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冰凍手術,怎樣才能快速恢復
你的問題抄促使我回顧了一下文獻: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
2.高麗琴等《液氮冷凍治療面部皮膚病2138例》2005年
3.劉金耀《液氮治療多發性尋常疣及免疫學觀察》1994年
等
a你的情況屬於正常情況
b一般3~7天後結痂
c10~20天左右痂皮自行脫落
想來 你的問題已經自己解決了吧
㈡ 我想知道 掌趾腳化 這種病怎麼治療啊
掌趾角化病是種遺抄傳性疾病,本襲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其治療原則為減少角質層增厚,潤滑皮膚,預防皸裂,減少壓力和摸檫,應以局部治療為主,不過1986年曾經有人(郝祥林)報告用0.5%普魯卡因40-50ml,苯海拉明20mg,VitB1 和地塞米松5mg,混合於掌面局部浸潤注射,每次封閉一側,雙側交替進行,10天為一療程,共3個療程治癒。
參考文選:趙辨主編《臨床皮膚病學》
㈢ 濕疹性的癢、破皮出黑血怎麼回事
一般擠出黑血就會慢慢自愈了,其實你查查濕疹就能明白個8成了。我個人認為是有內熱,也就是說,肝火旺,或者說你內部上火了,內分泌失調。所以你可能同時有口腔上火的表現。你是不是有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飲食不注意,辛辣,煙酒之類,同時有熬夜的傾向。一般濕疹會因很多種內外因素引起,而且會有反復的發作。而且濕疹比較難治。雖然說不是什麼大病。一般不要去撓癢的地方,用點外用葯抹一下就好了。如果要根治,很難吧。出黑血,擠出來會好得比較快,擠到出組織液就可以了。然後會結痂,很快就好了,如果不擠掉,也不用葯,就會擴大,而且會留下黑色的小疤。這黑色素。個人認為就是那個黑血沒有擠出來的結果,堵在裡面了。身體自動去除這種黑色毒素要很久。
網路有:濕疹(eczema)是由多種復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多形性皮損和易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性反應。本病病因復雜多難以確定。自覺症狀瘙癢劇烈。病情易反復,可遷延多年不愈。
臨床表現
一、皮疹呈多形性,按皮損表現特點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三種。
(一)急性濕疹 為多數粟粒大紅色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尚有明顯點狀或小片狀糜爛,滲液,結痂。損害境界不清。合並感染時可出現膿皰、膿性滲出及痂屑等。
(二)亞急性濕疹 常因急性期損害處理不當遷延而來,皮損以紅色丘疹、斑丘疹、鱗屑或結痂為主,兼有少數丘皰疹或水皰及糜爛滲液。
(三)慢性濕疹 多有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不愈轉化而來,皮損為暗紅或棕紅色斑或斑丘疹,常融合增厚呈苔蘚樣變,表面有鱗屑、抓痕和血痂,周圍散在少數丘疹、斑丘疹等。皮損在一定誘因下可急性發作。
二、皮疹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外露部位及屈側為多見;皮疹往往對稱性分布。
三、自覺瘙癢劇烈。
四、病程不規則,常反復發作,遷延難愈。
五、常見特定部位的濕疹有耳濕疹、手足濕疹、乳房濕疹、肛門外生殖器濕疹、小腿濕疹等。
編輯本段組織病理
急性期,表皮海綿水腫,棘層內及角層下水皰,可見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真皮淺層小血管擴張、血管周圍輕度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亞急性、慢性期表皮增厚,有角化不全、角化過度、輕度海綿水腫。慢性期表皮突顯著延長。真皮淺層小血管周圍輕度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毛細血管數目增多,內皮細胞腫脹和增生。
編輯本段疾病治療一般治療
(一)應盡可能的尋找患者發病或誘發加重的原因,詳細了解病史、工作環境、生活習慣、思想情緒等;作過敏原檢查,如皮膚點刺試驗或皮內試驗、特異性IgE抗體及斑貼過篩試驗等,以發現可能的致敏原。
(二)盡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熱水洗燙、劇烈搔抓等;盡量不穿化纖貼身內衣、皮毛製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鮮、辣椒、酒、咖啡等。
(三)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感染,避免過勞、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局部治療
應溫和、無刺激性,具體用葯視病期及皮損情況而定。
(一)急性濕疹 無滲出時,爐甘石洗劑,每日4-6次外用。瘙癢明顯時酌加糖皮質激素乳膏外用。如1%氫化可的松乳膏或0.0.1%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0.1%曲安奈德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霜(商品名艾洛松)等,每日1-2次外用。有滲出時,首先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等作冷濕敷,每次30-60分鍾,每日2-4次濕敷或持續濕敷,濕敷間歇或晚間可用40%氧化鋅油外塗,滲出減少後改用氧化鋅糊膏。
(二)亞急性濕疹 可選用糊劑,如氧化鋅糊膏或5%糠餾油糊膏,糖皮質激素乳膏劑,每日2-3次外用。
(三)慢性濕疹 可選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劑、軟膏或硬膏、氧化鋅軟膏劑焦油類軟膏。
1.糖皮質激素類 多用1%氫化可的松乳膏或0.1%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 0.05%倍氯米松軟膏、0.1%曲安奈德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0.05%鹵米松乳膏(商品名奧能皮膚膏)或復方鹵米松霜(商品名新適確得)、0.02丙酸氯倍他索霜(商品名恩膚霜)等,選擇其中1-2種,每日2-3次外用;15%氧化鋅軟膏,每日2-3次外用;焦油類,如5%-10%黑豆餾油軟膏、10%魚石脂軟膏、10%糠餾油軟膏等,選擇其中1種,每日2-3次外用。也可選用非糖皮質激素類抗過敏外用制劑,如5%乙氧苯柳軟膏(商品名艾迪特)、5%-10%色甘酸鈉乳膏或軟膏,每日2-3次外用,2-4周為一個療程。
2.對肥厚頑固皮損,可用去炎松尿素軟膏、0.1%去炎松二甲基亞碸溶液;也可將上述葯膏加塑料薄膜或玻璃紙封包,每晚1次;還可用含有糖皮質激素激素的硬膏貼於小片肥厚皮損處。
(四)濕疹繼發感染 如繼發細菌感染,除選用有抗感染作用的濕敷液如0.05%黃連素溶液濕敷外,可用糖皮質激素抗生素混合制劑,如曲安奈德氯黴素乳膏外用,或加用2%莫匹羅星軟膏(商品名百多邦)或2%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立思丁)或1%紅黴素軟膏等外用,每日2-3次;如繼發真菌感染,可聯合外用抗真菌葯物。市售有糖皮質激素、抗真菌葯和抗生素混合外用制劑,如皮康乳膏、派瑞松軟膏、復方康納樂乳膏等,可酌情選用。
(五)糖皮質激素皮損內注射 用於小片肥厚而頑固性損害及錢幣形濕疹,如2.5%-5%醋酸潑尼松龍混懸液或曲安奈德混懸液或倍他米松注射液(商品名得寶松,1ml含二丙酸倍他米松5mg,倍他米松磷酸鈉2mg)加等量1%-2%普魯卡因或2%利多卡因,做損害內或真皮淺層局部封閉注射,宜採用多點注射,用量根據皮損大小而定,醋酸潑尼松龍混懸液每1-2周注射1次,後兩種葯每3-4周注射1次,共3-4次。應注意局部皮膚萎縮等副作用發生。
系統治療
(一)抗組胺類葯物 傳統抗組胺葯多有中樞鎮靜作用,如撲爾敏,4-8mg,每日3次口服;去氯羥嗪,25mg,每日3次口服;賽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新一代抗組胺葯較少或無中樞鎮靜及口乾等副作用,亦可選用。如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商品名優澤),5mg,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商品名開瑞坦),10mg或地氯雷他定(商品名恩理思)5mg,每日1次口服,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每日1次口服,可酌情選擇其中1-2種。對小兒較安全的葯物是0.2%苯海拉明糖漿,劑量每日1ml/kg,分3次口服;或氯苯那敏,2mg,每日3次口服。
(二)非特異性脫敏治療 10%葡萄糖酸鈣,10ml或硫代硫酸鈉,0.64g用注射用水10ml溶解後,每日1次靜脈注射;或合用5%-10%葡萄糖液500ml內加維生素C2.0-3.0g,每日1次靜脈滴注;也可用甘草酸二銨(商品名甘利欣)150mg或復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商品名美能)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1次靜脈滴注,1-2周為1療程。
(三)糖皮質激素 能很快控制症狀,但停葯易復發,故一般情況不主張應用。
1.只有在急性濕疹嚴重,皮疹廣泛或濕疹性紅皮病患者,採用其他治療無效而又無糖皮質激素應用禁忌症時可酌情選用,如成人用潑尼松,30-40mg/d,分2-3次口服,或地塞米松5mg,每日1次肌注或靜脈小壺給葯,待病情緩解後逐漸減量至完全停葯;也可用倍他米松注射液,每次1ml肌內注射,每3-4周注射1次,視病情注射2-3次。
2.注意不宜減、停葯過快,以免出現反跳現象使病情反復。
(四)雷公藤製劑 目前一般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3-4次口服。
四、中醫葯治療
(一)急性濕疹多濕熱並盛,治宜清熱祛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亞急性濕疹多脾虛濕盛,治宜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慢性濕疹多血虛風燥,治宜養血潤膚,方用四物消風散加減。
(二)中葯外用 急性濕疹可用鮮馬齒莧煎液,或馬齒莧60g、黃柏30g、苦參30g煎液或野菊花30g、苦參30g、明礬10g煎液待涼後濕敷;亞急性濕疹外用青黛散加香油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慢性濕疹可外用天麻膏、濕疹膏等。[1-3]
參考資料
1. 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729 .2. Bolognila JL, Jorizzo JL, Rapini RP, et al. Dermatology 2nd edition[M]. 2008:201-202.3. 朱學駿,顧有守,沈麗玉.實用皮膚病性病治療學[M]. 第三版: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161
㈣ 隱球菌病的治療
1.一般治療(1)積極治療原發病,去除病因。(2)嚴格掌握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用葯指征。(3)加強護理和支持療法。2.抗真菌治療可選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兩性黴素B及其脂質體等。對於嚴重患者,予靜脈應用兩性黴素B後口服氟康唑的標准治療方法。在無艾滋病的輕症患者,氟康唑口服,連用8~10周可能有效。在其他抗真菌葯效果不佳時,伏立康唑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卡泊芬凈對本病作用有限。對皮膚黏膜隱球菌病出全身用葯外,還應輔以局部處理。(1)兩性黴素B兩性黴素B為多烯類抗生素,與真菌胞膜上的固醇類結合,改變膜的通透性,使菌體破壞,起殺菌作用。是目前治療隱球菌病、組織胞漿菌病和全身念珠菌病的首選葯物,對麴黴素菌病效果較差。1)給葯途徑①靜脈滴注開始宜用小量,如無不良反應,漸增劑量,療程1~3個月。靜注時用5%葡萄糖液稀釋,濃度不超過0.05~0.1mg/ml,緩慢靜脈滴注,每劑不少於6小時滴完。濃度過高易引起靜脈炎,滴速過快可發生抽搐,心律失常、血壓驟降,甚至心跳停搏。②椎管內注射或腦室內注射限於治療隱球菌性膜的病情嚴重或靜脈滴註失敗的病例。如有副作用可減量或暫停用葯,腦脊液內葯物過多可引起蛛網膜炎而腦脊液細胞增多,暫時性神經根炎、感覺消失、尿瀦留、甚至癱瘓、抽搐,如及早停用,大多能緩解。2)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痛、發熱、寒戰、頭痛、頭暈、貧血、血小板減少,血栓性靜脈炎等,對腎、造血系統有一定毒性。為減輕副作用,可於治療前半小時及治療後3小時給阿司匹林,嚴重者可用靜脈滴注氫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用葯期間,應每隔3~7天檢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血清肌酐>2.5mg/dl時用葯應減量,尿素氮>40mg/dl應停葯,停葯2~5周恢復正常,再從小劑量開始給葯,注射部位易發生血栓性靜脈炎,最初輸液部位宜先從四肢遠端小靜脈開始。(2)5-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是一種口服的系統性抗真菌葯物,對隱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製作用。可與兩性黴素B合用,治療全身性隱球菌病。嬰兒劑量酌減。口服吸收良好,血清濃度高,腦脊液濃度可達血清的64%~88%,容易產生耐葯性,副作用有惡心、嘔吐、皮疹、中性粒細胞核血小板減少,肝腎損害,與兩性黴素B合用時可減少耐葯性,葯量可稍減,毒性反應可減輕,可縮短療程。(3)氟康唑雙三唑類抗真菌葯,作用機理和抗菌譜與酮康唑相似,體內抗真菌活性比酮康唑強,生物利用度高,口服吸收好,對念珠菌、隱球菌等有抑製作用,副作用有胃腸反應,皮疹、偶致肝功能異常。(4)隱球菌莢膜的單克隆抗體治療使用隱球菌莢膜的單克隆抗體治療隱球菌病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鼠來源的莢膜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治療20例隱球菌病的一期臨床研究在國外已經完成,其臨床療效仍需進一步研究。Thl型細胞因子IFN一γ也被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的治療,目前仍需通過大規模臨床實驗驗證其療效。[3-5]參考資料:[1]LingegowdaBP,KohTH,OngHS,TanTT..SingaporeMed[J].2011Jul;52(7):e160-2.[2]KulkarniA,SinhaM,AnandhU.ansplantationrecipient.SaudiJKidneyDisTranspl[J].2012Jan;23(1):102-5.[3]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577~579.[4]WilliamD,TimothyG,DirkM.Andrews'DiseasesoftheSkin:ClinicalDermatology[M]:W.B.Philadelphia,Saunders,10th,ed,2006:318-319.[5]李平,溫海。隱球菌病的診療進展.中國真菌學雜志[J].2011Jul;6(3):186-189.
㈤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的介紹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是2010年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辨。
㈥ 趙辨的介紹
趙辨復,男,教授1931年4月出制生。現任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顧問;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名譽院長、特需門診專家,《臨床皮膚科雜志》名譽主編;《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中國中西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中華皮膚科雜志》編委或特約編委。
㈦ 如何治療扁平疣
1)口服葯物:抗病毒葯物:病毒靈,每次口服0.2克,每日3次,1個月為一療程;或泛昔洛韋,每次0.2克,每日2次,療程同前。提高免疫力的葯物:口服左旋咪唑50毫克,每日3次,服3日停11日。其他:每次服維生素A2.5萬單位,每日3次。口服溶菌霉,每次5~7片,每日3次。口服烏洛托品,每次0.3~0.5克,每日3次。2)注射葯物:維生素B12:每次100毫克,每日1次肌注,30天一個療程。轉移因子:皮下注射,每次2毫升,每周2次,30天一個療程。聚肌胞:肌注,每次2毫克,3日1次,30天一個療程。也可以皮損內注射,療效較佳。板藍根注射液:肌注,每日2次,每次2毫升,注射兩個星期為一個療程,同時用板藍根30克,煎水熏洗疣發處皮膚,每日2-3次。3)局部外用葯物療法:5%氟尿嘧啶軟膏外塗,次日再用1%金黴素軟膏外塗,交替使用,可以去疣。亦可用0.1%維甲酸軟膏外塗,或外搽50%雷鎖辛溶液,每日2次,直到其消退。如使用上述葯膏外塗後,局部皮膚有輕度發紅或炎症,不需停葯,因為輕度炎症可以促進扁平疣的消退。4)液氮冷凍或激光治療:需由皮膚科醫生操作治療。筆者於1992年至今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扁平疣73例,收到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所有病人均為門診病人。診斷依據趙辨主編的《臨床皮膚病學》扁平疣臨床表現、發病部 位、發展情況確診。其中男18例,女55例,年齡6~36歲,平均17±5.6歲。治療方法中葯:用治疣湯:桃仁、紅花、赤芍各9g,川芎、白術、穿山甲各20g,敗醬草、薏苡仁 、大青葉、苦參、夏枯草各30g。每日1劑,7天為1療程。板藍根注射液4ml,肌肉注射,每日1次,7日1療程。西葯:病毒靈0.4,左旋咪唑25ml, 口服每日3次,7日為1療程,連續用葯4周後觀察療效。療效判定痊癒:疣體全部消退,皮膚表面光潔;好轉:疣體縮小或部分消退;無效:疣體無改變。結果痊癒56例,有效1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4.5%。討論扁平疣又稱為青年扁平疣,主要侵犯青少年,以女性多見,是一種病毒感染皮膚病,中醫 認為,熱毒濕郁肌膚,瘀血內阻是其發病基礎,因而採用健脾利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治 療。方中:白術、苦參、薏苡仁健脾利濕,敗醬草、大青葉、夏枯草、清熱解毒,桃仁、 紅花、赤芍、川芎、穿山甲活血化瘀,並加用板蘭根注射液肌肉注射,增加清熱解毒的功 效。西葯:病毒靈、左旋咪唑,可以增加人體對病毒的抗病能力。中西醫相結合其抗病毒效 果更佳,因而臨床取得良好效果。參考資料: http://www.bhmai.e.cn/gb/m13.htm
麻煩採納,謝謝!
㈧ 臨床皮膚病學 趙辨主編 第三版
在網路上找就行。我想可能沒有,因為這些東西是有版權的。
㈨ 求推薦一本講皮膚病的書
你是想要臨床方面的書嗎?推薦臨床皮膚病學第三版,好像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吧,趙辨主編。
㈩ 皮膚科學有哪本書好
趙辨的臨床皮膚病學不錯,內容全面、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