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皮膚病症 > 張仲景皮膚病經方

張仲景皮膚病經方

發布時間:2021-02-04 17:19:16

⑴ 張仲景為什麼那麼厲害

張仲景為人謙虛抄謹慎襲,提倡終身堅持學習。他在序文中說:「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張仲景引用孔子語錄,在於說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學習來獲得知識。他特別表明自己從青少年時期就熱愛醫學,請允許他扎扎實實地按照孔子的話去做,因為醫學沒有止境,必須終身堅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張仲景還為後人樹立了淳樸無華、勤懇踏實的學風。《傷寒雜病論》著述風格朴實簡練,毫無浮辭空論,對後世中醫著作影響甚大。他診病和學習時遇到一絲一毫的疑問,即「考校以求驗」,絕不放過,一定要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⑵ 張仲景為什麼會被奉為「醫聖」就因為他能治傷寒嗎

張仲景(150—219),東漢後期醫學家,以精湛的醫術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寫出了一部創造性的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這部巨著的問世,使我國臨床醫學和方劑學,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後世尊稱他為「醫聖」,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傷寒雜病論》對針刺、灸烙、溫熨、葯摩、吹耳等治療方法也有許多闡述。另對許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對自縊、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頗有特色。其中對自縊的解救,很近似現代的人工呼吸法。這些都是祖國醫學中的寶貴資料。

《傷寒雜病論》奠定了張仲景在中醫史上的重要地位,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專著的科學價值越來越顯露出來,成為後世從醫者人人必讀的重要醫籍。張仲景也因對醫學的傑出貢獻被後人稱為「醫聖」。後該書流傳海外,頗受國外醫學界推崇,張仲景成為海內外景仰的世界醫學偉人。

⑶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一共用了多少種葯材,都是什麼名字

《傷寒雜病論》雖然記載了數百個經方,但用到的葯物卻不超過一百種。中葯分版類常權用的方法主要是按功效分類,本文收錄仲景常用的八十一味葯,主要依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的葯物性味,按照酸、苦、甘、辛、咸五味的排序進行分類,從而從每一類的性味中推導出共同的功效。

凡葯則酸斂,苦泄,甘緩,辛散,咸軟。要之,葯多禁忌,貴在配伍。



五味子:斂肺止咳

酸棗仁:斂心安神

山茱萸:斂精止遺

烏 梅: 安 蛔



1.苦寒泄熱

柴胡:泄膽熱

黃芩:清心火,泄脾熱

黃連:清心火,泄胃熱

黃柏:清心火,退黃

梔子:泄心火

茵陳:退黃

芍葯:泄熱養營

竹葉:清心除煩

牡丹:清虛熱

白頭翁:除下重

2.破結除滿

大黃:瀉下通便,活血化瘀

枳實:破氣散結

厚朴:降逆除滿

杏仁:降逆平喘

桃仁:活血化瘀

射干:除上氣

葶藶子:泄肺熱,除肺癰

皂莢:化痰

芫花:逐水

大戟:逐水

甘遂:逐水

3.苦以燥濕

白術:燥濕健脾

苦參:燥濕殺蟲

4.苦能排膿

赤小豆芽:破血化膿

敗醬草:排膿

5.苦極反升

瓜蒂:催吐



1.甘以補虛:

人參:補元氣

飴糖:建中

甘草:補宗氣,解毒,調和諸葯

小麥:補心氣

黃芪:補氣行氣

⑷ 張仲景是什麼人

張仲景,東漢末復年著名醫學家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⑸ 現在的醫生為什麼很少用經方治病

現在的醫生很少用經方治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經方的治療是一個緩慢的周期,它往往需要病人進行一段長時間的治療,所以它沒有像西葯一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第二個原因就是經方對於醫生來說,需要有很長時間的積累和鍛煉,中醫的培養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有中醫越老越吃香的說法。第三個原因就是經方的量很難把控,太小的量會沒有治療效果,太高的量又十分昂貴,病人往往十分難以承受。

中醫文化在我國發源,逐漸發揚壯大,並影響了其他周邊國家。許多國家都將中醫視為十分神奇的瑰寶,而且向我國進行了學習和交流。普通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如果出現了疾病,不要自行用葯,是葯就有三分毒,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

⑹ 有著醫聖之稱的張仲景在正史中為什麼沒有記載

對中醫有所了解的人定對張仲景並不陌生,他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影響了中醫界一千多年,被後人奉為經典,他也因此被後人尊稱為「醫聖」。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生活在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卻在《後漢書》、《三國志》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而同時期的神醫華佗卻「青史留名」,這是為何呢?

張仲景的生平事跡,是一筆糊塗賬,他的著作也太半佚失。但從他的著作來看,他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葯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這本書就實際內容而言,也是結合了醫經派(實踐操作派)、經方派(經驗醫學派)兩派的思想。元朝明朝以後,張仲景被奉為「醫聖」,甚至在他的故鄉南陽,還有廟供奉香火,可見受尊崇的程度。

⑺ 誰能提供一下仲景經方,最好比較有造詣的前輩指教一二,而且古今的計量換算之類的

仲景經方劑量研究概況
仲景制方精妙,葯簡效宏,為歷代醫家推崇備至。其方劑葯物用量,因時移物換,原貌不可得窺,是以爭論頗大。劑量之多寡、比例之大小,與療效息息相關,實有考證之必要。近年來有關經方劑量的研究報道不少,今據近十年有有關文獻,勾勒其研究動態如下。

一.古今度量衡制的考證

仲景著書於東漢末年,其計量單位自為彼時所慣用者。因時隔近兩千年,度量衡單位屢經變更,原制已不可知,故今人採用各種方法以考證換算之。

研究表明[1~3],秦至東漢度量衡單位實值雖變而無大異,根據對秦始皇26年的方升、西漢初年的「尚方半」、東漢「光和大司農銅權」以及東漢「永平大司農銅合」等衡量器的考證,、東漢1斤合今制250g,1兩合今之15.625g,1升合今之200ml。而方寸匕當是容積為1立方寸的立方形容器。若以漢時1寸為2.3cm計算,其容量當是12.167cm3[4]。

而根據《金匱要略》烏頭桂枝湯方後注,經換算得出:漢制1斤約為126g,1兩約8g,與前述結論不符[5]。

更有研究認為[6],古代常用市秤不符合葯物計量實際,古時另有古葯秤和古葯升,經實測計算得出:漢時每葯兩為1g左右,最大不超過1.6g;而每葯升容積按同制為6.34ml,按南北朝制應為10.4ml,漢制不越此值。

米氏[7]通過對《傷寒雜病論》桂枝湯的葯物劑量、煎葯加水量、煎次、煎出量用服用量的古今差異進行考證,並結合自身臨床實踐,認為現行「1錢等於3g,尾數不計」的定量換算關系不符合中醫傳統用葯1錢有效量之實際數值,提出今舊市制1錢應摺合公制3.73125g,臨床使用可約為3.5g。

從上述可知,大部分研究結果接近於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1兩=13.9g,1升=198ml)和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1兩約合15.6g,1升約合258.14g)的記載,與現行換算關系量不符,然亦存在古市秤、古葯秤之爭。

如按上述研究結果摺合,則仲景經方劑量明顯大於或小於現代常用量。對此,各家認識不一。有認為[1~3],量重味寡是仲景用葯特點之一,符合原意且從中醫學角度來看,也是合理的;也有的認為[8,9],對經方葯量不必鑿求,而應以臨床葯效為准,現代《傷寒論講義》的折算標准符合臨床實際。

二.經方劑量運用規律和特點

仲景對劑量的應用有嚴格的原則性和規律性[10],表現為:①制短揚長,如瓜蔞薤白半夏湯辛熱葯與寒潤葯為3:1,故制其寒而用其開通之性;②量依病變,即根據癥候的主次、輕重而確定葯量;③動靜相合,即動靜葯物配伍須依比例而行;④量變性變,即葯物劑量變化會導致方劑性質的變化。因而,在運用經方時應重視[11]:①每劑量,即每一劑葯物中某葯的分量,它主要是通過調整各葯間的相互比例而影響到葯物的配伍關系;②每服量,即每次服用的劑量,通常此量為該葯的治療量,顯示了葯物的量效關系,而根據量效關系原則,在一定劑量范圍內,隨劑量的增減,其方葯效也相應增減;③每日量,即一日中某葯服用量總和,此量決定於每服量和每日服用次數,即葯物時效關系的影響,而根據時效關系原理,每種葯物在服用後均有相對穩定的潛伏期、高峰期和殘效期,間隔一定的時間重復給葯可以維持葯效的連續性。從另一種角度認識,也應注意[12]:①單一方劑中的葯物用量、尤其要掌握方中較重要的葯物用量;②重視復合方劑中的每一方劑用量;③重視加減方劑中的方葯用量,即基礎方的取用量、加味葯物用量和葯味相同方的用量等;④重視方劑的每次服用量。

簡言之,經方劑量的具體應用要注重葯物的絕對量,絕對量反映了葯物的有效用量,但不能生搬硬套,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如病情重者宜大,輕淺者宜小,葯質輕者宜小,質重者宜大,急性病宜重,慢性病宜輕等;同時,更應注意葯物的相對量,相對量體現了各葯用量的比例,寓有組方之法度,其變化既能影響方劑的性能,又能影響其功效的大小;古今衡量雖異,然其比例恆定[8,9,13,14]。

三.某些常用葯物的劑量運用探討

甘草:《傷寒論》中甘草的用量很嚴格,根據方劑功用不同,選用大劑量為君,有復陽益氣作用,中小劑量多為佐使,可緩和葯性[15]。其劑量的掌握亦根據以下原則而定:表證輕,里證重;實證輕,虛證重;熱證輕,寒證重;治濕輕,斂陰重;治痢輕,治泄重[16]。

生薑、大棗:《傷寒論》中姜棗劑量運用有如下規律:①用小量者,生薑1~2兩(3~6g),大棗4~6枚,多用於風寒較輕、病勢較緩、邪正抗爭不劇、須微微發汗者;②一般用量,生薑3~4兩(9.5~12.5g),大棗10~15枚,多用於風寒束於肌表、邪正抗爭的病證;③用大量者,生薑5~6兩(15.5~18.7g),大棗25枚,大量生薑多用於邪氣較重的病證,大量大棗多用於正氣較虛者[17]。

桂枝、白芍:洪氏[18]根據仲景應用桂枝的劑量變化規律,在臨床上以6~9g為中等量,小於6g為小劑量,大於9g為大劑量,應用大劑量時,採用逐步遞增或累加方式緩緩多次進服之方法。而在經方中,桂枝、白芍常配伍並用,其劑量特點有:常量等用、小量等用、大劑量重用桂枝、小劑量多用桂枝、大劑量重用白芍、小劑量多用白芍等,大凡等量並用,不論常量或小量,通常都發揮調營衛的作用;反之,則或偏調衛,或偏和營。一般重用桂枝主要為平沖降逆,重用白芍主要為緩急止痛;若小幅度變更桂芍比例,同時伴有配伍葯物變化者,則其作用主要取決於配伍葯物變化[19]。

石膏:石膏在經方中用量一般較大,現代臨床運用亦然。但安氏[20]認為凡水煎服的葯物劑量,應根據其葯物的溶解度而定,礦物、貝類葯的溶解度小,因此,縮小麻杏石甘湯等方劑中的石膏用量,同樣能獲得與大劑量用葯的相同效果。

附子:《傷寒論》對附子的使用有以下特點:①根據病情的輕重及不同病因來確定其用量及生熟,一般陽虛重證宜生用重用,陽虛輕證則炮用輕用,而風寒濕痹則炮用重用;②根據性別及體質強弱確定用量[21]。

半夏:對脾不化濕、釀痰停飲、胃逆嘔惡諸症,一般可用9~15g,如旋覆代赭石湯等;小半夏湯等也可用15g,但應與生薑基本持平,不能明顯高於其量;對於心下痞結較甚、嘔吐較頑固、逆氣沖咽或不寐證,則應投大量,30~60g,甚至120g(久煎),如生薑瀉心湯等;對於陰虛氣逆、脾虛生濕、胃氣呆滯諸證,宜以小量6~9g,為佐為使,尤其是脾胃陰虛者,其量寧小勿大,如麥門冬湯[22]。而胡氏[23]亦認為,化痰和胃小量即可(10g左右),重症痰飲嘔逆適當增加,15g左右,不寐者則重用至30~60g,其效方顯。

細辛:細辛劑量,歷來爭議頗大。據後世習俗,則經方劑量大大超越常量(按古葯秤折算除外)。是以後世用經方,細辛常減量。而王氏[24]據臨床實踐認為:陽氣虛、寒濕重者,可用大劑量(可達20g),待病情好轉,便須減量;若發病純屬風寒外感、陽氣不虛者,則用中量(10g);若病情熱象較重、兼有濕濁不化者,可用小量2~5g佐之;然痢、泄、咳喘等,若病久、虛寒較重者,亦可用大量。

四.結束語

綜上可知,有關古今度量衡的考證,其結論不太一致,臨床運用並未照之而行,強調根據病情、體質等因素而定;對經方的絕對量不拘泥,更注重相對量的確定。

筆者認為,關於經方劑量的研究,考證度量衡變化誠然必要,然不宜以古繩今,生搬硬套。要知古今體質、氣候、環境等因素變化甚大,豈能等同視之?加之,漢時度量衡制雖屬統一,然仲景身處戰亂之際,其方劑葯量是否悉依國家統一計量,實難肯定,也有可能慣用民間土法計量,或另有葯秤計量等。觀其著述,同一葯物,其計量單位亦不盡一致,如厚朴有一尺、半斤之異,石膏有如雞子大、一斤之別等,竹葉有一把之量等,即可知其計量單位不一。因此,今後的研究,不宜過分強調計量之考,而應以臨床為基礎,以實驗為手段,觀察不同劑量、不同比例的方葯療效。如以動物模型為實驗對象,進行古量、今量的比較,經典比例與變更比例的對照,或不同地域、不同氣候等因素對方葯劑量影響的比較等。廣泛引用各種先進手段的方法以研究之,可望獲得對臨床更有意義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賈文成,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用葯劑量初考·遼寧中醫雜志1985;(4):38
[2] 柯雪帆,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的葯物劑量問題·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12):36
[3] 顧銘印·經方葯物劑量之我見·北京中醫1987;(3):14
[4] 張同振·《傷寒論》《金匱要略》用葯劑量續考·吉林中醫葯1987;(6):42
[5] 陳家驊·經方葯量管窺·浙江中醫雜志1981;(5):81
[6] 王伊明·為古方權量正本清源·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6;9(2):10
[7] 米伯讓·以桂枝湯為例探討古今中葯處方計量的換算·中華全國第二次仲景學說討論會論文匯編1987,10:P2
[8] 姜建國·關於經方葯量之管見·中醫雜志1986;27(11):864
[9] 齊教授信箱·如何對待《傷寒論》方劑葯量·新中醫1982;(11):43
[10] 王國三·試論張仲景劑量應用的規律·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3;(4):13
[11] 劉建奇·《傷寒論》的葯量研究方法淺議·遼寧中醫雜志1988;(3):12
[12] 蔡緒江·重視《傷寒論》方劑的劑量·中華全國第二次仲景學說討論會論文匯編1987,10:P80
[13] 王三虎·仲景葯量索隱·陝西中醫學院學報1983;(2):8
[14] 岳美中·方劑配伍和用葯劑量的討論·浙江中醫葯雜志1977;(4):35
[15] 趙志謹·試談《傷寒論》中甘草的使用劑量和禁忌·山東中醫雜志1983;(5):10
[16] 胡國棟·仲景應用甘草規律的探討·四川中醫1983;(1):21
[17] 劉含堂,等·仲景用生薑、大棗初探·河南中醫1982;(1):9
[18] 洪嘉禾·桂枝在內科臨床的應用·上海中醫葯雜志1982;(1):13
[19] 張笑平,等·張仲景並用桂芍的規律探討·遼寧中醫雜志1983;(8):10
[20] 安東柱·談石膏的葯用量·吉林中醫葯1982;(4):47
[21] 和建清·從《傷寒論》看附子的用量及生用炮用問題·雲南中醫雜志1982;(5):37
[22] 牛元起·談半夏的用量·中醫雜志1986;27(10):787
[23] 胡學剛·、漫話半夏之用量·中醫雜志1986;27(10):787
[24] 王振祥·細辛用量之我見·吉林中醫葯1982;(1):48 另轉載:《傷寒雜病論》方劑劑量單位是斤、兩、分、銖、黍等諸多方面,與當今劑量單位不同,對此筆者查閱有關文獻,並結合自己臨床實際體會,確認研究仲景方葯劑量單位,必須結合臨床實際,只有從臨床實際出發,才能避免從文獻到文獻。今根據明·李時珍於《本草綱目》中說:「今古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又如清·程知於《傷寒經注》中說:「大約古用一兩,今用一錢足也。」李氏程氏所言「古」,當指東漢時期,所言「今」當指其所處的時代。現將《傷寒雜病論》方葯劑量單位折算為當今劑量單位:一兩為3g,一升為18~30g,一方寸匕為6~9g,一錢匕為1.5~1.8g一尺為30g,雲如雞子大為48g,一合(容量)為6~8ml,一升(容量)為60~80ml,一斗(容量)為600~800ml,附子一枚為5g,杏仁、桃仁雲40個為10g,枳實一枚為1~2g,烏頭一枚為2~3g,竹葉一把為10g,栝樓一枚為15~30g,水蛭百枚為200~240g,百合一枚為2~4g,礦石類雲彈子大15~20g,梔子一枚1~2g,芍葯一枚為2~4g。又仲景於方中所言「錢」者,當言「錢匕」,可從「錢匕」計算,且不可將仲景所言「錢」與其後所言「錢」而換算為3g;關於有些方劑言劑量曰「分」者,此「分」字不是十黍為一銖,六銖為一分,四分為一兩之「分」字,而是指方中劑量各佔多少比分之「分」字,因此理解「分」字不能將「分」折算為0.8g左右。但為了使方劑劑量統一定為國際標准計量單位,現將某些方劑如薯蕷丸等劑量比分之「分」折為3g,可供臨證參考用量。對此還要知道方劑劑量比分用量在臨床實際中可根據具體病情而適當地按比例增減,以使方葯組成與證機切切相應,達到愈疾之目的。</p>

⑻ 我想要一些張仲景、華佗治病的故事

三國里華佗替關羽刮骨療傷的故事,給曹操醫治頭風病的故事,最後華佗的《青囊經》失傳的故事。
張仲景和餃子的故事
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葯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葯治傷。張仲景的葯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葯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葯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是東漢的大醫學家,名璣,字仲景,生於公元150年2月26日,卒於公元219年,今河南南陽人。張仲景從小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尤其喜歡研討醫學著作。他的叔父張伯祖是當時南陽的一個名醫,仲景拜他為師,經常隨他去給人治病,又研讀《內經》、《扁鵲八十一難經》等。經過幾年刻苦鑽研,在其叔父的指導下,醫術提高很快,同時搜集了許多治病的驗方,成為一方有名的良醫。

張仲景盡管醫術高明,遠近聞名,但他遵照其叔父「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教誨,除了勤學實踐過去醫學著作外,只要聽到哪裡有名醫,有治病的好方子,就去拜師,就去尋求。范牧在《張仲景的傳說》中就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南陽名醫叫沈槐,已經七十多歲了,但無子女,後繼無人,沒法將醫術傳給子孫,慢慢愁成病了。他的病誰也看不好,病越來越重。張仲景知道後,給他開了一個葯方,用五穀雜糧各一斤,搓成團,外用硃砂塗上,叫他一頓吃完。沈槐看了葯方,覺得很好笑,叫家人按方做好葯丸,掛在屋檐下,逢人就指著葯丸取笑張仲景,天天如此,但不知不覺間病就好了。沈槐這才恍然大悟,對張仲景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去拜望他時說:「我們做郎中就是為百姓造福,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輕人不都是先生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沈槐聽了,感到很有道理,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郎中。

張仲景有一個好友叫寧遠,有一天去仲景家玩,閑談間張仲景看了寧遠的氣色,又為他把脈,說他患了消渴之症,現尚初發,三月之後,頭痛不眠,尿的次數增加;六個月後,飢渴難忍,小便濃稠;一年之後,背生疽瘡而死。於是開了一個葯方給寧遠。寧遠回家後,認為仲景故弄玄虛,將葯方撕碎扔掉。六個月後他的病情發展確如張仲景所說,才急忙去找張仲景。但仲景說,已經晚了,准備後事吧。寧遠想,反正六個月後難免一死,不如現在去遊山玩水。一年後,寧遠回來去拜訪張仲景,張仲景一見,十分驚奇,認為他一定遇見神人了。寧遠將他遊山玩水到了茅山,在清玄觀當童僕,老道給他治病等事告訴了張仲景。張仲景聽完後深感山外有山,於是離開家鄉,奔赴茅山求師。

張仲景由於勤奮好學,博採眾方, 醫術超群,加之為人誠懇,不分貧賤,有求必應, 因此南陽老百姓推舉他為孝廉,並出任長沙太守。在長沙任內,他仍深入民間,留心各種疾病,搜集民間方劑,召見各地名醫,商討醫學,不斷豐富自己的醫學知識。後因全國各地又流行傷寒病,不到十年時間,張仲景自己家二百多人病死一百三十多人。於是,他辭去太守職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辯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註解傷寒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後代傳下來的只有經晉代王叔和改編過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種,在祖國四大醫學經典著作中占兩部,熔理、法、方、葯為一爐,華佗稱《傷寒雜病論》「此真活人書也!」自唐以來,張仲景的學說廣傳國內外,日本、朝鮮等國稱他為醫學「先師」,在國際醫學界享有崇高聲譽,在我國,則稱他為醫聖。

⑼ 什麼是經方

你好

經方是指漢代以前經典醫葯著作中記載的方劑,以張專仲景的方劑為代表。


①漢以屬前臨床醫方著作及方劑的泛稱。《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經方者, 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葯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結,反之於平。」

②經典醫著中的方劑。指《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方劑。

③專指《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方劑。即張仲景方。《金匱心典·徐序》:「惟仲景則獨祖經方,而集其大成,惟此兩書,真所謂經方之祖。」通常所說經方,多為此指。

閱讀全文

與張仲景皮膚病經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醫師嚴新 瀏覽:466
水泡茶花 瀏覽:53
下巴整形手術後 瀏覽:171
激素皮炎的紅血絲 瀏覽:564
舒淇皮膚過敏照片 瀏覽:13
專科整形整容醫院 瀏覽:352
治療蕁麻疹的葯物圖片 瀏覽:193
大連皮膚病醫院招聘信息 瀏覽:661
美容院解壓 瀏覽:26
武漢整形醫院藝星 瀏覽:208
男性生殖皰疹吃什麼葯 瀏覽:355
神經性皮炎偏方不復發 瀏覽:362
水泡不挑破多久好 瀏覽:674
肛門邊皰疹 瀏覽:177
美容院怎麼弄蘆薈鮮汁 瀏覽:497
大都會美容美發民生大街店 瀏覽:894
生完寶寶皮膚特別黑 瀏覽:252
1祛黃褐斑的方法 瀏覽:977
閉口粉刺和蟎蟲的區別 瀏覽:661
水泡邊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