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皮膚損害是什麼
80%的病例可出現皮膚損害,以皮疹為最常見,亦是本病的特徵性表現。皮疹表現多種多樣,有紅斑、丘疹、毛囊丘疹、水皰、血皰、大皰、結節、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瘀血斑、滲液、糜爛、結痂、壞疽、潰瘍、萎縮等,可為其中之一種或幾種同時或先後發生,全身任何部位均可發生。典型皮損為發生在面部的蝶形紅斑,對稱性分布於雙側面頰和鼻樑,邊緣清楚,為略微隆起的浸潤性紅斑。初起為丹毒樣或曬斑樣,以後逐漸變為暗紅色,有時紅斑可出現水皰和痂皮,繼之出現粘著性鱗屑、毛囊角質栓和毛細血管擴張。
皮疹在光照後加重,可在1~2周之後自行消退。皮疹消退後多形成瘢痕和發生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和萎縮。有時皮疹可累及下頦、雙耳、頭皮和頸部。皮疹復發常發生於病情惡化期。20%~30%的患者對日光過敏,表現為日光暴曬後,皮膚暴露部位(面部和前臂伸側)可發生皮疹,偶爾出現全身性蕁麻疹或大皰樣皮損,可伴有瘙癢感或灼痛感。光過敏嚴重時可誘發皮外型系統性紅斑狼瘡。
四肢皮疹也有很大的特異性,常在指(趾)尖出現特徵性紅斑性腫脹和毛細血管擴張。大小魚際、指(趾)甲溝、肘、膝及其他部位(多受壓)可出現持久性紅斑。
甲床及甲周也可發生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皮疹波及頭皮時,可引起皮膚附屬器持久性喪失,而成為不可逆性脫發。炎症消退後,多留下不定形的低色素性瘢痕。
脫發為本病常見的皮損,多發生於病情活動期,可表現為彌漫性脫發,也可表現為斑點性脫發。除典型的皮疹和脫發外,尚可在病程不同時期出現某些非特異性持久性或一過性皮損,包括瘀斑和紫癜,系由血管炎和血小板減少所致。此外,尚可出現大皰性皮疹,肢體遠端潰瘍和壞疽,也可發生面部水腫、反復發作性蕁麻疹及全身彌漫性色素沉著等。有的患者在病情活動期可出現黏膜損害,表現為黏膜潰瘍,尤多見於上齶和鼻中隔,也可發生於陰道和喉黏膜。
也可表現為齒齦炎、黏膜出血、糜爛和出血斑片。少數病例可發生黑棘皮症或皮膚鈣質沉著。個別患者也可發生皮膚深部及皮下脂膜炎,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疼痛性皮下結節,皮膚腫脹或有紅斑,癒合後留有凹陷性瘢痕形成。10%~15%的病例早期可有雷諾現象。但較硬皮病出現者為輕。
偶爾可出現紅斑性肢痛症,表現為陣發性肢端皮膚溫度升高和灼燒性疼痛。
其他非特異性皮損為風團、網狀青斑、多形性紅斑樣改變、眶周和面部水腫等。
㈡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否屬於皮膚病
得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常會有皮損症狀,但系統性紅斑狼瘡不是皮膚病,而是內一種自身免疫病。容
1、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多發於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結締組織病,早期、輕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漸增多。有些重症患者,除有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外,可自行緩解、甚至可痊癒。
2、在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下,導致T淋巴細胞減少、T抑制細胞功能降低、B細胞過度增生,產生大量的自身抗體,並與體內相應的自身抗原結合形成相應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在皮膚、關節、小血管、腎小球等部位。在補體的參與下,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組織壞死,或抗體直接與組織細胞抗原作用,引起細胞破壞,從而導致機體的多系統損害。
所以,系統性紅斑狼瘡雖然病情反應在皮膚上,但有別於一般的皮膚病。
㈢ 紅斑狼瘡在皮膚上的表現
【思】蠍自【思】原【思】肽【思】
【思】克【思】扣【思】1【思】
【思】風【思】扣【思】3【思】
【思】濕【思】1 【思】1【思】
【思】戰【思】6 【思】4【思】
【思】腫【思】8 【思】6【思】
【思】瘤【思】5 【思】9【思】
【思】除【思】3 【思】4【思】
【思】頑【思】1 【思】8【思】
【思】症【思】2 【思】5【思】
【思】粉【思】8 【思】5【思】
【思】刺【思】1 【思】7【思】
012
㈣ 患上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表面會出現哪些症狀
系統性紅斑狼瘡在患者皮膚表面出現的症狀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版當患上這種疾病以後,權患者可以表現為紅斑和皮疹反應。頰部紅斑可為首發表現,可於1臨床表現出現前數月或數年發生。皮疹出現突然,最初位於頰部,為小片綠豆至黃豆大小的水腫性淡紅、鮮紅或紫紅色斑 ,逐年增多擴大至鼻樑,當鼻樑與雙側頰部皮疹相連時,狀似蝴蝶,故稱之為蝶形紅斑。有些病人頰部紅斑形狀不規則,皮疹有的邊緣清楚,有的不清楚,有的皮疹可伴有表面糜爛、滲出、鱗屑和結痂;有些病人皮疹水腫嚴重。
㈤ 北京皮膚型紅斑狼瘡
盤狀紅斑狼瘡:主要侵犯皮膚,是紅斑狼瘡中最輕的類型。少數可有輕度內臟損害,少數病例可轉變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損害初起時為一片或數片鮮紅色斑,綠豆至黃豆大,表面有粘著性鱗屑,以後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色素明顯加深,略高於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縮、低窪,整個皮損呈盤狀(故名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主要分布於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輪及頭皮,少數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黏膜也可受累。多數患者皮損無自覺症狀,但很難完全消退。新損害可逐漸增多或多年不變,損害疏散對稱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損害可融合成蝶形。盤狀皮損在日光暴曬或勞累後加重。頭皮上的損害可引起永久性脫發。陳舊性損害偶爾可發展成皮膚鱗狀細胞癌。
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臨床上較少見,是一種特殊的中間類型。皮膚損害有兩種,一種是環狀紅斑型,為單個或多個散在的紅斑,呈環狀、半環狀或多環狀,暗紅色邊緣稍水腫隆起,外緣有紅暈,中央消退後留有色素沉著和毛細血管擴張,好發於面部及軀干;另一個類型是丘疹鱗屑型,皮損表現類似銀屑病,為紅斑、丘疹及斑片。表面有明顯鱗屑,主要分布於軀幹上肢和面部。兩種皮損多數病例單獨存在,少數可同時存在。皮損常反復發作,絕大多數患者均有內臟損害,但嚴重者很少,主要症狀為關節痛、肌肉痛、反復低熱,少數有腎炎、血液系統改變。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紅斑狼瘡各類型中最為嚴重的一型。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即有多系統損害表現,少數病人由其他類型的紅斑狼瘡發展而來。部分病人還同時伴有其他的結締組織病,如硬皮病、皮肌炎、乾燥綜合征等,形成各種重疊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表現多樣,錯綜復雜,且多較嚴重,可由於狼瘡腎炎、狼瘡腦病及長期大量使用葯物的副作用而危及患者生命。
深部紅斑狼瘡又稱狼瘡性脂膜炎,同樣是中間類型的紅斑狼瘡。皮膚損害為結節或斑塊,位於真皮深層或皮下脂肪組織,其大小、數目不定,表面膚色正常或淡紅色,質地堅實,無移動性。損害可發生於任何部位,最常見於頰部、臀部、臂部,其次為小腿和胸部。經過慢性,可持續數月至數年,治癒後遺留皮膚萎縮和凹陷。深部紅斑狼瘡性質不穩定,可單獨存在,以後即可轉化為盤狀紅斑狼瘡,也可轉化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或與它們同時存在。
新生兒紅斑狼瘡,表現為皮膚環形紅斑和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有自陷性,一般在生後4~6個月內自行消退,心臟病變常持續存在。
葯物性紅斑狼瘡主要表現為發熱、關節痛、肌肉痛、面部蝶形紅斑、口腔潰瘍,可有漿膜炎。ANA、抗組蛋白抗體、抗ss-DNA抗體等可為陽性。停葯後逐漸好轉,病情較重者可給予適量糖皮質激素
㈥ 怎樣算皮膚型紅斑狼瘡
就是出現盤狀紅斑、光過敏。
㈦ 紅斑狼瘡皮膚有什麼症狀
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是一種結締組織疾病。發病原因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與病內人遺傳素質及免疫系統紊容亂有關。女性青春期月經不調、細菌或病毒感染。青黴素、磺胺類葯物,特別是對光線敏感等,可能誘發或加重本病。紅斑狼瘡分為盤狀和系統性兩型。
盤狀紅斑狼瘡,多見於20 ̄40歲女性,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害。初起時皮膚上出現紅色或淡色斑,逐漸擴大呈環狀,皮損中心部分消退,留有淺色疤痕及毛細血管擴張。好發於面部,頭皮,耳殼手背,足跖,口腔粘膜等處,特別好發於鼻樑及其兩側顴部,常對稱分布,呈曲型的蝴蝶形。病程慢性,可多年不愈。夏季或日曬後加劇,變也可長期處於靜止狀態,偶可發生癌變。
系統性紅斑狼瘡,除有皮疹外,尚可侵犯內臟器官,如腎,肝,心等,常伴有發熱等症狀。
盤狀紅斑狼瘡可用氯化喹啉治療,也可口服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中成葯。外用激素軟膏或5%奎寧軟膏。系統性紅斑狼瘡可應用皮質激素(強的松),免疫抑制劑(環磷醯胺等)治療。一般來說通過治療,大多數病人是可以穩定和治好的,少數病人預後較差。
㈧ 系統性紅斑狼瘡與皮膚性紅斑狼瘡的區別
紅斑狼瘡是一個累及身體多系統多器官,臨床表現復雜,病程遷延反復的內自身免疫容性疾病。 紅斑狼瘡可分為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和盤狀紅斑狼瘡( DLE )兩大類。
盤狀紅斑狼瘡,主要侵犯皮膚,是紅斑狼瘡中最輕的類型。少數可有輕度內臟損害,少數病例(約5%)可轉變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損害初起時為一片或數片鮮紅色斑,綠豆至黃豆大,表面有粘著性鱗屑,以後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色素明顯加深,略高於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縮、低窪,整個皮損呈盤狀(故名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主要分布於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輪及頭皮,少數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粘膜也可受累。多數患者皮損無自覺症狀,但很難完全消退。新損害可逐漸增多或多年不變,損害疏散對稱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損害可融合成蝶形。盤狀皮損在日光暴曬或勞累後加重。頭皮上的損害可引起永久性脫發。
㈨ 紅斑狼瘡紅斑(邊界清楚,高出皮膚)有哪些症狀
一些患者在四肢可出現圓形或環型紅斑,手掌紅斑也較常見,偶可見時有時無的蕁麻疹.有20%的患者出現盤狀紅斑,它的特點為:初起為紅色丘疹,以後皮疹逐漸增大,常由邊緣清晰的丘疹和鮮紅的斑塊組成,中央區起初隆起,最後萎縮下陷,可留下疤痕。大約有40%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對日光過敏,即日光中的紫外線可加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皮膚和全身症狀,表現為日曬後紅斑加重,而一些沒有皮膚損害的患者經長時間日曬後也能引起病情的復發。故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應避免強陽光照射。某些物如磺胺類、四環素類等及某些食物如芹菜、無花果、香菇等能增加光敏性,加強紫外線的效應,應盡少。
㈩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皮膚粘膜表現有哪些
80%~85%患者有皮疹,其中有典型皮疹者約佔43%。SLE的特徵性皮疹為顏面蝶形紅斑、甲周紅斑、指(趾)甲遠端紅斑,有早期診斷意義。蝶形紅斑(1)頰部紅斑(malar rash)是SLE的典型表現。約30%~61%(43%)患者有典型的雙頰部紅斑,過鼻樑(融合),呈蝶形(又稱蝶形紅斑);多為水腫性紅斑,色鮮紅或紫紅,邊緣清楚或模糊,表面光滑,有時可見鱗屑;嚴重時,可有水泡、破潰、糜爛;消退後可留色素沉著。皮疹亦可累及前額、耳垂等部位。20%SLE患者可出現斑丘疹,見於肢體任何部位,有癢痛感;有時可呈丘疹、毛囊性丘疹或水皰、血皰等。 (2)上臂、四肢大關節伸面、手背、指(趾)關節伸面、甲周、指(趾)遠端和屈面紅斑。 (3)20%SLE患者有血管炎性皮膚病變,表現為網狀青斑及毛細血管擴張,出血點、紫癜或蕁麻疹;有時可見多形性紅斑、杵狀指和雷諾現象等。網狀青斑(4)光過敏(photosensitivity)是SLE病情活動的指標之一,即患者受日光或紫外線照射後,出現面部紅斑,或原有皮疹加重。發生率約為58%。 (5)粘膜損害中以口腔潰瘍最為常見,多為無痛性,常累及唇、頰、硬齶、齒齦、舌和鼻腔。 (6)脫發是常見的臨床表現,發生率達50%~70%。可有狼瘡發(即前額發短、斷發、乾枯等)、斑禿、稀發、全禿等。 (7)盤狀紅斑(discoid rash)發生率為20%~30%,多位於暴露區域,如面、頸、耳、手臂、前胸部及頸部的V型區等,散在或成片分布;初為紅色丘疹,或附有少量鱗屑,綠豆至黃豆大小,呈圓形、環形或不規則形,以後逐漸向外圍擴大;邊緣色素明顯增深,且略高於中心;中央色淡,有毛細血管擴張;鱗屑下有角質栓和擴大的毛孔。有不同程度的癢感和燒灼感。盤狀紅斑多與SLE的病情有關。伴盤狀紅斑的SLE患者,病情常較輕,腎臟受累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