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媳婦身上之前有過銀屑病小豆豆,最近喝的當歸生地黃芪白蒺藜的湯葯,嚴重了,有什麼好的葯物治療嗎謝
去醫院 看醫生 醫生最專業 不要自己瞎鼓搗
2. 瘙癢症有什麼金方
瘙癢症是指僅有瘙癢症狀,而無原發皮損的一種皮膚病。中醫稱之為風瘙癢。可發於任何季節、任何年齡,但更好發於老年人,更多見於冬季。臨床表現以皮膚瘙癢而無原發皮損為特徵,或瘙癢局限,如肛門、陰囊、女陰和小腿等,或逐漸擴展至身體大部或全身。瘙癢時發時止,夜間尤甚,影響睡眠,多伴抓痕、血痂或繼發感染。常反復發作。
(一)內治方【方一】四物湯【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當歸(酒浸炒)、川芎、白芍葯、熟乾地黃(酒灑蒸)各等份。
【功效】養血潤膚。
【製法】為粗末。
【用法】每服9克,水煎去渣,空腹食前熱服。
【方二】養血定風湯【來源】《外科證治全書》【組成】生地黃15克,當歸9克,赤芍、天門冬、麥門冬、生僵蠶各6克,鮮首烏15~21克,牡丹皮4.5~6克,川芎1.5克。
【功效】養血潤膚,滋陰生津。
【用法】水煎溫服,或為丸服。
【方三】養血潤膚飲【來源】《外科證治全書》【組成】生地黃、熟地黃、當歸、黃芪、天花粉、黃芩各9克,天門冬、麥門冬、桃仁各6克,升麻3克。
【功效】養血潤膚,滋陰生津。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黃芪化毒湯【來源】《外科大成》【組成】生黃芪15克,連翹6克,防風、當歸、何首烏、白蒺藜各3克。
【功效】益氣養血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地黃飲子【來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組成】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玄參、牡丹皮、紅花、白蒺藜、首烏各9克,僵蠶、生甘草各6克。
【功效】養血滋陰,熄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六】扶脾堅表湯【來源】《瘡瘍經驗錄》【組成】金銀花、黃芪、防風、桔梗、蒼術、白術、甘草、懷山葯、車前子各12克。
【功效】疏風清熱利濕。
【用法】水煎,每日1劑。
【方七】除濕飲【來源】《揣摩有得集》【組成】蒼術、白術、地骨皮、白鮮皮、白附子、五加皮、僵蠶、秦艽、連翹、白芷、羌活、防風、生甘草各3克,蟬蛻9克。
【功效】燥濕清熱,祛風止癢。
【用法】加生薑3片,水煎服每日1劑。
【方八】救割全生湯【來源】《石室秘錄》【組成】人參15克,當歸45克,荊芥5克。
【功效】益氣和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九】荊防生地湯【來源】《不知醫必要》【組成】荊芥、防風各30克,赤芍、生地黃、金銀花各24克,甘草9克。
【功效】涼血疏風,利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止癢永安湯一【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麻黃、薄荷、獨活、赤芍、桃仁、甘草、當歸尾各6克,白芷、蟬蛻、天麻、荊芥穗、僵蠶各9克,藏紅花(另沖服)4克。
【功效】祛風活血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一】止癢永安湯二【來源】《常見皮膚病中醫療法》【組成】麻黃、防風、荊芥、僵蠶、薄荷、蒼術、當歸尾、赤芍、桃仁、紅花、甘草。
【功效】疏風活血,調和營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新消風散【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全蠍、僵蠶、牛蒡子各9克,薄荷、苦參、荊芥、防風各6克,生地黃15克,蟬衣4克,甘草3克。
【功效】祛風清熱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三】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麻黃、大棗、生薑、甘草、僵蠶、蟬蛻各6克,連翹、杏仁、鉤藤各9克,赤小豆、桑白皮各15克。
【功效】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四】蒼柏飲【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蒼術、黃柏各6克,蒲公英、茵陳各15克,山梔子9克,苦參片、茯苓皮、地膚子各12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熱利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五】止癢熄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生地黃30克,牡丹皮、赤芍、丹參、玄參、白鮮皮、刺蒺藜各9克,煅龍牡各10克,生甘草9克。
【功效】涼血滋陰,消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六】養血熄風方【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黃芪15克,當歸、白芍、紅花、玄參、荊芥、白蒺藜各9克,川芎、甘草各6克。
【功效】養血滋陰,消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七】首烏七花湯【來源】《名醫奇方秘術》【組成】何首烏、生地黃、熟地黃、鉤藤、杭菊各10克,防風、凌霄花、槐花、紅花、玫瑰花、白扁豆花、雞冠花各6克。
【功效】養陰疏表,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八】麻桂各半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桂枝、杏仁各6克,麻黃3克,赤芍9克,生薑3克,大棗6克。
【功效】疏風散寒,調和營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九】二地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熟地黃、生地黃、赤芍葯、女貞子、枸杞子、玉竹、麥門冬、菟絲子、浮萍、防風、防己、枳殼各10克,當歸10~12克,川芎6~9克,生黃芪、何首烏、刺蒺藜、白鮮皮各15~30克。
【功效】滋陰養血潤膚,疏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當熟養血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當歸、熟地黃、雞血藤、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荊芥、防風各9克,川芎、何首烏、甘草各6克。
【功效】養血安神,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一】當黃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當歸12~15克,熟地黃、黃芪、白蒺藜、川芎、荊芥、白芍葯各10~12克,何首烏30克,防風、甘草各6克。
【功效】益腎補肝,養血疏風,潤膚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濕熱重者加黃柏、黃芩、薏苡仁;風盛者加蟬蛻、白鮮皮。
【方二十二】首烏養血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當歸12克,熟地黃、制何首烏、山葯各15克,生地黃、黃精、天門冬、麥門冬、防風各10克,蟬蛻、炙甘草各6克。
【功效】養血祛風,滋陰生津。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冬季瘙癢加重者加桂枝;夏季瘙癢加重者加玄參;瘙癢頑固者加全蠍。
【方二十三】皮膚瘙癢症專效方【來源】《中醫專病專效方》【組成】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白鮮皮、荊芥、生地黃、紫草、赤芍葯各9克,蟬蛻6克,甘草5克。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血熱盛者加牡丹皮;病久血虛者加當歸、熟地黃。
【方二十四】消風散加減【來源】《四肢軀干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生地黃、生石膏各15克,苦參、蒼術、胡麻仁、牛蒡子、知母各9克,荊芥、防風各12克,蟬蛻、甘草各6克。
【功效】清熱涼血,疏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五】潤膚湯加減【來源】《四肢軀干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玄參、麥門冬、鉤藤、赤芍葯、牡丹皮、白鮮皮各10克,當歸、蟬蛻各6克,白蒺藜12克。
【功效】養陰潤燥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六】涼血消風湯加減【來源】《四肢軀干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生地黃、生石膏、白茅根各30克,玄參、知母、牛蒡子、荊芥、防風各9克,白芍葯12克,金銀花15克,甘草6克,升麻3克。
【功效】涼血清熱,解毒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七】龍膽瀉肝湯加減【來源】《四肢軀干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龍膽草、黃芩、炒山梔子、車前子、六一散、柴胡各9克,甘草、升麻各3克,防風、蟬蛻各6克。
【功效】清肝泄熱,利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八】人參健脾湯【來源】中醫雜志,1983:(5)
【組成】黨參、黃芪各12克,土炒白術、陳皮、防風各10克,茯苓皮12~15克,荊芥、砂仁(後下)、炒枳殼、玫瑰花、甘草各6克,炒黃連1~5克,廣木香9克。
【功效】益氣健脾,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九】潤膚湯【來源】湖北中醫雜志,1991:(4)
【組成】紅棗20枚,綠豆100克,豬脂1匙,冰糖適量。
【功效】益氣健脾,祛風止癢。
【製法】水煮至綠豆開花。
【用法】分2次服,日1劑。
【方三十】全蠍止癢湯【來源】安徽臨床中醫雜志,1998:(5)
【組成】全蠍、皂刺各9克,蛇床子15克,生地黃、熟地黃、防風各30克,當歸、丹參、白鮮皮、白蒺藜、首烏各20克。
【功效】養血滋陰,熄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一】養血潤膚飲二【來源】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6)
【組成】黨參、黃芪、生地黃、熟地黃、麥門冬、當歸、赤芍、白芍、防風、浮萍各10克,丹參、雞血藤、苦參、地膚子各15克,夜交藤、刺蒺藜各30克。
【功效】養血潤膚,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二】天麻丸【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天麻、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牛蒡子(微炒)、麥門冬(去心,焙)、羌活、秦艽各9克,防風、人參、羚羊角屑、犀角屑、黃芩各15克,烏蛇肉(酒浸,炙)、麻黃各30克,苦參3克。
【功效】祛風燥濕,涼血止癢。
【製法】搗篩為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不計時服,溫漿下20丸。
【方三十三】枳殼羌活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羌活、枳實、人參各45克,防風、枳殼、芍葯、白茯苓、白芷各60克,細辛、當歸、生甘草各30克,牡丹皮75克,川芎90克。
【功效】益氣養血,活血祛風。
【製法】上葯搗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大彈子大。
【用法】每日服1丸。
(二)外治方【方一】防風浴湯【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防風、羊桃根、苦參各90克,蒴藋1升,石楠、秦艽、川升麻、茵芋、白蒺藜、蛇床子、白礬、枳殼各30克。
【功效】疏風止癢。
【製法】細銼,以水7斗,煎至5斗,去滓。
【用法】於暖室中洗浴。
【方二】蛇床子湯【來源】《老中醫經驗學術選編》【組成】蛇床子18克,艾葉9克,蒼術、黃柏、苦參各15克。
【功效】燥濕止癢。
【用法】水煎薰洗局部,日3次。
【方三】止癢浴劑【來源】《皮膚科外用葯物手冊》【組成】枯礬、川椒各120克,朴硝500克,野菊花250克。
【功效】燥濕止癢。
【製法】加水15~20斤,煎煮3沸。
【用法】濾過乘熱洗浴,至微出汗為度,日1次。
【方四】粉身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川芎、藿香各60克,麻黃根、白芷各90克,藜蘆45克,雷丸150克。
【功效】疏風止癢。
【製法】搗羅為散,入英粉150克,相和勻。
【用法】粉身。
【方五】三黃洗劑【來源】《外傷科學》(廣州中醫學院)
【組成】大黃、黃柏、黃芩、苦參各等份。
【功效】燥濕止癢。
【製法】共為細末,上葯10~15克,入蒸餾水100毫升,醫用碳酸1毫升。
【用法】用時搖勻,棉簽蘸葯液搽患處,日4~5次。
【方六】香木水洗劑【來源】《中醫皮膚科診療學》【組成】木賊草、香附、地膚子各30克,細辛9克。
【功效】燥濕殺蟲,止癢。
【製法】研細末加水混勻。
【用法】用毛刷外塗患處。
【方七】蛇床子洗劑【來源】《張志禮皮膚病醫案選萃》【組成】威靈仙、蛇床子、當歸尾、土大黃、苦參各15克,縮砂殼9個、老蔥頭7個。
【功效】祛風止癢。
【製法】水煎2次,混合倒入浴盆。
【用法】坐浴,每次20分鍾,日1次。
3. 白癜風有什麼金方
白癜風是一種限局性色素脫失性皮膚病,表現為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限局性白色斑片,以多發於面、頸、手背以及對稱性分布為重要特點。與遺傳因素、自身免疫和神經因素等有關。中醫稱之為白駁風、斑白、斑駁、白癜、白駁、白蝕等。
本病的臨床表現為:多見於青壯年。任何部位皮膚均可發生,但好發於易受光照及摩擦損傷部位,如顏面部、頸部、軀幹部和四肢等。口唇、陰唇、龜頭及包皮內側黏膜亦可累及。大部分白色斑對稱分布、亦有部分患者白斑沿神經節段分布。皮損為局限性色素脫失斑,乳白色,自指甲至錢幣大小,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白斑處毛發也可變白。在進展期,脫色斑向正常皮膚移行,發展較快,並有同形反應,即壓力、摩擦、外傷後可形成繼發白癜風。病程慢性遷延,可持續終身,亦有自行緩解的病例。
(一)內治方【方一】驗方一【來源】《奇難雜症》【組成】白花蛇15克,蟬蛻12克,僵蠶18克,露蜂房12克,當歸12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三棱18克。
【功效】活血祛風,理氣化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驗方二【來源】《奇難雜症》【組成】熟地黃30克,淮山18克,女貞子18克,牡丹皮15克,茯苓18克,首烏30克,僵蠶18克,白蒺藜16克,蟬蛻12克。
【功效】養血祛風,滋陰補腎。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驗方三【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功勞葉、檳榔各15克,白蒺藜、補骨脂各12克,生甘草4.5克。
【功效】補腎清熱,消積殺蟲。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驗方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黨參、白芷、蒼術各10克,何首烏、雞血藤、夜交藤、丹參各15克,紅花、路路通、麻黃各6克,全蠍1~2個。
【功效】養血祛風,通經活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驗方五【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新鮮馬齒莧50克。
【功效】清熱解毒,烏發散血。
【製法】將鮮馬齒莧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每劑煎二次,葯液混合。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六】驗方六【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當歸、防風、補骨脂、赤芍、紅花、陳皮、川芎各10克,雞血藤、黃芪、黑豆皮各15克,白蒺藜30克。
【功效】清熱祛風,活血養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服20劑後將上葯共為細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方七】驗方七【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當歸9克,川芎9克,牡丹皮9克,桂枝9克,烏梢蛇9克,白鮮皮9克,地膚子9克,豨薟草9克,赤芍15克。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八】驗方八【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當歸9克,川芎6克,赤芍9克,白芍15克,紅花5克,何首烏15克,拘杞10克,生地黃15克,黃芪20克,白芷7克,白蒺藜7克,桂枝6克。
【功效】滋補肝腎,活血益氣。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烏金煎【來源】吉林中醫葯,1988:(2)
【組成】黑豆衣120~180克,羌活6~12克,獨活、荊芥各12克,蜂蜜30克,酒少許。
【功效】補腎榮膚,祛風勝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消斑湯【來源】山西中醫,1988:4(2)
【組成】桔梗、鬱金、獨活、防風、桃仁各10克,何首烏、黑芝麻、旱蓮草、蒼耳子各18克,紅花60克,苦參15克,白附子6克,蒼術12克,黃芪20克。
【功效】祛風除濕,益氣固表,活血消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一】白癜風消飲一【來源】中西醫結合雜志,1988:8(8)
【組成】柴胡、白芷、川芎、桔梗各9~12克,丹參、首烏各10~15克,鬱金、桃仁、防風、荊芥、龍膽草、補骨脂、白術、陳皮各6~10克,當歸12~25克。
【功效】疏肝活血,健脾除濕,祛風清熱。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白癜風消飲二【來源】《難證奇方妙用》【組成】柴胡9~12克,白芍9~12克,川芎9~12克,桔梗9~12克,鬱金6~10克,桃仁6~10克,紅花6~10克,防風6~10克,荊芥6~10克,龍膽草6~10克,補骨脂6~10克,白術6~10克,陳皮6~10克,當歸12~25克。
【功效】活血祛瘀,消風潤膚。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三】祛白消斑湯【來源】湖南中醫雜志,1989:5(5)
【組成】當歸、川芎、赤芍、白芍、紅花、何首烏、枸杞子、生地黃、黃芪、白芷、白蒺藜、桂枝、防風。
【功效】活血養血,祛風益氣。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四】玄機湯【來源】《奇效良方集成》【組成】草河車、浮萍、丹參各50克、川芎15克,紫草、劉寄奴、牡丹皮、威靈仙各15克,琥珀、地龍、土鱉蟲各10克。
【功效】補血活血,通絡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小兒酌減,孕婦忌服。1個月為1療程。
【方十五】通竅活血湯加減【來源】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1:4(10)
【組成】川芎、赤芍、紅花、老蔥白、鮮姜、防風、蒼耳子各9克,桃仁12克,紅棗(去核)7枚,桔梗、黃芪各15克,麝香(沖服)0.1克(若無麝香可用白芷20克代替),黃酒120克,桂枝5克,浮萍15克。
【功效】活血化瘀,祛風解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六】一貫煎加味【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女貞子、覆盆子、防風、當歸、川楝子、枸杞子各10克,沙參、麥門冬各15克,生地黃30克。
【功效】滋補肝腎,養血祛風。
【製法】上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七】七零八方加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當歸、白芍、紫草、姜黃、茜草各10克,黑芝麻、白鮮皮、何首烏各12克。
【功效】調和氣血,驅風通絡。
【製法】上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八】消風飲【來源】《民間治病小絕招》【組成】粉牡丹皮10克,廣鬱金10克,草紅花10克,炒白蒺藜10克,紫草10克,黑豆10克,制何首烏15克,生石決明15克,生地榆15克。
【功效】活血祛風,養血祛癜。
【製法】上葯共入砂鍋內,加清水1升,浸泡30分鍾,上火煎煮30分鍾,濾渣取汁,二煎加水適量,煎煮20分種,濾液混合。
【用法】分3次溫服,每日1劑。
【備注】同時用蛇皮50~100克剪碎,放瓦上煅為炭,研細末,醋調如糊,外塗患處,1日3次。
【方十九】涼血地黃湯加減【來源】中醫雜志,1993:34(3)
【組成】生地黃30克,赤芍、丹參、當歸尾、川芎、桃仁泥、黃芩、地榆、荊芥、防風、豨薟草、白鮮皮、地膚子、烏梢蛇各9克,生甘草3克。
【功效】涼血活血,清熱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二仙湯合四物湯加味【來源】中醫雜志,1993:34(3)
【組成】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當歸、赤芍、白芍、山萸肉、仙茅、枸杞子、仙靈脾、川芎、桂枝、白蒺藜、白鮮皮、防風、炙地龍、桃仁泥各9克,生甘草3克。
【功效】滋補肝腎,補益氣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一】蘇木著色湯【來源】《難證奇方妙用》【組成】蘇木10克,茺蔚子10克,蟬蛻10克,赤芍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烏20克,大棗6枚。
【功效】補益精血,養肝安神,烏須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每10劑間隔2~3日。
【備注】應用上方時,白斑局部配合日光浴,每次20~30分鍾,每日2~3次,或使白斑多接觸日光,但避免暴曬。
【方二十二】雙藤桂枝湯加減【來源】《現代中醫葯應用與研究大系》【組成】雞血藤15克,首烏藤30克,生黃芪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桂枝5克,防風10克,蒼術10克,紫蘇梗10克,旱蓮草15克,生甘草6克。
【功效】調和氣血,疏散風邪。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三】柴胡疏肝湯合桃紅飲加減【來源】《現代中醫葯應用與研究大系》【組成】生蒲黃10克,五靈脂10克,丹參1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白芍各10克,香附10克,炒荊芥10克,防風10克,蟬蛻5克,枳殼10克,柴胡5克。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四】六味地黃丸合四物湯加減【來源】《現代中醫葯應用與研究大系》【組成】潼蒺藜、女貞子、生地黃、熟地黃、何首烏、黑芝麻、白蒺藜各15克,覆盆子、枸杞子、赤芍、白芍、當歸、川芎各10克。
【功效】滋補肝腎,養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五】右歸飲加減【來源】《現代中醫葯應用與研究大系》【組成】制附子10~15克,肉桂1克,乾薑10克,黨參15克,桑寄生15克,丹參15克,白蒺藜15克,補骨脂10克,當歸10克,何首烏15克,豨薟草15克。
【功效】溫補脾腎,活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六】消癜丹【來源】湖南中醫雜志,1995:11(6)
【組成】赤芍10克,丹參30克,當歸10克,川芎12克,防風12克,麻黃10克,鉤藤12克,柴胡12克,桃仁12克,紅花8克,僵蠶8克,蟬蛻10克,蒼耳子20克,紫草20克,甘草4克。
【功效】疏風宣肺,疏肝活血,通經消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七】阿膠熟地丸【來源】湖北中醫雜志,1985:(6)
【組成】阿膠、熟地黃、當歸各600克,胡麻仁450克,川芎、赤芍、苦參各350克,肉桂、威靈仙各250克,防風300克,附子150克,薄荷200克。
【功效】滋養肝腎,溫陽益氣,祛風通絡。
【製法】上方製成蜜丸。
【用法】1次15克,日3次,淡鹽湯送服。
(二)外治方 【方一】驗方一【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桑柴灰2斗。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製法】將桑柴灰於大甑內蒸灰氣溜。
【用法】取釜中湯淋汁熱洗。
【方二】驗方二【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馬齒莧20克(鮮品加倍),紅糖10克,醋7毫升。
【功效】清熱解毒,烏發散血。
【製法】上葯混合後煮沸,過濾,置有色瓶內備用。或將鮮馬齒莧洗凈,切碎,搗爛,擰出汁液,瓶裝。
【用法】以棉簽蘸液塗患部,每日1~2次(最好在睡前塗1次)。配合患部日光浴,從每天10分鍾開始,逐日增加至每天1~2小時。
【方三】驗方三【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雄黃、硫黃、密陀僧、硃砂各240克,雌黃60克,白芨360克,白附子600克,冰片36克。
【功效】祛風通絡,殺蟲消斑。
【製法】共研細末。
【用法】以生黃瓜蘸此葯粉塗擦白斑。
【方四】驗方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白附子、硫黃等量。
【功效】祛風通絡。
【製法】研末。
【用法】薑汁調勻外搽。
【方五】驗方五【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枯礬、防風各等量。
【功效】祛風利濕,清熱解毒。
【製法】共為細面備用。
【用法】以鮮黃瓜片蘸葯面擦患處。
【方六】驗方六【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雄黃、硫黃、黃丹、密陀僧、生南星等份。
【功效】祛風殺蟲,消斑祛瘀。
【製法】上葯共研細末。
【用法】取一生薑剖開,以其剖面蘸葯粉擦患處,擦後患處變黑,次日再擦,至黑退便愈。
【備注】治療中忌食魚腥和酒類。
【方七】驗方七【來源】《久病難症必效單方》【組成】硫黃、密陀僧、輕粉各3克,麝香0.015克。
【功效】溫經散寒,殺蟲通絡。
【製法】共研成細末,用清水加薑汁數滴調勻。
【用法】外搽患處,每日4~6次。
【方八】驗方八【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肉桂30克,補骨脂90克。
【功效】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製法】以水酒各半混勻後浸葯1周。
【用法】外搽患處。
【方九】驗方九【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菟絲子25克(碎),50%酒精75毫升。
【功效】滋補肝腎,活血消斑。
【製法】浸泡7天。
【用法】外搽患處。
【方十】驗方十【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生山梔子25克,50%酒精75毫升。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製法】浸泡7天。
【用法】外搽患處。
【方十一】驗方十一【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姜黃300克,黑礬300克,密陀僧90克,雄黃30克,補骨脂150克,輕粉30克,75%乙醇5000毫升。
【功效】祛風殺蟲,收斂消斑。
【製法】先將前五味葯浸泡於乙醇中,置七天後,濾除葯渣,加入輕粉即成酊劑。
【用法】用葯前用切片生薑用力塗擦患處,以皮膚發紅為度,再用新毛筆蘸此酊劑塗患處。每日2次,直至病癒。
【方十二】驗方十二【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無花果葉,燒酒各適量。
【功效】解毒行氣,活血化瘀。
【製法】無花果葉細切浸酒7天。
【用法】以酒擦患處,每日3次。
【方十三】驗方十三【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露蜂房、凌霄花、踟躅花各30克,附子、川烏頭、防風各60克。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製法】上葯研細末,用豬脂1500克煎煉,看葯焦黃,去渣。
【用法】外搽患處。
【方十四】驗方十四【來源】《是齋百一選方》【組成】草烏15克,巴豆3克。
【功效】驅風除濕,通絡散瘀。
【製法】草烏、巴豆,並切細上用米醋和濕,以布裹。
【用法】浴罷擦之,頻浴為佳。
【方十五】驗方十五【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細辛6克,雄黃,白芷各8克。
【功效】溫經散寒,殺蟲通絡。
【製法】研細末。
【用法】醋調搽。
【方十六】驗方十六【來源】《久病難症必效單方》【組成】細辛6克,白芷3克,雄黃3克。
【功效】溫經散寒,殺蟲通絡。
【製法】將上葯研末後放陳醋攪拌均勻。
【用法】塗擦患部,每日1~2次。
【方十七】驗方十七【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硫黃、密陀僧、膩粉、乳香、白僵蠶、杏仁各30克。
【功效】收斂殺蟲,祛風散結。
【製法】各研細末,和研勻,酥油調膏。
【用法】外搽患處。【方十八】白癜康【來源】北京中醫,1993:(2)
【組成】黃芪、何首烏、白鮮皮各30克,姜黃、丹參、自然銅、補骨脂各15克,白蒺藜、防風各10克。
【功效】益氣補血,活血祛風。
【用法】水煎外洗,1日3~4次,3個月為1療程。
【方十九】密陀僧散【來源】《外科正宗》【組成】硫黃、雄黃、蛇床子各6克,石黃、密陀僧各3克,輕粉1.5克。
【功效】祛風,殺蟲,止癢。
【製法】上葯共為細面。
【用法】直接外撲或用醋調搽患處,日1~3次。
【方二十】消斑酊【來源】《難證奇方妙用》【組成】烏梅60克,補骨脂30克,毛薑10克。
【功效】清熱收斂,殺蟲通絡。
【製法】將上葯放入80%~85%酒精(按照葯物1份,酒精3份比例配製)內浸泡兩周後濾去渣。
【用法】使用時用棉球或紗布蘸葯塗患處,每日次數不限,每次1~5分鍾,擦時用力要勻,覺患處皮膚發熱為度。連續塗搽數日,直至白斑消除為止。
【方二十一】前胡防風補骨脂方【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前胡20克,防風10克,補骨脂30克,75%酒精100克。
【功效】溫陽祛斑,活血祛風。
【製法】以上前三味研為細末,加入75%酒精中浸泡7天,過濾取汁,備用。
【用法】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處,每次5~15分鍾,每日早晚各1次。
【方二十二】荊芥川椒補骨脂方【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紫荊芥皮15克,川椒15克,補骨脂15克,75%酒精100克。
【功效】發表祛風,理血殺蟲。
【製法】以上前三味研為細末,加入75%酒精中浸泡7天,過濾取汁,備用。
【用法】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處,每次5~15分鍾,每日早晚各1次。
【方二十三】補骨脂酊【來源】《古今名方》【組成】補骨脂120克,旱蓮草60克。
【功效】調和氣血,活血通絡。
【製法】上葯研碎放入75%酒精500毫升內,浸泡7天,過濾去渣,瓶裝備用。
【用法】用棉球蘸葯塗於患處。並摩擦5~10分鍾。
【方二十四】博落回姜醋方【來源】《皮膚病百種療法》【組成】博落回30克,陳醋90克,老生薑適量。
【功效】解毒殺蟲通絡。
【製法】以上前一味切碎,裝入瓶中,加入陳醋浸泡10天,備用。
【用法】先將老生薑切開,用斷面擦患處皮膚至微紅,再用棉簽蘸葯塗擦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
4. 請幫忙鑒別下以下這味治療蕁麻疹的方子:熟地 、當歸 、白芍、川芎、荊芥、防風、蟬衣、白蒺藜各10克
病情分析:
你好,可用上述中葯治療的。
指導意見:
慢性蕁麻疹有時治療比較困難,需要從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入手,應盡量避免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
5. 黃芪,當歸,生地,白蒺藜泡水喝能治療牛皮癬嗎
牛皮癬屬於慢性皮膚病,屬於真菌感染,恢復比較慢,建議用抗真菌葯物治療,吃上氟康唑或者伊曲康唑,再抹上癬葯膏或者癬濕葯水進行治療,期間注意不要吃雞蛋,海鮮類食物。
6. 當歸 生地 赤芍 川芎 荊芥 防風 黃芪 何首烏 白蒺藜 甘草 蟬蛻 白鮮皮 白術 地膚子 蛇床子 能喝嗎 皮膚病
這個方子確實是對抄皮膚病有效的,肯定可以喝,只要配伍(重量)不是特別出格,多喝點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沒有重量很難判斷開方人的主治思路,只能告訴你,方子思路是在「涼血、抗風」,是針對
至於加減,還要看四診參合來確定,沒有四診誰說現在就給你加減,基本上就是胡說
7. 防風 黃芪 白蒺藜泡水喝,能治療什麼,可以久服嗎
有益氣祛風止癢的作用。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葯物的,是否可以久服根據身體狀態決定。
8. 蕁麻疹有什麼金方
蕁麻疹是常見過敏性皮膚病,內因稟賦不耐,人體對某種外來物質過於敏感而發生的一種皮膚病。中醫稱之為癮疹、風疹塊等。可因食物、葯物、生物製品、感染等導致,或因精神因素、內分泌系統疾病、外界寒熱刺激等誘發。臨床表現:皮膚突然出現風團,鮮紅或蒼白或皮膚顏色,大小不一,可相互融合,時隱時現,此起彼伏,消退後不留痕跡。伴劇癢、燒灼感。本病常因季節、體質、接觸物質、發生部位不同而表現不同。嚴重者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也可被累及,出現咽喉發堵、胸悶;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甚至出現窒息或過敏性休克表現。病程長短不一,部分反復發作,變為慢性。(一)內治方【方一】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源】《傷寒論》【組成】桂枝9克,芍葯、生薑、炙甘草、麻黃各6克,大棗4枚,杏仁6克。
【功效】疏風解表。
【製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再入余葯同煎。
【用法】日1劑,分3次服。
【方二】麻黃加術湯【來源】《金匱要略》【組成】麻黃(去節)9克,桂枝(去皮)6克,甘草(炙)3克,杏仁(去皮尖)6個,白術12克。
【功效】發汗解表,除寒祛濕。
【製法】上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二升半,去滓。
【用法】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方三】補中益氣湯【來源】《脾胃論》【組成】黃芪、炙甘草各15克,人參、白術各9克,當歸身6克,陳皮、升麻、柴胡各6~9克。
【功效】升陽益氣。
【製法】為細末。
【用法】水煎去渣,食遠稍熱服。
【方四】當歸飲子【來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組成】當歸、白芍、川芎、首烏、黃芪、荊芥、防風、白蒺藜各9克,熟地黃12克。
【功效】養血熄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五】四物消風飲【來源】《外科證治全書》【組成】生地黃12克,當歸身、赤芍各6克,荊芥、薄荷、蟬蛻各4.5克,柴胡、川芎、黃芩各3.6克,生甘草3克。
【功效】養血祛風清熱。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六】清癢湯【來源】《仙拈集》【組成】黃芪、防風、荊芥、苦參、蟬蛻、蒺藜、僵蠶、當歸、生地黃、赤芍葯、川芎、何首烏各1.5克。
【功效】益氣養血,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頻繁服之,每日1劑。
【方七】蕁麻疹湯【來源】《臨證醫案醫方》【組成】生地黃15克,牡丹皮9克,白茅根30克,赤芍9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當歸尾3克,山梔子9克,蒼耳子9克,薏苡仁15克,谷芽15克,麥芽15克,白鮮皮15克。
【功效】涼血清熱,活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八】疏風清熱飲【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防風、牛蒡子、白蒺藜、丹參、赤芍、山梔子、黃芩、金銀花、連翹各9克,蟬衣4.5克,生地黃15克,生甘草各6克。
【功效】疏風清熱。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九】消風清熱飲【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防風、浮萍、蟬衣、赤芍、當歸、大青葉、黃芩各9克。
【功效】疏風清熱。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祛風勝濕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防風、羌活、茯苓皮、金銀花各9克,蟬衣、陳皮、甘草各6克。
【功效】祛風勝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一】止癢永安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防風、桂枝、羌活、當歸、赤芍、桃仁、紅花各9克,麻黃、白芷、蟬衣各6克。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和營。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二】固衛御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炙黃芪、防風、炒白術、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生薑3片,大棗7枚。
【功效】調營固衛。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三】活血祛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當歸尾、赤芍、桃仁、紅花、荊芥、白蒺藜各9克,薄荷、甘草各6克。
【功效】活血祛瘀,和營消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四】涼血消風散【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生地黃、生石膏各30克,當歸、荊芥、苦參、白蒺藜、知母各9克,甘草、蟬蛻各6克。
【功效】涼血清熱,消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五】養血消風散【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熟地黃15克,當歸、荊芥、白蒺藜、蒼術、苦參、麻仁各9克,甘草6克。
【功效】養血滋陰,消風止癢。
【製法】為粗末。
【用法】每服6克,水煎服。
【方十六】搜風流氣飲【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菊花、僵蠶、當歸、赤芍、烏葯各9克,防風、白芷、川芎、陳皮各6克。
【功效】疏風達邪,和營理氣。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七】健脾祛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陳皮6克,茯苓、蒼術、澤瀉、烏葯、荊芥、防風、羌活各9克,木香3克,生薑3片,大棗5枚。
【功效】健脾理氣,祛風散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八】烏蛇驅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烏梢蛇、荊芥、防風、羌活、黃芩、金銀花、連翹各9克,黃連、蟬蛻、白芷、甘草各6克。
【功效】搜風清熱,敗毒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九】薄荷牛蒡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牛蒡子、焦馬勃、焦山梔子、炒僵蠶、連翹殼各9克,京玄參、西赤芍葯、薄荷葉、大青葉各12克,板藍根15克,玉桔梗6克。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麻黃蟬蛻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麻黃、槐花各6克,蟬蛻、浮萍各9克,黃連、甘草各3克。
【功效】祛風散寒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一】浮萍地膚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浮萍、地膚子、白僵蠶、白蒺藜、豨薟草、白鮮皮各9克,凈麻黃、凈蟬蛻、生甘草各2克,苦參片、粉牡丹皮各4克。
【功效】疏風散寒,祛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二】加味四物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川芎、當歸各31克,熟地黃、黃芩、懷山葯、白術、首烏各15克,白芍、浮萍各12克,紅棗6克。
【功效】清營健脾,養血消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三】蠶砂飲【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蠶砂、丹參各31克,重樓15克,白鮮皮、地膚子、蟬蛻各9克。
【功效】祛風除濕,化瘀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四】麻黃方【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麻黃、乾薑皮、浮萍各3克,杏仁4.5克,白鮮皮、丹參各15克,陳皮、牡丹皮、白僵蠶各9克。
【功效】開腠理,和血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五】荊防方【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芥穗、防風、僵蠶、紫背浮萍各6克,金銀花12克,牛蒡子、牡丹皮、乾地黃、黃芩各9克,薄荷、蟬蛻各4.5克,生甘草6克。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六】多皮飲【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粉牡丹皮、川槿皮各9克,桑白皮、白鮮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各15克,乾薑皮6克。
【功效】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七】止癢合劑【來源】《簡明中醫皮膚病學》【組成】防風、當歸各9克,苦參、首烏藤、白鮮皮、刺蒺藜各30克。
【功效】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八】通腑祛風湯【來源】《古今名方》【組成】柴胡、黃芩、半夏、生大黃(後下)、炒枳殼、薤白、荊芥、防風、白芷各9克,赤芍葯、蟬蛻各12克,白蒺藜15克,苦參18克,全瓜蔞24克。
【功效】通腑瀉熱,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九】養血祛風湯【來源】《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皮膚病》【組成】生地黃15克,當歸、川芎、白芍、防風、荊芥、蒼術、黃柏各9克,甘草6克。
【功效】疏風養血,燥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永安止癢湯【來源】《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皮膚病》【組成】麻黃、僵蠶、防風、荊芥、薄荷、甘草各6克,蒼術、桃仁、當歸尾、赤芍、紅花各9克。
【功效】疏風活血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一】徐長卿煎劑【來源】《皮膚科外用葯物手冊》【組成】徐長卿根或全草(陰干)10~15克。
【功效】疏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二】黃參芍桂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炙麻黃10克,桂枝、炙甘草、五味子各6克,白芍葯、代赭石、制何首烏各20克,麥門冬、黨參、當歸、黃芪各12克。
【功效】辛溫解表,益氣固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三】十味羌活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生地黃、羌活各10克,防風、炒蒼術、川芎、白芷、炒黃芩、甘草各6克,北細辛1.5克,生薑2片、蔥白頭3枚。
【功效】辛溫發汗解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四】紫銀湯一【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紫草根、金銀花、土茯苓、赤小豆各15克,連翹、白鮮皮、赤芍葯各9克,荊芥7克,蟬蛻5克,甘草3克。
【功效】疏風清熱,和營理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五】四皮飲一【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地骨皮、白蒺藜、蟬蛻各6克,桑白皮、茯苓、夏枯草、連翹、牛蒡子各10克,地膚子6克,生地黃、赤芍葯各12克,生薑皮3克。
【功效】瀉熱消疹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反復發作者加地龍、蜈蚣、全蠍;並發胃腸道症狀者加白芍葯、白術、蒲公英、厚朴。
【方三十六】浮萍蟬防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浮萍20克,蟬蛻、防風各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
【功效】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偏風熱者加牛蒡子、苦參、連翹;偏風寒者加麻黃、桂枝;奇癢難忍發作頻繁者加地龍、蒼耳子、白蒺藜。
【方三十七】多味大補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黃芪、地膚子各30克,熟地黃15克,肉桂、制附子各6克,黨參2克,白術、茯苓、白芍葯、赤芍葯、當歸各12克,川芎、烏梢蛇、炙甘草各9克。
【功效】益氣養血,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八】復方蟬蛻丸【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蟬蛻6克,生地黃炭12克,牡丹皮12克,白芷9克,白蒺藜9克,當歸6克,赤芍葯9克,大力子9克,桑白皮15克,黨參9克,荊芥、麻黃、防風、薄荷各4.5克,紫花地丁9克,川黃連3克,黃芩9克,蒲公英15克,黃芪9克,淡豆豉12克。
【功效】祛風解表,清熱涼血,益氣養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九】葛麻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葛根12克,麻黃6~9克,生薑5~9克,桂枝、甘草、白芍葯各6克,大棗4~6枚。
【功效】解肌發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十】升陽益胃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黃芪12克,半夏、人參、羌活、白芍葯、防風、白術、獨活、茯苓、澤瀉各9克,陳皮、柴胡各6克,炙甘草、黃連各3克。
【功效】益氣健脾。
【用法】水煎服,日1劑。
(二)外治方【方一】茺蔚浴湯【來源】《外台秘要》【組成】茺蔚、蒺藜、楊桃、蒴藋草、漏蘆蒿各500克,鹽1500克。
【功效】疏風止癢,祛濕。
【製法】水3石同煮取2.5石,去滓。
【用法】納鹽待溫入浴。
【方二】百部洗方【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百部、苦參各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黃15克,狼毒75克。
【功效】疏風止癢,祛濕。
【製法】研粗末。
【用法】以紗布溻洗,或溻洗後再熱水浸浴。
【方三】楮桃葉洗劑【來源】《簡明中醫皮膚病學》【組成】楮桃葉500克,水5升。
【功效】疏風止癢。
【製法】煮沸30分鍾。
【用法】溻洗,浸浴。
【方四】茵陳甘草湯【來源】赤腳醫生雜志,1976:(11)
【組成】茵陳、地膚子各30克,黃柏15克,甘草12克。
【功效】清熱利濕,透疹止癢。
【製法】上葯用水1.5升,煎至1升,過濾。
【用法】盛於干凈盆內溫洗全身。日1劑,每日1~2次。
【方五】交藤鮮皮散【來源】中醫雜志,1983:(2)
【組成】夜交藤200克,蒼耳子、白蒺藜各100克,白鮮皮、蛇床子各50克,蟬蛻20克。
【功效】疏風透疹,解毒利濕。
【製法】加水7大碗(約5升),煎開20分鍾。
【用法】乘熱先熏,候溫用舊巾布浸葯液外洗患處。
【方六】苦參外洗湯【來源】雲南中醫雜志,1986:(1)
【組成】蛇床子20克,明礬12克,花椒6克,土茯苓30克,白鮮皮15克,苦參30克,荊芥12克,食鹽30克。
【功效】疏風透疹,燥濕止癢。
【製法】上葯加水2毫升煎至1升。
【用法】將葯液傾入盆內加適量溫水,然後將小兒泡入盆內浸浴,用毛巾邊擦邊洗,尤其有疹塊須多擦洗,至葯液漸涼為度。洗後小兒身體不必用清水洗凈,以保持葯力。每日1次。
【方七】浮萍蠶沙散【來源】廣西中醫葯,1988:(1)
【組成】紫背浮萍150克(鮮品加倍),蠶砂100克。
【功效】活血透疹。
【製法】上葯包煎至沸後約10分鍾取葯汁3~5升。
【用法】待溫度能耐受時,用干凈毛巾蘸葯汁,從頭部向下肢搽洗,日1~2次,每次10~15分鍾。
【方八】百部酒【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百部180克,75%酒精或白酒360克。
【功效】疏風止癢殺蟲。
【製法】浸泡7天,過濾去渣。
【用法】用棉棒或刷蘸塗。
【方九】徐長卿酊【來源】《皮膚科外用葯物手冊》【組成】徐長卿(研細)適量,75%酒精適量。
【功效】疏風止癢。
【製法】調為糊狀。
【用法】塗敷患處,日2~3次。
【方十】止癢靈【來源】《皮膚病方劑葯物手冊》【組成】蛇床子30~60克,白酒或75%酒精360克。
【功效】燥濕止癢。
【製法】浸泡7天過濾去渣。
【用法】外塗。
【方十一】參桃酊【來源】北京中醫,1987:(5)
【組成】苦參、鮮桃葉、膽礬、冰片各6克。
【功效】利濕解毒,涼血止癢。
【製法】製成酊劑。
【用法】每日塗患處4次。
【方十二】枳實膏【來源】《幼幼新書》【組成】枳實30克,茺蔚子、防己各37.5克,升麻45克,竹葉40克,石膏60克,芒硝90克。
【功效】瀉熱疏風止癢。
【製法】上葯用麻油1.2升,煎四五沸,去渣。
【用法】塗患處。
【方十三】羌活散【來源】《證治准繩·瘍醫》【組成】羌活、獨活、明礬、白鮮皮、硫黃、狼毒各30克,輕粉7.5克,白附子、黃丹、蛇床子各15克。
【功效】祛風燥濕止癢。
【製法】為細末,油調成膏。
【用法】敷用。
9. 當歸 生地 赤芍 川芎 荊芥 防風 黃芪 何首烏 白蒺藜 甘草 蟬蛻 白鮮皮 白術 地膚子 蛇床子
問題分析:
當歸生地抄赤芍川芎荊芥防風黃芪何首烏白蒺藜甘草蟬蛻白鮮皮白術地膚子蛇床子這幾個葯在一起治皮膚病會又副作用嗎克數都在5-10克或者有些葯可以去一兩個我是網路搜的自己加了點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是這些葯的功效略知一二不要叫我去醫院哦叫醫生開哦要不然不會來這里問謝謝
意見建議:
你好!建議這些葯不要在一起使用,治療皮膚病急性期先把黃芪去下為好!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