某些病例除指(趾)甲損害外還可發生脫發。

3.口腔粘膜損害 主要特徵為珠光白色條紋。白紋可以向各個方面延伸,整個線條不被紅紋「切割」,凡白紋稠密時可交織成網狀,稀少時可呈樹枝狀,也可為單線條或繞成環形。類型雖多,但分型並無重要臨床意義。損害往往具有明顯的左右對稱性,粘膜柔軟,彈性正常,但有粗糙感,輕度刺激痛。

(1)網狀損害:較多見於磨牙區粘膜與前庭溝,常自後向前蔓延,損害區粘膜的柔性與彈性基本正常。病人自覺粘膜表面粗糙,口唇活動時受牽拉與進食時有輕度刺激痛等,這也是同白色角化病的區別。由於扁平苔蘚的主要病理改變是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與固有層大量炎症細胞浸潤,所以在白紋稠密區域,特別是在前庭溝與頰粘膜區域較多發生充血,並形成上皮下水皰。水皰極易破裂而迅速成為淺表糜爛,通常經局部治療,糜爛即可癒合而白紋重新出現,所以這種局限性糜爛,僅僅是本病的一種階段性表現,而不是本病的一種特定類型。白紋稀少區域通常也少發生糜爛。單線條可發生在前庭溝、口底舌腹界、唇紅與附著齦,環形偶見於頰粘膜。

(2)丘疹:狀如針頭大小,微隆,偶見於伴白紋的頰粘膜,但不應與皮脂腺異位症(Fordyce disease)相混淆,因為這二者可以同時存在。異位皮脂腺呈淡黃色顆粒,可以叢集或散在,除了非常淺表的外,一般都隱伏於粘膜下,也無自覺症狀。唇紅部也是異位皮脂腺的好發區域,一般上唇多見於下唇。

(3)斑塊:圓或橢圓形多見,常位於舌背中份或兩側,基本上保持對稱,但也可為單側性。損害區乳頭消失而平伏。方塊型偶見於有吸煙史者的頰粘膜與(或)附著齦,實際上是一種少見的白色角化病,故戒煙後斑塊逐漸消失而白紋重現。

(4)水皰:一般為粟粒狀,多見於軟齶,但也可發生於其它部位。水皰容易破裂,在一晝夜間又重新出現。

(5)糜爛:糜爛型常見,范圍相當廣泛,幾乎可遍及整個口腔粘膜。雖然,在某些區域尚可隱約顯示白紋樣損害,由於沒有典型表現,故不能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附著齦的糜爛常可見殘留的皰壁,狀如「上皮剝脫」,這種具有剝脫性的臨床表現可見於多種炎症性疾病(天皰瘡、類天皰瘡等),所以舊稱「剝脫性齦炎」,現在已不作為獨立存在的疾病。本型對於抗生素與免疫抑制劑治療常具有對抗性,必須進行全面的系統性檢查,以免貽誤診斷與治療。

4.生殖器粘膜損害 常呈暗紅色的圓或橢圓形斑塊,表面可見白色網狀損害,容易發生糜爛。

斷和鑒別

扁平苔蘚應與以下幾種疾病相鑒別:

1.口腔赤斑病(簡稱赤斑,口腔紅斑)赤斑是一種紅色口腔粘膜癌前損害,非常類似於癌前皮炎——博溫病(Bowen disease),二者在組織病理海陸空上的改變,也常難以區分。為免於在字面上混同於良性的炎症性紅斑(macule)而稱赤斑,以示二者在本質上的差異。

赤斑好發於「危險區域」:舌腹(緣)—口底、口角區頰粘膜與軟齶復合體;中年女性患者多於男性。赤斑初期的特徵,是上皮萎縮與異常增生,臨床上的突出表現為血紅色的光亮似「無皮狀」的圓或橢圓形斑塊,界限非常清楚,觸診非常柔軟,類似「天鵝絨」,損害微凹或平狀;無明顯疼痛或不適;損害如綠豆大小,逐漸向四周擴大。這種表面鮮紅光亮而無白色成分的類型稱為均質型赤斑。反之,若赤斑中有白色顆粒,則稱顆粒狀赤斑。若又有顆粒並伴有較大的結節時,則稱為顆粒—結節狀赤斑。這種類型由於同時存在兩種癌前損害:赤斑與白斑,因此,又可稱為顆粒—結節狀白斑(參閱白斑節)。

赤斑在緩慢擴展過程中,臨床特徵為柔性與血紅色逐漸減退,界限不清,表面輕度隆起,觸診具堅韌感,表明赤斑已從萎縮與異常增生階段發展為原位癌或浸潤癌,故有時亦稱「增殖性紅斑」或「紅斑瘤」,應立即進行活檢以明確診斷。

初期赤斑的特徵是上皮萎縮,故鏡下所見為:角化層消失或難以辨認,乳頭層上僅有2~3層棘細胞,而這幾層棘細胞往往已顯示核漿比改變,核深染等具有癌前性質的細胞畸變;又由於乳頭層接近表面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故呈特異的血紅色和柔軟性。

而常見的粘膜炎(mucositis)是紅色良性粘膜炎的統稱,創傷、感染、葯疹等多種原因都可在口腔任何部位引起炎症反應,這種炎症反應通常也稱紅斑。紅斑呈暗紅色,無特異的血紅色,疼痛比較明顯,病程短暫。對於疑似赤斑的局限性損害,可在損害下注射皮質類固醇如確炎舒松,每周2次,如2周內無消退跡象,應予以活體檢查。

2.盤狀紅斑狼瘡 女性多見,損害常發生在唇部、頰粘膜、舌背、口底舌腹等部位,皮膚損害多見於頭面部。粘膜損害的特徵為中央萎縮,外圍為白色或黃白色而發硬的斑塊,邊緣不規則但界限清楚。損害發生部位可作為鑒別參考。

以上幾種疾病與扁平苔蘚的鑒別還可藉助於組織學檢查:赤斑損害是角化層消失,僅有2~3層棘細胞,核漿比改變,核深染等;紅斑狼瘡損害的上皮有過度角化,但增生不明顯;白斑則上皮有明顯的異常增生;扁平苔蘚的上皮有角化過度或角化不全,有時且萎縮,基底細胞排列紊亂、液化或壞死,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

治療

尚無滿意療法,應消除精神緊張,治療慢性病灶,生活力求規律。

1.圍繞病史、臨床與實驗室檢查結果,針對有關因素予以治療:凡損害無糜爛且范圍局限時,可酌給2%~4%碳酸氫鈉溶液與0.2%洗必泰溶液交替含漱,每日數次。每月復查1次,著重對危險區域的檢查。

2.去除機械性刺激因子,刮除磨牙頰面的牙石。為避免牙刷毛刺傷損害區粘膜,最好用棉簽洗拭代替刷牙。

3.發生局部糜爛時可撒敷復方類固醇粉,每日數次。症狀明顯時可局部注射確炎舒松,每周2次,與(或)加用抗生素;唇紅部可塗膚輕松,但有痂皮時應先濕敷治療,待痂皮脫落再塗一薄層,每日數次。

4.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全身應用應當慎重,效果並不理想,可試用小劑量與短程的方案,如強的松每日15mg,3次分服,約1~2周,服葯期間應作大便隱血與血壓檢查。

用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局部注射的效果比全身應用更為有效。也可用昆明山海棠或雷公藤片口服。

昆明山海棠與雷公藤 同屬衛矛科雷公藤科植物,適用於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前者能抑制遲發型變態反應,降低毛細血管滲透性,減輕水腫,對炎症增生有較強的抑製作用。較大劑量可抑制特異抗體生成,副反應輕微,偶有惡心,腹脹、皮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症狀。但雷公藤是劇毒制劑,主要是對心臟的影響,禁用於未婚或已婚未育男性患者與孕婦。

劑量一般為:昆明山海棠每日3次,每次2片,雷公藤每日2次,每次3~4片。

5.局部可用抗黴菌治療,對病情好轉有一定幫助。

6.口服維生素A或維生素A酸

口服維生素A,每日5萬U,或維甲酸35~50mg/d,初服時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可酌減劑量,通常在幾天後即可適應。從第2~3周起,逐漸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療程約1~2個月。常見的副反應有口唇乾燥、脫發等。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與高血脂者忌用。

0.2%維甲酸溶液適用於局部塗布,但不適用於伴有充血、糜爛的損害。塗布時先拭乾唾液,以最細毛筆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區域塗布,慎勿塗在唇紅粘膜。軟膏制劑因不能粘附於潤滑的口腔內側粘膜故不適用。新型制劑isotretinoin與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與維生素A酸相同,主要優點是劑量小(每日每公斤0.5mg)、毒性低、副反應少(唇紅乾燥、脫發),但有致畸作用。

預後預防

由於近年來陸續報道本病癌變的病例,其惡變率約在1%左右,符合癌前狀態的診斷標准,對長期充血糜爛不愈的病損應嚴密觀察,及時活檢。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476914.html
回答者:身軀 - 舉人 五級 1-17 20:16

目前,對於該病尚無特效療法,可根據病人局部和全身的情況酌情給予治療。
一、全身治療
1. 精神心理因素調治
由於本病患者常由心情不暢、思想焦慮、情緒異常等情志因素引起,因此,解除情緒緊張,調整心理狀態,改善和消除精神不良因素是治癒本病的前提,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常使葯物治療無效,甚至加重病情。
也可用鎮靜葯物調整機體神經功能,如維生素B1、B12、谷維素等。
2. 免疫調理
由於本病發病有免疫因素參與和免疫學改變,因而可採用免疫制劑進行治療。
可用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棠片治療本病,雷公藤有類似皮質激素的性質,有一定免疫抑製作用,但有一定副作用。
對於長期糜爛者,亦可應用氯化喹嚀治療,常用劑量為每次0.125~0.25g, 每天2次,療程2~4周。應2周查一次白細胞計數,白細胞低於4000/mm3應立即停葯。服用時還應注意飯後用葯,以減輕胃腸道反應。若長期小劑量服用,應密切觀察,一旦有耳聾、耳鳴、視力障礙等發生,則即刻停葯。
為了改善和恢復T淋巴細胞功能,加強對B淋巴細胞的抑製作用,可應用免疫調節劑治療,如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天服3次,每周連服3天,2月為一個療程。2周檢查一次白細胞計數,白細胞低於4000/mm3應立即停葯。亦應注意胃腸道反應和肝功損害。
轉移因子,每次1mg注射於腋窩或腹股溝的皮下,每周2次,30次為一療程。
胸腺肽,每次5~10mg肌肉注射,隔日注射1次,20次為一療程。
3. 代謝調節
對於出現過氧化物歧化酶低下的患者,可直接補充過氧化物歧化酶(SOD)口服液, 或服用天寶寧、復方丹參滴丸等含過氧化物歧化酶或可增加該酶的葯物。
4.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
對於維生素缺乏者,可口服補充,維生素A2.5萬單位,每天3次;維生素E50~100mg,每天3次;維生素C100mg,每天3次。
缺鈣、缺鋅、缺鐵可補充鈣劑、鋅劑或鐵劑,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主要依賴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補充。
5. 過去曾有用丙酸睾丸酮、苯丙酸諾龍等治療本病的報道,現在因其致癌作用已很少應用。過去還曾有人用抗組織胺類葯物、次硫酸鉍、砷制劑等治療本病,現在亦因其毒副作用而很少用。
6. 中醫辯證:中醫認為本病屬於陰血不足,虛損積熱化火,血虛生風產燥,
使肌膚粘膜失其濡養;或因思慮傷脾,脾失健運,濕熱瘀滯蘊熱化火;或肝鬱氣滯蘊熱化火等。其治法宜分別採用滋陰養血,益氣健脾,疏肝解郁,理氣活血,輸風潤燥,滋補肝腎,滋陰清熱,活血祛瘀等法。如普通型扁平苔蘚可用滋陰清熱,養血益腎,疏風潤燥等法治之。方葯如苔蘚飲等加減。葯物如當歸、白芍、生熟地、女貞子、枸杞子、黃芩、旱蓮草、麥冬、白蘚皮、香附等。對充血型扁平苔蘚可用平肝清熱,活血祛瘀,理氣解郁等法治之。對於糜爛型扁平苔蘚宜用清熱降火,解毒涼血,健脾滲濕等法治之。方葯如無味消毒飲,化斑解毒湯等加減。
二、局部治療
1. 去除各種刺激因素,應調磨口腔內的銳利牙尖,去除殘根殘冠,以減少它們對口腔粘膜的刺激。清除牙垢牙石,消除牙菌斑對口腔粘膜的刺激,這對於牙齦扁平苔蘚尤為重要。磨光粗糙的金屬修復體或置換其為非金屬修復體,以利苔蘚樣病變的恢復。
2. 保持口腔衛生,用0.1%利凡諾液或0.05%氯已啶液含漱以抵抗細菌,減輕和消除炎症,對於糜爛滲出較多的病損,利凡諾液還有收斂、減少滲出的作用。
3. 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和過冷過熱刺激。
4. 在局部抗炎治療的基礎上,可給予各種劑型的局部促癒合葯物。養陰生機散是中葯散劑,可上於充血型和糜爛型口內病損的表面。含有皮質類固醇激素、抗生素和普魯卡因的潰瘍膏同時有消炎、止痛、促癒合的作用,口內上葯時,需擦乾病損表面的唾液和葯液,以利於膏劑貼合於病損;唇紅部病損位於口外,更適合上潰瘍膏。
5. 局部病損嚴重,長期糜爛不愈,可於病損基底部注射醋酸氟美松2mg,加2%普魯卡因1ml,3~7天注射1次,根據病情注射2~5次。
6. 霧化吸入也是一種較好的抗炎、促癒合手段,適用於病情嚴重、糜爛病損多發、病人自行上葯困難的病例。在500ml生理鹽水中加入32萬單位慶大黴素和4mg醋酸氟美松,葯液加入霧化器中,讓病人吸入霧化汽,每次20分鍾,每天1次,5~10次為一療程。
7. 物理治療對扁平苔蘚也有一定療效,採用氫化可的松或菸酸離子導入,每天1次,7~10次為一療程。
8. 維甲酸治療扁平苔蘚有一定療效,但因其副作用較大,目前較少口服。現在多配成軟膏、酊劑、葯膜等劑型局部外用。糊劑濃度為0.1~0.3%,外用每天1次,局部塗擦,適用於普通型扁平苔蘚,可使白色角化病損消退,但停止用葯後,白色角化病損可能復發。副作用為引起粘膜充血發紅糜爛,一旦出現應立即停葯。
9. 對於病損孤立且長期不愈者,可激光照射,或冷凍治療,以消除病損。

③ 皮膚苔蘚化是神經性皮炎嗎傳染嗎

a你好,神經性皮炎不會傳染的,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是屬於內病外顯的內科疾病,雖然回表現在皮膚上,其實答,病本在身體內部.患者是由於環境,病灶,飲食等諸多因素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臟腑代謝功能失調,皮膚脈絡微循環障礙,使機體應排泄的內毒素積聚於皮膚而發生的.建議你用傳統中葯麻黃,防風,龍戟草,荊芥,烏梢蛇,全蟲,蜈蚣,白芷,薄荷,細辛,蛇床子,高麗參,沉香,金精草.這些傳統中葯具有清血熱,除血燥,攻血毒,補內虛,養胃健脾,疏肝理氣的功效,經過多年臨床辨證,尤其治療神經性皮炎療效獨特。這些傳統中葯配合使用可以促進皮膚細胞代謝,修復受損皮膚細胞,減緩皮膚細胞的衰老,恢復皮膚活力與彈性。

④ 苔蘚皮膚病引起原因

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影響皮膚和黏膜表面的炎性疾病,推測可能由自身反應性T淋巴細胞介導的對上皮基底細胞損害所致,臨床和組織病理表現與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極為相似

⑤ 什麼是苔蘚皮膚病變

意見建議:你好,你說的苔蘚樣病變是 「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區呈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⑥ 我的皮膚病如何治療【苔蘚樣皮炎】

看你這個情況來還真的可以用中葯調自理,建議你去西安市中醫院請皮膚科醫生高診...23年前我們在那裡學習過中醫皮膚科,那裡的醫生都是我的老師~~

(石紅喬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⑦ 狗狗真菌性皮膚病傳染人么

LZ最好去醫院檢查下,
狗狗皮膚病一種是不傳染的,一種是傳染的,傳染的一般是蟎蟲引起的版!
至於可權不可以吃海藻粉和魚油就不知道,但還要祝你家寶貝早日康復!蟎蟲才不會傳染好吧,蟎蟲在人的身上根本不能存活,最多咬你一個小點,然後你有點點癢。

⑧ 扁平苔蘚是皮膚病嗎

屬於皮膚病。

⑨ 關於皮膚病


一,概述

皮膚病(dermatosis)是發生在皮膚和皮膚附屬器官疾病的總稱。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病的種類不但繁多,多種內臟發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膚上有表現。引起皮膚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膚病,如麻風、疥瘡、真菌病、皮膚細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傳染性,不但影響身體健康,而且引起恐慌與社會歧視,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進步,麻風等傳染病在全世界已經得到明顯控制。其他引起皮膚病的內外在因素,如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內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二,分類

1.病毒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疣(尋常疣、跖疣、扁平疣、傳染性軟疣、尖銳濕疣)、水痘、風疹、手足口病。

2.細菌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膿皰病、毛囊炎、癤、癰、蜂窩織炎、丹毒及麻風。

3.真菌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頭癬、體股癬、手足癬、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馬拉色菌毛囊炎。

4.動物引起的皮膚病

如疥瘡、蟎皮炎、隱翅蟲皮炎、虱病、蟲螯傷或咬傷。

5.性傳播疾病

如梅毒、淋病及尖銳濕疣。

6.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變應性皮膚血管炎、葯物性皮炎、過敏性休克等。

7.物理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日光性皮膚病、夏季皮炎、痱子、凍瘡、雞眼、手足皸裂、壓瘡。

8.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瘙癢症、神經性皮炎及寄生蟲妄想症。

9.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銀屑病、單純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蘚、紅皮病。

10.結締組織疾病

常見的有紅斑狼瘡、硬皮病、乾燥綜合征及皮肌炎。

11.大皰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天皰疹、大皰性類天皰疹。

12.色素障礙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黃褐斑、白癜風、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黃褐斑、雀斑樣痣、瑞爾(Riehl)黑變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發黑子病、顏面-頸部毛毛囊性紅斑黑變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皺部網狀色素異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風、無色素痣、離心性後天性白斑、遺傳性對稱性色素異常症、貧血痣等。

13.皮膚附屬器疾病

常見的有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禿、禿發、多汗症及臭汗症。

14.遺傳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魚鱗病、毛周角化病、毛發苔蘚、遺傳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皰瘡。

15.營養與代謝障礙性皮膚病

常見的有維生素缺乏症(蟾皮病、核黃素缺乏病、煙酸缺乏症)、腸病性肢端皮炎、黃瘤病。

16.皮膚腫瘤

癌前期皮膚病,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惡性皮膚腫瘤,如鮑恩病(皮膚原位癌)、濕疹樣癌(Paget病)、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蕈樣肉芽腫、惡性黑素瘤。


三,病因

皮膚作為人體的第一道生理防線和最大的器官,時刻參與著機體的功能活動,維持著機體和自然環境的對立統一,機體的異常情況也可以在皮膚表面反映出來。皮膚具備著近乎完美的生理保護功能:如屏障作用、感覺作用、調節體溫、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等,在維護機體的健康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皮膚的生理功能受到損害,引起皮膚病。

皮膚病中最常見到的致病因素是感染病與過敏性皮膚炎,不過隨著老化的退行性變化,老年性皮膚病,皮膚癌等也是重要的皮膚病,另外需注意因葯物治療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種皮膚障礙。具體歸納為以下幾類:

1.理化因素

壓力與摩擦、局部溫度變化過快、放射、光照、熱輻射、化學試劑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膚病發生。有些因素可加重皮膚病。如過度搔抓繼發感染;熱水燙、肥皂水洗、用葯不當加重濕疹病變;曝曬可加重光敏性疾病。

2.生物因素

昆蟲叮咬、接觸某些植物、寄生蟲與微生物感染均為常見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種病毒性皮膚病。

3.食物與其他疾病

有些食物如蝦等易致過敏性疾病發生。內臟病變、局部感染、血液與淋巴循環障礙等可引起相關皮膚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癢症,局部感染引起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循環障礙可致紫紺、橡皮腫等。

4.遺傳

有些疾病有明顯的家族史,如魚鱗病、白化病等。

5.神經精神因素

神經損傷可引起營養性潰瘍;壓力與緊張和斑禿、慢性單純性苔蘚等發病密切相關。

6.代謝與內分泌因素

代謝障礙可引起皮膚澱粉樣變、黃色瘤等,Cushing′s綜合征則易發生痤瘡、多毛等。


四,臨床表現

1.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常反復發作;

2.症狀: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3.病程:長短不一,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為慢性;

4.皮膚劃痕試驗:部分病例呈陽性反應;

5.水痘:按臨床表現,屬於水皰型;按病毒特點,屬DNA病毒-小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前驅期較短,不超過24小時即出疹。皮疹先發於軀干,漸波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為紅色針尖大小的斑疹,後迅速成丘疹,數小時後即為綠豆大小的水皰,可為橢圓形,皰壁薄易破,2~3天乾燥結痂,以後痂脫而愈,病程2周。在兒科中可見的異型有大皰型水痘及新生兒水痘。偶爾發生少見的並發症有水痘腦炎、肺炎、急性腦病等。

6.麻疹:按病毒種類屬於RNA病毒-副黏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潛伏期9~11天,前驅期通常3天左右,熱度上升,卡他症狀明顯。發疹的部位從耳後-面頸-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態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間可見正常皮膚。還可有內疹出現,那就是發病1~2天後在頰黏膜發生koplik斑。常合並支氣管肺炎、喉炎、腸炎、腦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7.風疹:屬於小DNA風疹病毒引起,多發於幼兒,潛伏期5~20天,發病前可有輕度發熱,發疹情況從面部-軀干-四肢,疹形為淡紅色斑疹或丘疹,內疹表現為軟齶斑疹或瘀點,合並頸及枕後淋巴結腫大。

8.幼兒急疹: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薩奇病毒)所致,又稱嬰兒玫瑰疹,或稱第六病。多見6個月~2歲,潛伏期10~15天,無前驅症狀,常突發高熱,體溫上升至39~40度,3~5天體溫驟退時出疹,先發生頸部-軀干-上肢下腿-面部。疹形為玫瑰紅色斑丘疹,無內疹。合並有頸,枕後淋巴結腫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氣管炎。

9.手-足-口症:由小RNA病毒中柯薩奇A16病毒為主,有時為柯薩奇A2,A4,A5,A10引起。多發於學齡前兒童,尤以1~2歲嬰幼兒最多,夏秋季流行,潛伏期4~7天,全身症狀輕,發疹前可有微熱,頭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發疹特點是指(趾)背面及側緣有水皰,口腔的硬齶、頰部齒齦及舌部出現疼痛性水皰,呈米粒至碗豆大小,半球狀或橢圓形,皰壁薄,內容清,呈珠白色。水皰數目不多,但亦可見50個以上,整個病程約1周,很少復發。

10.傳染性軟疣:由痘病毒中傳染性軟疣病毒引起,潛伏期14~50天,其特點是皮膚上出現發生蠟樣光澤的小丘疹,頂端凹陷,能擠出乳酪狀軟小體。數目不等,不融合,一般6~9個月可消退,但也有持續幾年者。


五,檢查

皮膚科檢查。


六,診斷

皮膚病的診斷與其他疾病一樣,必須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分析:

1.詢問病史

皮膚科應重點詢問患者有無自覺症狀及持續時間、程度如何,皮損的好發部位及發生的先後順序、分布情況、形態、色澤及起病前有無其他疾患或用過何種葯物,有無全身症狀,與季節、氣候、生活及工作環境、飲食等是否有關,家庭中有無類似皮膚病,發病後診療情況及療效如何。

2.體格檢查

(1)重點檢查皮損的分布部位、皮損的種類、數目、大小、形態、表面及基底情況,顏色、水皰內容物及其顏色、排列特點及邊界是否清楚。

(2)輔助物理檢查

1)玻片壓診法將玻片用力壓在損害上10~20秒,炎症性紅斑及血管瘤顏色可消失。可用於鑒別紅斑和紫斑,以及觀察狼瘡結節。

2)皮膚劃痕症用鈍器劃皮膚,如在劃過處產生風團,稱為皮膚劃痕症陽性。蕁麻疹患者常為陽性,異位性皮炎,紅皮病的皮膚給以機械刺激時出現皮膚蒼白色的貧血性反應。

3)感覺檢查包括溫度覺、觸覺及痛覺等。

4)濾過紫外線檢查如黃癬病頭發呈暗綠色熒光,白癬呈亮綠色熒光。其他疾病,如花斑癬,卟啉症等可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

5)棘層細胞松解征(尼氏征)推移水皰向周圍擴散,正常皮膚被推動及水皰間外觀正常的皮膚被擦掉即為陽性。

3.實驗室檢查

(1)皮膚組織病理檢查部分皮膚病有其特有的病理改變,可依此確診與鑒別診斷。

(2)皮膚試驗①斑貼試驗用於檢查接觸性過敏原。②劃痕試驗或皮內試驗用於檢查即刻型變態反應,測定某種物質是否具有過敏反應(Ⅰ型)。③麻風菌素試驗用於判斷麻風患者免疫情況。④癬菌素試驗有助於癬菌疹的診斷。

(3)微生物檢查皮膚真菌、麻風桿菌疥疹蟲檢查有助於相應皮膚病的診斷。


七,治療

皮膚病治療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葯。如果外用葯選擇或使用不當,往往無效,甚至使病情加重。

皮膚病外用葯選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相同的葯物有不同的劑型,如溶液、糊劑、粉劑、霜劑、洗劑、軟膏、酊劑和乳劑等。不同的劑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適應證,故應根據不同病期的臨床症狀和皮損特點,正確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葯。

1.一般急性期局部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溶液濕敷,可起到消炎、散熱作用;有滲液者,先用溶液濕敷,後用油劑。

2.皮損處於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可酌情選用糊劑、粉劑和洗劑,可發揮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

3.慢性期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時,可選用乳膏、軟膏、硬膏等。

4.皮膚病用葯時間和次數也要注意。葯水和洗劑,容易揮發而降低療效,用葯次數相對要多,一般每3個小時搽1次;酊劑、軟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濕敷方法也要得當。用葯前,除了清洗患部外,對於痂皮,應先消毒並用食物油軟化後拭去。皮損處若見直徑大於半厘米的水皰,要以消毒空針筒抽出內容物,保留皰壁。有毛發部位用葯前,應先剃去毛發,然後再上葯。

5.選用葯物還應考慮年齡、性別、患病部位與患者體質等。如老幼患者應選低濃度葯物;孕產婦使用外用葯時,應顧及對胎兒、乳兒的影響;面部、乳房、外陰處不可用濃度高或刺激性強的葯物,兒童、婦女更應慎用;手掌、足底部等可用高濃度的葯物;皮膚敏感者,先用低濃度,後用高濃度。對新葯或易致敏葯物,先小面積用,如無反應,再根據需要逐漸提高濃度及擴大使用面積。

物理治療也是皮膚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常用的物理療法有:電療法、光療法、微波療法、冷凍療法、激光、水療法、放射療法。




閱讀全文

與苔蘚皮膚病傳染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