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民間治療小方子
1.買一條絲瓜回來
切成薄片
別太薄啦
大約8毫米左右
將絲瓜薄片貼在患處即版可「
2.要是權買不到絲瓜
或者沒得賣
有一個更為簡單
但卻十分有效的
用牙膏塗抹患處
牙膏家裡絕對有
而且牙膏的有效性比絲瓜要高些
⑵ 皮膚瘙癢,成片狀,一抓就是一片小紅疹子!怎麼辦
你好,我是皮膚科醫生.通過你的描述.我考慮可能是以下2種病其中一種,由於你得描述不是很明確. 蕁麻疹或者是丘疹性蕁麻疹
蕁麻疹(urticaria)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邊緣清楚的紅色或蒼白色的瘙癢性皮損——風團。
【病因】 蕁麻疹的病因復雜,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確切原因。常見的病因如下。
1.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是某些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調味品等。有的食物引起的蕁麻疹可屬於變態反應性。但有的不新鮮食品腐敗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釋放物,蛋白食品在徹底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蕁麻疹。
2.葯物許多葯物易引起機體的變態反應導致本病,常見的有青黴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痢特靈、磺胺等。也有些葯物為組胺釋放物,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奎寧、肼苯達嗪等。
3.感染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最常見的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病灶,如鼻竇炎、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等與蕁麻疹發病的關系,不易簡單地確定,須經治療試驗才能證實。
4.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刺激。
5.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蕁麻刺激或吸入動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可引起乙醯膽鹼釋放。
7.內臟和全身性疾病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等,可成為蕁麻疹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的原因。
【發病機制】 有變態反應與非變態反應兩種。
(一)變態反應性 多數為Ⅰ型變態反應,少數為Ⅱ型或Ⅲ型。Ⅰ型變態反應引起的蕁麻疹機制為變應原使體內產生IgE抗體,與血管周圍肥大細胞和血循環中嗜鹼性粒細胞相結合。當該變應原再次進入體內,與肥大細胞表面IgE特異性結合,促使肥大細胞脫顆粒和一系列化學介質的釋放。引起本病的化學介質主要是組胺,其次是激肽。這些介質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增加等,從而產生皮膚、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一系列症狀。
Ⅱ型變態反應性蕁麻疹如輸血反應,多見於選擇性IgA缺乏患者。當這些患者接受輸血後,產生IgA抗體。再輸入血液後即形成免疫復合物,激活補體,產生過敏毒素(anaphylatoxin)及各種炎症介質,引起紅細胞破碎及過敏性休克和蕁麻疹。
Ⅲ型變態反應引起的蕁麻疹樣損害稱蕁麻疹性血管炎,屬血管炎。
(二)非變態反應性 是由下列物質進入體內使補體激活或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激肽等引起。
1.葯物如阿托品、箭毒、嗎啡、奎寧、阿司匹林、毛果芸香鹼、罌粟鹼、多粘菌素B、可待因、可卡因等,或某些簡單化合物如胺、脒的衍生物、吐溫80等。
2.毒素蛇毒、細菌毒素、海蜇毒素、昆蟲毒素等。
3.食物水生貝殼類動物、龍蝦、蘑菇、草莓等。
【臨床表現】為常見病,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 類,前者在短時期內能痊癒,後者則反復發作達數月至數年。
(一)急性蕁麻疹 起病常較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開始時孤立或散在,逐漸擴大,融合成片。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時,壓迫管壁,風團呈蒼白色,皮膚凹凸不平,呈橘皮樣。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風團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風團此起彼伏,不斷發生。病情重者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症狀。部分可因胃腸粘膜水腫出現腹痛,劇烈時頗似急腹症,亦可發生腹瀉,出現里急後重及粘液稀便。累及氣管、喉粘膜時,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若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等全身中毒症狀,應特別警惕有無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等可能。
血液常規檢查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若有嚴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常增高或細胞計數正常而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比增多,或同時有中毒性顆粒。
(二)慢性蕁麻疹 全身症狀一般較輕,風團時多時少,反復發生,常達數月或數年之久。有的有時間性,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則無一定規律。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病因。
(三)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皮膚劃痕症 (dermatographism)亦稱人工蕁麻疹 (factitious urticaria)。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瘙癢,不久即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
2.寒冷性蕁麻疹 (cold urticaria)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家族性,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罕見,於出生後不久或早年發病,終身反復不止。另一種為獲得性,較常見。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暴露或接觸冷物部位產生風團或斑狀水腫。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悶、心悸、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等。有時進食冷飲可引起口腔和喉頭水腫。被動轉移試驗可陽性,可能與IgE有關。冰塊可在局部誘發風團。寒冷性蕁麻疹可為某些疾病的症狀之一,如冷球蛋白血症,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
3.膽鹼能性蕁麻疹 (cholinergic urticaria)多見於青年,由於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乙醇飲料使軀體深部溫度上升,促使乙醯膽鹼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生。風團在受刺激後數分鍾即出現,直徑為2~3mm,周圍有紅暈,約1~2cm。常散發於軀幹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可於半小時至1小時內消退,自覺劇癢。有時僅有劇癢而無皮疹。偶伴發乙醯膽鹼的全身反應,如流涎、頭痛、脈緩、瞳孔縮小及痙攣性腹痛、腹瀉及哮鳴音。頭暈嚴重者可致暈厥。病程一般經數年後可漸趨好轉。以1:5000乙醯膽鹼作皮試或劃痕試驗,可在注射處出現風團,周圍出現星狀小風團。
4.日光性蕁麻疹 (solar urticaria)較少見,由中波及長波紫外線或可見光引起,以波長300nm左右的紫外線最敏感。對280~320nm紫外線過敏者,被動轉移試驗可呈陽性。風團發生於暴露部位的皮膚,有癢和針刺感,有時透過玻璃的日光亦可誘發。嚴重時有全身反應如畏寒、乏力、暈厥、痙攣性腹痛等。
5.壓迫性蕁麻疹(pressure urticaria)皮膚受壓後約4~6小時,局部發生腫脹,累及真皮及皮下組織,持續8~12小時消退。常見於行走後的足底部和受壓迫後的臀部皮膚。機制不明,可能與皮膚劃痕症相似。
6.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是一種發生於皮下組織較疏鬆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腫,分獲得 性及遺傳性兩種,後者罕見。獲得性血管性水腫,常伴其他遺傳過敏性疾玻主要發生於組織疏鬆的部位,如眼瞼、口唇、外生殖器、手、足等處。多為單發,偶發於兩處以上。損害為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累及皮下組織,邊界不清。膚色正常或淡紅,表面光亮,觸之有彈性感。持續1~3日可漸行消退,亦可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發生於喉粘膜者,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導致窒息死亡。
【診斷】 根據皮疹為風團,發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後不留痕跡及各型的特點,不難診斷。但病因診斷較為困難,應詳細詢問病史,作認真細致的體格檢查,全面綜合分析病情。
【鑒別診斷】
①丘疹性蕁麻疹皮損常群集分布,風團樣損害中央有丘皰疹、水皰,持續數日。
②蕁麻疹性血管炎皮損疼痛,瘙癢不明顯,持續數日,消退後常遺留紫癜、鱗屑和色素沉著。
③伴有腹痛或腹瀉者,應注意與急腹症及胃腸炎等鑒別。④伴有高熱和中毒症狀者,應考慮嚴重感染。
【治療】 抗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對症處理為基本原則,力求做到對因治療。
(一)全身治療
1.急性蕁麻疹 一般可選用氯苯那敏、賽庚啶、酮替芬等第一代抗組胺葯;一些對抗組胺葯嗜睡作用較敏感者、駕駛員、高空作業人員、工作及學習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者選第二代抗組胺葯,如鹽酸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阿司咪唑、氯雷他定等。通常以2~3種抗組胺葯合用。維生素C及鈣劑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與抗組胺葯有協同作用。伴腹痛者可給予解痙葯物,如普魯本辛、654-2、阿托品等。
對膿毒血症或敗血症引起者,應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並處理感染病灶。
病情嚴重、伴有休克或喉頭水腫及呼吸困難者,應立即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5m1,迅速吸氧,肌肉注射鹽酸異丙嗪25~50mg,並以氫化可的松0.2—0.3g、維生素C 2g加入500m1 5%~10%葡萄糖溶液中靜滴。15分鍾後可重復注射腎上腺素0.5ml。有心血管疾病者,腎上腺素需慎用。支氣管痙攣者可緩慢靜脈滴注氨茶鹼0.2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喉頭水腫時,一般不主張氣管切開,理由是其對腎上腺素反應甚快,且氣管切開不能解決伴發的支氣管痙攣。
2.慢性蕁麻疹 應積極尋找病因,不宜使用糖皮質激素,一般以抗組胺葯物為主。給葯時間一般應根據風團發生的時間予以調整。例如晨起較多,則臨睡前應給予稍大劑量;若臨睡時多,則晚飯後給以稍大劑量。風團控制後,可持續再服葯月余,並逐漸減量。一種抗組胺葯物無效時,可2~3種聯合,並以多種抗組胺葯交替使用。
對頑固性蕁麻疹單獨使用H,受體拮抗劑療效不佳者,可合並用H,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叮除抗組胺葯物外,可酌情選用利血平、氨茶鹼、氯喹、雷公藤等口服。
3.特殊類型蕁麻疹常選用兼有抗5-羥色胺、抗乙醯膽鹼葯物。如羥嗪、去氯羥嗪,對物理性蕁麻疹有較好效果,賽庚啶對寒冷性蕁麻疹效果較為突出。膽鹼能性蕁麻疹可選654-2等。
(二)外用葯物 夏季可選用止癢液、爐甘石洗劑、鋅氧洗劑等,冬季則選有止癢作用的乳劑,如苯海拉明霜。
(三)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風邪是蕁麻疹的主要原因。急性蕁麻疹多屬風熱型,治則為祛風清熱,方用疏風清熱飲 (荊芥、防風、牛蒡子、白蒺藜、蟬衣、銀花、黃芩、梔子、連翹、生地、丹參、赤芍)加減。冷性蕁麻疹多屬風寒型,治則為表散風寒、調和營衛,方用麻桂各半湯加減,或用荊防化疹湯 (荊芥、防風、白蒺藜、牛蒡子、苦參、連翹、白芷、蟬衣、地膚子、茯苓、生甘草)加減。慢性蕁麻疹多屬氣血兩虛型,體質較弱或老年者,治則為養血祛風、益氣固表,方用當歸飲子加味。
針刺治療可取大椎、血海、曲池、三陰交等穴。慢性蕁麻疹以大腸俞為主穴。
丘疹性蕁麻疹(papular urticaria)是一種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風團樣丘疹性皮膚玻可能為某些昆蟲如臭蟲、跳蚤、蚊蟲、蟎等叮咬具有過敏性素質的人而發病,也可能與腸道寄生蟲、食用某些食物有關。多見於春秋季節,常分批發生於腰背、腹、臀、小腿等部,多群集但較少融合,自覺瘙癢。單個皮損直徑1~2cm大小,為紅色風團樣丘疹,呈紡錘形或圓形,中央常有丘皰疹、水皰或大皰。一般發疹1周後逐漸消退,病因未去除可反復發生。反復搔抓可繼發感染。根據風團樣丘疹,中央有小水皰的特點不難診斷。需特別注意與水痘相鑒別。治療上應積極尋找病因並去除。一般可服抗組胺葯物如氯苯那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等,外用爐甘石洗劑。
⑶ 皮膚瘙癢,成片狀,一抓就是一片小紅疹子
由於你得描述不是很明確. 蕁麻疹或者是丘疹性蕁麻疹
蕁麻疹(urticaria)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邊緣清楚的紅色或蒼白色的瘙癢性皮損——風團。
【病因】 蕁麻疹的病因復雜,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確切原因。常見的病因如下。
1.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是某些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調味品等。有的食物引起的蕁麻疹可屬於變態反應性。但有的不新鮮食品腐敗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釋放物,蛋白食品在徹底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蕁麻疹。
2.葯物許多葯物易引起機體的變態反應導致本病,常見的有青黴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痢特靈、磺胺等。也有些葯物為組胺釋放物,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奎寧、肼苯達嗪等。
3.感染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最常見的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病灶,如鼻竇炎、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等與蕁麻疹發病的關系,不易簡單地確定,須經治療試驗才能證實。
4.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刺激。
5.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蕁麻刺激或吸入動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可引起乙醯膽鹼釋放。
7.內臟和全身性疾病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等,可成為蕁麻疹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的原因。
【發病機制】 有變態反應與非變態反應兩種。
(一)變態反應性 多數為Ⅰ型變態反應,少數為Ⅱ型或Ⅲ型。Ⅰ型變態反應引起的蕁麻疹機制為變應原使體內產生IgE抗體,與血管周圍肥大細胞和血循環中嗜鹼性粒細胞相結合。當該變應原再次進入體內,與肥大細胞表面IgE特異性結合,促使肥大細胞脫顆粒和一系列化學介質的釋放。引起本病的化學介質主要是組胺,其次是激肽。這些介質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增加等,從而產生皮膚、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一系列症狀。
Ⅱ型變態反應性蕁麻疹如輸血反應,多見於選擇性IgA缺乏患者。當這些患者接受輸血後,產生IgA抗體。再輸入血液後即形成免疫復合物,激活補體,產生過敏毒素(anaphylatoxin)及各種炎症介質,引起紅細胞破碎及過敏性休克和蕁麻疹。
Ⅲ型變態反應引起的蕁麻疹樣損害稱蕁麻疹性血管炎,屬血管炎。
(二)非變態反應性 是由下列物質進入體內使補體激活或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激肽等引起。
1.葯物如阿托品、箭毒、嗎啡、奎寧、阿司匹林、毛果芸香鹼、罌粟鹼、多粘菌素B、可待因、可卡因等,或某些簡單化合物如胺、脒的衍生物、吐溫80等。
2.毒素蛇毒、細菌毒素、海蜇毒素、昆蟲毒素等。
3.食物水生貝殼類動物、龍蝦、蘑菇、草莓等。
【臨床表現】為常見病,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 類,前者在短時期內能痊癒,後者則反復發作達數月至數年。
(一)急性蕁麻疹 起病常較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開始時孤立或散在,逐漸擴大,融合成片。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時,壓迫管壁,風團呈蒼白色,皮膚凹凸不平,呈橘皮樣。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風團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風團此起彼伏,不斷發生。病情重者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症狀。部分可因胃腸粘膜水腫出現腹痛,劇烈時頗似急腹症,亦可發生腹瀉,出現里急後重及粘液稀便。累及氣管、喉粘膜時,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若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等全身中毒症狀,應特別警惕有無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等可能。
血液常規檢查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若有嚴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常增高或細胞計數正常而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比增多,或同時有中毒性顆粒。
(二)慢性蕁麻疹 全身症狀一般較輕,風團時多時少,反復發生,常達數月或數年之久。有的有時間性,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則無一定規律。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病因。
(三)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皮膚劃痕症 (dermatographism)亦稱人工蕁麻疹 (factitious urticaria)。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瘙癢,不久即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
2.寒冷性蕁麻疹 (cold urticaria)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家族性,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罕見,於出生後不久或早年發病,終身反復不止。另一種為獲得性,較常見。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暴露或接觸冷物部位產生風團或斑狀水腫。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悶、心悸、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等。有時進食冷飲可引起口腔和喉頭水腫。被動轉移試驗可陽性,可能與IgE有關。冰塊可在局部誘發風團。寒冷性蕁麻疹可為某些疾病的症狀之一,如冷球蛋白血症,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
3.膽鹼能性蕁麻疹 (cholinergic urticaria)多見於青年,由於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乙醇飲料使軀體深部溫度上升,促使乙醯膽鹼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生。風團在受刺激後數分鍾即出現,直徑為2~3mm,周圍有紅暈,約1~2cm。常散發於軀幹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可於半小時至1小時內消退,自覺劇癢。有時僅有劇癢而無皮疹。偶伴發乙醯膽鹼的全身反應,如流涎、頭痛、脈緩、瞳孔縮小及痙攣性腹痛、腹瀉及哮鳴音。頭暈嚴重者可致暈厥。病程一般經數年後可漸趨好轉。以1:5000乙醯膽鹼作皮試或劃痕試驗,可在注射處出現風團,周圍出現星狀小風團。
4.日光性蕁麻疹 (solar urticaria)較少見,由中波及長波紫外線或可見光引起,以波長300nm左右的紫外線最敏感。對280~320nm紫外線過敏者,被動轉移試驗可呈陽性。風團發生於暴露部位的皮膚,有癢和針刺感,有時透過玻璃的日光亦可誘發。嚴重時有全身反應如畏寒、乏力、暈厥、痙攣性腹痛等。
5.壓迫性蕁麻疹(pressure urticaria)皮膚受壓後約4~6小時,局部發生腫脹,累及真皮及皮下組織,持續8~12小時消退。常見於行走後的足底部和受壓迫後的臀部皮膚。機制不明,可能與皮膚劃痕症相似。
6.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是一種發生於皮下組織較疏鬆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腫,分獲得 性及遺傳性兩種,後者罕見。獲得性血管性水腫,常伴其他遺傳過敏性疾玻主要發生於組織疏鬆的部位,如眼瞼、口唇、外生殖器、手、足等處。多為單發,偶發於兩處以上。損害為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累及皮下組織,邊界不清。膚色正常或淡紅,表面光亮,觸之有彈性感。持續1~3日可漸行消退,亦可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發生於喉粘膜者,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導致窒息死亡。
【診斷】 根據皮疹為風團,發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後不留痕跡及各型的特點,不難診斷。但病因診斷較為困難,應詳細詢問病史,作認真細致的體格檢查,全面綜合分析病情。
【鑒別診斷】
①丘疹性蕁麻疹皮損常群集分布,風團樣損害中央有丘皰疹、水皰,持續數日。
②蕁麻疹性血管炎皮損疼痛,瘙癢不明顯,持續數日,消退後常遺留紫癜、鱗屑和色素沉著。
③伴有腹痛或腹瀉者,應注意與急腹症及胃腸炎等鑒別。④伴有高熱和中毒症狀者,應考慮嚴重感染。
【治療】 抗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對症處理為基本原則,力求做到對因治療。
(一)全身治療
1.急性蕁麻疹 一般可選用氯苯那敏、賽庚啶、酮替芬等第一代抗組胺葯;一些對抗組胺葯嗜睡作用較敏感者、駕駛員、高空作業人員、工作及學習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者選第二代抗組胺葯,如鹽酸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阿司咪唑、氯雷他定等。通常以2~3種抗組胺葯合用。維生素C及鈣劑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與抗組胺葯有協同作用。伴腹痛者可給予解痙葯物,如普魯本辛、654-2、阿托品等。
對膿毒血症或敗血症引起者,應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並處理感染病灶。
病情嚴重、伴有休克或喉頭水腫及呼吸困難者,應立即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5m1,迅速吸氧,肌肉注射鹽酸異丙嗪25~50mg,並以氫化可的松0.2—0.3g、維生素C 2g加入500m1 5%~10%葡萄糖溶液中靜滴。15分鍾後可重復注射腎上腺素0.5ml。有心血管疾病者,腎上腺素需慎用。支氣管痙攣者可緩慢靜脈滴注氨茶鹼0.2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喉頭水腫時,一般不主張氣管切開,理由是其對腎上腺素反應甚快,且氣管切開不能解決伴發的支氣管痙攣。
2.慢性蕁麻疹 應積極尋找病因,不宜使用糖皮質激素,一般以抗組胺葯物為主。給葯時間一般應根據風團發生的時間予以調整。例如晨起較多,則臨睡前應給予稍大劑量;若臨睡時多,則晚飯後給以稍大劑量。風團控制後,可持續再服葯月余,並逐漸減量。一種抗組胺葯物無效時,可2~3種聯合,並以多種抗組胺葯交替使用。
對頑固性蕁麻疹單獨使用H,受體拮抗劑療效不佳者,可合並用H,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叮除抗組胺葯物外,可酌情選用利血平、氨茶鹼、氯喹、雷公藤等口服。
3.特殊類型蕁麻疹常選用兼有抗5-羥色胺、抗乙醯膽鹼葯物。如羥嗪、去氯羥嗪,對物理性蕁麻疹有較好效果,賽庚啶對寒冷性蕁麻疹效果較為突出。膽鹼能性蕁麻疹可選654-2等。
(二)外用葯物 夏季可選用止癢液、爐甘石洗劑、鋅氧洗劑等,冬季則選有止癢作用的乳劑,如苯海拉明霜。
(三)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風邪是蕁麻疹的主要原因。急性蕁麻疹多屬風熱型,治則為祛風清熱,方用疏風清熱飲 (荊芥、防風、牛蒡子、白蒺藜、蟬衣、銀花、黃芩、梔子、連翹、生地、丹參、赤芍)加減。冷性蕁麻疹多屬風寒型,治則為表散風寒、調和營衛,方用麻桂各半湯加減,或用荊防化疹湯 (荊芥、防風、白蒺藜、牛蒡子、苦參、連翹、白芷、蟬衣、地膚子、茯苓、生甘草)加減。慢性蕁麻疹多屬氣血兩虛型,體質較弱或老年者,治則為養血祛風、益氣固表,方用當歸飲子加味。
針刺治療可取大椎、血海、曲池、三陰交等穴。慢性蕁麻疹以大腸俞為主穴。
丘疹性蕁麻疹(papular urticaria)是一種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風團樣丘疹性皮膚玻可能為某些昆蟲如臭蟲、跳蚤、蚊蟲、蟎等叮咬具有過敏性素質的人而發病,也可能與腸道寄生蟲、食用某些食物有關。多見於春秋季節,常分批發生於腰背、腹、臀、小腿等部,多群集但較少融合,自覺瘙癢。單個皮損直徑1~2cm大小,為紅色風團樣丘疹,呈紡錘形或圓形,中央常有丘皰疹、水皰或大皰。一般發疹1周後逐漸消退,病因未去除可反復發生。反復搔抓可繼發感染。根據風團樣丘疹,中央有小水皰的特點不難診斷。需特別注意與水痘相鑒別。治療上應積極尋找病因並去除。一般可服抗組胺葯物如氯苯那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等,外用爐甘石洗劑。
⑷ 皮膚癢,一撓就起一片片的小疙瘩是怎麼回事
《人工性蕁麻來疹》又名皮膚劃痕症源,人為的用指甲在皮膚上劃痕或用鈍器劃皮膚後,該處呈現為條索狀腫塊。取黃芪15克,當歸、生地、荊芥、川弓、白芍、白術、防風各10克,蟬衣、甘草各5克。水煎分兩次服,每日一劑。 忌魚蝦、辣椒、煙酒等腥發辛辣刺激性食物。
⑸ 皮膚癢,撓完之後起一片紅色疹子,請問有什麼對策
口服氯雷他定片,你這時間比較長,建議服用兩周為好。
⑹ 身上癢的時候一撓就起一片紅疙瘩是怎麼回事
出現這種情況,身上一撓就一片紅疙瘩,一般來說就是過敏性蕁麻疹。如果是正常人的身上被蚊蟲叮咬撓一撓,是不會出現一大片紅腫或者是起疹子的情況的。
蕁麻疹的過敏源有非常多,可能是因為蚊蟲叮咬,還有可能是因為粉塵、蟑螂等。所以如果感覺自己得了蕁麻疹,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醫查看尋找到過敏源,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葯。
所以建議不要自己胡亂用葯,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檢查,根據醫囑來配合治療。並不是所有的皮膚葯都能夠適合每一種蕁麻疹,萬一要是用錯了葯物,還有可能會讓病情更加嚴重。
⑺ 為什麼身上發癢,抓一下會起一粒粒小疹子,而且是在皮膚內的
因為你的皮膚比較敏感呀!! 我建議用:撲敏片一次兩片,維生素C片一次兩片.阿莫西林膠囊一次兩個. 可以一起同時服用.每四至六小時服用一次.效果很不錯哦!!一般兩天解決.一天之內見效!! 但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和上火等食物. 注意多喝白開水因為水可以排出體內毒素.
⑻ 身上皮膚不明原因一直過敏,開始是小紅點會癢,一抓就是一大片出疹子,非常癢,怎麼回事如何治療及預防
如果抓起來有水泡那就是濕疹,特在雙手虎口,和某個地方特別癢。如果是要摸硫磺軟膏一個星期不洗澡,很爽的感覺。哈哈
⑼ 皮膚癢,一撓就起一片紅的小疙瘩
不是蕁麻疹,這個因該是熱毒,冬天天氣乾燥,加上如果吃了一些燥火的東西就會出現這樣情況,比如說火鍋啊燒烤之類的,建議多喝水,多吃水果,可以喝點金銀花露或沖劑,皮膚可以外用點清涼油,我以前也有這樣過,希望可以幫到你!
⑽ 皮膚癢,抓撓後有一片一片的紅疹子,直至撓破才能止癢,怎麼回事
是皮膚劃痕症,與皮膚過敏有關,建議去醫院做一下過敏原檢查可以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口服賽庚啶片,止癢顆粒等葯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