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多形性紅斑吃什麼葯
本病稱本病為「雁瘡」、「寒瘡」與「豬眼瘡」等。中醫認為或是風寒之邪,郁於肌膚致邪外來,濕熱阻絡,氣血淤滯,郁久化熱,溢於肌膚;或內有蘊濕,復感風熱之邪,風濕熱之邪搏於肌表所致;或因稟性不耐,毒熱內功;或毒熱與濕熱互結而發。
如果是因為天氣濕熱而引起的,長在腿上或者手上的,又紅又奇癢無比的痘痘。
中醫根據結節性紅斑的發病原因和症狀辨證可分為以下幾類:
(1) 濕熱型:多因濕熱下注,凝滯血脈,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而成,症狀起病較急,病前有輕重不等的發熱、全身不適、關節痛等症狀,以後在小腿伸側出現略高出皮面的鮮紅色紅斑結節局部灼熱、壓痛明顯、不破潰,重者下肢浮腫。
(2) 濕寒型:症狀結節反復發作,徑久不消,關節痛,遇寒加重。多因脾虛濕盛、陽氣不足、腠理不固,以致寒濕之邪乘虛而入,流注經絡,致使氣血運行不暢發病。
(3) 氣滯血瘀型:病情緩慢,反復發作,皮損暗紅,稍高出皮面、灼熱、壓痛明顯、尿黃、大便結、舌暗或有瘀斑,舌質紅、脈沉緩。
(4) 氣虛血瘀型:兩下肢屈側足踝上方,3-5cm大小暗紅色硬結斑塊,中等硬,輕度壓痛,紅斑消退後留有褐色萎縮性疤痕。瘀阻經絡,營養不良、月經衍期、面色無華、脈細無力、舌淡苔光、每年逢春復發加重。
(5) 血熱瘀滯型:全身症狀有乏力、午後低熱、五心煩熱、結節較堅實,不易消散,反復纏綿、苔溥白,舌質紅、脈細數,素有瘰癧痰核(淋巴結核)或其它結核病
可 登陸 吉林省公安廳消防局醫院 的 網站
B. 多形性紅斑
人體缺血和氣血水平低的表現;
告訴你幾個方法:
1.每天早6--8時前喝一內碗大棗小米粥和生薑容紅糖雞蛋湯。【生薑帶皮煎】
2.應該保證一日三餐吃熱、吃飽、吃好,三餐不合理,健康遠離你。滿足食物「金字塔結構」,即百分之五十谷類豆類食品,百分之三十新鮮應季蔬菜類食品,百分之十五魚、肉、蛋類食品,百分之五油脂類食品。
3.一定要穿暖和,手足溫熱為標准。防止空調病;停止一切啤酒冷飲、生冷硬食物 ;
4.不要喝牛奶;慎吃西葯、不打點滴,因為都性酸。不要喝飲料,有甜蜜素的,導致白血病;
5.睡前熱水泡腳20分鍾,同時趁熱喝一碗當歸紅糖米酒雞蛋湯。
6.必須保證21時--凌晨5時有效睡眠。夜裡是人們長氣血的時間,也是肝肺臟工作的時間,對人體的健康極為重要。最好中午11-13時能夠抽30分鍾時間睡午覺;
7.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適當運動鍛煉。堅持每天敲膽經穴位【立正時,大腿外側手中指處;】10分鍾。
這是你的防病治病、固本培元要方。花錢少,見效快;
C. 確定是多形性紅斑
多形紅斑為急性炎症性皮膚病,有自限性,皮疹多形,有紅斑、丘疹、風團、水皰等,特徵性皮損為靶形損害即虹膜狀皮疹,有不同程度黏膜損害,少數有內臟損害。本病春秋季好發,男性略多於女性,以10~30歲發病率最高,20%為青少年。
前驅症狀有頭痛、發熱、四肢倦怠、食慾不振、關節和肌肉酸痛、扁桃體炎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皮疹多形,有紅斑、丘疹、風團、水皰、大皰和紫癜等。臨床分3型:
1.紅斑丘疹型
最常見,為輕症型,多與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有關。皮疹以紅斑、丘疹為主,亦見風團,分布於四肢末端伸側面。充分發展的紅斑可形成靶形損害。皮疹光照後加重,可出現同形反應,有輕度瘙癢,黏膜損害輕,常局限於口腔黏膜。
2.局限水皰型
介於輕症和重症之間。皮疹以水皰為主,紅斑中央有水皰或紅斑為水皰圍繞,皮疹數目不多,局限於四肢末端部位,有黏膜損害。
3.重症型
發病前有前驅症狀,紅斑數目多,主要分布於四肢,常擴散至軀干,有多數典型的靶形損害,有發熱,黏膜損害嚴重,可累及2個部位的黏膜。全身淺表淋巴結增大。
D.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怎麼形成的
?大家都知道,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嚴重時會累及身體多器官、多臟器,有時會有生命之憂。因此,了解系統性紅斑狼瘡形成的原因,有助於我們做好日常的預防工作。那麼,呢?北京醫博堂專家為您解答。 ?專家講解到,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臨床表現多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原因只要與下面幾點相關: 一、遺傳因素 遺傳是紅斑狼瘡發病的重要因素,具有紅斑狼瘡遺傳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環境中的誘發條件,就會引發該病。據調查,黑人、亞洲人患紅斑狼瘡高於白人,有紅斑狼瘡家族史的發生率可高達5%~12%,同卵孿生中發病率高達69%,而異卵孿生與同家族群相差不大。 二、感染因素 在SLE患者的腎小球內皮細胞和皮損中找到包涵體及類包涵體物質,血清中抗病毒抗體增高,SLE動物模型NZB/NZW小鼠組織中可分離出C型病毒(慢病毒),並在腎小球內可測得C型病毒相關抗原的抗體。有人認為與鏈球菌或結核桿菌感染有關,但在病人中未得到證實。 三、內分泌因素 內分泌因素是指如果人們存在著內分泌失調等現象,也可能引發系統性紅斑狼瘡。紅斑狼瘡多發於育齡婦女,在兒童和老年患者中幾乎無性別差異。男性的睾丸發育不全患者常發生紅斑狼瘡,在紅斑狼瘡患者中無論男女均有雌酮羥基化產物增高。專家提示,紅斑狼瘡動物模型NZB/NZW鼠,雌性鼠病情較雄性重,用雄激素治療可使病情緩解,而用雌激素治療可使病情惡化,提示雌激素在發病中有影響。 四、環境因素 日常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都可以成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這樣的一種環境因素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學方面。物理因素如紫外線照射,化學因素如葯物,有一些葯物可以引起葯物性狼瘡和加重紅斑狼瘡。 上述內容是北京醫博堂資深專家針對「」做出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E. 寒冷性多形性紅斑
你好,寒冷性多形性紅斑的發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多認為是寒冷的刺激引起人體面頰部、耳郭、手背、足背等血液循環比較差的部位的小動脈血管收縮,久之小血管發生麻痹擴張,同時靜脈迴流受阻,造成淤血現象,從而產生皮膚血液循環障礙,故出現紅斑、水皰甚至糜爛等皮膚損害。
由於寒冷性多形性紅斑容易在每年冬季復發,所以罹患本病的人在入冬前就應進行防治。平時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易發生紅斑的部位應提早採取保暖措施,多進食熱飯菜以增加體內熱量。
本病的治療主要以擴張血管、活血化淤葯物為主,如腦益嗪、復方丹參片等,可增強面部皮膚的血液循環。另外,口服維生素E可增強血管對寒冷的抵抗力。也可用中葯桂枝10克、附片10克、當歸10克、川芎6克、丹參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乾薑6克、雞血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劑為一療程。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現在得凍瘡的人越來越少了:因為空調的普及,室內氣溫高了;由於熱水器的普及,下冷水的少了。可是,近來寒冷性多形性紅斑卻似乎有增多的趨勢。
寒冷性多形性紅斑的症狀和凍瘡有點相像,但是它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於冬季高發。它通常表現為面頰、耳朵、手背、足背等身體暴露部位,出現的圓形或橢圓形紅斑,該斑塊約綠豆至黃豆大小,多呈紫紅色,中央部分色澤稍微更加深些,有的甚至隆起形成水瘡。該病的發病原因並不明了,一般認為是人體皮膚小血管對寒冷等物理因素產生的一種變態反應。
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暴露部位的小血管收縮,久之則小血管可能發生麻痹性擴張。皮膚可能缺血缺氧,同時靜脈血迴流受阻,從而又造成瘀血現象,以至於皮膚血液循環障礙,故出現紅斑、水泡甚至糜爛等各種皮膚損害。
也有人認為,這種病和廣泛地使用空調有關。其理由是,空調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暴露的皮膚就更加容易出現過敏性炎性反應。
寒冷性多形性紅斑的治療不能用凍瘡膏,因為凍瘡膏里含有酊劑、樟腦、酒精等刺激性物質,可能會導致症狀加重,甚至潰爛。
治療寒冷性多形性紅斑應該以擴張血管、活血化瘀為主,增強皮膚的血液循環。除此之外,還可以每天口服維生素E,以增強血管對寒冷的抵抗力。
但是預防和治療本病有一種方法和凍瘡相似,就是按摩。按摩能夠改善血液循環,給局部血管增加更多的血流
F. 多形滲出性紅斑是不是傳染
是的
多形紅斑病又稱滲出性多形紅斑,是一種病因復雜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皮疹具有多形性 ,常伴粘膜損害,其特徵性皮損為虹膜樣紅斑。本病春秋季好發,易復發。10-30歲發病率最高。
[病因及發病機理]
病因尚未明了,誘發因素有:
(1)感染 為較常見的誘因,其中最常見的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一些細菌、真菌、支原體和原蟲感染亦可誘發。
(2)葯物及某些食物 如磺胺、巴比妥、安替比林、疫苗等葯物及進食變質的魚類、肉類。
(3) 物理因素 如寒冷、日光、放射線等。
(4)一些疾病如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及妊娠、月經等。
發病機理:目前一般認為本病是外來抗原激發了機體的特異性細胞毒反應而引起表皮細胞損傷。
[臨床表現]
前期症狀可有畏寒發熱、全身不適及咽痛等。皮疹於24小時內發生,對稱分布,好發於口鼻周圍、手足背、前臂及小腿伸側,亦可見於軀干。損害為紅斑、丘疹、斑丘疹、結節、水皰,重者可出現大皰、血皰或紫癜。常伴有瘙癢、疼痛或燒灼感。口、鼻、眼及外生殖器粘膜可受累,出現紅腫、水皰及糜爛。臨床上常以一種類型皮損為主,同時兼有其它類型皮損。按皮損特點,臨床分為三型。
(一) 斑疹-丘疹型 此型最常見,初起為圓形水腫性紅斑或扁平丘疹,扁豆至硬幣大小,顏色鮮紅,境界清楚。皮疹呈遠心性擴展,1-2日後中央變成暗紫色,或出現紫癜、水皰甚至血皰,形成所謂虹膜狀或靶形損害,為本病特徵性損害。皮損呈對稱分布,手背、前臂、足踝等處為好發部位。此型粘膜損害較少 ,全身症狀輕微。
(二)水皰-大皰型 損害以集簇或散在的水皰、大皰為主。水皰可發生於紅斑基礎上,此時皮損中央為水皰、大皰或血皰,皰周圍繞暗紅色暈輪,呈虹膜樣。此型常伴有口、鼻、生殖器等處粘膜水皰、糜爛。可出現關節痛、發熱、蛋白尿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狀。
(三)重症型 又稱Stevens-Johnson綜合征。發病急驟,常有高熱、頭痛、咽痛、關節痛及全身不適症狀。皮損為鮮紅色或暗紅色虹膜樣紅斑或瘀斑,其上有水皰、大皰或血皰,尼氏征可陽性。皮損可融合成大片狀,分布廣泛。口、鼻、眼、生殖器等部位及粘膜受累嚴重。口、鼻粘膜出現水皰糜爛,眼部出現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重者可致全眼球炎及失明。還可並發肺炎、心肌炎、關節炎、消化道潰瘍及肝、腎損害等,出現相關臨床症狀及體征。皮損可繼發感染,甚至出現敗血症。本型可因搶救不及時而引起死亡。
[組織病理]
可見角朊細胞部分壞死,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形成表皮下水皰,細胞內水腫及海綿形成。真皮上部有顯著血管炎改變,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混有中性粒細胞及嗜酸性細胞。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皮損特徵,結合好發部位,一般診斷不難。應注意仔細詢問病史,尋找誘因。需與以下疾病鑒別:
(一) 凍瘡 發生於冬季。好發於手足、耳廓、鼻尖及面頰等暴露部位,皮損為深紅色或紫紅色水腫性紅斑,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但一般無虹膜樣損害,不伴有粘膜損害。
(二)葯疹 多形紅斑型葯疹表現可與多形紅斑相似,但有明確服葯史,無季節性和一定的好發部位。
(三) 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Lyell病) 應與重症多形紅斑相鑒別。本病發病急劇,經過迅速,皮疹初始於面、頸及胸部,迅速波及全身,皮損呈二度燙傷樣大片松解壞死,皮膚呈暗自紅色,尼氏征陽性。
[防 治]
(一)尋找及去除誘因 :如清除體內感染灶,停用可疑致敏葯物。
(二)輕型病例一般給予對症治療,如抗組織胺葯、鈣劑、維生素C等,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皮質類固醇霜劑。
(三) 重症病例應及時給予足量皮質類固醇激素。感染誘發的多形紅斑應選用適合的抗生素,皮膚粘膜糜爛嚴重者亦應選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但應注意避免可能致敏的葯物。同時應根據病情給予各種支持療法,保持水、電介質平衡,改善全身營養狀況。要重視皮膚粘膜的護理,保持好口腔清潔,可用3%雙氧水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因口腔粘膜糜爛疼痛而影響進食者,進食前可用1%利多卡因含漱。為避免或減輕眼部後遺症,要及時清理分泌物,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眼葯水交替點眼,夜間可用紅黴素眼膏。對皮膚大皰應抽取皰液,糜爛滲出多時用3%硼酸或1/8000高錳酸鉀液濕敷。
G. 引起「結節性紅斑」的原因有哪些
我也得了這種病,醫生說是病菌感染一般都在小腿上長建議你去看中醫
H. 多形性紅斑有什麼金方
多形性紅斑是一種累及皮膚和黏膜,表現為紅斑、丘疹和水皰等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因其皮損呈紫紅色,形如貓眼,中醫稱之為貓眼瘡、雁瘡。多發於春秋季,且多見於女性。臨床表現特點為發病前有低熱、惡寒、頭痛、咽痛、全身不適等。皮損對稱分布於手足背、前臂、小腿,還可累及口唇、眼、外陰黏膜部位等。損害表現為紅斑、丘疹,中央形成水皰,周圍繞以暗紅暈廓,稱虹膜樣損害,為其特徵性皮損。嚴重者可見大皰及黏膜糜爛。局部瘙癢、燒灼感或脹痛。本病急性經過,病程多2~4周,但可反復發作。
(一)內治方【方一】清肌滲濕湯【來源】《醫宗金鑒》【組成】蒼術(米泔水浸炒)、厚朴(薑汁炒)、陳皮、甘草(生)、柴胡、木通、澤瀉、白芷、升麻、白術(土炒)、梔子(生)、黃連各3克。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滲濕。
【用法】用水400毫升,加生薑三片,燈心二十根,煎至320毫升,溫服。
【方二】加味疏風涼血飲【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生地黃、紫草、黃芩、茯苓各12克,牡丹皮、防風、秦艽、白術各9克,白鮮皮15克。
【功效】健脾祛濕,疏風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涼血五花湯【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紅花、雞冠花、凌霄花、玫瑰花、野菊花各9~15克。
【功效】涼血祛風,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涼血五根湯【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白茅根30~60克,瓜蔞根15~30克,茜草根、紫草根、板藍根各9~15克。
【功效】涼血活血,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當歸四逆湯【來源】《傷寒論》【組成】當歸、桂枝(去皮)、芍葯各9克,細辛3克,甘草(炙)、通草各6克,大棗5枚【功效】養血散寒,溫經通脈。
【用法】上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分二次溫服。
【方六】犀角地黃湯【來源】《千金要方》【組成】犀角3克,生地黃24克,芍葯9克,牡丹皮6克。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用法】水煎服,犀角磨汁或另煎兌服。
【方七】涼血燥濕解毒湯【來源】中醫雜志,1963:(9)
【組成】黃芩12克,山梔子12克,連翹12克,蒲公英15克,黃柏12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地膚子12克,牡丹皮10克,赤芍12克,生地黃15克,澤蘭12克,茜草12克,甘草4克。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燥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八】地膚子交藤湯【來源】江蘇醫葯,1975:(2)
【組成】地膚子30克,夜交藤9克,槐花12克,白菊花9克,款冬花9克。
【功效】祛風通絡,涼血消腫。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附子肉桂煎【來源】皮膚防治研究通訊,1977:(1)
【組成】附子6克,肉桂4.5克,良姜15克,全當歸15克,川芎、紅花各9克。
【功效】溫陽散寒,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生地石膏湯【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0:(1)
【組成】生地黃30克,生石膏30克,竹葉9克,木通4.5克,蒼術9克,茵陳12克,蟬衣6克,大黃9克,甘草9克。
【功效】涼血消斑,除濕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一】防風荊芥湯【來源】遼寧中醫雜志,1981:(2)
【組成】防風15克,荊芥15克,白芷15克,藁本15克,羌活15克,甘草15克。
【功效】疏風解表,緩急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活血解毒湯【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2)
【組成】當歸12克,赤芍12克,紅花10克,路路通15克,桃仁10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黨參15克,生黃芪15克,大黃3克,黃芩15克,板藍根15克,蒲公英15克,甘草10克。
【功效】活血解毒,益氣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風寒型重用桂枝;風熱型重用板藍根、蒲公英,桂枝用量減半;氣虛型重用參、芪,加菟絲子。
【方十三】多形紅斑方一【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2)
【組成】當歸、茜草、桃仁、丹參、臘梅花各9克,赤芍、路路通各10克,川芎、牡丹皮各6克,紫草12克,雞血藤30克。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四】多形紅斑方二【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2)
【組成】當歸10克,川芎、降香、竹節三七各6克,桂枝、附子各9克,路路通12克,雞血藤、黃芪各30克,細辛3克,紅棗8個,丹參10克。
【功效】益氣養血,散寒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五】多形紅斑方三【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2)
【組成】赤芍、丹參、臘梅花、當歸尾各10克,川芎、白芷(代麝香)、竹節三七各5克,桃仁、牡丹皮各6克,茜草9克,雞血藤30克,紫草15克。
【功效】養血涼血,化瘀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六】附子細辛湯【來源】臨床皮膚科雜志,1984:(4)
【組成】附子、桂枝、麻黃、桃仁、紅花、川芎各10克,地膚子20克,細辛、甘草各5克。
【功效】發表解肌,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皮損在上肢者加姜黃10克,在下肢加川牛膝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