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直腸,乙狀結腸見多發散在片狀紅斑,以直腸為基
聽醫生的,規范用,記得要注意飲食。 直腸和乙狀結腸是結腸炎好發的部位 補充: 飯後腸就回叫,答這是腸炎+腸功能紊亂的表現,同時可配服益生菌,如金雙奇。 現在還經常有便意嗎? 如果還存在直乙結腸炎,可考慮一種「艾迪莎」,具體請咨詢醫生。
❷ 直腸病變都有哪些症狀
1、排便習慣改變,腹泄與便秘交替發生。2、糞便顏色改變、混雜著血液。內3、糞便有黏液容、形狀改變或成泥水。4、頻頻排便,排便時常有疼痛或異常感。5、長期下腹部不舒服,如腹痛、腹鳴或腹部隱隱作痛。6、原因不明的貧血。7、腹部可觸摸到腫塊。
❸ 直腸散在紅斑,降結腸少許紅斑什麼意思
個人感覺還是炎症可能性大。如果腹脹腹痛較重,可以考慮中醫治療。因有結腸癌家族史,建議定期復查腸鏡。
❹ 解大便的時候經常會有一點黏糊糊的凍凍,前4年有作腸鏡檢查說有直腸碘片紅斑,請問這個是結腸炎的症狀嗎
做個腸鏡看下,可以看清大腸裡面,有助於確診
❺ 醫生,我腸鏡結果是直腸散在點片狀紅斑,直腸呈慢性炎症,這是什麼炎症,屬於潰瘍嗎
病情分析:
你好,考來慮腸源胃炎,一般葯物治療的話是口服西沙比利,麗珠得樂和奧美拉唑.堅持服用半個月
指導意見:
主要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最適宜熬粥喝,大米粥小米粥均可,少吃葷腥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注意保暖和口腔衛生
❻ 直腸惡變的臨床表現
早期直腸惡變的臨床特徵主要為便血和排便習慣改變,在惡變腫局限於直腸粘膜時便血作為唯一的早期症狀佔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視。當時作肛指檢查,多可觸及腫塊,中、晚期直腸惡變患者除一般常見的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貧血等全身症狀外,尚有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便意頻繁、里急後重等惡變腫局部刺激症狀。惡變腫增大可致腸腔狹窄,出現腸梗阻徵象。惡變腫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可致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症狀;侵及骶前神經叢,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轉移至肝臟時,引起肝腫大,腹水、黃疸,甚至惡液質等表現。
根據上海市惡變研究所對1972~1979年上海市區99552例惡性惡變的生存率分析,6905例大腸惡變(其中包括直腸惡變)的5年生存率為27.8%,明顯比胃、肺、肝、食管和胰腺惡性惡變的5年生存率為高。上海醫科大學附屬惡變醫院隨訪1385例手術切除的大腸惡變,其中1061例直腸惡變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別為47.20%和40.28%,均較324例結腸惡變的54.63%和53.90%稍低;118例姑息性切除的直腸惡變病人的中位生存期為15個月(3~50個月);202例未能切除的直腸惡變病人的中位生存期為8個月(1~96個月)。同樣,直腸惡變的預後與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無關,但與其病程、惡變腫浸潤范圍、分化程度和有無轉移則密切相關。
直腸癌早期的表現
便血:直腸癌早期病變僅限於粘膜,可無症狀,或僅有排便習慣改變。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即可出現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於大便表面。糞便鏡檢可發現紅細胞,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對有血便或持續的大便潛血陽性病人,應首先考慮到有直腸腫瘤的可能,並做進一步的相關檢查。
粘液便和膿血便:癌腫破裂時,大便中常帶有鮮紅或暗紅的血液和粘液,且糞血相混。
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由原來的每天一次變成2次、3次,每次大便完畢後有大便不盡的感覺。
腹瀉或便秘交替:若有長期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症狀,可能是癌瘤的生長影響了腸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可考慮癌變可能。
腹痛和腹脹:直腸癌患者因腸道梗阻會腹脹、腹痛,其中腹痛的發生率較腹脹的發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
貧血與消瘦:隨病程進展,患者可出現慢性消耗性症狀,如貧血、消瘦、乏力及發熱,甚至出現惡液質,並經常伴隨著疲勞和無法解釋的體重驟降,這些都與便血、攝入不足以及消耗過多有關。
當有以上表現時,就應該考慮直腸癌變可能,最好去做腸鏡檢查,這是目前早期診斷直腸癌的有效手段。
❼ 我有直腸炎肛門里經常會一陣一陣的痛去醫院檢查說是自從,以前做過腸鏡,直腸便有點片的紅斑,請問這樣會
你好 你這個要積極進檢查確定情況以上要考慮因為炎症的原因為導致的 積極進血液檢果確定