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天前嘴唇突然腫脹,特別是上嘴唇,感覺很乾,有灼熱感,嘴唇皮屑翹起,我想問一下這屬於唇炎嗎。
最主來要的仍是身體體液源失衡缺水上火的體現,這種情況不需要吃葯,只需改善一下飲食習慣便能改善.平常一定要多喝水,特別是攝入鹹的食物過多時,常吃新鮮的生果特別是蘋果對口唇的發干起到很好的
潤澤作用,平常煮些生果粥也會很好的改善,能夠買一些維生素B6膏
Ⅱ 我右邊上嘴唇經常紅腫起水泡,然後冒血,歷時一周左右,一年了,患處變黑了,是什麼原因
你好,考慮是唇炎抄,主要症狀就是唇粘膜紅腫、裂開、起皮,目前認為與寒冷、乾燥、煙酒刺激以及舔唇有關。治療方法主要是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中葯可以應用防風通聖丸,局部外用激素類葯膏,比如可的松軟膏等。還可以請中醫給您開中葯湯劑治療。治療期間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多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
Ⅲ 求專家醫生:口腔起水泡、嘴角紅腫等症狀
感覺像白塞綜合症因為你出現了口,生殖器,皮膚三者的症狀但是還需要到醫院做病理檢驗。以下時白塞綜合症的病因臨床表現希望對你有幫助最後我送一你一個中醫的葯方是我上學時老師傳給我的要是確診後可以試試。
物組成 黃連4g 細木通4g 紅花6g 生甘草8g 赤芍9g 黃10g 飛滑石l0g(包煎) 生地l0g 炒黃柏l0g 滁菊花12g 生苡仁15g 土茯苓15g 蘆根30g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適應病證 白塞綜合征,濕熱毒蘊之證。
塞(Behctet)病是一原因不明的以四小血管炎為病理基礎的慢性進行性發展和損害,反復發作為特徵的多系統損害疾病。口腔、皮膚、生殖器、眼和關節為常發病部位,病情一般較輕;心和大血管、消化道與神經系統等為少發病部位,病情一般較重。臨床表現多樣,其預後與受累臟器有關。
臨床表現
在我國病例中,發病以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約3:4。初發病年齡自4~70歲,而主要是16~40歲青壯年。全身許多臟器均可受累,而常發病部位是口腔、皮膚、生殖器、眼和關節;心和大血管、消化道及神經系統等為少發病部位。損害初發部位,口腔55.2%,皮膚23.8%,生殖器和眼各為6.75%,報告偶有以中樞神經系統初發病者。發病有急性和慢性兩型:即少數急性發病者,是在5天至3個月內於口腔,皮膚,生殖器及眼等常發病部位同時或先後出現損害,而局部損害和全身性症狀的較重;大多數是慢性發病,一器官發病後經不等時間的反復發作與緩解後,再分別於其他器官發病,一般是口腔在先,眼在後,以局部損害為主,全身性症狀較輕,但在病程中可急性加重。
無論是急性發病或慢性病程中的急性加重,全身性症狀是高熱、頭痛、乏力、食慾不振和關節疼痛等。熱型不定,而持續高熱者少見。57.6%夏天低熱。過度勞累,睡眠不佳、月經前後,氣候突變或季節改變均可引起不同部位損害加重。少數病人有家族史,但未見接觸傳染病例。
(一)口腔損害 主要是疼痛性潰瘍,佔99%~100%,是本病發生最早,發生率最高和反復時間最長的一種損害。常見於舌尖及其側緣,下或上唇內側和下或上齒齦以及頰粘膜,而上齶極少發生。單發或連續不斷地出現,一般為3~5個。開始為可以感覺到的小「結節」,迅即發展成潰瘍。米粒至綠豆大小不等,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楚,但不整齊,深淺不一,底部或有淡黃色覆蓋物,周圍或可見紅暈。單個損害約於2周左右癒合。早期約一個月發作一次,病期長者發作間隔時間縮短,呈此起彼伏而連續不斷地發作,少長期緩解病例。咽喉發病時,潰瘍數目少但較深而大,症狀重,癒合慢。
(二)各型皮膚損害 皮膚損害是多形態的,總的發生率在97.4%,發生較早,24.5%病例以初發症狀出現。
1.常見而有特徵性損害:
⑴結節性紅斑樣損害:是皮膚損害中最多見的一型,佔68.64%。主要見於下肢,特別是小腿,有時在上肢,偶而在軀乾和頭面部。一般約蠶豆大小,中硬度,呈皮色、淡紅、鮮紅或紫紅色,通常為幾個至10餘個不等,無規律地散在分布。輕度疼痛和壓痛,無擴在融合及形成潰瘍傾向。單個損害約一個月左右消退,留輕度色素沉著斑,無皮膚凹陷現象。新的損害又在其他部位發生,在同一病人常見不同大小、深淺、顏色和病期的損害。32.37%病例新發皮下結節損害周圍有約1~1.5cm寬的鮮紅色暈圍繞,稱為紅暈現象,是本病特徵性表現,具有較高的輔助診斷價值。發病無明顯季節性,而夏天一般較重。
⑵毛囊炎樣損害:佔41.15%。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為米粒至綠豆大暗紅色丘疹,頂端或見小膿頭,一般不破潰,多於1周後消失。數目較少,主要分布於頭面和胸背上部。另一種為膿皰性結節損害,其數目較多,分布於大腿、小腿、背、面、頭皮、胸、前臂、臀、外陰和肛周等處。初為紅色丘疹,而後其頂端出現米粒大膿皰,但無毛發穿過,其基底部則為浸潤性硬結,周圍有較寬的紅暈,輕度疼痛感,多不破潰,約於一周後紅暈消失,膿皰吸收,而浸潤性硬結消退則較緩慢,比較特殊,也有較高的輔助診斷價值。
⑶針刺反應:佔64.4%,這是由外國因引起的一種特殊的皮膚反應,每於肌肉、皮下或靜脈注射及針炙等刺傷皮膚真皮層後於次日在該處發生粟粒大紅丘疹或膿皰,反應重時其周圍尚可見紅暈現象及底部小結節,眼球結膜注射亦可產生這種現象,靜脈壁損傷並可產生局限性靜脈炎。反應約於3~7天內消失。病情重時反應陽性率高,程度重,緩解時陽性率低而程度較,病情穩定後可以轉為陽性。這是本病的特殊表現,有很高的輔助診斷價值。
2.少見而比較典型損害
⑴Sweet病樣皮膚損害:佔2.41%,損害分布於頭面部,頸項、前臂、手背、小腿和足背。表現為水腫性紅斑、紅色水腫性丘疹和斑塊,和高起的結節等。均有不同程度或瘙癢感。多發生於口腔損害之後,可在其他損害仍在反復過程中停止發作。
⑵淺表性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在皮膚損害中只佔3.38%,常是男性發病。主要發生在一或兩側大隱靜脈,少數為足背靜脈和肘部靜脈。呈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表現。均發生在本病反復發作並較嚴重過程中,61%病例伴發不同程度眼底病變。經3~5年反復發作後逐漸緩解以致停止發作傾向。
3.罕見的一般性損害 主要是多形紅斑樣損害,丘疹壞死性結核的菌疹樣損害、環狀紅斑樣損害和類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炎損害。這些損害形態雖類似各有關獨立疾病,而基本病變與皮膚淺層血管有關。其發生較晚,發生率較低,反復發作時間多在3~5年之間。對估計預後和輔助診斷方面價值不大。
(三)生殖器損害 主要是潰瘍,佔64~88%。發病一般較口腔潰瘍為晚。除見於龜頭、陰道、大或小陰唇及尿道口腔潰瘍大而深,數目少,疼痛劇,癒合慢,反復發作次數少,每次發作間隔時間長,有時間隔幾年發作一次,愈後可遺留萎縮性疤痕。偶有陰囊靜脈壞死破裂和陰道內潰瘍大出血。
(四)眼損害 發病常較晚,發生率一般在43.0%~75.6%。多先發生於一側後累及對側。眼球前後段組織均可最先發病,而一般是後段在先,即使是前段發病在先,但終將累及後段組織。早期損害表現比較單一,如角膜炎或角膜潰瘍,皰疹性結膜炎、鞏膜炎、脈絡膜炎、葡萄膜炎,視網膜炎,視網膜乳頭炎和視網膜動、靜脈炎,球後視神經炎和眼底滲出等多種臨床表現,其中虹膜睫狀體炎伴前房積膿雖比較特徵,但並不多見。早期滲出性病變可能吸收消失,而反復發作後則成為更復雜的組織病變,嚴重者則成眼球癆(Phtnisis bulbi)或因眼底出血、玻璃體混濁及繼發性青光眼而影響視力,或因葡萄膜炎而致失明,在日本因葡萄膜炎而失明者約20%~30%。
(五)關節損害 約佔60%。四肢大小關節均可受累,單發或我發,對稱或不對稱,通常是四肢大關節,兩膝關節尤多 ,約佔83%。常見表現是疼痛,紅腫者極少。寒冷引起疼痛加重,但一般可以耐受。盡管長期反復發作,但能自行緩解,進行骨、關節X線攝片,一般無明顯異常,即有破壞亦較輕微。滑膜活檢亦只見其淺層有輕度病變。特別的是少數病例一或兩側指、肘和膝等關節單發或多發性顯著腫脹,活動受限但不發紅。抽出液培養陰性,白細胞計數升高。一般抗炎葯物難以奏效,偶有自行緩解者。個別有跟骨和跖趾關節破壞、指骨囊性改變和強直性脊柱炎病例。
(六)心和大血管損害 心臟損害較少,有報告約6%,臨床表現有心律失常和心音改變等。解剖發現以心臟肥大為多見,較少的有心內膜炎、心包積液、心肌纖維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纖維化,主動脈硬化和全心炎等。
全身各部中等以至大的動、靜脈均可發病,並靜脈多於動脈,有時動、靜脈同時發病,大血管發病以男性多於為主,發病時間較神經系統為早,年齡亦較低(平均28.36歲)。
靜脈損害發生率一般為10%~46%。基本病變是血栓性靜脈和靜脈血栓形成,偶有食道靜脈曲張者。淺和深靜脈可以同時或分別發病,在30例靜脈損害中淺靜脈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以及下或上腔靜脈閉塞等。下腔靜脈發病多於上腔靜脈。淺靜脈發病者常伴發嚴重眼底病變,下腔靜脈患者可伴發小腿潰瘍,也有發展成Budd-Chiari綜合症。
動脈損害的發生率一般為1.5%~2.2%。發病以青壯年男性為主。通常是在Behcet病未得到控制情況下發生,故其出現較晚。基本病變是動脈炎,在此基礎上引起血栓形成,管腔狹窄、動脈擴張和動脈瘤。84例動脈損害中,發生動脈者24例,動脈閉塞者17例。動脈瘤主要發生在腹、下肢、胸和頸部的大動脈,較少的是腦、冠狀、肺、腎等動脈;閉塞的動脈主要是鎖骨下、肺、頸總、股、脛和橈動脈。全身中至大的動脈均可發病,可限於一處,也可以同時或先後在幾條動脈上發生。在動脈閉塞和動脈瘤等病變基礎上,依發生部位、血管大小、損害類型和發生緩急等不同而引起不同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其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由滋養血管病變後破壞動脈中膜所形成的假性動脈瘤,呈單發血而致死亡。在淺部動脈瘤容易發現,但深部則較困難,故對Behcet病人所出現的無痛性、搏動性腫塊應引起重視;另外,在動脈瘤切除後,如病情仍在活動,有再在其他部位發生動脈之可能。
(七)消化道損害 發生率在8.4%~27.5%。表現上腹部飽脹不適、噯氣、中下腹脹滿或陣發性終痛,便血,便秘多於腹瀉。病變主要是潰瘍,見於食以至直腸任何部位,以回腸和結腸最常發生,特別是在回腸遠端和回盲部。潰瘍表現有三型:典型潰瘍,主要位於回盲部,深而呈穿鑿狀;淺表性阿佛他樣潰瘍,在鋇劑造影時不易發現,而在纖維腸鏡檢查時比較容易發現;結腸彌漫性潰瘍則類似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和Crohn病。Crohn病與Behcet病有許多相似之處,關於兩者的關系尚有不同意見。纖維胃腸和直腸鏡檢查能在食道下段、胃部和直腸發現淺表性潰瘍,其中胃部潰瘍症狀不如消化性潰瘍典型。在1~2年後復查可見潰瘍消失。回腸潰瘍可能穿孔引起腹膜炎,回盲部潰瘍能引起類似慢性闌尾炎的症狀。兒童胃腸道損害發病率比成人高(50%:29.3%)。
(八)神經系統損害 發生率在2.8%~10%,男性發病多於女性。大腦、中腦、腦干、小腦、脊髓、腦膜、顱神經及脊神經均可受累,其中腦干、脊髓、中腦和大腦為好發病部位,腦干發病病情最為嚴重。原發病變多為細靜脈炎、毛細血管炎或細動脈炎,而最常見的繼發性病變則多為脫髓鞘性病變,其次是腦軟化和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由於發病部位和病理基礎不同而不同的臨床表現,如腦炎、腦膜腦炎、腦脊髓炎、顱神經中以外展和面神經多見,亦可為多發性神經炎等,少數病例呈顱內壓增高和精神障礙症狀,故臨床症狀和體征多種多樣而又缺乏典型表現。神經系統發病一般較晚,極少認為有以中樞神經系統為本病初發表現病例。神經系統病情發展也呈反復發作與緩解的慢性過程。其預後與損害部位和及時處理有關。我國病例死亡率為11.6%,較國外之26%~47%為低,這可能與腦干病例較少有關。
(九)肺損害 約佔5%,多在30~40歲時發病,男女之比為9:1。可以是肺內血管為主的病變,也可以是與體內其他部位動脈或靜脈同時存在的病變,還可以是其他部位靜脈血栓形成後脫落的栓子而累及肺部的。受累的有毛細血管、細血管和不同大小的動脈和靜脈。表現為血管炎、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或梗塞、結節形成和動脈瘤以及彌漫性間質性纖維化等。臨床表現因病變血管種類、大小和病變類型以及發病部位和病期等不同而呈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常見的是一或兩側肺部彌漫性炎症或片狀陰影,間質性肺炎,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纖維化以及胸膜炎或胸腔積液等;肌型動脈病變後的肺動脈炎或肺動脈血栓形成,單發或多發性動脈瘤破裂時引起肺肉大出血可迅速死亡。或有肺動脈高壓引起左心室肥大等;肺靜脈病變後的血栓性靜脈炎或靜脈血栓形成,此時多同時伴發上腔靜脈閉塞或其他部位如腦和腎靜脈血栓形成,也有因心骨膜炎或其他部位靜脈血栓脫落成為栓子而致多發性肺梗塞。肺梗死、支氣管膜潰瘍可引起咳血,故咳血是肺內常見而嚴重的症狀。在年輕男性而肺內發生多發性動脈瘤,伴其他部位血栓形成,同時發生口腔、皮膚及眼等損害時,在臨床與病理方面均與Hugnes-Stovin綜合征相似而認為後者是Behcet病的重型。
(十)腎損害 腎損害少見,主要病變是腎小球腎炎或局灶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可表現為間隙性蛋白尿或顯微鏡血尿。偶有發展成澱粉樣物質沉積及腎病綜合征者。
病程中有發生睾丸急性腫痛,偶有發生感應性耳聾者。Behcet病患者發生扁桃體炎和咽炎者較為常見。
由於病因尚不完全明了,而臨床表現又多種多樣,有時一種葯物對不同部位損害的效果可能不一致,因此治療方法也隨之多樣化。
防治方法
1.生活應有規律,勞逸適度,症狀顯著時宜適當休息。
2.眼、大血管、中樞神經系統,關節腫脹和消化道的炎症病變顯著及高熱等,應及早應用皮質類固醇制劑,如潑尼松30~40mg/d,分次服用。
3.血栓性靜脈炎或靜脈血栓形成病例,口服腸溶阿司匹林0.3合並潘生丁25mg,每日3次,或吲哚美辛25mg,每日3次。
4.閉塞性動脈病變可口服丹參片或復方丹參片,每次3片,每日3次。對動脈瘤病例,應及早手術治療。
5.眼底病變或出血,除應用皮質類固醇制劑外,可用環孢菌素或CB1348、或口服維生素E100mg,每日3次。
6.下肢結節性紅斑樣損害可用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治則的中葯治療。如茯苓皮20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鐵樹葉30g、半枝蓮30g、白花蛇舌草30g、金雀根30g、紅藤30g、香谷芽10g。
7.Sweet病樣損害口服羚羊角粉或濃縮水牛角粉,或10%碘化鉀溶液。
8.有結核菌感染證據者口服異菸肼0.1和乙胺丁醇0.25,每日3次,持續1年。
9.口腔慢性反復發作的輕型病例可口服肽胺哌啶酮(thalidomide),200~300mg/d,分次服用。
10.長期慢性反應發作的輕型病例,可用雷公藤製劑,秋水側鹼0.5mg,每日2次。以及干擾素和硫唑嘌呤等。
11.對口腔、皮膚、生殖器和眼損害,依其不同類型,局部外不同性質和劑型葯物,如皮質類因醇軟膏或溶液等。
Ⅳ 臉上容易過敏。尤其是顴骨處。經常出現紅斑,臉熱熱的,紅斑消下去之後,患處會起一層死皮。
有可能是脂溢性皮炎。
Ⅳ 嘴唇上起很多水泡後,下巴下面,脖子上面的地方就出現了一些腫塊,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呢
去醫院看看,可能是得了水痘
Ⅵ 最近嘴唇上總是起像水泡一樣的泡,挺小的,跟顆粒差不多大小,嘴唇也腫了,連著鼻子和臉上都在起
你是上火了,加上最近季節更替,天氣不好,肯定是嘴上起了皮,然後就開始起水泡了,你要多喝水,吃一些消炎的葯。
Ⅶ 嘴唇紅腫,起水泡,流黃水,還痛。
你說的情況應該是過敏性唇炎吧,過敏性唇炎,指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受到氣候專、光照、接觸口紅、刺激性屬物質、葯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發生在口唇部位的脫皮、瘙癢、紅腫,嚴重的導致水皰、糜爛、滲液、結痂等過敏性反應,且呈現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發病周期漸漸縮短等特徵,你可以用 康美過敏性唇炎套裝 治療反饋挺不錯的。
Ⅷ 上嘴唇中間(外面)長了一串小水泡,看起來是腫了,仔細看裡面有好多小水泡
有的人在秋末冬初,常在嘴唇的唇黏膜(紅色部分)及口腔周圍的皮膚上出現水皰,我們稱它為「唇皰疹」。這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疾病。
這種病毒可以在唾液或皮膚上生存並通過飛沫、唾液、與皰疹液接觸而傳播。口唇周圍是這種疾病易發的部位。
當身體抵抗力減弱,如有發熱、消化不良、感冒、婦女月經前期時就可促使這種疾病的復發。強陽光照射、局部機械損傷、情緒因素也可導致復發。患者老少都有。
該病發病前常在唇紅部或唇紅緣與皮膚交界處,局部發癢、發紅,有灼痛感。隨後在發癢處出現二三個或多個成簇的針尖大或小米粒大小的透明小皰。出現小水皰後繼續發癢。數小時後,小水皰開始破裂,隨後糜爛或融合成為一個大皰。皰內有透明液體。很快大皰破潰,結成黃痂或血痂。
經過1周或10天左右,痂便脫落,自然痊癒。但常因洗臉時易於將痂皮碰破,致使繼發感染,甚至使病損處出現小膿包,之後再度結痂而延長了癒合時間。癒合後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著。一般無全身症狀。受損部位在誘發的刺激因素作用下,可在數月、數周甚至數日內再次發作。
(1)全身治療。①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干擾素等,或口服中葯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沖劑等。②對於復發較嚴重而頻繁者,還應選用免疫調節劑,如胸腺素、轉移因子、左旋咪唑等。③病情嚴重,如合並頜下淋巴腺炎、體溫升高者,運用支持療法,卧床休息,應用去痛片等解熱葯物,多喝水,及時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等,進半流質飲食或軟食。
(2)局部治療。①保持口腔清潔,可用洗必泰溶液或復方硼砂液漱口。②起病時可塗3%碘酊於皰疹部位,或應用紅黴素軟膏局部塗擦以消炎止痛,促進癒合。③繼發感染時可用生理鹽水、3%硼酸液或氯己定液等局部濕敷。④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療對發病早期患者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